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教育因能够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借助情感的力量催动学生行为转化而越来越被一线教师认可和青睐。情感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是语文学科特殊性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深入挖掘课本内容,寻找情感共鸣,以情导行,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思考
语文学科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等总目标。毫无疑问,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关注情感教育。
一、发展要求不可或缺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进入一个凡是看结果、重效率的快节奏生活阶段。可是,对于儿童的教育必须慢下来,要尊重儿童智力和情感发育的客观规律,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
首先,关注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客观要求。众所周知,小学语文学科兼具基础性、人文性和工具性等特点。在我国,积累和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特点都是通过语文学科传递和发展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优秀文化的情感,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念。
其次,关注情感教育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需要。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点内容。诗歌、小说、故事等都是富有情感的,缺乏情感教育、忽视内心的教育是死板僵化的,不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再次,关注情感教育是尊重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促进健康发展和实现快乐成长的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精于思想、富于情感、善于表达。”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各项工作都进入了追求高速发展的快时代。浓重的功利化色彩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冷漠地、无情地的现象频发,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究其原因,过分看重结果、情感教育缺失是重要影响因素。教育的对象是人,有着丰富的情感。关于内心世界,塑造健康人格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
此外,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和情感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会学生热爱、感恩、欣赏等积极的情感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反之,则会使学生缺乏安全感、冷漠、不快乐,严重的还会引发社会问题,对于个人和社会都造成危害。
二、情感唤醒把握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要注意唤醒学生的内心认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要坚持平等性原则。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能力水平在客观上是存在差异的,这就会使学生面对同样的事情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这种差异性。另外,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和认知与教师的课前预设可能存在差异,教师也要充分尊重这种不同,尊重课堂的生成。例如在讲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这一节课时,学生对于父子情感的体验是存在客观差异的,小学生由于受到知识能力的限制,可能没办法直接上升到父子情深、父爱深沉的高度,但是都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到父爱。而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是有所不同的,生活中爸爸如果是慈父形象,往往更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其次,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小学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真实性。由于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同,对于同一场景学生的体验式存在差异的,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只获得教师预期想要他获得的情感體验,要尊重学生的真实体验,根据学生的真实情感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再次,要坚持启发性原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动态的、变化的。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随机应变,诱导启发。
三、多举并用贯彻落实
把情感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不能空喊口号,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促进情感教育的实施。
首先,图文并茂,由“感”而发。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要重复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图像、文字、音乐、视频等为学生营造直观的视听体验,从感性认识出发,带着好奇和兴趣进入课堂学习。这不仅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好奇、活泼、好动的身心发展特点,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走,我们去植树》这节课时,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植树或者种花的经历,或者利用多媒体播放植树节的有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由景入情,引导学生思考植树的重要性。
其次,深挖教材,有“感”于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对于学生情感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爱国情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凝练文本传递出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世界,并通过合理的课堂设计传递和输送给学生,使学生获得内心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讲《狼牙山五壮士》这节课时,教师要明确文章中的爱国情感元素,通过不怕牺牲、以身殉国的深入分析触动学生内心,帮助学生感受壮士的爱国之情,进而诱发学生内心对于英雄的崇敬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再次,联系实际,触景生情。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是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要善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亲身经历中提炼情感,以生活为蓝本教会学生观察和分析的本领,教会学生热爱与欣赏。我们要把实际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积极营造触景生情的课堂体验,为学生埋下一颗孕育着积极、乐观的情感教育种子。
参考文献
[1] 韩彩虹.对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思考于实践[J].赤子(上中旬),2016.
[2] 冯莉.析春风春雨,润苏万物--小学语文教学融入情感教育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
[3] 梅仕文.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
[4] 李茂林.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6.
[5] 武赞.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思考
语文学科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等总目标。毫无疑问,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关注情感教育。
一、发展要求不可或缺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进入一个凡是看结果、重效率的快节奏生活阶段。可是,对于儿童的教育必须慢下来,要尊重儿童智力和情感发育的客观规律,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
首先,关注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客观要求。众所周知,小学语文学科兼具基础性、人文性和工具性等特点。在我国,积累和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特点都是通过语文学科传递和发展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优秀文化的情感,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念。
其次,关注情感教育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需要。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点内容。诗歌、小说、故事等都是富有情感的,缺乏情感教育、忽视内心的教育是死板僵化的,不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再次,关注情感教育是尊重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促进健康发展和实现快乐成长的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精于思想、富于情感、善于表达。”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各项工作都进入了追求高速发展的快时代。浓重的功利化色彩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冷漠地、无情地的现象频发,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究其原因,过分看重结果、情感教育缺失是重要影响因素。教育的对象是人,有着丰富的情感。关于内心世界,塑造健康人格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
此外,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和情感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会学生热爱、感恩、欣赏等积极的情感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反之,则会使学生缺乏安全感、冷漠、不快乐,严重的还会引发社会问题,对于个人和社会都造成危害。
二、情感唤醒把握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要注意唤醒学生的内心认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要坚持平等性原则。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能力水平在客观上是存在差异的,这就会使学生面对同样的事情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这种差异性。另外,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和认知与教师的课前预设可能存在差异,教师也要充分尊重这种不同,尊重课堂的生成。例如在讲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这一节课时,学生对于父子情感的体验是存在客观差异的,小学生由于受到知识能力的限制,可能没办法直接上升到父子情深、父爱深沉的高度,但是都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到父爱。而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是有所不同的,生活中爸爸如果是慈父形象,往往更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其次,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小学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真实性。由于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同,对于同一场景学生的体验式存在差异的,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只获得教师预期想要他获得的情感體验,要尊重学生的真实体验,根据学生的真实情感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再次,要坚持启发性原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动态的、变化的。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随机应变,诱导启发。
三、多举并用贯彻落实
把情感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不能空喊口号,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促进情感教育的实施。
首先,图文并茂,由“感”而发。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要重复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图像、文字、音乐、视频等为学生营造直观的视听体验,从感性认识出发,带着好奇和兴趣进入课堂学习。这不仅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好奇、活泼、好动的身心发展特点,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走,我们去植树》这节课时,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植树或者种花的经历,或者利用多媒体播放植树节的有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由景入情,引导学生思考植树的重要性。
其次,深挖教材,有“感”于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对于学生情感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爱国情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凝练文本传递出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世界,并通过合理的课堂设计传递和输送给学生,使学生获得内心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讲《狼牙山五壮士》这节课时,教师要明确文章中的爱国情感元素,通过不怕牺牲、以身殉国的深入分析触动学生内心,帮助学生感受壮士的爱国之情,进而诱发学生内心对于英雄的崇敬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再次,联系实际,触景生情。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是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要善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亲身经历中提炼情感,以生活为蓝本教会学生观察和分析的本领,教会学生热爱与欣赏。我们要把实际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积极营造触景生情的课堂体验,为学生埋下一颗孕育着积极、乐观的情感教育种子。
参考文献
[1] 韩彩虹.对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思考于实践[J].赤子(上中旬),2016.
[2] 冯莉.析春风春雨,润苏万物--小学语文教学融入情感教育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
[3] 梅仕文.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
[4] 李茂林.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6.
[5] 武赞.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