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有新义

来源 :科技术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草根”一词屡见报端。“草根”一词的搭配能力很强,凡是非主流、非正统的人或物都可以称作“草根”。“草根文化”、“草根精神”、“草根阶层(级)”、“草根力量”、“草根博客”、“草根民主”、“草根文学”、“草根工业”、“草根企业”、“草根金融”、“草根人物”、“草根运动”、“草根性”、“草根族”等称呼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如:
  (1)“草根”如何变“大树”(《人民日报》2005年5月29日)
  (2)“草根化”的学校教育科研(《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2期)
  (3)网络安全崛起“草根力量”(《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2月18日)
  (4)“草根民主”渐成大势(《人民日报》2005年1月28日)
  (5)“草根企业”与环保“绿卡”(《人民日报》2001年11月19日)
  (6)人民陪审员应具备“草根性”(《新京报》2004年8月31日)
  “草根”是什么呢?源自哪里?“草根”是个“外来词”,仿译自英文grass-roots。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grass-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现在很多词典的grass-roots就只列第一个义项,如《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4版)的释义是“平民百姓(与决策者相对)”。汉语里,“草根”产生了许多新义和新用法。凡是地位、作用、规模等相对低微、弱小、非主流、非正统、非官方人或事都可以用“草根”来形容。在不同的语境下,“草根”具体的意思稍微有些不同:
  可以指“乡村的、农民的”,如:
  (7)《组合竞选制:乡村里的“草根民主”》(《决策》2005第1期)
  可以指“民间的、非官方的”,如:
  (8)《关注草根文化:寻找现代化的民间资源》(《解放日报》2004年7月3日)
  可以指“群众、平民、百姓”,如:
  (9)《超级女声:热闹的草根造星运动?》(《中国青年报》2005年5月27日)
  还可以指“出身、地位低微或相对低微、弱小的人、物”,如:
  (10)《从草根族到职业经理人》(《消费日报》2002年9月5日)
  现在,“草根”一词的搭配组合能力越来越强,使用的场合也越来越多。作为一个“新词”、“外来词”,“草根”能在短短几年内迅速传播,是因为它借用了汉语中本已存在的“草根”字形。而且,汉语中的“草”自古以来就有“平民、百姓、民间、乡村”的引申用法,如:草民(平民)、草野(民间)、草市(乡村集市)等;也有表示“差、最初的”的用法,如“草包”、“草稿”等。由于中外关于“草”的词义的联想类似,外来词“草根(grass-roots)”的词义可以根据汉语中的“草”、“根”隐喻联想而来,所以很容易为人们,并接受,在趋新求异的心理作用下,原本在网络中流行的“草根”也能很快在口语和书面语中流行开来。人们乐于用“草根”这一新词,还跟“草根”本身的特点与它所代表的群体特点类似。草根遍布天涯海角,生命力极其顽强。“草根”所代表的群体“平民百姓”也是数量巨大,蕴含的能量也极大。最近发生在网络社区的“虐猫事件”、“铜须事件”,由于“草根”的参与,而使这些网络事件影响到现实社会,中央电视台就曾对“铜须事件”做过相关追踪报道。现在“草根”表示“草的根”的意思很少使用,表示“基层民众”的意思倒很常用。为了表示与“草的根”的意思区别,旧词新用的“草根”大多数加上了引号。
其他文献
结合中外医疗方法,引用古代五行学说及国外康复实验,探讨医院建筑设计中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环境设计理念。医院建筑设计的.
司法公信力不仅针对人民法院的司法行为,也包括检察机关的司法行为。从理论上讲,诉讼检察监督权行使应持有的基本理念是司法克制优先、司法能动为补充。无论是被动的司法克制
我国动物学名词的审定工作于1986年即已开始筹划,起步时间虽不算晚,但由于动物学名词审定小组所依附的中国动物学会本身经费紧缺,更因动物学名词涉及的学科广泛,参加的专家又
建设性行业项目管理的国际化发展不仅包含企业内部的管理规律,还包括企业外部相关的外部领域的管理规律,以及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相互作用的规律.它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社会科
在法律表意系统内,时有规范而无事实指向,抑或时有事实而无规范指向,在第二种情形下,司法裁判过程分为规则引导下的事实构建和规则解释阶段,法官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法律,寻求个案
笔者在《科技术语研究》(1999,第三期)上,曾撰写《二噁英的正确命名》一文,是因为当时媒体广泛报道了在欧洲生产的畜禽和乳制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二噁英”。由于计算机字库没有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