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小企业新旧的更替,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但由于中小企业在發展过程中,受到了企业管理制度、资金情况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发展遭受了制约,势力处于低下的状态。因此,本次研究主要立足于需要分析出经济新常态下中小微企业融资情况,分析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问题;对策
我国国力不断增强,随之成立的中小微企业也在不断增多,其增长速度也非常快,经营方式灵活,对劳动人员的知识水平、经验、技能没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就业岗位,给社会中部分无业人员以及应届毕业生提供了良好就业机会,使得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也正是因为中小微企业的数量众多,其生存时间不长,有近乎一半的企业因为信贷困难,在资金方面不充足,使得正常经营受到了影响。还有部分中小微企业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这些情况导致企业难以长时间的生存下去。为此,本文对经济新常态下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新常态下中小微企业融资情况
(一)融资渠道方面
由于中小微企业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内源融资不需要较高的成本和风险,所以此种方式成为了中小微企业的首选。但是在实际经营中内源融资方式并不能促进企业一直发展,所以就会将外源融资的方式考虑进去。在企业发展不断变换中,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方式也会不断变化。而对于一些刚刚起步的企业,并没有较强的应对市场能力,在盈利方面不够理想,所以对于高额债务有着较大的压力,所以,只能在依靠内源融资的方式来缓解生产经营压力。而那些已经成长起来的企业,其在资金方面具有较高的需求,而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所以企业在不断扩大发展中,便会采用外源融资方式[1]。
(二)融资来源方面
在中小微企业中,其中绝大多数的企业,因为自身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再加上资产情况不可观,对信用观念缺乏重视,使得这些企业在资金来源方面非常匮乏,只能依靠自身的固有资金以及剩余的收益,维持企业正常运营。而小部分企业可以通过贷款的方式获得资金,可是这些企业中,即使一年也不能保证充足的贷款。可见,对于多数中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二、经济新常态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影响因素
(一)全球经贸形式发生转变
我国劳动力相对于其他国家要廉价,而这也吸引了很多外资企业到我国发展,在加上国内消费水平以及实际需求较低,这给那些闲置的市场资源提供了创造了市场。这种情况,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外企业到国内进行投资,对我国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非常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此外,还可以对国际市场的开拓起到重要促进作用,逐步形成规模性经济。但此种发展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为对外部环境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特别是处于全球贸易紧张的情况下,这种情况非常影响企业出口业务,导致中小微企业财务状况逐渐不景气,而内源融资方式无法满足企业实际需求,所以需要找寻其他融资渠道,从而使得企业可以维持正常生存。
(二)企业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
在企业制度中,应当具备产权清晰、政企分开以及权责明确和科学的管理的特点。而中小微企业由于本身具备的特点,所以大多数情况呈现出家族式企业,而这种情况的企业,存在复杂的产权关系、不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以至于相应的财务报告缺乏真实性,也不够公开透明。虽然企业所有者拥有企业经营的决定权,但是由于没有全面的财务知识,所以根本无法对财务报表做进一步的分析。此种情况会严重影响企业管理者在选择项目时的正确判断,客观的认为有盈利就盲目的进行投资,并没有从公司实际情况出发,对大市场环境进行分析,缺乏科学的风险控制措施[2]。
(三)企业信息不够透明
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银行是不具备掌握企业信息的权利,所以只能从企业提供的信息或者报表中分析其经营情况。但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信息披露不及时,所以其真实性无法保证,所以导致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明确掌握其具体的发展前景。通常情况下,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其财务信息披露不及时,真实性不高,非常容易形成信息的不对称。相比之下,那些规模大的企业,信息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在这种差距下,会使得企业规模与中小微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之间产生联系,此外,也会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资金方面出现不积极的态度,甚至会因为不愿承担风险拒绝提供资金。
(四)企业缺乏信用观念
从众多的债务性融资市场发生的违约事件中看,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微企业。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微企业不仅不具备较高的资信等级,企业自身还缺乏较好的信用观念。此外,企业本身抵抗风险能力也过低,所以才会导致很多企业倒闭或者出现较高的违约率。对于银行而言,判定企业是否符合放贷标准,则主要依据其企业信用等级,从而满足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因此,银行多数情况下是在3A或2A类企业中进行筛选,但是大部分中小微企业资信等级都低于A类企业。
(五)银行和担保机构规避风险
大部分的中小微企业所使用的场地多数情况是租用的,并且自身资产情况不足、规模小,在加上很多不可控因素等问题,使得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存在很多困难,对于市场上存在不可预见的风险难以有效避免,所以使得中小微企业在向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担保或抵押时出现困难。而金融机构为了保证自身资金的安全、盈利,确保不发生较大的风险,因此,难以向这类企业提高放贷的标准。
三、经济新常态下中小微企业融资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
一方面要规范企业员工日常工作行为。另一方面,要对员工工作的专业水平进行考核,再一方面,企业需要严格规范岗位操作制度。首先,建立健全制度,比如员工考勤方面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和处理办法;其次,在考核方面,企业可以定期进行专业考核,提高财务人员对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帮助员工吸取最新的财务知识,提高专业管理水平;最后,实行绩效薪酬制度,公平公正的对待有才之人,多劳多得,也鼓励员工要积极为企业贡献自己的价值。另外,还需要建立完善资产制度,提高资产质量。 (二)提高企业方面的信用建设
