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校长治校理念的构成与实践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zhiming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介:孙春明,南京市江宁职教中心校长、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
  摘要:职业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校长的治校理念牵涉到学校的健康运行与发展壮大。除了一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之外,校长还应当加强自己的全局意识与人才意识,具有敏锐的思想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是校长治校不可缺少的两个支柱。
  关键词:全局意识;思想敏锐;人才意识;以德治校
  
  一所大规模的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校长处于这个“社会”的中心。这个“社会”能否成为一个不断发展、文明、和谐的集体,关键在于校长的引导与指挥。
  校长必须认清学校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治校理念,强化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注意自己的个人修养,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感染全校师生,促使他们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力。
  从校长的治校理念来看,这样大规模职业学校的校长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全局意识:掌控全局 把握重点
  
  作为江宁区教育局直属的职业学校,我们既要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示、决议行事,又要和当地社会部门、企事业单位发生频繁的联系,一方面要管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又要抓学生的就业与实习工作。校长要在这纷繁芜杂的事务中,善于抓全局,以掌控全局来牵动局部。对个人而言,细节决定成败;对集体而言,全局决定发展。校长必须对全校的各项事务有所知晓,校长不“专”,但一定要“博”,尤其是职业学校。
  在掌控全局的同时,校长更应当注意在全局中发现当前最重要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便是校长“把握重点”的能力。
  这几年,职业类学校的发展受到“普高热”的影响,学校招生工作遇到一定困难,学生实习、就业也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困难面前,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上重“普”轻“职”的本质,还是我们的教学质量存在问题。我们能否为社会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劳动者,这是事关我们生存与发展的头等大事。这也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点问题”。于是,我们决定花大力气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
  首先,我们花力气加强学校的专业现代化建设,组织各专业的课改小组,开展专业课程改革,积极推进项目化教学、模块教学和学分制试验。今年,学校在去年机电技术应用通过省级示范专业验收的基础上,电子与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继成为省级示范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也成为省级课程改革实验点。今年学校1700多名新生中3/4属于这三大专业,也说明我们在注重全局的基础上“抓住重点”的策略是正确的。
  其次,注重加强“双师型”“双高型”(高学历、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当前,学校年轻教师占了大半壁江山,年轻教师的成长始终是我们校领导最关注的事情之一。我们从经济支持、精神鼓励、政策促进等多方面出台多项措施,促进年轻教师主动成长,使他们成为推动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主导力量。
  第三,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严格学生管理。我们初步形成了一支“反思型”、“研究型”的班主任队伍,许多“后进生”在学校经过两年的学习,不仅改掉了很多不良习惯,而且顺利地走上了工作岗位。那些曾经在人前抬不起头的学生终于可以昂首挺胸,成为社会、家庭中的有用之材。
  总之,职业学校的校长,既要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也要善于集中力量抓那些能带动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
  
  思想敏锐:独具慧眼 小中见大
  
  校长的全局意识并不意味着校长只关注重点,只关注大事。毫无疑问,“大”与“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们都会碰到许多“小”问题,比如,升旗仪式上教师队伍的混乱与学生队伍的整齐,领导中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学生的仪表与不良行为等。这些小事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到学校的社会声誉,从而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所以,校长应当独具慧眼,对校园内和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对于错误的负面的现象,做到小中见大,防微杜渐;对于正面的积极的人或事,校长要及时发现,使其发扬光大,渐成风气。
  学校每天清晨都有学生在校门口值班,每当有老师进入校园,学生都会亲切地喊“老师好”。我们绝大部分教师都能做到热情地回应学生的问候,但是,我们也有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这一声问候置若罔闻。这种行为不是一位教师应当做的,它会给我们的教育产生反面影响。于是,我在一次教师会上专门就此事提出“向学生问声好又有何妨”的话题。这是师生平等的一种表现。只有师生平等了,师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就好做了。
  学校一位青年教师,大学毕业后,十余年如一日,无论工作多忙都亲自照料重病在床的母亲,直至其母去世。她教学工作出色,成绩突出,最近被评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我要求我们的校报及时宣传她的事迹,并在全校范围内给予表扬。我们认为,一个人的爱心首先是从爱父母、爱家庭开始的,孝敬父母绝不是一件小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做人处事的原则就是孝悌为本,本立而道生。一个教师有了这种爱心,才能内化为爱周围的人,最终升华为对学校、对班级、对学生的爱。
  学校发生的各种小事都不会逃过一位具有敏锐眼光、能从长远看问题的校长的眼睛。一所学校的工作并不都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更多的是由一些平凡小事组织起来的。一校之长,就要善于在小事中发现深刻的内涵,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提升自己的治校能力。
  
