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普遍放弃深度阅读的年代,除去那些拿着大部头装模作样地在咖啡馆里拍写真的俊男靓女,大学生仍然是我们社会中阅读的中流砥柱。
大学生手里的书是一个风向标,昭示着即将走进社会的一代年轻人的品位、志趣和追求。前段时间,有媒体整理出国内各大名校图书馆公布的借阅榜单。这些榜单统计的是全校借阅总量,基本排除了各院系对专业书籍的偏好,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北京大学:家国天下,鸿鹄之志
比北京大学更引人关注的高校,国内恐怕找不到第二家了(清华同学你坐下)。
北大不管诞生多少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似乎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如果其中冷不丁走出一个卖猪肉的校友,吃瓜群众就能津津乐道好几年。从北大建立开始,国人就对这所大学寄托了太多厚重的希冀,也让燕园成为中国高校的话题策源地。
在北大人的书单里也有体现,家国天下是不变的主题。排名前十的书,要么关乎国际政治,要么涉及宏大的历史。前者有《论美国的民主》《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1945-1991)》《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后者有《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0-1966.5)》《世界文明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即便是消遣读物,也有一本《明朝那些事儿》,这让人不得不感慨,北大学子的读书品位还是很高的。
当然,这个书单也不是完全没有槽点,比如排名末尾的那本《货币战争》,就是一部充满错漏和争议的著作。但愿胸怀鸿鹄之志的北大人把它从图书馆借出来后,能带着批判的眼光翻看。
北大图书馆借阅榜单:1.《论美国的民主》;2.《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1945-1991)》;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0-1966.5)》;4.《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5.《明朝那些事儿》;6.《世界文明史》;7.《续资治通鉴长编》;8.《激荡三十年》;9.《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思维的大变革》;10.《货币战争》。
清华大学:这么文艺,没想到
大概是从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起,很多人心中“清华”和“理工”两个词就画上了等号。其实,虽然今天的清华大学仍然以强势的理工学科为特色,但从这所学校诞生伊始,就从来不缺少浓厚的人文氛围。梅贻琦、胡适、赵元任这些人文大家,就都曾是清华的第一批学生。隔壁北大的毕业生朱自清,也是在清华园的池塘前写出了《荷塘月色》。
尽管清华人文学科的规模不大,但一直保持着“小而美”的特点。在偌大的清华园里住上一段时间,即便是地地道道的理工科学生,也能沾上浓浓的文艺范。清华借阅榜上的书,几乎是清一色的人文经典:《红楼梦》《西方哲学史》《人间词话》《平凡的世界》《围城》……这些书目,即使和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相比,也毫不逊色。
看到这份书单,人们心中“清华等于理工”的刻板印象是时候改观了。更何况这些书的作者里,写《人间词话》的王国维就曾是清华大学的导师,写《围城》的钱钟书更是正牌清华校友。
清华图书馆借阅榜单:1.《理想国》;2.《红楼梦》;3.《人间词话》;4.《西方哲学史》;5.《围城》;6.《乡土中国》;7.《百年孤独》;8.《平凡的世界》;9.《追风筝的人》;10.《三体》。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经济两手抓
相对于理想主义和专业主义,人大就是接地气!这所人文社科水平突出的高校,同时具有务实的精神。这两点在借阅榜上的体现就是文学、经济两手抓。
文學类有《盗墓笔记》《藏地密码》《活着》《平凡的世界》《鲁迅著译编年全集》,除了最后一本,大多是畅销小说。经济类有《经济学原理》《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凸显了当下经济学显学的地位。专业的经济学著作读累了,就抓起小说消遣一下,这应该是很多人大学子的日常。
人大图书馆借阅榜单:1.《盗墓笔记》;2.《经济学原理》;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4.《藏地密码》;5.《平凡的世界》;6.《资本论》;7.《活着》;8.《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9.《货币战争》;10.《鲁迅著译编年全集》。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本刊有删改)
大学生手里的书是一个风向标,昭示着即将走进社会的一代年轻人的品位、志趣和追求。前段时间,有媒体整理出国内各大名校图书馆公布的借阅榜单。这些榜单统计的是全校借阅总量,基本排除了各院系对专业书籍的偏好,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北京大学:家国天下,鸿鹄之志
比北京大学更引人关注的高校,国内恐怕找不到第二家了(清华同学你坐下)。
北大不管诞生多少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似乎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如果其中冷不丁走出一个卖猪肉的校友,吃瓜群众就能津津乐道好几年。从北大建立开始,国人就对这所大学寄托了太多厚重的希冀,也让燕园成为中国高校的话题策源地。
在北大人的书单里也有体现,家国天下是不变的主题。排名前十的书,要么关乎国际政治,要么涉及宏大的历史。前者有《论美国的民主》《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1945-1991)》《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后者有《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0-1966.5)》《世界文明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即便是消遣读物,也有一本《明朝那些事儿》,这让人不得不感慨,北大学子的读书品位还是很高的。
当然,这个书单也不是完全没有槽点,比如排名末尾的那本《货币战争》,就是一部充满错漏和争议的著作。但愿胸怀鸿鹄之志的北大人把它从图书馆借出来后,能带着批判的眼光翻看。
北大图书馆借阅榜单:1.《论美国的民主》;2.《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1945-1991)》;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0-1966.5)》;4.《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5.《明朝那些事儿》;6.《世界文明史》;7.《续资治通鉴长编》;8.《激荡三十年》;9.《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思维的大变革》;10.《货币战争》。
清华大学:这么文艺,没想到
大概是从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起,很多人心中“清华”和“理工”两个词就画上了等号。其实,虽然今天的清华大学仍然以强势的理工学科为特色,但从这所学校诞生伊始,就从来不缺少浓厚的人文氛围。梅贻琦、胡适、赵元任这些人文大家,就都曾是清华的第一批学生。隔壁北大的毕业生朱自清,也是在清华园的池塘前写出了《荷塘月色》。
尽管清华人文学科的规模不大,但一直保持着“小而美”的特点。在偌大的清华园里住上一段时间,即便是地地道道的理工科学生,也能沾上浓浓的文艺范。清华借阅榜上的书,几乎是清一色的人文经典:《红楼梦》《西方哲学史》《人间词话》《平凡的世界》《围城》……这些书目,即使和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相比,也毫不逊色。
看到这份书单,人们心中“清华等于理工”的刻板印象是时候改观了。更何况这些书的作者里,写《人间词话》的王国维就曾是清华大学的导师,写《围城》的钱钟书更是正牌清华校友。
清华图书馆借阅榜单:1.《理想国》;2.《红楼梦》;3.《人间词话》;4.《西方哲学史》;5.《围城》;6.《乡土中国》;7.《百年孤独》;8.《平凡的世界》;9.《追风筝的人》;10.《三体》。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经济两手抓
相对于理想主义和专业主义,人大就是接地气!这所人文社科水平突出的高校,同时具有务实的精神。这两点在借阅榜上的体现就是文学、经济两手抓。
文學类有《盗墓笔记》《藏地密码》《活着》《平凡的世界》《鲁迅著译编年全集》,除了最后一本,大多是畅销小说。经济类有《经济学原理》《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凸显了当下经济学显学的地位。专业的经济学著作读累了,就抓起小说消遣一下,这应该是很多人大学子的日常。
人大图书馆借阅榜单:1.《盗墓笔记》;2.《经济学原理》;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4.《藏地密码》;5.《平凡的世界》;6.《资本论》;7.《活着》;8.《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9.《货币战争》;10.《鲁迅著译编年全集》。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本刊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