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能力大赛所具有的各种功能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导向功能,即其具有引领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方向的作用,能够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的开展。之所以要举办素质能力大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引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大赛的制度设计与安排中,其导向功能的发挥首先表现在项目设置环节上。项目设置是所有制度设计与安排的基础,只有对项目设置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才能进一步对其他相关工作环节做出安排。也就是说,在素质能力大赛的技术环境建设中,项目设置是发挥其导向功能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对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学环节、校园文化活动等工作来说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对中职学校的各项工作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项目设置的重要性
1.项目设置与中职学校基础课程建设的关系
素质能力大赛项目设置与中职学校基础课程建设密切相关。大赛将引领学校的基础课程建设,即发挥素质能力大赛导向功能的一个重点体现是在项目设置环节上。通过素质能力大赛的推动,激发学生学习相关课程的积极性,从而使与比赛项目相关的基础课程建设得到强化。
首先,素质能力大赛项目的设置能够引导基础课教学。素质能力大赛的比赛内容和标准往往高于或优于学校日常基础课教学的内容,突出选拔性,使素质能力大赛具有较强的选优功能。这些比赛内容和标准将引领中职学校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大教学工作力度,提升教学工作的深度,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次,素质能力大赛项目设置可以促进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素质能力大赛的举办,正是中职学校加强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大推动力。中职教师要首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指导学生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2.项目设置与中职生素质提升的关系
中职学校基础课程建设的水平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们普遍反映,现在中职生越来越难教了。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中职生在文化基础学习方面落后于同阶段学生的整体水平。针对当前中职学校的特点,素质能力大赛设置一些有利于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养成的项目,可以同时帮助学生增强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项目设置的基本原则
教育活动应该遵循教育规律,遵循教育活动的相关基本原则。在安排素质能力大赛比赛项目时,应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则。科学性原则要求从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出发,尊重客观存在。素质能力大赛的项目设置应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成才愿望为出发点,能够切实提升中职生的基本素质能力,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比赛项目名称规范,内涵明确,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能够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2.普适性原则
职业教育应符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社会职业对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所设专业均为应用型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生产一线。这就要求素质能力大赛的项目设置遵循普适性原则,遵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重点考虑本地区当前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在校生的现实情况,实现素质能力大赛为职业教育服务的功能,实现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职业教育具有全民性。中职学校数量多,开设的专业更多。在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设置比赛项目时,普适性原则要求技能大赛要做到“专业全覆盖”。而素质能力大赛是面向所有专业的,不存在这个问题,因此素质能力大赛的普适性是指面向所有中职生的比赛,即“人人全参与”。
素质能力大赛坚持“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提高”的原则,鼓励所有中职生积极参加比赛。从一定意义上讲,参赛的人数越多,越能反映一个地区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在设置素质能力大赛项目时,应当选定区域范围内中职学校开设较多和在校生总人数较多的专业,科学合理设置素质能力大赛的比赛项目,能够让尽量多的中职生参与到大赛中来。
3.发展性原则
职业教育本身具有先进性。职业教育为适应现代社会特别是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素质能力大赛的项目设置应具有长远规划,满足学生、专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首先,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职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本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已不再终生固定于某一职业,这不仅是职业结构不断变化的要求,也是人们出于自身发展需要而做出主动选择的结果。其次,注重相关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体现在素质能力大赛在项目设置上应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招生就业市场、职业环境的剧烈变化。同时,注重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任何比赛项目都应服务于整个职业教育,有利于教育资源的统筹调配和最大效益的获得。
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对社会环境的高度依存性。素质能力大赛同时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社会性特征。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在素质能力大赛中增设的比赛项目,只要理由充分,能够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就应在项目设置时予以论证和考量。同时,项目的设置对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影响较大。从职业教育全面发展角度来看,科学设立素质能力大赛比赛项目,有利于发挥大赛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从而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服务性原则