银行贷款可以说是外源融资中最可靠、持久的,但是银行多数情况偏好大企业,主要是因为其大企业具有良好的信用体系,并且具备偿还贷款能力。因此,金融机构应当适当放宽对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权限,提高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几率。而作为中小微企业,则应当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并向投资方及时提供有用的信息,随时掌握不断变化的相关信息,同时要更加注重建设信用观念,提高中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从而提高投资方对企业的信任,给企业融资渠道提供更多的机会。除此之外,中小微企业也需要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专业财务人员财务预算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在投资筹资决策方面的能力,最终达到防止资金链断裂的目的,保证金融机构对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印象,提高信用。
(三)开拓普惠金融机构
从上文分析中得知,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非常窄,所以,构建普惠金融机构体系,将银行、信托、证券以及保险等充分利用起来,促进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从而有效降低服务风险,形成一体化服务,拓宽了融资渠道。此外,还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分析出市场实际的需求方向,拓展更多的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提供解决方法。
(四)设置担保资金和担保机构
中小微企业多数信用等级不高,而金融机构对这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难以直接向金融机构融资。而信用担保机构作为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连接,对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当然,也会出现中介机构在其中获取大额利润,对于此证情况,建议设立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运用这种方式控制中介费用,提高信用担保服务的质量。可以设置中小微企业基金、担保资金,幫助银行降低风险,促使中小微企业容易获得贷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处于经济新常态下,应当积极面对中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鼓励企业积极改变自身情况,响应国家出台的政策。而作为中小微企业,则需要从自身情况出发,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当然,金融机构也需要做出改变,在确保安全性、收益性的同时,提高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审批程序限制,逐步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津玉.经济新常态下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问题及对策[J].经营与管理,2020,34(01):132-134.
[2]史惠文.经济新常态下不发达地区中小微企业融资新变化和新思路——基于锡林郭勒盟工业中小微企业融资现状调查[J].北方金融,2015,23(05):151-153.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问题;对策
我国国力不断增强,随之成立的中小微企业也在不断增多,其增长速度也非常快,经营方式灵活,对劳动人员的知识水平、经验、技能没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就业岗位,给社会中部分无业人员以及应届毕业生提供了良好就业机会,使得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也正是因为中小微企业的数量众多,其生存时间不长,有近乎一半的企业因为信贷困难,在资金方面不充足,使得正常经营受到了影响。还有部分中小微企业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这些情况导致企业难以长时间的生存下去。为此,本文对经济新常态下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新常态下中小微企业融资情况
(一)融资渠道方面
由于中小微企业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内源融资不需要较高的成本和风险,所以此种方式成为了中小微企业的首选。但是在实际经营中内源融资方式并不能促进企业一直发展,所以就会将外源融资的方式考虑进去。在企业发展不断变换中,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方式也会不断变化。而对于一些刚刚起步的企业,并没有较强的应对市场能力,在盈利方面不够理想,所以对于高额债务有着较大的压力,所以,只能在依靠内源融资的方式来缓解生产经营压力。而那些已经成长起来的企业,其在资金方面具有较高的需求,而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所以企业在不断扩大发展中,便会采用外源融资方式[1]。
(二)融资来源方面
在中小微企业中,其中绝大多数的企业,因为自身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再加上资产情况不可观,对信用观念缺乏重视,使得这些企业在资金来源方面非常匮乏,只能依靠自身的固有资金以及剩余的收益,维持企业正常运营。而小部分企业可以通过贷款的方式获得资金,可是这些企业中,即使一年也不能保证充足的贷款。可见,对于多数中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二、经济新常态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影响因素
(一)全球经贸形式发生转变
我国劳动力相对于其他国家要廉价,而这也吸引了很多外资企业到我国发展,在加上国内消费水平以及实际需求较低,这给那些闲置的市场资源提供了创造了市场。这种情况,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外企业到国内进行投资,对我国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非常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此外,还可以对国际市场的开拓起到重要促进作用,逐步形成规模性经济。但此种发展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为对外部环境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特别是处于全球贸易紧张的情况下,这种情况非常影响企业出口业务,导致中小微企业财务状况逐渐不景气,而内源融资方式无法满足企业实际需求,所以需要找寻其他融资渠道,从而使得企业可以维持正常生存。
(二)企业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
