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与认知特点,对物理知识呈现的顺序进行调整,是有效的教学选择.进行知识顺序的重构,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已有经验,这样的调整才能有的放矢.调整之后的反思与评价,可以让知识顺序的重构更加合理.
初中物理教学中,知识呈现的顺序一般来说决定于教材,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研究,那就是在教材改革中所调整的知识呈现顺序,体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意图.通常情况下,这样的调整都是基于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编写者的思路,而到了一线教师手上,这样调整的余地似乎不是很大.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很多时候也有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且取得不错效果的.本文重谈这个话题,是因为笔者认为,在对知识顺序重构之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原有经验,后者与前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越明晰,则这种调整将越成功.本文以“物态变化”的教学为例,談一些浅显的看法.
1基于教材——分析学生的原有经验
对学生原有经验的分析是需要基础的,笔者所确定的基础就是教材上的知识顺序.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根据教材上确定的知识顺序,去判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思维,这种思维与教材上的知识顺序的吻合点在哪里,是否存在更合理的顺序,以便让学生在学习中思维更加顺畅.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知识顺序重构,并不完全是指章节上的调整,也包括某一节中知识顺序的调整,甚至包括某一个概念与定义的呈现顺序等.
以苏教版“物态变化”教学为例,知识呈现的顺序依次是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水循环.这样的顺序相对于其它版本的教材而言,或者是相对于以前的教材而言,确实做了调整,将汽化和液化置于熔化和凝固之前,是有学生认知方面考虑的,毕竟在学生的生活中汽化和液化的例子相对更多,同时也是有知识难度方面的原因的,因为熔化知识当中需要研究冰熔化的特点,而这个实验相对于水的沸腾实验来说,显然难度更大,不容易成功.在学生初学物态变化之时,以一个复杂实验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不太恰当.
进一步分析,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去学习汽化和液化,在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尤其是对物态变化的初步认识之后,再去学习熔化和凝固,其本身就是一个经验不断累积的过程,也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那么还有没有改进的余地呢?笔者以为还是有的,因为学生在认识物态变化的时候,不大可能真的从汽化液化开始,然后依次向另外四种物态变化过渡,在学生有了一些观点萌芽的时候,及时帮一把,可以让这些萌芽更好地为后面的知识学习服务.
2基于经验——分析调整知识顺序
在上述思考的基础上,笔者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反应,然后捕捉一些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构建本章的知识网络.
示例一物质的三态变化教学中,为了充分让学生的经验显性化,笔者在介绍了三态的特征之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你所知道的物态变化吗?(必要的时候,需要解释一下物态变化,因为物态变化其实也是一个专业概念,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此时过多地使用这个概念,还是会影响其思维的)这个时候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来“任意”确定知识的呈现顺序了.在笔者的课堂上,学生最先想到最多的例子就是熔化,夏天吃冰棍、冬天冰熔化等例子,是学生的第一反应,因此熔化概念的构建是最早的.有意思的是,熔化概念建构之后学生想到的不是凝固,而是汽化,学生自然想到了蒸发,如衣服上的水、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干等,这可能与学生此前的科学学习中的影响有关,具体不再赘述.学生想到哪种物态变化,就先讨论哪种变化,不必拘泥于教材顺序,待例子齐全之后,再构建物态变化的三角形示意图即可.
示例二汽化(蒸发)教学中,如果按教材一般都是先学习定义,再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虽然教材上没有,但实际上都是要教的,能够提前熟悉控制变量,学生也能够接受,这样的调整是必要的),最后学习蒸发吸热.但在笔者的课堂上,笔者多次发现学生总是先想到蒸发是吸热的,因为学生在例举蒸发的例子的时候,就容易根据例子判断出蒸发吸热.既然如此,就不必拘泥于教材顺序,就可以将蒸发吸热的认识固定下来.
示例三关于水循环的教学,可以渗透到前面三节知识的教学中.水循环作为最后一节,通常不受重视,但笔者发现在前面六种物态变化的教学中,已经涉及到水循环的很多例子,于是笔者突发奇想,从汽化的教学开始,就在事先准备好了的一张空白幻灯片上,借助白板的绘画功能,用笔画出山川、大树、河流、白云等,然后每学一种物态变化,就用箭头标出一种物态变化,而当六种物态变化学完后,这个水循环的示意图也就画好了.这样不仅将水循环的知识渗透到前面三节教学中,同时这样的形象化处理,还可以让学生在构建六种物态变化的时候更为顺利,效果是极好的.
3教后评价与反思——深化教学理解
在调整了知识呈现的顺序之后,笔者以为有必要梳理学生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具体反应,同时要评估这样调整的教学效果.在经过上述调整之后,笔者总结出三个优点与一个不足。
三个优点分别是:第一,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更加自然,没有刻意地引入或回避的环节,用学生的话说,常常是想到哪儿就学到哪儿.笔者以为这样的说法恰恰体现了笔者的教学顺序与他们的思维顺序是一致的;第二,学生在构建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常常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去猜想可能的结果,尤其是学了汽化和液化之后,在构建另外四种物态变化的概念的时候,特别顺利;第三,给学生培养了一种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即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像,往往自主思考的理解与物理描述常常是一致的,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一点不足是:由于此前这样的调整不多,有的时候学生出现的思维火花不能及时抓住,有错失教学良机的现象.