  人才意识:善于识才 善于用人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纳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一所学校,光靠一个校长或几个副校长是管理不了的。校长有了好的思路,就需要有一批同志去实施,否则,这些东西就是一张废纸。校长的人才意识就是要组建一支能干事、愿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这需要校长“善于识才,善于用人”。
  去年,学校规模成倍扩大,我们感到学校的中层班子已不够用;今年,学校四星级验收期间,专家组成员又一次向我们提出了充实学校领导班子和管理队伍的建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开始在学校实行干部聘用制度,由学校组成考核班子,为学校储备后被管理人才库。对于这些同志,我们给他们压担子,加负荷,给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和平台。事实表明,当一个人感到责任重大的时候,恰恰是进取心最强、创造力最大、成长最快的时候。通过一年的试行,这些同志已开始在学校的管理层面崭露头角。今年9月份,我们又选聘部分在干事、助理岗位上锻炼了一年的同志继续勇挑重担,承担起一个方面的负责工作。我们继续给他们压力与机会,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在今年暑假的全校行政管理工作研讨会上,我们认为,我们初次尝到了这种制度的“甜头”,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强化、完善这种用人机制。
  这些年轻干部初次走上管理岗位,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这个时候,作为我们校级管理者,就要为他们排除工作中的困难,一面帮他们找到工作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表达对他们的信任,鼓励他们继续做下去,增强他们的工作信心,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这才是一位善于用人的校长的治校之道。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人员的不断增加,校长的个人人格魅力对校长治校便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以德治校”便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治校理念。我认为,校长不一定是能人,但一定是贤人,校长要与领导班子、与全校教职工甚至学生成为互相信任的朋友。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校长个人的人格魅力的。我认为主要体现在这两点:
  1.善听批评,宽厚待人
  事实表明,一所大规模的学校有议论,有纷争,是很正常的事。校长要学会在争论中保持主见,甚至在骂声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校长要宽厚待人,襟怀坦荡,不能听了批评就火冒三丈,恨不得弄个小鞋给你穿穿。同时要学会在争论中保持主见,在骂声中照常工作,当领导不同于当演员,不能以讨人喜欢、赢得掌声为目标。如果不想冒犯任何人,让每个人都喜欢你,这只会把自己引入碌碌无为的歧途。
  2.深入群众,平易近人
  领导作风中最难能可贵的是平易近人。只有平易近人,才谈得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平易近人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人格魅力。它可以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行动力。因此,在日常生活里,校长应是一个本色的自我,多一点亲切平和,少一点刻板严厉;多一点轻松幽默,少一点古板正经;讲一点人情世故,食一点人间烟火。校长的作用,不是建立在教师敬畏、职工恐惧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大家信服、亲切、主动靠拢和追随的基础上,校长和教职工之间,彼此有了感情,彼此一句话、一个暗示甚至一个眼神都能把事情办成。彼此没有感情,即使把噪子喊破,也没人领情。一部管理机器,如果没有感情做为润滑剂,运转起来将是十分困难的。
  治校理念不仅体现在校长的政治修养、业务素质方面,也体现在个人的人格品质上。职业学校具有自己的特色和管理要求,这些学校的校长必须要有大胸怀、大气魄,能够大手笔地为学校发展指明方向。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