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鸟》中弗兰克的“俄狄浦斯情结”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ebbs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澳大利亚神经生理学家、作家考琳·麦卡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自被引入中国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对该作品的解读文字日益丰盈,人们渐能从学理的视角剖析该作的艺术价值。但研究者却容易忽视书中弗兰克这一形象,本文通过大量的文本分析和精神分析学说的引入,可将其视为“俄狄浦斯情结”附着者的典型形象,对这一论点的阐释,可从弗兰克与书中三个人物的关系分析来实现。
  关键词:《荆棘鸟》 精神分析 弗兰克
  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俄狄浦斯情结”是男孩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恋母忌父的一种本能倾向,又称恋母情结、惧父情结、仇父情结,具体表现为“恋母”和“嫉父”两方面,而《荆棘鸟》中具备“俄狄浦斯情结”的主人公弗兰克身上,又有着明显的寻找“性欲对象的转移与替代”这一特征。
  一、弗兰克与菲奥娜
  弗兰克在书中一出场就已经“快十六岁了”。在西方,十六岁是一个象征意义很浓的年纪,它意在昭示男性已经成年,有了与异性性交的权利。作家这样设定角色的年龄显然不是闲来之笔,它使得弗兰克对母亲的依恋在从此以后的几年里表现得极为热烈。20世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儿童身上潜隐着的性欲冲动有三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青春期。对于社会交际范围有限的儿童来说,第一个引起他们注意的性欲参照对象显然只可能是他们的父母。“俄狄浦斯情结”如果在前两个阶段得不到有效疏导与缓解,到了青春期,男孩就很有可能对除母亲以外的女性产生敌对态度,或出现同性恋爱倾向,或由于看到母亲为父亲所独享,而追逐那些拥有众多追逐者的女性,以创设幼时的环境,达到一种迟到的报偿,再或者,冲破超我(道德原则)的控制,与母亲乱伦,或由于对母亲的爱已进入意识深处,但深知在道德上是充满罪恶的,其“俄狄浦斯情结”势必受到压抑,压抑的结果,则是对母亲关系越来越淡,甚至无话可说。母亲也具有自己的两重性:一方面希望儿子独立成长,另一方面希望儿子留在自己身边,这分别叫做“正面母性”和“负面母性”。父母之间,儿子是第三者,当父亲一方死去或退出,儿子便可独享母爱。兄弟之间也会因争夺母亲之爱而斗争,精神分析学说认为其目的是争夺潜在的性交权利。
  作为弗兰克的母亲,由于年少时辱没贵族门庭被逐出家门,下嫁挤牧工帕迪,生活虽不乏幸福但贫寒艰辛。帕迪年长菲至少十三岁(书中并未给出确切的年龄差距),而弗兰克与母亲菲则只差至多十八岁,这使得三人在年龄上首先就处于一种极其微妙的境地。弗兰克是带着迥异于家人的相貌出场的:“头发和眼睛都是黑色的,颇有异域风味,有毛利人的特点”,而帕迪和菲所生的克利里家族的其他孩子们则都有着一头“发红的头发”,同俄狄浦斯一样,对克利里家族的主人帕迪来说,弗兰克是忤逆了他的意志而降生的婴儿,他也不知道他的生父是谁,因为菲也从不提起。“毛利人”是居住于新西兰的土著居民,从这一点不仅可以推断出弗兰克的血脉来源,也可以将此视为原始欲望的象征,是文明之下的蓄势待发的蛮力。
  贫穷的家境一方面使帕迪忙于奔走在各个牧场之间做剪毛工,一方面使小说开始的时候,弗兰克的恋母情结表现得极为隐蔽,因他的许多行为言论看似都是对贫困生活的挣脱和反抗,如出场时正在打铁的弗兰克的心理状态:“他怀着憎恶与怨恨的心情掐指度日”,看似是厌恶了枯燥的体力劳动,实际可以看作是对帕迪剥夺了自己与母亲菲单独相处的权利的无意识反抗。面对他的抱怨,“菲为他感到伤心,弗兰克身上有一种狂野的、不顾一切的东西,这是麻烦的预兆”,母亲无疑最先洞察了儿子的真实呼声,知道抱怨的背后是怎么一回事。但意识到问题的菲却没有对此苗头进行有效管控,进而失去了“青春期”这最后一次的补救机会,导致弗兰克在监狱里葬送了大半生时光。但一味从菲身上找问题显然于事无补,弗兰克并没有超越道德界限采取乱伦举动,他的“俄狄浦斯情结”仅表现为对菲的极端依恋和同情。