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应该在不断探索和交流的活动中进行.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探索者.”要实现这个目的,学生就应当参与课堂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却很少.
一、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
第一,“欲言又止——畏惧”.“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是传统的教学特点.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形成了一种即使懂也怕发言,不敢表现自己的畏惧心理.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因循守旧——畏难”.传统教学中,难题都是由教师讲解清楚后再让学生练习,因此学生碰到难题都习惯于等教师讲解,而不去积极主动地参与解决.
第三,“人云亦云——从众”.传统的教学忽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忽视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所以在学生中有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他们对同学的发言往往不作深层次的思考,不去寻求其他答案或解法.这种从众心理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第四,“权威至上——崇师”.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领导者、是权威.在学生的眼中,教师说的话,做的事都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这种崇师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成为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绊脚石.
第五,“追求效果——造假”.作为教师,我们有时候也剥夺了部分学生主动参与的权利.如在一些公开课或汇报课上,为了追求所谓的“效果”,经常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请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这些同学把问题解决了,就等于全班学生都会了.这种教学方式,既活跃课堂,又便于控制教学节奏和进程.可是,这种方式很容易造成“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像.在这种方式下,一些中等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参与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对策
1.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打消学生参与的畏惧感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与内在需要的人.因此,在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诚心诚意地信任和鼓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觉得教师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长者,又是一个能帮助自己的大朋友.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使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敢于质疑问难,敢于与教师论理,敢于自己动手寻求知识,敢于向一般性的解题方法提出挑战.
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师生共同创设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
2.发挥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参与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从感性上体会自身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交互越多,过程越深入,态度越积极,主体地位的感性体验越强烈,主体意识就越强,就越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譬如,对数学概念、命题、原理等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体验人类思维发展中那些关键性步子”,在理论的动态生成中,思考、模仿、实践,激发创造潜能,分清知识的“源”与“流”,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参与提出有价值的启发性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必要的重述或变更,唤起学生积极探索的动机和热情,展开“相应的自然而然的思维活动”.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建构数学认知结构,打消“崇师、崇书”的心理,强化学习主体意识,培育对数学真理发现过程的不懈追求和创新精神,从而促进数学学习的高效展开.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这里提到的“参与兴趣”,不等同于学习兴趣.学生有学习兴趣,不一定就有参与的兴趣.只有当学习的兴趣转化成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它才能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倾向性动力.
情境的创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创设参与情境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情境要民主、和谐,能唤起情感共鸣,营造参与氛围.(2)创设情境与对知识内涵深入揭示要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即情境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的中心问题和重点紧密联系,善于温故知新.(3)创设情境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趣味性.教师要善于用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来创设和谐、欢乐的教学气氛,这是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重要环节.(4)创设的情境要具有一定的生活性,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运用身边的实物、创设教学情境,把画、演、做、实验等有机引入课堂,让学生迅速、形象地感知教材.
4.尊重差异、面向全体,为学生参与教学创造条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学生在认知方式和思维策略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做到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一定的表扬,对出现的问题要帮助他们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鼓励和提倡他们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多引导学生“问一问”、“读一读(自主阅读)”、“做一做(动手操作)”、“想一想(学习反思)”、“说一说(交流反馈)”、“讲一讲(学做老师)”,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要创设成让所有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差异参与.
5.尝试探究,培养学生“做数学”的意识,促使学生参与
新课程倡导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应是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要让学生意识到会“做数学”比会“说数学”更重要,课程始终以“做数学”为主旋律,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创设有意义的“做数学”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当然,这类问题情境的创设不是随意的.首先,结合日常教学,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延展、开拓问题.在问题环境的设计中,不要总是教师一人包办,而应让学生參与进来,使他们体验设计的乐趣.其次,开设“第二课堂”,通过设计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观察、猜测、思考、操作、验证、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不管学生的探索结果正确与否,只要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就要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思维结果的机会.第三,加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让他们能更多地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机会.这里研究性学习主要包括“课堂专题研究”和“课堂局部研究”.所谓“课堂专题研究”是指:教师根据单元教学内容统筹规划,给出适合于课堂专题研究的课题,布置学生同座位组成研究小组,在课堂进行专题合作研究,请部分小组代表当堂阐述研究结果.教师在研究活动中进行具体的指导,引导学生讨论和研究;交流活动中对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所谓“课堂局部研究”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环节,如围绕原理的发现过程、知识的构建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质疑的思辨过程等.这种研究,研习时间短,涉及知识面小,易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这对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升著.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王为民.数学教学中,不妨让学生……[J].中学数学杂志(初中),2005(10).
