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知道信息未必好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a180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位美国人出于好奇,做了一个基因测试来追溯他的祖先,结果证实了他本人一直怀疑且并不想接受的观点:他是东欧人和德系犹太人的杂交后代。之后,他又去医院分析了自己的DNA,结果了解到,他的基因组有患遗传病的风险。这时,他的心情很低落并開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为什么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知道这些令人沮丧的消息——一些他其实根本不需要知道的信息!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很多消息,而且是知道地越快越好。但这种做法对人们真的有益吗?
  其实,急迫地去探究许多未知的、并不影响自己日常生活的信息,是没有特别大的必要的,甚至会对人们无益!
  然而,又有人提出疑问了,有些情况下,如果尽快了解到自身的基因风险以及减轻这种风险的方法,有可能会让人们提前规避,生活得更健康,那不是好处多多?那么,为什么前面美国人的实际结果却适得其反呢?为此,神经科学专家决定做一些深入的研究,去了解“先知”和“后知”这两种状态,哪种更能让人们生活得更快乐一些。
  多巴胺的神秘作用
  要想了解“先知”和“后知”哪种让人们生活得更快乐,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我们身体里的神秘物质——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种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的神经传导物质。它的作用是把亢奋和欢愉的信息在脑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人们容易迷恋使之快乐或兴奋的事物,因此,人们对一些事物上瘾也主要是由于多巴胺。
  所以,人们觉得快乐主要是多巴胺传递亢奋和欢愉的信息的结果。
  那么,多巴胺与“先知”和“后知”有什么关系呢?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内容是训练猴子看屏幕以换取它们想要的奖励。猴子们有两个屏幕可以选择:第一个屏幕是一张与奖励内容无关的风景画,不过看过屏幕后就会有奖励;第二个屏幕是一张显示它们将获得的奖励的图片。结果发现,猴子们踊跃地去看第二个屏,并且当猴子看到将获得的奖励的图片时,它们大脑内的多巴胺已经明显升高!这意味着猴子们看到自己将要得到的奖品时,已经非常兴奋和开心,即使还没有得到奖励。
  这一发现指出了获得奖励的消息和即将获得的奖励,都可以使大脑内的多巴胺升高,让人“兴奋”。这为人们为什么“特别想知道结果”提供了解释。
  坏消息影响人的情绪
  不过,多巴胺可不仅仅是对好消息有反应,它对坏消息也一视同仁!2018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当人类得到坏消息时,大脑里的多巴胺也有明显反应。
  在他们的实验中,研究人员记录了22名参与者在玩纸牌游戏时的大脑的活动。
  这是一种没有人玩过的新游戏。游戏中有五张非黑即红的牌,游戏规则是红色牌的数量大于黑色牌即为胜利。游戏开始前,玩家有两种选择:一个选择是全程不知道游戏规则,只管玩,最后再看结果,另一个选择是提前知道游戏规则,代价是从最终的奖金中扣除一定的费用。
  对于那些选择全程不知道游戏规则的人来说,看到翻过来的牌没有什么反应。但对于那些花了钱买到小道消息的人来说,一张红色或黑色的牌会让他们知道最终结果可能会输时,大脑中也会出现多巴胺的信号,即表明人开始变得紧张,情绪有了较明显的波动。
  这个研究结果表明,当无法获得人们期望的“美好”结果时,会感到难过而失落。因此,提前知道一些信息,对于人们并不是稳妥的好事!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人来说,如果习惯性地去打探未知的信息,恰好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令人失望甚至沮丧的信息,会导致他们的不适,甚至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而如果不去探究这些信息,人们可能保持平稳的心情,不会有不舒适的情绪波动。
  “无知”也是福
  2018年,英美两国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开展了一个有关纸牌游戏的新的研究。在每一轮开始时,玩家都会看到自己在这一轮胜算的概率,还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要提前知道几轮比赛之后叠加的最终结果。但不论参与者是否选择知晓,都无法影响他们的总收入。
  研究小组发现,当经过几轮抽签后,感觉自己最终的获胜概率大时,人们大多选择提前被告知最终结果,以此来提前感受胜利的喜悦。这时,他们大脑中的多巴胺表现的非常活跃;但当感觉自己最终的获胜概率小时,很少人会选择提前知道结果。而研究人员记录的数据表明,当不期待知道潜在的失败结果时,大脑中分泌多巴胺的区域活动水平较低,即人的兴奋程度较低。
  从研究结果看,我们的大脑其实愿意主动接近积极的信息,逃避消极的信息。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逃避负面信息呢?科学家认为,提前知晓一些负面的信息,会导致人的恐慌及幸福感丧失。反过来讲,当人们对将要发生的事有好的期待时,我们会早一点感到很愉快。所以,避免提前知道潜在的负面信息,不仅可以减少生活中的担忧感,也会帮助人们保持积极的信念。