素质能力大赛的项目设置应注重服务性。职业教育具有社会性,职业教育与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联系紧密,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的宗旨。一方面,职业教育不能脱离外部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对社会环境有着高度依存性,职业教育与产业或行业发展的结合十分紧密,产业或行业的发展影响着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这种天然的联系,要求中职学校学生素质能力大赛应体现社会需求、产业需求、行业需求等先进性因素,应根据产业布局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设置素质能力大赛的比赛项目。同时,应注意选择与学生毕业后广泛从事的职业岗位要求相关联的基本素质项目。 三、项目设置的主要思路
基本思路是科学决策的基础。相关部门理清工作思路,并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进行项目设置,做到科学、规范地设置素质能力大赛的比赛项目。素质能力大赛项目设置主要有这样三条主线。
1.以基础课课程教学为基础
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专业技能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应当按照相应的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
素质能力大赛主要针对的是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主要科目有德育课、语文、数学、英语等,专业基础课主要是计算机应用课程。因而,素质能力大赛在项目设置上,主要针对德育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课程来进行设置。
①项目设置针对基础课的课程教学要求。一是语文、英语的要求是听、说、读、写。针对语文课,可以设置普通话演讲、汉字听写、硬笔书法、毛笔书法、应用文写作等项目,主要是检验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也可以设置校园情景小话剧、校园辩论会等综合项目,考查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二是针对数学,设置电子表格信息处理,以检验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三是表现学生对语言掌握能力的高级别比赛,比如英文写作、中文辩论会、英文辩论会等,要求较高,超出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的要求,目前可以暂不设立这些项目。以后是否设立这些高级别的比赛项目,主要参考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水平。
②在项目设置中体现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要求。计算机应用原本是一个应用工科专业。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计算机应用的相关课程已经从专业课发展成为现在的基础课,亦称为专业基础课,各个专业的教学课程中都安排有大量计算机应用的基础课程。为了突出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在项目设置时,重点考虑了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课程,即现实工作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Office软件操作,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的应用操作。
其中Word的应用操作,主要是检测学生的录入速度、准确率以及排版技术等。在设置比赛项目时,与语文课程相关比赛项目的应用文写作,综合设置为电脑应用文写作。其中Excel的应用操作,体现在在电子表格信息处理中,融入一些数学课程对各种运算的教学要求。其中Powerpoint的应用操作,可以体现在普通话演讲比赛中,要求讲与演并重。
③在项目设置中体现实用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当今社会需要面向世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素质能力大赛的项目设置中,需要体现这一个基本要求。在进行项目设置时,一是考虑了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需要。把国赛的比赛项目——职业英语(分为服务类专业组、工科及其他专业类组)设为素质能力大赛的比赛项目,以保证选拔出优秀选手参加国赛。二是设置英语演讲、英语情景剧等项目,主要考查学生使用英语的基本语言能力,重点考查学生在英语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英语情景剧项目,主要是检测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中如何运用英语,考查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应用等能力。英文写作、英文辩论等项目,则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较高。
2.以保证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和审美能力为基础
①教育部对中职生身心健康与审美能力的基本要求。2009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作出了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其中,最后一个要求就是: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是进行素质能力大赛项目设置时的第二条主线。
②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育人功能。在关于健康的身体、心理和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方面,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工作中,除课堂讲授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就是校园文化生活。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社会机构。其中,教书主要体现在学校课堂教学工作中;育人则包括多个方面,以教育活动的场所划分,除了课堂育人,重要是校园文化育人。在进行素质能力大赛设置时,可以设置中等职业学校中经常举办的校园歌手比赛、校园小合唱、校园小话剧、情景音乐歌舞剧、健美操、街舞等5个项目。针对校园文体活动,还可以设置围棋、象棋、三人篮球赛等传统特色项目。针对学生的校园业余生活,可以设置手工制作、手工装潢等项目。而对于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器乐、舞蹈类项目,不建议在素质能力大赛中设置比赛项目。在快乐校园类比赛项目中,可以更多地设置一些团体小组比赛项目,一是考察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二是增加比赛项目的基础性。
3.以学生将来的职场需要为基础
长时间以来,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多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大众认为来中职学校求学,就是为了将来能够顺利就业。因而,为学生将来的职场需要做一些职业指导储备是必要的。
①走向职场的直接需要。中职生在毕业前接受职业指导很有必要。因此,素质能力大赛在项目设置时,选择了对将来从事各类职业都会有所帮助的职业礼仪、模拟应聘等比赛项目。
②走向职场的间接需要。职场对中职生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进行素质能力大赛项目设置时,设计了手工制作、宣传栏主题设计等比赛项目。
四、关于是否设置专业组与业余组的问题
在进行素质能力大赛的项目设置时,一些比赛项目将可能涉及专业组与业余组的问题,比如计算机应用、实用英语等专业,还有一些校园文化活动项目的舞蹈类、音乐类项目等。
那么,在项目设置时是否应考虑专业组与业余组之分呢?