(责任编辑 易志毅)
一、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
第一,“欲言又止——畏惧”.“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是传统的教学特点.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形成了一种即使懂也怕发言,不敢表现自己的畏惧心理.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因循守旧——畏难”.传统教学中,难题都是由教师讲解清楚后再让学生练习,因此学生碰到难题都习惯于等教师讲解,而不去积极主动地参与解决.
第三,“人云亦云——从众”.传统的教学忽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忽视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所以在学生中有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他们对同学的发言往往不作深层次的思考,不去寻求其他答案或解法.这种从众心理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第四,“权威至上——崇师”.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领导者、是权威.在学生的眼中,教师说的话,做的事都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这种崇师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成为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绊脚石.
第五,“追求效果——造假”.作为教师,我们有时候也剥夺了部分学生主动参与的权利.如在一些公开课或汇报课上,为了追求所谓的“效果”,经常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请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这些同学把问题解决了,就等于全班学生都会了.这种教学方式,既活跃课堂,又便于控制教学节奏和进程.可是,这种方式很容易造成“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像.在这种方式下,一些中等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参与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对策
1.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打消学生参与的畏惧感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与内在需要的人.因此,在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诚心诚意地信任和鼓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觉得教师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长者,又是一个能帮助自己的大朋友.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使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敢于质疑问难,敢于与教师论理,敢于自己动手寻求知识,敢于向一般性的解题方法提出挑战.
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师生共同创设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
2.发挥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参与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从感性上体会自身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交互越多,过程越深入,态度越积极,主体地位的感性体验越强烈,主体意识就越强,就越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譬如,对数学概念、命题、原理等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体验人类思维发展中那些关键性步子”,在理论的动态生成中,思考、模仿、实践,激发创造潜能,分清知识的“源”与“流”,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参与提出有价值的启发性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必要的重述或变更,唤起学生积极探索的动机和热情,展开“相应的自然而然的思维活动”.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建构数学认知结构,打消“崇师、崇书”的心理,强化学习主体意识,培育对数学真理发现过程的不懈追求和创新精神,从而促进数学学习的高效展开.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这里提到的“参与兴趣”,不等同于学习兴趣.学生有学习兴趣,不一定就有参与的兴趣.只有当学习的兴趣转化成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它才能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倾向性动力.
情境的创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创设参与情境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情境要民主、和谐,能唤起情感共鸣,营造参与氛围.(2)创设情境与对知识内涵深入揭示要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即情境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的中心问题和重点紧密联系,善于温故知新.(3)创设情境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趣味性.教师要善于用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来创设和谐、欢乐的教学气氛,这是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重要环节.(4)创设的情境要具有一定的生活性,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运用身边的实物、创设教学情境,把画、演、做、实验等有机引入课堂,让学生迅速、形象地感知教材.
4.尊重差异、面向全体,为学生参与教学创造条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学生在认知方式和思维策略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做到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一定的表扬,对出现的问题要帮助他们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鼓励和提倡他们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多引导学生“问一问”、“读一读(自主阅读)”、“做一做(动手操作)”、“想一想(学习反思)”、“说一说(交流反馈)”、“讲一讲(学做老师)”,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要创设成让所有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差异参与.
5.尝试探究,培养学生“做数学”的意识,促使学生参与
新课程倡导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应是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要让学生意识到会“做数学”比会“说数学”更重要,课程始终以“做数学”为主旋律,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创设有意义的“做数学”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当然,这类问题情境的创设不是随意的.首先,结合日常教学,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延展、开拓问题.在问题环境的设计中,不要总是教师一人包办,而应让学生參与进来,使他们体验设计的乐趣.其次,开设“第二课堂”,通过设计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观察、猜测、思考、操作、验证、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不管学生的探索结果正确与否,只要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就要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思维结果的机会.第三,加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让他们能更多地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机会.这里研究性学习主要包括“课堂专题研究”和“课堂局部研究”.所谓“课堂专题研究”是指:教师根据单元教学内容统筹规划,给出适合于课堂专题研究的课题,布置学生同座位组成研究小组,在课堂进行专题合作研究,请部分小组代表当堂阐述研究结果.教师在研究活动中进行具体的指导,引导学生讨论和研究;交流活动中对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所谓“课堂局部研究”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环节,如围绕原理的发现过程、知识的构建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质疑的思辨过程等.这种研究,研习时间短,涉及知识面小,易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这对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升著.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王为民.数学教学中,不妨让学生……[J].中学数学杂志(初中),2005(10).
(责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