  科学家总结说,多年来对大脑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生无常,结果并不都是美好的。我们不如控制好急于知道某些信息的欲望,凡事追求顺其自然,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建立幸福感,保持积极的生活状态。
其他文献
难治的“黄龙病”  人类世界正因新冠肺炎而举步维艰的同时,还有几种流行性疾病正在危害着全球的农作物,使柑橘、橄榄和香蕉等水果的生产处于危险之中。  比如,在美国的“阳光之州”佛罗里达——这里贡献了美国80%的橙汁产量,每个柑橘园都有大约一半的果树染上来自亚洲的致命流行病,称作“黄龙病”或“柑橘绿化症”。患病后,果树的树根变得畸形,叶子比正常状态短两厘米,而且开始发黄。完全长成的柑橘还是青色的,它们
期刊
脑外科手术怎么做?  脑外科手术可以被理解为对大脑和脊髓进行的手术。在这里,您或许会问:脊髓手术怎么也包含在了脑外科手术之内了?实际上,脊髓在科学分类中,也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神经科学家或心理学家所说的中枢神经系统,指的就是由大脑和脊髓组成的系統。  如今我们对脑外科手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事实上,脑外科手术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其下甚至还细分出特定的领域,例如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神经肿瘤
期刊
14岁时你在做什么?大多数人都在按部就班地上着初中,个别更加聪明的人可能跳级上了高中甚至大学,这些人已经是少有的“天才”。但还有人在14岁时就已经做到了大多数人一辈子也不会做的事——制造一个核反应堆,他就是美国神童泰勒·威尔逊。天生的科学家  1994年,泰勒·威尔逊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的一个中产家庭。虽然父亲是可乐瓶盖工厂的老板,母亲是瑜伽教师,但泰勒丝毫没有子承父业的想法,他对探索世界奥秘更感兴
期刊
我们被困在一个无形的空间“牢笼”里,它只有三个维度:上下、左右、前后。而这就是我们真实生存的空间。如果再增加空间维度,情况会怎样,对此我们一无所知。尽管有人虚构出了更高维度的世界,但没人曾经真正体验过它。不能直接探索的领域  现在,在世界上一些最复杂的实验室里,科学家正在创建这些“额外维度”。光凭经验,我们很难想象它们会是什么样子。然而,科学家已经看到了四维空间与我们所处的三维空间相接触的“幽灵效
期刊
免疫系统保护着我们的身体。但是当它反应过度时,甚至会把一些寻常的事物,例如水、硬币和运动等,当成入侵者,进行攻击,这样反而给人体带来了不便或伤害。反应过度的免疫系统就是俗称的过敏,而过敏的反应过程又是怎么样的?离奇的过敏原  引起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物质被称为抗原,与之相对应的,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就被称为过敏原。然而,能成为过敏原的物质可就多了,常见的过敏原有青霉素、花生和花粉等,
期刊
勘測小行星
期刊
对于动物来说,还有什么武器能比毒液还要来得高效呢?在毒液的帮助下,那些有着毒液的掠食者,例如蛇、蝎子和水母等,它们不仅能轻易地制服体型相当的猎物或者其他竞争者,还能解决体型比它们大得多的动物。但是,这些毒物并非无敌,它们的毒液对一些动物的作用就像是电流遇上橡胶,作用甚微。在进一步了解那些不怕毒液的动物之前,我们先来稍微了解一下毒液的特性,或许这样,我们才能知道“抗毒”其实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能力。 
期刊
本体感觉是身体感知四肢位置的神秘能力,即使在黑暗中,这种感觉也能充分发挥出来。但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刚开始理解它。  一个有关迷失的实验  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实验:在你面前放一只水杯,现在请你睁着眼睛用手指触碰几下杯子,以确定杯子的位置,然后闭上眼睛重新试试,看还能不能找到杯子的位置。相信这个任务对你不会有任何困难。  你也许会噘着嘴说:“对谁都不会有困难。”  你可别这么想,对某些人,困难可大啦
期刊
数学是有趣且美妙的,但是有时候它却会让你失去信心,甚至在别人面前出丑。这是因为在一些看起来非常直观的数学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你容易忽略的简单逻辑,导致你在计算的时候“栽跟头”。算错往往不是因为你不懂,而是数学其实是一个非常巧妙的“伪装者”,它常常让你忘记了它其实是戴着面纱的。本文介绍了3例违反直觉的概率事件。  三门问题  第一个事件是三门问题。1963年的一个美国电视游戏节目《让我们做个交易》
期刊
一种微小的狂热蝙蝠,完全无视大自然最基本的寿命规律,寿命比它本该拥有的长10倍,而且依然能健康生存。它们是如何做到的,我们是否也能做到?  长寿的大鼠耳蝠  在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一支由科学家和志愿者组成的国际团队,连续7年在那里采集大鼠耳蝠的血液样本和组织。通过这些动物,他们了解到一些关于长寿与健康的信息。  该团队负责人、动物学家艾玛·泰林说:“自然有一个法则:体型小的东西长得快,死得早;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