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的荷花

来源 :七彩语文·中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fan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我们又见面啦。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如何让作文更加生动!
  “生动”是对于事物灵性的思考,就是指所描写的事物栩栩如生,富有生命力。你们可能要问,那怎样才能让作文“生动”呢?别急,咱们先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从这句话里,我们得到的信息只是一朵干巴巴的荷花,荷花的生命力完全没有展现出来,荷花的形象很死板。
  那该怎么去写荷花呢?瞧瞧,我给你们带了什么!
  哇,是不同时期、不同样子的荷花!请仔细观察照片,按生长顺序标上序号,再分别描述每一张照片中的荷花。
  写好了吗?这儿有三位同学急切地要展示对荷花苞的描述呢。
  A.花苞就要开放了。
  B.鼓胀的花苞似乎就要裂开似的。
  C.整个荷花苞就像一个被吹足了气的球,饱胀得就要爆裂似的。里面好像藏着一个可爱的精灵,马上就要从里面蹦出来……
  你们认为( )句最生动,因为 。
  和我的理由对比一下——
  A句描写的就是眼睛看到的花苞的一个状态,我无法感受到它的生命力。B句显然加了联想,不仅写出了花苞鼓胀的状态,还预测了将要发生的事态,有了些许生命力。而C句不仅让我看到了饱胀的状态,还能感受到一种动态——吹足了气的球,我似乎还能感受到它在不断地往外膨胀;“藏”“精灵”“马上”“蹦”,完全是对花苞入神地关注之后的一种想象,充满了活力。所以,我觉得C句很生动。
  同学们,你们的脑海中是不是浮现出了正在“舞动”的荷花呢?
  可能你们要问,有些人把非常生动的形象写得很死板,为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要先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上面的各种荷花图片,你们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会想到荷花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状态吗?
  可能有些人会说,不会。其实事物的生命力可以是显而易见的,也可以是细微的、内在而不外显的。如果我们平常多留心,细致观察事物,就能发现它们外在和内在的变化,就能充分了解它们,并在写作中细腻地刻画它们。如果再加上我们的想象,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描绘出它们在我们脑海中的“灵动”形象,这样的文章还会死板吗?
  现在知道怎么去写生动的文章了吧!好了,将刚才写的每幅图的描述再进行修改吧,看看你们笔下的荷花是不是开始“舞动”了!别忘了将你们修改好的句子,巧妙串联起来,组成片段或文章寄给我。我期待通过《七彩语文》杂志这个平台与你们交流哟!
其他文献
我国有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和蜀绣,但今天的话题却不是它们,而是发绣。听到名字,同学们肯定会猜,它是不是与头发有关?  对了,发绣就是用头发代替丝线,在绸或绢上进行刺绣。  为什么要用头发来刺绣呢?难道头发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在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中,头发早就被赋予了人的感情色彩,如结发夫妻、怒发冲冠等,发绣的起源或许也与这一因素有关。  东台发绣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清朝康熙年间出版的《
期刊
有一个浪漫传说:欢喜的泪花流淌在南亚次大陆的面颊上,其中一颗泪珠凝固在半空,随即落在了海面,它就变成了被蓝天碧海环绕、物产丰饶的斯里兰卡。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很想去看看这个美丽的岛国?首先还得做好功课,事先了解一下这里的独特风俗和有趣的知识,旅途才会更加顺利有意义哟!  奇怪!——没有狮子的“狮子国”  斯里拉卡的国旗和国徽上,都有一个持长剑的小狮子形象,可是找遍斯里兰卡的野生动物资料,都不会有
期刊
你读过《木偶奇遇记》吗?如果读过这本书,相信你一定会对匹诺曹印象深刻,每当他说出一句谎话,鼻子就会长长一截,谎话说得越多,鼻子就长得越长。关于说真话和说假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怎么说吧!  有一个刚从外国回来没有几天的贵族(说不定还是个公爵),跟他的朋友一起在田野里散步,他对他曾经到过的地方大吹特吹,真话只有一点儿,假话可掺杂了不少。  “不,不,”他说道,“我所看到过的,我
期刊
探险家,一听这词,你是不是很好奇,他们到底是做什么的?  其实,他们是为了探测新事物等目的,亲自到危险的或不为人知的地方,进行探索和考察的人。他们可以是冒险家、旅行家或者职业航海家等。  探险家的工作充满了惊险,也充满了发现的喜悦。有这样一些巾帼英雄,她们在惊险与喜悦并存的道路上前行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们的探险世界。  脚踏三极的女中豪杰  有一回,她不小心踩到一块圆乎乎、软绵绵的“石头”,
期刊
我拍我写  同学们,今天“我”要带你们体会惊险刺激的空中飞椅。别紧张,深吸一口气,跟“我”走吧!  明天春游啦!我激动得晚上都睡不着了。天刚亮,我就起床了。左等右盼,终于到出发去荆川公园的时刻了。  公园门口,我正四处张望着,“啊……”一阵阵尖叫声却急匆匆地“冲”进了我的耳朵,都快要“冲”破耳膜了,震得我头晕晕的。我试着寻找声音的源头。在那儿!远处一个巨大的风车在不停地转动,仔细一看,每个风车叶上
期刊
法国小姐今天出奇的快乐,她慷慨地招待大家吃蛋糕和水果,还做花环戴在孩子们的头上。
期刊
普利策新闻奖,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新闻界的最高荣誉之一。  在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你见过骑着骡子去采访的记者吗?在美国,就有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酷”记者,他像一位独行侠,曾多次行走在非洲的土地上,用他手中的相机记录下非洲人民的生活。他就是获得第82届“普利策新闻奖”中的“解释性报道奖”和第85届“普利策新闻奖”中的“国际报道奖”的保罗·萨洛佩克。
期刊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是一篇构思巧妙、写法别致的课文。课文主要描写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字里行间饱含着对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爱戴与怀念之情。  课文重点放在了对樟树的描写上,第四、五自然段用大量的笔墨由外而内、条理清晰地描写了樟树:先写樟树的外形特征,写出樟树四季常青和蓬蓬勃勃的特点;再写樟树的可贵之处,
期刊
“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耳边传来了父亲低沉的声音。“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父亲告诉汤姆,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限还有两个小时,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他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虽然汤姆没能够拥有这条大鲈鱼,但是,他却进行了一次道德的抉择,懂得了自律的重要,“钓”到了人生中最大的“鱼”——做一个自觉遵守规则的人。  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做到言行一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
期刊
蒸腾的暑气,丝毫吹不动树上的枝叶。狗也懒得动,趴在树阴底下,吐着舌头喘气。总是把泥土刨得四处飞洒的母鸡,也像是呆了一般,木木地站在草垛底下,一动不动。晒得泥鳅一般黑的孩子们,一个接一个,跳到村头的河里,再不肯上岸,连头也用一片荷叶遮着。  田野里的蟋蟀受不了这热,把家搬到了村子里的屋檐下面。到了晚间,它便不停歇地鸣叫,像是在催促织机上的女主人不要停手,所以人们又叫它“促织”。  天刚放亮,促织不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