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板电脑让便携成真
在1993年《电脑爱好者》创刊之前,平板电脑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其中由GRiD Systems于1991年设计的GRiDPad被公认为第一台商业化的平板电脑。这款安装MS-DOS系统的“大家伙”,在当年也算是“超迷你”的身材呢。随后,微软嗅到了平板市场的商机,开发了一款用在Windows 3.1x系统下的软件套件(Windows for Pen Computing),让“手写”在PC领域得以实现。在随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平板电脑逐渐被新兴的笔记本所取代,而PDA掌上电脑的出现,更是让平板电脑陷入了蛰伏期。
微软的“Tablet PC”
终于,在2001年,微软坐不住了。当时仍是CEO的比尔·盖茨对历史上最成功的Windows XP系统进行了改良,推出了针对手写笔进行优化的Windows XP Tablet PC。此时,由Wintel联盟(微软和英特尔)主导的“Tablet PC”时代来临。
可惜,Tablet PC并没有摆脱笔记本的形态,只是改变了屏幕的转轴设计,并通过加装的电阻屏来识别触摸操作。由于操作体验较差,而且相关产品的定位太高,Tablet PC始终是少数用户的玩物。直到2010年iPad的出现,平板电脑才真正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
苹果开创全新时代
2010年,乔布斯带领苹果推出了一款介于苹果的智能手机iPhone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产品,并以399美元的“超低价格”切入市场。当时,谁也没想到这款使用了ARM处理器,而且没有键盘,只能靠5个按钮操作的小家伙,能开创全新的平板电脑时代。随后的几年中,历代iPad都是平板领域的标杆,带领着其他品牌的各种Pad不断侵蚀传统PC的销量。
继iPad之后,华硕、三星、戴尔、Acer等传统PC品牌也纷纷借助Android系统加入平板战场,与iPad展开了正面较量。可惜,由于这些品牌的产品定价和iPad类似,但却缺少完善的生态系统(APP不够丰富,不同硬件规格导致兼容性问题),始终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状态。于是,有人想起了差异化竞争。采用7英寸屏幕设计的三星GALAXY Tab P1000就是此类产品的代表。不得不承认,iPad mini最终的诞生和成功,也印证了小尺寸平板存在的巨大价值。
国产品异军突起
iPad的热卖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平板热”,一时间吸引了包括传统PC、家电、数码和新兴品牌的加盟。而也正是这个时期,国产平板电脑异军突起。可惜,当时的硬件技术和Android系统还不完美,导致早期国产平板的体验极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国美电器在2010年6月推出的飞触平板电脑,VIA WM8505+(533MHz)处理器性能孱弱,而7英寸配800×480分辨率屏幕的显示效果也极差,再加上当时很多游戏无法在大屏设备上全屏显示,使得早期国产平板的口碑并不理想。
而让这一切有所改观的,则要感谢以瑞芯微、晶晨、全志、炬力、联发科等芯片方案供应商,以及昂达和原道等昔日在MP3和MP4市场有所斩获的新晋势力。其中,国产芯片方案商每代推出的芯片都具备强大的本地高清视频播放能力,而性能也不逊于同时期三星和NVIDIA等国际芯片的方案。比如时下流行的瑞芯微RK3188和全志的A31,都已经可以让Android平板获得不逊于iPad的流畅体验了。
伴随芯片方案的革新,国产平板品牌也从单纯的模仿抄袭、重销量轻品质的态度上,转向了精品化、品质化的产品设计之路。比如昂达最新的V975四核以及原道旗下的M8,前者配备了和iPad相同的9.7英寸视网膜屏幕,12.8mm窄边框和8.3mm的机身厚度,就轻薄一项而言比iPad 4还要极致。而原道M8则采用了和iPad mini相同的7.85英寸IPS屏幕,6.5mm的厚度与320g的重量,再结合瑞芯微RK3188四核芯片,同样拥有不逊于iPad mini的体验。
平板电脑的跨界征程
令人欣喜的是,和笔记本衍生超极本一样,平板电脑也在不断的创新中。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基于联发科方案的通话平板们。拥有平板电脑的身材,具备双卡双待手机的能力,而且蓝牙、FM和GPS等功能无一缺席,再加上不足千元的报价,这就是国产平板品牌所主导的战役:将越来越强、越来越好用的平板产品普及到底!