如帕迪睡下后,他悄悄起身帮助母亲刷洗碗碟,并不无怜惜地说如果有了钱就买个女仆帮助母亲料理家务,母亲也发现由于儿子的举动自己“有些偏爱他,也许太关心他了”。到了弗兰克第一次离家出走未遂被带回时,这种潜抑的情感被激化,原文写道:“(弗兰克)首先转过身来望着他的母亲,那双黑眼睛和灰眼睛交流着一种从未用语言表达过的隐秘而又痛苦的感情。”这一场景又不为菲所重视,反而与儿子对视以回应他的潜意识冲动。由于场合的特殊性,小说中众多人物均忽视了母子二人的目光交流,而作者作为一个精神分析学说的高明运用者显然抓住了突破潜意识层面、进入意识封锁、以仿造形式出现的“俄狄浦斯情结”,这种仿造形式自有其不可辨认性,这也是为何粗读之下会忽视弗兰克的“恋母忌父”倾向的重要原因。到了弗兰克经历了两周的外出放牧时间归来,他发觉已有了七个孩子的母亲肚子再次凸了起来,他的表现有些歇斯底里:“那个下流的老色鬼!……他不该这么做!他早就不该碰你了!”这绝望的一喊,使得两人都心知肚明的“恋母情结”昭然若揭,菲此时也劝慰儿子:“你得有个妻子,有了妻子就不会有时间来想我了。”这句话可以看作是菲充分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补救之法,但可惜的是,为时已晚,不久之后弗兰克在从舞会回来的路上与帕迪大吵一架,身世之谜最终破解,随之愤而出走。这也成了他入狱之前与母亲菲的最后一次谈话。在这里,菲怀孕的事实对于已经彻底成年的弗兰克(此时他二十二岁)来说一件是不可容忍的事,因为这暗示帕迪至少又比他多了一次与母亲性交的机会,尽管他的这一愿望从未达成。文中有大段心理描写可视为弗兰克的内心独白:
  他无法摆脱这件事,无法摆脱她,无法摆脱他心中的种种思绪,无法摆脱他的年龄和男子的本能的饥渴。在大多数情况下,他总是设法把这些念头压下去,但是在她将她的色欲实实在在的证据堂而皇之地展示在他的眼前的时候,在她把她和那个老色鬼所干的好事当面对他说出的时候,他能怎么去想呢?怎么能容忍这件事呢?他希望能把她看作如同圣母一样的神圣、纯洁而又白璧无瑕,看作一个能超脱于这种事情的人,尽管世上所有的姐妹都犯同样的罪孽。看到她证实了他认为她做了不当的事的想法,简直叫他快发疯了。想象她绝对贞洁地和那个丑陋不堪的老家伙躺在一起,在一处睡觉,但夜里又绝不相向而卧或挨在一起,这已经成了支持他神智正常的必须了。啊,上帝呀!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多归国前的诗歌中充斥着大量对女性的想象和描绘,这些想象随着创作年代的不同呈现出各自的特点,通过梳理不同时期多多对女性的想象和建构,可以窥见多多归国前不同创作时期的特点及其成因。  关键词:多多 女性想象 创作特点  一、陌生化的女性——白洋淀时期  20世纪70年代是多多诗歌创作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多多创作的诗歌中,对女性的想象存在陌生化的特点。如《祝福》:“当社会难产的时候/那黑瘦的寡
摘 要:回族女作家马金莲的小说《碎媳妇》通过其独特的女性视角描绘了以雪花为代表的乡村女性的生存境遇。小说通过雪花结婚后心路历程的变化,展现了乡村女性性别意识缺失的现象。本文将主要分析《碎媳妇》中的女性形象,并从社会环境、作家的女性意识及作家对女性的态度这三个方面对其性别意识的缺位现象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马金莲的这部小说。  关键词:马金莲 《碎媳妇》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男权制度 女性意识缺位 
摘 要: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从先前的依附到遭到本土传统文化的排斥、融合再到独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魏晋六朝时期的佛教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佛教文化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在该时期志怪小说中体现得淋漓盡致,此文对佛教文化发展在魏晋六朝志怪小说中表现出来的特点作了简单梳理,以供后世初学者参考。  关键词:佛教 魏晋六朝 志怪小说  佛教自两汉传入中国以来,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到魏晋六朝时期
