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绘画与民间剪纸的再创作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BEN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在我國现代设计中,如何将传统绘画与民间剪纸的艺术精华传承到现代创作与设计当中去,如何在创作与设计中发扬传统文化特色,一直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和设计师努力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结合相关文献知识,合理参考利用已有的著作、论文,对该问题作系统梳理。探讨如何将优秀的中国传统绘画与民间剪纸的技法与精神内涵在图形设计中进行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传统绘画;民间剪纸;图形设计
  创新是设计的灵魂,没有创新也就没有设计,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水墨元素、剪纸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了设计新风格——“旧元素,新组合”的中国新风格。用饱含中国化的处理与改造方式,诉说东方文化情感的材料语言,成为观众直接看到的东方艺术魅力的视觉元素。中国风格的现代设计是历史的承接、创新的发展。接下来我们着重在中国传统绘画和剪纸艺术两方面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在图形设计中实现的方式。
  中国书画艺术在漫长的中国工艺美术长河里沉淀下了宝贵的文化元素、哲学思想和设计理念,需要我们去学习和研究。对于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来说,中国书画艺术正是它的鼻祖,借鉴和学习先辈的艺术成果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注入新奇、优美、不朽的艺术元素是我们研究本课题的关键。
  一、中国传统绘画与图形设计的创新
  中国传统绘画中水墨元素的应用是重点。水墨元素运用于图形设计之中,既是中国元素符号的演绎与推广应用,也是水墨文化自身情趣、韵味、内涵与外延文化脉络的优势体现。而在运用过程中,水墨文化审美价值的独立性与特殊性,是坚守水墨艺术底线的根本,也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显著特征。水墨文化的外在形式美主要体现在水墨艺术的视觉符号上。黑白空间的特殊视觉韵味,水墨交融的肌理与层次性,水墨语言的构图风格与审美意趣,墨点、墨线、墨块营造的抽象视觉符号美,媒介材料的特质及其视觉意象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計文化的交融性使得传统的“笔墨”艺术转化成为“水墨”艺术,当水墨艺术更多的释放它在材料、表现载体、表现空间等诸方而的优越性的时候,就可发现水墨文化在悄然地转移人们的视线,从传统山水文化的理解到构成、现实主义的水墨写意,再到具有水墨人文氛围的营造,此时人们才清晰的感受到“水墨文化”的另一种艺术魅力。
  二、民间剪纸元素与图形设计的融合
  民间剪纸的审美意识是变形的。不求真实,善于夸张;不合透视,形体变形;不求物件形态毕肖,只讲简练传神;不求四肢齐全,讲究随心达意。中国民间剪纸样式多变,形态各异。但有共同的特点,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日常生活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剪纸的题材广泛,寓意丰富,风格各异。其精神生活的共同追求,常常表现在生活的富足,人丁的兴旺,生命的长寿,家庭的美满,以及延续历史的文明。例如,寓意人丁兴旺的有,莲生贵子,麒麟送子,多子多福等:寓意夫妻幸福的有鸳鸯戏水,龙凤戏珠,龙凤呈祥,百年好合等;寓意生活幸福的有福富有余,福、禄、寿,辈辈封侯等。民间剪纸是精神生活的外现,即把人们的思想意识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达到一种对某种愿望的寄托。这和设计是基本相同的,设计是把突现于脑中的灵感通过艺术手法外在表现,使人们看到某个设计作品就能意识到潜在的表达。可以说中国民间剪纸是和设计密切相关的。
  我们所研究的就是把潜在于中国元素里的设计思想以及设计灵感深深的挖掘。当我们看到中国民间剪纸的时候,我们认为可以从剪纸的寓意与设计的寓意相结合,找到潜在的相同点,进行相关的思考。并不是在设计里的用意与民间剪纸的寓意相同了,就照办原剪纸于现代设计,我们认为那确实是最不合理的,当我们看到中国民间剪纸的时候,我们认为还可以从它的外形去研究去思考,把优美的外形运用到设计里,不仅可以达到形意结合的效果还能使民间剪纸在设计里折射出更灿烂的光芒。
  结语
  设计是一种永远踏着时代潮流节拍的创造性活动。如果说设计是枝叶,那么创新就是树干,而传统就是创新之树的生命源泉。传统是前人智慧经验与成就的积淀,是过去的创新;创新是后人在前人的智慧经验与成就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更新的东西,经过时间的挑选,又将汇入传统的长河,成为后人继承的传统。任何设计都不能摆脱传统文化的根基,丢弃掉传统的设计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本土文化观念的载体,是现代设计的母体和原创力。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寻求发展契机,在传统图案与现代图形之间探索中国化图形设计的新风格、新样式,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相互交融中释放出视觉创造的思维能量,是现代图形设计力求探询的关键所在。在东西方文化频繁交流和相互影响下,图形设计在切合时代面貌,与现代的视觉语言结合的同时,更应植根于本土文化之中,表达中国传统艺术的内涵、情趣。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社区文化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社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地域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社区精神、道德规范等。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对于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居民的精神境界,提高整个城市的创造力、竞争力和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文化生活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也
期刊
