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企业在中国尚处于兴起阶段,各种不同的企业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找着自己的未来和明天。传统的慈善机构往往靠社会和其他捐助,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尽管目前在社会企业是否一定要采取非营利组织的模式问题上仍存在争议,但是在社会企业的特质问题上却不难达成共识。社会企业既具有企业的倾向,直接向社会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并因此而获得收入,同时又具有社会目标,因为它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密切关注社会与环境的持续改造。
校企合作助力中国公益
2014年6月5日,中国首个社会公益管理硕士项目在北京大学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泰集团”)、北京银泰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校企双方当天签订了《社会公益管理硕士项目和讲席教授项目之合作协议》,由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执行合作项目,开设中国首个社会公益管理硕士项目,同时将成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银泰公益管理研究中心,银泰公益基金会为项目募集和捐助教学管理运营资金,开创培养中国公益事业高级管理人才的先河。
校企双方立志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培养优秀、专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努力提升中国广大公益慈善机构和非盈利机构的运作水平并助其可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发挥社会各界公益慈善的力量。
据悉该项目学习年限为2年,为全日制培养,将采取先面试,后笔试的招生方式。招生目标主要面向具有3-5年及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验,年龄在25-35岁左右的,有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同时兼具社会责任感,有志投身于公益事业及相关行业或领域的优秀青年。第一届学生预计在2015年9月入学。此外,项目设置了“全覆盖多层次”的奖学金体系,以鼓励学生毕业后从事待遇普遍偏低的社会公益类岗位。项目预计在2014年7月启动招生工作。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银泰公益管理研究中心作为此项目的学术支持机构,研究重点定位在“管理研究”,以管理为核心,持续推动一切可能对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有帮助的研究。同时,研究中心还将和相关的国内外社会公益组织建立非常密切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研究和发展。
银泰集团还将在北京大学设立2名“北京大学银泰讲席教授”以资助北京大学最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各个领域最杰出的学者。
长江商学院:“社企责任在中国”
6月11日,在长江MBA于美国纽约举办的 “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 论坛上,长江商学院杰出院长讲席教授、全球项目副院长孙宝红博士指出,“在过去的十年里,长江商学院在东西方商业思想的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过去十几年的商业发展中,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日益受到重视,无论是国际企业的在华机构,中国本土的民营企业,还是非营利组织,他们在中国都要逐渐学会肩负起不可逃避的企业社会责任。作为长江MBA美国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论坛由MBA2013级同学承办,从活动选题、嘉宾邀请、场地联系等工作均由学生们完成。来自美国的13级同学Sydney是本次活动主要负责人。加入长江MBA之前,她作为国际NGO组织“美丽中国”的志愿者在中国汕头农村支教两年。谈到举办这次活动的感受时,她说“全班同学为了一个目标努力,在纽约举办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活动,这种感觉真的太棒了。”
南京大学:“益家人 益起行”
2014年6月9日,南京大学“益家人”团队在为贫困地区儿童益行运动场募集善款的“益行家”活动中脱颖而出,在来自全国15所知名高校的215支团队中,名列第二。本次活动中,南大益家人团队共为贫困地区儿童筹得4个益行运动场的善款。
“益家人”来自南京大学商学院EMBA师生群体。他们秉承南京大学“励学敦行、诚朴雄伟”的校训,高呼“益家人、益起行、诚动天下”的口号;他们组织“中国传动新贝斯特·话剧《蒋公的面子》公益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南京大学EMBA联合会微信、微博平台等各种途径宣传公益;他们带着南京大学EMBA同学践行公益的希冀,携手整合资源,与各界精诚合作,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回馈社会,为公益梦想添砖加瓦。
上海交大:2014公益论坛
2014年6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第二次校友组织代表大会暨2014上海交大公益论坛在徐汇校区新上院N100报告厅召开。
在校友公益论坛上,姚明作为第一位主讲嘉宾上台做主题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企业管理在慈善中的作用”的演讲。姚明分享了这些年来做公益的心路历程,深入探讨了“懒人慈善”和“救急不救穷”的片面性公益。姚明秉承“救穷才是公益最大的使命——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的理念,做具有针对性、适用性的公益项目,实现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他强调实践在现阶段的中国公益事业发展中更具有很现实的意义,他从事的“姚基金”致力于给中国的欠发达地区的希望小学提供篮球教育、学校课程之后的辅导服务,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平台,通过篮球的载体让他们感受体育精神、享受体育快乐,从而帮助他们身心发展、健康成长,在身体上、思想上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作为金融高管,徐建平也同时致力于健康和教育等领域的公益事业多年。徐建平希望能够跟公益慈善结缘,进一步推动“梦想公益慈善基金”,助力中国公益慈善发展。徐建平表示,公益之所以普及、之所以重要,是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式,他强调探索公益活动与企业发展良性互动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王均豪以“企业公益是使命组成部分”为演讲主题,始终将社会责任的理念融合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倡导“有利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济人、有道者勤以教人、有德者诚以化人”的思想。王均豪提出好企业要把物质追求升华到精神追求,让顾客、股东和社会满意,企业利益才能最大化,从而为社会创造更高的价值。
