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教科版三年级上第一章第二节《水沸腾了》为例,基于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从课标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方法的选择、科学探究的设计等方面叙述如何让科学素养在科学教学中精准落地,达到精准教学。
【关键词】精准教学;科学素养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提到,要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强化课堂教学,推动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任务驱动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科学课程中科学素养的核心是科学能力,而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科学理念,为此,小学科学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在目前的“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育也在紧跟时代步伐,信息技术已融入课堂教学,为教育教学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积极探索更为精准、高效的课堂,全面提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精准教学将是我们每个教师的担当与责任。精准教学基于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而提出,主张学习即操作性条件反射,以流畅度作为衡量学习发展的指标,信息技术是其操作的基础与助力;精准教学的实践操作,首先要精准了解学情、确定目标,其次是精准选择教学内容与形式,然后是进行学习行为的精准评估与评估结果的精准应用。[2]精准进行课标分析
一、精准进行学情分析
学生对一些蒸发和沸腾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在生活中,他们一定见过烧开水,知道水烧开时的温度一般来说是100℃,但他们不知道烧开水时水的温度是如何变化的,水未开和水开后水中气泡是如何变化的,以及出现“白雾”的原因(大部分学生认为那是水蒸气)。还有很多汽化与液化的生活现象他们也见过,但并不知道这是汽化与液化现象,如冬天的“哈气”,夏天吃棒冰时,棒冰表面有“白气”,冰镇过的饮料瓶外会“出汗”。这些都是需要老师进一步的引导的。
这个年纪的学生有成长的需求,有学习的需求,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充满期待。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课后多动手设计小实验、多观察周围的科学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素养的提升。
二、精致设计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们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学习和掌握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对科学探究的设计力求反映提高科学素养的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也要适合学生,学生可设计,学生能设计,学生好设计,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爱,感兴趣的探究活动。
在《水沸腾了》一课中,科学探究实验为“加热烧杯中的水”。我从生活中的例子出发,以视频为导入,请学生会议烧开水这一个现象。请学生踊跃发言讨论,形成前概念。
三、精雕细琢教学语言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必须对教学语言精雕细琢,提高语言的准确性。教师要运用普通话教学,不能出现口头禅和方言俚语,不能含糊其辞或信口开河,过渡性语言要自然顺畅,评价性语言要令人豁然,总结性语言要重点突出。[3]
在科学教学中,语言的科学性尤其的重要,教学语言必须准确、精确。如“构成”与“组成”,这两个词虽然只相差一个字,但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这一课中,在讲解汽化时,提到冬天哈气,棒冰表面的白雾,水沸腾时上方的白雾,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与准确性,学生的前概念认为那些都是水蒸气,事实上,水蒸气无色透明是看不到的,那其实是液态的小液滴,也有的学生会说那是“白烟”,事实上“烟”是固态的,所以教师在讲解这一块内容时,一定要精雕细琢教学语言,那是“白雾”,不是“水蒸气”,更不是“烟”。
四、精确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在科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精确的进行教学评价,建立多元的与科学课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适度、多元化,以及评价动态化、评价团队化、评价语言精确化,关注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发展。[4]在本节课中,在学生设计了实验探究方案后,要求每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台下学生进行点评,从多个角度进行点评,这里就采用的评价团队化,评价动态化,不仅仅教师点评,而且学生也加入评价,师生共同参与,对实现精准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精准教育,必须要“精”,必须要“准”!精准的进行课标分析,精准的进行学情分析,精确定位教学目标,灵活精巧选择教学方法,精致设计科学探究,精雕细琢教学语言,精确进行教学评价,让科学素养在科学教学中精准落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4号[A].
[2]梁美凤.“精准教学”探析[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6).
[3]吴峰祯.关注细节,实现教学精準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6):36-37.
[4]张茜琳.实施精准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以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06):44-47.
(作者单位:浙江省兰溪市城北中心小学)
【关键词】精准教学;科学素养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提到,要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强化课堂教学,推动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任务驱动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科学课程中科学素养的核心是科学能力,而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科学理念,为此,小学科学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在目前的“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育也在紧跟时代步伐,信息技术已融入课堂教学,为教育教学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积极探索更为精准、高效的课堂,全面提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精准教学将是我们每个教师的担当与责任。精准教学基于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而提出,主张学习即操作性条件反射,以流畅度作为衡量学习发展的指标,信息技术是其操作的基础与助力;精准教学的实践操作,首先要精准了解学情、确定目标,其次是精准选择教学内容与形式,然后是进行学习行为的精准评估与评估结果的精准应用。[2]精准进行课标分析
一、精准进行学情分析
学生对一些蒸发和沸腾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在生活中,他们一定见过烧开水,知道水烧开时的温度一般来说是100℃,但他们不知道烧开水时水的温度是如何变化的,水未开和水开后水中气泡是如何变化的,以及出现“白雾”的原因(大部分学生认为那是水蒸气)。还有很多汽化与液化的生活现象他们也见过,但并不知道这是汽化与液化现象,如冬天的“哈气”,夏天吃棒冰时,棒冰表面有“白气”,冰镇过的饮料瓶外会“出汗”。这些都是需要老师进一步的引导的。
这个年纪的学生有成长的需求,有学习的需求,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充满期待。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课后多动手设计小实验、多观察周围的科学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素养的提升。
二、精致设计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们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学习和掌握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对科学探究的设计力求反映提高科学素养的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也要适合学生,学生可设计,学生能设计,学生好设计,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爱,感兴趣的探究活动。
在《水沸腾了》一课中,科学探究实验为“加热烧杯中的水”。我从生活中的例子出发,以视频为导入,请学生会议烧开水这一个现象。请学生踊跃发言讨论,形成前概念。
三、精雕细琢教学语言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必须对教学语言精雕细琢,提高语言的准确性。教师要运用普通话教学,不能出现口头禅和方言俚语,不能含糊其辞或信口开河,过渡性语言要自然顺畅,评价性语言要令人豁然,总结性语言要重点突出。[3]
在科学教学中,语言的科学性尤其的重要,教学语言必须准确、精确。如“构成”与“组成”,这两个词虽然只相差一个字,但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这一课中,在讲解汽化时,提到冬天哈气,棒冰表面的白雾,水沸腾时上方的白雾,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与准确性,学生的前概念认为那些都是水蒸气,事实上,水蒸气无色透明是看不到的,那其实是液态的小液滴,也有的学生会说那是“白烟”,事实上“烟”是固态的,所以教师在讲解这一块内容时,一定要精雕细琢教学语言,那是“白雾”,不是“水蒸气”,更不是“烟”。
四、精确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在科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精确的进行教学评价,建立多元的与科学课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适度、多元化,以及评价动态化、评价团队化、评价语言精确化,关注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发展。[4]在本节课中,在学生设计了实验探究方案后,要求每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台下学生进行点评,从多个角度进行点评,这里就采用的评价团队化,评价动态化,不仅仅教师点评,而且学生也加入评价,师生共同参与,对实现精准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精准教育,必须要“精”,必须要“准”!精准的进行课标分析,精准的进行学情分析,精确定位教学目标,灵活精巧选择教学方法,精致设计科学探究,精雕细琢教学语言,精确进行教学评价,让科学素养在科学教学中精准落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4号[A].
[2]梁美凤.“精准教学”探析[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6).
[3]吴峰祯.关注细节,实现教学精準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6):36-37.
[4]张茜琳.实施精准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以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06):44-47.
(作者单位:浙江省兰溪市城北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