赞成的观点认为,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较多,一些与素质能力大赛项目设置中的专业相近或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比赛中会有专业上的优势。比如,与英语相关的国际贸易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等,这些专业的学生在素质能力大赛的实用英语类比赛项目中会有一定的优势。
反对的观点认为,素质能力大赛的大部分比赛项目中,其比赛内容是对所有中职生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且应该具有较好的素质能力。因而不需要设置专业组、业余组。况且,比如一些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等,这些专业的学生在素质能力大赛的计算机应用类比赛项目中,往往比赛成绩并不是最好的,而一些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也出现在了素质能力大赛计算机应用比赛项目的前几名之列。
综合各方面因素,由于素质能力大赛本身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工作中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以检验素质能力大赛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与实效性。2012年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能力大赛中,除了实用英语类比赛项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职业英语比赛项目,均不设立专业组和业余组。
(责编 王鹏飞)
一、项目设置的重要性
1.项目设置与中职学校基础课程建设的关系
素质能力大赛项目设置与中职学校基础课程建设密切相关。大赛将引领学校的基础课程建设,即发挥素质能力大赛导向功能的一个重点体现是在项目设置环节上。通过素质能力大赛的推动,激发学生学习相关课程的积极性,从而使与比赛项目相关的基础课程建设得到强化。
首先,素质能力大赛项目的设置能够引导基础课教学。素质能力大赛的比赛内容和标准往往高于或优于学校日常基础课教学的内容,突出选拔性,使素质能力大赛具有较强的选优功能。这些比赛内容和标准将引领中职学校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大教学工作力度,提升教学工作的深度,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次,素质能力大赛项目设置可以促进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素质能力大赛的举办,正是中职学校加强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大推动力。中职教师要首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指导学生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2.项目设置与中职生素质提升的关系
中职学校基础课程建设的水平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们普遍反映,现在中职生越来越难教了。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中职生在文化基础学习方面落后于同阶段学生的整体水平。针对当前中职学校的特点,素质能力大赛设置一些有利于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养成的项目,可以同时帮助学生增强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项目设置的基本原则
教育活动应该遵循教育规律,遵循教育活动的相关基本原则。在安排素质能力大赛比赛项目时,应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则。科学性原则要求从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出发,尊重客观存在。素质能力大赛的项目设置应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成才愿望为出发点,能够切实提升中职生的基本素质能力,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比赛项目名称规范,内涵明确,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能够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2.普适性原则
职业教育应符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社会职业对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所设专业均为应用型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生产一线。这就要求素质能力大赛的项目设置遵循普适性原则,遵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重点考虑本地区当前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在校生的现实情况,实现素质能力大赛为职业教育服务的功能,实现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职业教育具有全民性。中职学校数量多,开设的专业更多。在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设置比赛项目时,普适性原则要求技能大赛要做到“专业全覆盖”。而素质能力大赛是面向所有专业的,不存在这个问题,因此素质能力大赛的普适性是指面向所有中职生的比赛,即“人人全参与”。
素质能力大赛坚持“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提高”的原则,鼓励所有中职生积极参加比赛。从一定意义上讲,参赛的人数越多,越能反映一个地区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在设置素质能力大赛项目时,应当选定区域范围内中职学校开设较多和在校生总人数较多的专业,科学合理设置素质能力大赛的比赛项目,能够让尽量多的中职生参与到大赛中来。
3.发展性原则
职业教育本身具有先进性。职业教育为适应现代社会特别是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素质能力大赛的项目设置应具有长远规划,满足学生、专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首先,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职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本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已不再终生固定于某一职业,这不仅是职业结构不断变化的要求,也是人们出于自身发展需要而做出主动选择的结果。其次,注重相关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体现在素质能力大赛在项目设置上应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招生就业市场、职业环境的剧烈变化。同时,注重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任何比赛项目都应服务于整个职业教育,有利于教育资源的统筹调配和最大效益的获得。
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对社会环境的高度依存性。素质能力大赛同时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社会性特征。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在素质能力大赛中增设的比赛项目,只要理由充分,能够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就应在项目设置时予以论证和考量。同时,项目的设置对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影响较大。从职业教育全面发展角度来看,科学设立素质能力大赛比赛项目,有利于发挥大赛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从而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服务性原则
素质能力大赛的项目设置应注重服务性。职业教育具有社会性,职业教育与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联系紧密,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的宗旨。一方面,职业教育不能脱离外部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对社会环境有着高度依存性,职业教育与产业或行业发展的结合十分紧密,产业或行业的发展影响着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这种天然的联系,要求中职学校学生素质能力大赛应体现社会需求、产业需求、行业需求等先进性因素,应根据产业布局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设置素质能力大赛的比赛项目。同时,应注意选择与学生毕业后广泛从事的职业岗位要求相关联的基本素质项目。 三、项目设置的主要思路