摘要:力资源从来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最重要的资源,在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知识不断创新、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更是这样。如今能源危机、环境危机日益加剧,多重资源几近耗竭,人力资源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无可取代。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正确定义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及其关系,国外学者对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在对此研究方向时,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运用新的科学理论及技
期刊
摘要:作为全国20个重点示范项目之一的“南京市级重点困难群体帮扶行动”项目成效突出,顺利结项,评估结果为“突出表现项目”(20个重点示范项目中共有6个项目获此殊荣)。而在社会工作评估的视角中,本项目的运行及其结果的影响引发了思考,其中的影响力、人才建设及对案主的种种,引导我结合社会工作评估的专业知识来对此进行分析,以辩证的思维去看待该项目,不仅仅以表面产生的效果和影响作为评估的论点,需结合项目完成
期刊
摘要:“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艺术设计的专业发展需求和企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指出了目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校企合作”的改善方案。  关键词:校企结合;艺术设计;改善方法  1.引言  校企合作起源于德国,在德国有一种“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该模式强调学生在学校可以有社会实践的机会,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欧美以及日本等国家的高
期刊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思想内涵以及发展宗旨的综合体现,是保证企业长效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党建工作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二者共同推动企业优化发展。因此,在当今社会发展下,明确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党建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党建;企业文化建设;关联性  引言  企业党建工作是发挥党组织与党员作用的重要体现,是保证企业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内在
期刊
摘要: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直接关系到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千家万户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文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实抓好的基本任务。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策略。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文艺队伍  随着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娱乐需求不断增加,群众中文艺爱好者们纷纷组建文艺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
期刊
摘要:信息网络已被公认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各级政府的英文门户网站伴随着国际化进程也逐步进入公众视野。本文在总结我国各级政府的英文门户网站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目前政府英文门户网站建设的研究情况做了详细综述,旨在为欠发达地区政府英文网站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各级政府;英文门户网站;研究综述  1.引言  信息网络已被公认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早在199
期刊
摘要: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活动中,固定资产是物质生产的基础,是劳动者用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性能或形态的生产资料。作为公司首要的生产力因素之一,研究如何管理好固定資产对于企业来说是关键之举。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明确固定资产在分布和使用的确切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其核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对策  1.引言  随着我国生产经济的快速成长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完善,企
期刊
摘要:影視后期课程作为影视后期制作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在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方面起着支柱作用,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大量优秀影视编辑制作人的重要责任。但是,近年来,随着影视后期制作大跨步进入数字化时代,影视后期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本文通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探索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影视后期课程中,通过创设真实情景,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而充分发挥学
期刊
摘要:劳动定额是人力资源管理学和劳动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企业生产部门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工时消耗规律的学科,掌握运用好这一规律,可以合理地组织劳动,达到节约使用劳动力、节省劳动时间、合理配置人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当前铁路改革与发展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新的发展机遇也给铁路基层劳动定额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充分利用工时,合理组织劳动生产,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