通过这样的总结,笔者坚定了一个信心,那就是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顺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兴趣,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初中物理教学中,知识呈现的顺序一般来说决定于教材,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研究,那就是在教材改革中所调整的知识呈现顺序,体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意图.通常情况下,这样的调整都是基于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编写者的思路,而到了一线教师手上,这样调整的余地似乎不是很大.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很多时候也有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且取得不错效果的.本文重谈这个话题,是因为笔者认为,在对知识顺序重构之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原有经验,后者与前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越明晰,则这种调整将越成功.本文以“物态变化”的教学为例,談一些浅显的看法.
1基于教材——分析学生的原有经验
对学生原有经验的分析是需要基础的,笔者所确定的基础就是教材上的知识顺序.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根据教材上确定的知识顺序,去判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思维,这种思维与教材上的知识顺序的吻合点在哪里,是否存在更合理的顺序,以便让学生在学习中思维更加顺畅.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知识顺序重构,并不完全是指章节上的调整,也包括某一节中知识顺序的调整,甚至包括某一个概念与定义的呈现顺序等.
以苏教版“物态变化”教学为例,知识呈现的顺序依次是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水循环.这样的顺序相对于其它版本的教材而言,或者是相对于以前的教材而言,确实做了调整,将汽化和液化置于熔化和凝固之前,是有学生认知方面考虑的,毕竟在学生的生活中汽化和液化的例子相对更多,同时也是有知识难度方面的原因的,因为熔化知识当中需要研究冰熔化的特点,而这个实验相对于水的沸腾实验来说,显然难度更大,不容易成功.在学生初学物态变化之时,以一个复杂实验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不太恰当.
进一步分析,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去学习汽化和液化,在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尤其是对物态变化的初步认识之后,再去学习熔化和凝固,其本身就是一个经验不断累积的过程,也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那么还有没有改进的余地呢?笔者以为还是有的,因为学生在认识物态变化的时候,不大可能真的从汽化液化开始,然后依次向另外四种物态变化过渡,在学生有了一些观点萌芽的时候,及时帮一把,可以让这些萌芽更好地为后面的知识学习服务.
2基于经验——分析调整知识顺序
在上述思考的基础上,笔者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反应,然后捕捉一些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构建本章的知识网络.
示例一物质的三态变化教学中,为了充分让学生的经验显性化,笔者在介绍了三态的特征之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你所知道的物态变化吗?(必要的时候,需要解释一下物态变化,因为物态变化其实也是一个专业概念,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此时过多地使用这个概念,还是会影响其思维的)这个时候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来“任意”确定知识的呈现顺序了.在笔者的课堂上,学生最先想到最多的例子就是熔化,夏天吃冰棍、冬天冰熔化等例子,是学生的第一反应,因此熔化概念的构建是最早的.有意思的是,熔化概念建构之后学生想到的不是凝固,而是汽化,学生自然想到了蒸发,如衣服上的水、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干等,这可能与学生此前的科学学习中的影响有关,具体不再赘述.学生想到哪种物态变化,就先讨论哪种变化,不必拘泥于教材顺序,待例子齐全之后,再构建物态变化的三角形示意图即可.
示例二汽化(蒸发)教学中,如果按教材一般都是先学习定义,再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虽然教材上没有,但实际上都是要教的,能够提前熟悉控制变量,学生也能够接受,这样的调整是必要的),最后学习蒸发吸热.但在笔者的课堂上,笔者多次发现学生总是先想到蒸发是吸热的,因为学生在例举蒸发的例子的时候,就容易根据例子判断出蒸发吸热.既然如此,就不必拘泥于教材顺序,就可以将蒸发吸热的认识固定下来.
示例三关于水循环的教学,可以渗透到前面三节知识的教学中.水循环作为最后一节,通常不受重视,但笔者发现在前面六种物态变化的教学中,已经涉及到水循环的很多例子,于是笔者突发奇想,从汽化的教学开始,就在事先准备好了的一张空白幻灯片上,借助白板的绘画功能,用笔画出山川、大树、河流、白云等,然后每学一种物态变化,就用箭头标出一种物态变化,而当六种物态变化学完后,这个水循环的示意图也就画好了.这样不仅将水循环的知识渗透到前面三节教学中,同时这样的形象化处理,还可以让学生在构建六种物态变化的时候更为顺利,效果是极好的.
3教后评价与反思——深化教学理解
在调整了知识呈现的顺序之后,笔者以为有必要梳理学生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具体反应,同时要评估这样调整的教学效果.在经过上述调整之后,笔者总结出三个优点与一个不足。
三个优点分别是:第一,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更加自然,没有刻意地引入或回避的环节,用学生的话说,常常是想到哪儿就学到哪儿.笔者以为这样的说法恰恰体现了笔者的教学顺序与他们的思维顺序是一致的;第二,学生在构建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常常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去猜想可能的结果,尤其是学了汽化和液化之后,在构建另外四种物态变化的概念的时候,特别顺利;第三,给学生培养了一种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即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像,往往自主思考的理解与物理描述常常是一致的,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一点不足是:由于此前这样的调整不多,有的时候学生出现的思维火花不能及时抓住,有错失教学良机的现象.
通过这样的总结,笔者坚定了一个信心,那就是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顺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兴趣,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