基本思路是科学决策的基础。相关部门理清工作思路,并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进行项目设置,做到科学、规范地设置素质能力大赛的比赛项目。素质能力大赛项目设置主要有这样三条主线。
1.以基础课课程教学为基础
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专业技能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应当按照相应的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
素质能力大赛主要针对的是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主要科目有德育课、语文、数学、英语等,专业基础课主要是计算机应用课程。因而,素质能力大赛在项目设置上,主要针对德育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课程来进行设置。
①项目设置针对基础课的课程教学要求。一是语文、英语的要求是听、说、读、写。针对语文课,可以设置普通话演讲、汉字听写、硬笔书法、毛笔书法、应用文写作等项目,主要是检验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也可以设置校园情景小话剧、校园辩论会等综合项目,考查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二是针对数学,设置电子表格信息处理,以检验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三是表现学生对语言掌握能力的高级别比赛,比如英文写作、中文辩论会、英文辩论会等,要求较高,超出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的要求,目前可以暂不设立这些项目。以后是否设立这些高级别的比赛项目,主要参考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水平。
②在项目设置中体现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要求。计算机应用原本是一个应用工科专业。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计算机应用的相关课程已经从专业课发展成为现在的基础课,亦称为专业基础课,各个专业的教学课程中都安排有大量计算机应用的基础课程。为了突出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在项目设置时,重点考虑了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课程,即现实工作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Office软件操作,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的应用操作。
其中Word的应用操作,主要是检测学生的录入速度、准确率以及排版技术等。在设置比赛项目时,与语文课程相关比赛项目的应用文写作,综合设置为电脑应用文写作。其中Excel的应用操作,体现在在电子表格信息处理中,融入一些数学课程对各种运算的教学要求。其中Powerpoint的应用操作,可以体现在普通话演讲比赛中,要求讲与演并重。
③在项目设置中体现实用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当今社会需要面向世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素质能力大赛的项目设置中,需要体现这一个基本要求。在进行项目设置时,一是考虑了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需要。把国赛的比赛项目——职业英语(分为服务类专业组、工科及其他专业类组)设为素质能力大赛的比赛项目,以保证选拔出优秀选手参加国赛。二是设置英语演讲、英语情景剧等项目,主要考查学生使用英语的基本语言能力,重点考查学生在英语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英语情景剧项目,主要是检测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中如何运用英语,考查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应用等能力。英文写作、英文辩论等项目,则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较高。
2.以保证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和审美能力为基础
①教育部对中职生身心健康与审美能力的基本要求。2009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作出了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其中,最后一个要求就是: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是进行素质能力大赛项目设置时的第二条主线。
②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育人功能。在关于健康的身体、心理和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方面,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工作中,除课堂讲授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就是校园文化生活。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社会机构。其中,教书主要体现在学校课堂教学工作中;育人则包括多个方面,以教育活动的场所划分,除了课堂育人,重要是校园文化育人。在进行素质能力大赛设置时,可以设置中等职业学校中经常举办的校园歌手比赛、校园小合唱、校园小话剧、情景音乐歌舞剧、健美操、街舞等5个项目。针对校园文体活动,还可以设置围棋、象棋、三人篮球赛等传统特色项目。针对学生的校园业余生活,可以设置手工制作、手工装潢等项目。而对于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器乐、舞蹈类项目,不建议在素质能力大赛中设置比赛项目。在快乐校园类比赛项目中,可以更多地设置一些团体小组比赛项目,一是考察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二是增加比赛项目的基础性。
3.以学生将来的职场需要为基础
长时间以来,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多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大众认为来中职学校求学,就是为了将来能够顺利就业。因而,为学生将来的职场需要做一些职业指导储备是必要的。
①走向职场的直接需要。中职生在毕业前接受职业指导很有必要。因此,素质能力大赛在项目设置时,选择了对将来从事各类职业都会有所帮助的职业礼仪、模拟应聘等比赛项目。
②走向职场的间接需要。职场对中职生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进行素质能力大赛项目设置时,设计了手工制作、宣传栏主题设计等比赛项目。
四、关于是否设置专业组与业余组的问题
在进行素质能力大赛的项目设置时,一些比赛项目将可能涉及专业组与业余组的问题,比如计算机应用、实用英语等专业,还有一些校园文化活动项目的舞蹈类、音乐类项目等。
那么,在项目设置时是否应考虑专业组与业余组之分呢?
赞成的观点认为,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较多,一些与素质能力大赛项目设置中的专业相近或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比赛中会有专业上的优势。比如,与英语相关的国际贸易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等,这些专业的学生在素质能力大赛的实用英语类比赛项目中会有一定的优势。
反对的观点认为,素质能力大赛的大部分比赛项目中,其比赛内容是对所有中职生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且应该具有较好的素质能力。因而不需要设置专业组、业余组。况且,比如一些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等,这些专业的学生在素质能力大赛的计算机应用类比赛项目中,往往比赛成绩并不是最好的,而一些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也出现在了素质能力大赛计算机应用比赛项目的前几名之列。
综合各方面因素,由于素质能力大赛本身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工作中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以检验素质能力大赛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与实效性。2012年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能力大赛中,除了实用英语类比赛项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职业英语比赛项目,均不设立专业组和业余组。
(责编 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