于淼作为校友公益论坛的最后一名嘉宾,通过题为“大山里的相遇”的演讲跟大家分享了他与公益的故事。于淼用他去贵州支教的现场图片向大家展现了山区里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的现状,孩子们笑容背后不仅仅隐藏着大山里面的无奈、困境,但同时也点燃了公益的翅膀。同时于淼为大家带来了一段名为“那时花开”的视频,用真实的镜头记录了支教老师和山区里孩子们的点点滴滴。于淼在论坛上分享了目前正在实行的“好校长成长计划”,带领山区校长们走上“玄奘之路”,他希望能消除教育资源的不公平,能够使教育公益化,最终帮助并培养中国贫困地区孩子实现属于他们真正有意义的中国梦。
校企合作助力中国公益
2014年6月5日,中国首个社会公益管理硕士项目在北京大学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泰集团”)、北京银泰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校企双方当天签订了《社会公益管理硕士项目和讲席教授项目之合作协议》,由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执行合作项目,开设中国首个社会公益管理硕士项目,同时将成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银泰公益管理研究中心,银泰公益基金会为项目募集和捐助教学管理运营资金,开创培养中国公益事业高级管理人才的先河。
校企双方立志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培养优秀、专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努力提升中国广大公益慈善机构和非盈利机构的运作水平并助其可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发挥社会各界公益慈善的力量。
据悉该项目学习年限为2年,为全日制培养,将采取先面试,后笔试的招生方式。招生目标主要面向具有3-5年及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验,年龄在25-35岁左右的,有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同时兼具社会责任感,有志投身于公益事业及相关行业或领域的优秀青年。第一届学生预计在2015年9月入学。此外,项目设置了“全覆盖多层次”的奖学金体系,以鼓励学生毕业后从事待遇普遍偏低的社会公益类岗位。项目预计在2014年7月启动招生工作。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银泰公益管理研究中心作为此项目的学术支持机构,研究重点定位在“管理研究”,以管理为核心,持续推动一切可能对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有帮助的研究。同时,研究中心还将和相关的国内外社会公益组织建立非常密切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研究和发展。
银泰集团还将在北京大学设立2名“北京大学银泰讲席教授”以资助北京大学最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各个领域最杰出的学者。
长江商学院:“社企责任在中国”
6月11日,在长江MBA于美国纽约举办的 “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 论坛上,长江商学院杰出院长讲席教授、全球项目副院长孙宝红博士指出,“在过去的十年里,长江商学院在东西方商业思想的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过去十几年的商业发展中,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日益受到重视,无论是国际企业的在华机构,中国本土的民营企业,还是非营利组织,他们在中国都要逐渐学会肩负起不可逃避的企业社会责任。作为长江MBA美国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论坛由MBA2013级同学承办,从活动选题、嘉宾邀请、场地联系等工作均由学生们完成。来自美国的13级同学Sydney是本次活动主要负责人。加入长江MBA之前,她作为国际NGO组织“美丽中国”的志愿者在中国汕头农村支教两年。谈到举办这次活动的感受时,她说“全班同学为了一个目标努力,在纽约举办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活动,这种感觉真的太棒了。”
南京大学:“益家人 益起行”
2014年6月9日,南京大学“益家人”团队在为贫困地区儿童益行运动场募集善款的“益行家”活动中脱颖而出,在来自全国15所知名高校的215支团队中,名列第二。本次活动中,南大益家人团队共为贫困地区儿童筹得4个益行运动场的善款。
“益家人”来自南京大学商学院EMBA师生群体。他们秉承南京大学“励学敦行、诚朴雄伟”的校训,高呼“益家人、益起行、诚动天下”的口号;他们组织“中国传动新贝斯特·话剧《蒋公的面子》公益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南京大学EMBA联合会微信、微博平台等各种途径宣传公益;他们带着南京大学EMBA同学践行公益的希冀,携手整合资源,与各界精诚合作,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回馈社会,为公益梦想添砖加瓦。
上海交大:2014公益论坛
2014年6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第二次校友组织代表大会暨2014上海交大公益论坛在徐汇校区新上院N100报告厅召开。
在校友公益论坛上,姚明作为第一位主讲嘉宾上台做主题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企业管理在慈善中的作用”的演讲。姚明分享了这些年来做公益的心路历程,深入探讨了“懒人慈善”和“救急不救穷”的片面性公益。姚明秉承“救穷才是公益最大的使命——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的理念,做具有针对性、适用性的公益项目,实现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他强调实践在现阶段的中国公益事业发展中更具有很现实的意义,他从事的“姚基金”致力于给中国的欠发达地区的希望小学提供篮球教育、学校课程之后的辅导服务,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平台,通过篮球的载体让他们感受体育精神、享受体育快乐,从而帮助他们身心发展、健康成长,在身体上、思想上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作为金融高管,徐建平也同时致力于健康和教育等领域的公益事业多年。徐建平希望能够跟公益慈善结缘,进一步推动“梦想公益慈善基金”,助力中国公益慈善发展。徐建平表示,公益之所以普及、之所以重要,是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式,他强调探索公益活动与企业发展良性互动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王均豪以“企业公益是使命组成部分”为演讲主题,始终将社会责任的理念融合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倡导“有利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济人、有道者勤以教人、有德者诚以化人”的思想。王均豪提出好企业要把物质追求升华到精神追求,让顾客、股东和社会满意,企业利益才能最大化,从而为社会创造更高的价值。
于淼作为校友公益论坛的最后一名嘉宾,通过题为“大山里的相遇”的演讲跟大家分享了他与公益的故事。于淼用他去贵州支教的现场图片向大家展现了山区里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的现状,孩子们笑容背后不仅仅隐藏着大山里面的无奈、困境,但同时也点燃了公益的翅膀。同时于淼为大家带来了一段名为“那时花开”的视频,用真实的镜头记录了支教老师和山区里孩子们的点点滴滴。于淼在论坛上分享了目前正在实行的“好校长成长计划”,带领山区校长们走上“玄奘之路”,他希望能消除教育资源的不公平,能够使教育公益化,最终帮助并培养中国贫困地区孩子实现属于他们真正有意义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