在企业制度中,应当具备产权清晰、政企分开以及权责明确和科学的管理的特点。而中小微企业由于本身具备的特点,所以大多数情况呈现出家族式企业,而这种情况的企业,存在复杂的产权关系、不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以至于相应的财务报告缺乏真实性,也不够公开透明。虽然企业所有者拥有企业经营的决定权,但是由于没有全面的财务知识,所以根本无法对财务报表做进一步的分析。此种情况会严重影响企业管理者在选择项目时的正确判断,客观的认为有盈利就盲目的进行投资,并没有从公司实际情况出发,对大市场环境进行分析,缺乏科学的风险控制措施[2]。
(三)企业信息不够透明
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银行是不具备掌握企业信息的权利,所以只能从企业提供的信息或者报表中分析其经营情况。但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信息披露不及时,所以其真实性无法保证,所以导致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明确掌握其具体的发展前景。通常情况下,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其财务信息披露不及时,真实性不高,非常容易形成信息的不对称。相比之下,那些规模大的企业,信息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在这种差距下,会使得企业规模与中小微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之间产生联系,此外,也会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资金方面出现不积极的态度,甚至会因为不愿承担风险拒绝提供资金。
(四)企业缺乏信用观念
从众多的债务性融资市场发生的违约事件中看,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微企业。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微企业不仅不具备较高的资信等级,企业自身还缺乏较好的信用观念。此外,企业本身抵抗风险能力也过低,所以才会导致很多企业倒闭或者出现较高的违约率。对于银行而言,判定企业是否符合放贷标准,则主要依据其企业信用等级,从而满足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因此,银行多数情况下是在3A或2A类企业中进行筛选,但是大部分中小微企业资信等级都低于A类企业。
(五)银行和担保机构规避风险
大部分的中小微企业所使用的场地多数情况是租用的,并且自身资产情况不足、规模小,在加上很多不可控因素等问题,使得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存在很多困难,对于市场上存在不可预见的风险难以有效避免,所以使得中小微企业在向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担保或抵押时出现困难。而金融机构为了保证自身资金的安全、盈利,确保不发生较大的风险,因此,难以向这类企业提高放贷的标准。
三、经济新常态下中小微企业融资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
一方面要规范企业员工日常工作行为。另一方面,要对员工工作的专业水平进行考核,再一方面,企业需要严格规范岗位操作制度。首先,建立健全制度,比如员工考勤方面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和处理办法;其次,在考核方面,企业可以定期进行专业考核,提高财务人员对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帮助员工吸取最新的财务知识,提高专业管理水平;最后,实行绩效薪酬制度,公平公正的对待有才之人,多劳多得,也鼓励员工要积极为企业贡献自己的价值。另外,还需要建立完善资产制度,提高资产质量。 (二)提高企业方面的信用建设
银行贷款可以说是外源融资中最可靠、持久的,但是银行多数情况偏好大企业,主要是因为其大企业具有良好的信用体系,并且具备偿还贷款能力。因此,金融机构应当适当放宽对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权限,提高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几率。而作为中小微企业,则应当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并向投资方及时提供有用的信息,随时掌握不断变化的相关信息,同时要更加注重建设信用观念,提高中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从而提高投资方对企业的信任,给企业融资渠道提供更多的机会。除此之外,中小微企业也需要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专业财务人员财务预算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在投资筹资决策方面的能力,最终达到防止资金链断裂的目的,保证金融机构对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印象,提高信用。
(三)开拓普惠金融机构
从上文分析中得知,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非常窄,所以,构建普惠金融机构体系,将银行、信托、证券以及保险等充分利用起来,促进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从而有效降低服务风险,形成一体化服务,拓宽了融资渠道。此外,还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分析出市场实际的需求方向,拓展更多的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提供解决方法。
(四)设置担保资金和担保机构
中小微企业多数信用等级不高,而金融机构对这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难以直接向金融机构融资。而信用担保机构作为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连接,对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当然,也会出现中介机构在其中获取大额利润,对于此证情况,建议设立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运用这种方式控制中介费用,提高信用担保服务的质量。可以设置中小微企业基金、担保资金,幫助银行降低风险,促使中小微企业容易获得贷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处于经济新常态下,应当积极面对中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鼓励企业积极改变自身情况,响应国家出台的政策。而作为中小微企业,则需要从自身情况出发,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当然,金融机构也需要做出改变,在确保安全性、收益性的同时,提高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审批程序限制,逐步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津玉.经济新常态下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问题及对策[J].经营与管理,2020,34(01):132-134.
[2]史惠文.经济新常态下不发达地区中小微企业融资新变化和新思路——基于锡林郭勒盟工业中小微企业融资现状调查[J].北方金融,2015,23(05):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