毫无疑问,平板电脑将是未来一个时期最受普通用户关注,同时也是最为热闹的战场。屈指算来,英特尔BayTrail处理器平台、iPad mini2可能用上的视网膜屏幕、联发科即将推出的八核芯片……这些都将成为刺激平板电脑发展的兴奋剂,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在1993年《电脑爱好者》创刊之前,平板电脑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其中由GRiD Systems于1991年设计的GRiDPad被公认为第一台商业化的平板电脑。这款安装MS-DOS系统的“大家伙”,在当年也算是“超迷你”的身材呢。随后,微软嗅到了平板市场的商机,开发了一款用在Windows 3.1x系统下的软件套件(Windows for Pen Computing),让“手写”在PC领域得以实现。在随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平板电脑逐渐被新兴的笔记本所取代,而PDA掌上电脑的出现,更是让平板电脑陷入了蛰伏期。
微软的“Tablet PC”
终于,在2001年,微软坐不住了。当时仍是CEO的比尔·盖茨对历史上最成功的Windows XP系统进行了改良,推出了针对手写笔进行优化的Windows XP Tablet PC。此时,由Wintel联盟(微软和英特尔)主导的“Tablet PC”时代来临。
可惜,Tablet PC并没有摆脱笔记本的形态,只是改变了屏幕的转轴设计,并通过加装的电阻屏来识别触摸操作。由于操作体验较差,而且相关产品的定位太高,Tablet PC始终是少数用户的玩物。直到2010年iPad的出现,平板电脑才真正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
苹果开创全新时代
2010年,乔布斯带领苹果推出了一款介于苹果的智能手机iPhone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产品,并以399美元的“超低价格”切入市场。当时,谁也没想到这款使用了ARM处理器,而且没有键盘,只能靠5个按钮操作的小家伙,能开创全新的平板电脑时代。随后的几年中,历代iPad都是平板领域的标杆,带领着其他品牌的各种Pad不断侵蚀传统PC的销量。
继iPad之后,华硕、三星、戴尔、Acer等传统PC品牌也纷纷借助Android系统加入平板战场,与iPad展开了正面较量。可惜,由于这些品牌的产品定价和iPad类似,但却缺少完善的生态系统(APP不够丰富,不同硬件规格导致兼容性问题),始终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状态。于是,有人想起了差异化竞争。采用7英寸屏幕设计的三星GALAXY Tab P1000就是此类产品的代表。不得不承认,iPad mini最终的诞生和成功,也印证了小尺寸平板存在的巨大价值。
国产品异军突起
iPad的热卖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平板热”,一时间吸引了包括传统PC、家电、数码和新兴品牌的加盟。而也正是这个时期,国产平板电脑异军突起。可惜,当时的硬件技术和Android系统还不完美,导致早期国产平板的体验极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国美电器在2010年6月推出的飞触平板电脑,VIA WM8505+(533MHz)处理器性能孱弱,而7英寸配800×480分辨率屏幕的显示效果也极差,再加上当时很多游戏无法在大屏设备上全屏显示,使得早期国产平板的口碑并不理想。
而让这一切有所改观的,则要感谢以瑞芯微、晶晨、全志、炬力、联发科等芯片方案供应商,以及昂达和原道等昔日在MP3和MP4市场有所斩获的新晋势力。其中,国产芯片方案商每代推出的芯片都具备强大的本地高清视频播放能力,而性能也不逊于同时期三星和NVIDIA等国际芯片的方案。比如时下流行的瑞芯微RK3188和全志的A31,都已经可以让Android平板获得不逊于iPad的流畅体验了。
伴随芯片方案的革新,国产平板品牌也从单纯的模仿抄袭、重销量轻品质的态度上,转向了精品化、品质化的产品设计之路。比如昂达最新的V975四核以及原道旗下的M8,前者配备了和iPad相同的9.7英寸视网膜屏幕,12.8mm窄边框和8.3mm的机身厚度,就轻薄一项而言比iPad 4还要极致。而原道M8则采用了和iPad mini相同的7.85英寸IPS屏幕,6.5mm的厚度与320g的重量,再结合瑞芯微RK3188四核芯片,同样拥有不逊于iPad mini的体验。
平板电脑的跨界征程
令人欣喜的是,和笔记本衍生超极本一样,平板电脑也在不断的创新中。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基于联发科方案的通话平板们。拥有平板电脑的身材,具备双卡双待手机的能力,而且蓝牙、FM和GPS等功能无一缺席,再加上不足千元的报价,这就是国产平板品牌所主导的战役:将越来越强、越来越好用的平板产品普及到底!
毫无疑问,平板电脑将是未来一个时期最受普通用户关注,同时也是最为热闹的战场。屈指算来,英特尔BayTrail处理器平台、iPad mini2可能用上的视网膜屏幕、联发科即将推出的八核芯片……这些都将成为刺激平板电脑发展的兴奋剂,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