摘 要: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建构了女主人公曹七巧的一生,是一部关于女性生存的文本。它讲述了作为女性的七巧所遭遇的婚姻不幸,及其在面对这不幸时所表现出的执着抗争。她执着于金钱的追求与守护,更执着于那不断带给她绝望,但始终如幽灵一般萦绕于其想象空间的男性。在其执着的抗争过程中,本源自底层经验的生命力逐渐扭曲畸变,开始制造关于其他女性的更加残酷的不幸。  关键词:《金锁记》 女性生存 曹七巧 残酷 执
摘 要:宁夏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所孕育出的文学创作也有着独特的精神内质。其乡土气息中的悲剧意识、母性意向以及在语言塑造上的喜剧感,都带给人新鲜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乡土文学 母性审美形态 语言特色  在新中国的版图上,整个西北地区土地面积最广、山川草原等地理元素最为多元,共包含有新疆、青海、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以及宁夏自治区等省区市,自古以来即是我
推 介 语  为了让以阳明文化为代表的绍兴传统优秀文化资源“活起来”,绍兴文理学院成立了王阳明研究中心和阳明剧社,并以此为平台带动全校的大学生开展王阳明研究与阳明文化传播实践。本期栏目,我们重点推出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同学的王阳明研究论文四篇。。  (卓光平,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摘 要: 《谏迎佛疏》是王阳明写下的一篇谏迎“活佛”的奏章,也是体现其儒佛观的一篇重要文献。在奏疏中,王阳明
摘 要: 《桃花扇》中的李香君是一个有着饱满人格魅力的女性形象。本文以《桃花扇》剧情推进为脉络,对李香君的艺术形象进行深入的剖析,总结其纯真腼腆的秦淮少女形象、坚贞不屈的贞烈女性形象、凛然正气的巾帼女性形象和看破红尘的悲剧女性形象,以期为后续全面掌握李香君的艺术形象和总结其精神品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桃花扇》 李香君 人物形象  《桃花扇》是孔尚任于康熙年间著成的传奇剧本,是一本爱情戏。
摘 要: 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作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进入中国内地学者的研究视野之中,随着相关创作及研究的繁荣产生了多元化的文化理论与研究方法。本文将以“文化冲突”这一视角作为切入点,结合关于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已发表的部分研究资料进行评述,凸显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研究走向。  关键词:东南亚 华文微型小说 文化冲突 研究述评  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的中国东南亚
我姓赵,“燕赵多佳人”的赵。佳人翩翩,为你而来。  我姓张,“平湖锦帆张”的张。我愿扬起风帆,到达有你的彼岸。  我姓李,“桃李春风一杯酒”的李。桃李开尽韶华,不如你嫣然一笑。  我姓吴,“寒雨连江夜入吴”的吴。我冒着凛冽寒风,潇潇夜雨,不过是想早日见到你。  我姓刘,“刘安闻说是知音”的刘。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我姓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谢。为你把年华虚度,我亦无悔。  我姓杨,“
摘 要:文章依托CNKI数据平台,筛选条件为“鲁迅及其作品研究”,选取1976年至2017年5月20日前上传到CNKI数据库中的数据,共计18733条。运用文献计量学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一,近5年来论文质量和数量发生背离;二,研究资源高度集中,地区分配不均衡,发展不平衡;三,国家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四,研究热点趋于分散,边缘化课题逐渐浮出,跨学科研究获得重视;五,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