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愉快的假期过后,迈入新学期,许多同学苦恼地向编辑室里的哥哥姐姐们询问:人为什么要学习啊?关于这个问题,人们往往争论不休,难以达成统一的认识。
当年,苏格拉底的弟子们也有这样的疑惑。面对弟子们的提问,苏格拉底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讲了一个故事,引导弟子们去独立思考。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我听说很久以前有这样一个洞穴,里面有一群自小就生活在这里的人,他们的脖子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转头也不能四处走动。他们的眼睛只能朝前看着洞穴的后壁。他们背后有一把永远燃烧的火炬,发出火光。在火光和这些人之间有条小路,路边筑有一带矮墙。这个洞穴有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和洞穴一样宽的亮光从洞口照进来。
这时候,不断有人拿着各种器物从墙后面走过,他们弯着身,好将器物举过墙头,有的还举着用木料、石料制成的假人、假兽。这些路人有的在说话,有的没出声。
由于头颈和腿脚都被限制住了,这群洞穴人只能看见火光投射到洞壁上的阴影。他们相互交流,认为那些阴影就是真实的事物本身;如果过路人发出了声响,他们也会自然地断定这是洞壁上移动的阴影所发出的。
突然有一天,不知为何,其中一个洞穴人挣脱了枷锁。他站起身环视四周,四处走动。他走到洞穴外面抬头望向天空,这使他感到头晕目眩,非常痛苦。因为眼睛长期处在昏暗的环境中,再看到明亮的物体时,是无法适应的。他无法看清那些原来只看到其阴影的实物,而且,他认为过去看到的阴影比现在看見的实物更加真实。他想要逃回洞穴,只看他能看清的影像。
但强烈的好奇还是使他坚持了下来,他想看清洞穴外面的世界。在经历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后,他看到了物体本身,看见了夜晚的月光、星空,最后在白天时刻看清了比火炬还耀眼的太阳。
此时他想回到自己生活的洞穴,把自己看到的真实情况告诉身边的伙伴们。但是,和他第一次走出洞外一样,他同样没来得及适应黑暗,他的眼前一片模糊。周围的人便嘲笑他,认为他在外面弄坏了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因此,他们更加确信,任何想要去外面看看的念头,都是不值得的。
故事虽吸引人,但可能同学们听完以后依然会感到很困惑:我们问的是为什么学习,和这个故事有什么关系呢?
别着急,其实这就是苏格拉底传授知识的方式。既然是一个“隐喻”,自然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其中的道理需要我们开动脑筋,用心去体悟。
思维对对碰
在这个故事里,苏格拉底把人感觉到的世界比喻成洞穴,不学习、未受过教育的人好比洞穴人,他们局限在感觉的印象中,是非不辨,黑白不分。人们凭感觉得到的认识是有局限的。为了摆脱这种局限,人们需要学习,而且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
就以生活中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是我们用眼睛能轻易看到的现象。但是眼睛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在过去很多年里,人们都坚信,太阳在围绕地球运转。直到一部分人经过思考、研究,才突破了眼睛的局限,发现事实上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转。学习有多重要,现在你该有所体会了吧!
在故事结尾处,面对那些局限在感官印象中的人,面对他们不思进取的嘲笑,苏格拉底也点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学习是为了提升自我,是自身的事情,可不能被外界的眼光和看法所干扰。
写作演练台
隐喻(或暗喻),是比喻的一种,指把某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其实,在写作中我们常会不经意运用这种手法,如“春是刚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春是一曲赞美希望的颂歌,宛转悠扬”,你会运用隐喻描写眼前的春天吗?春天又隐喻着什么呢?
当年,苏格拉底的弟子们也有这样的疑惑。面对弟子们的提问,苏格拉底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讲了一个故事,引导弟子们去独立思考。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我听说很久以前有这样一个洞穴,里面有一群自小就生活在这里的人,他们的脖子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转头也不能四处走动。他们的眼睛只能朝前看着洞穴的后壁。他们背后有一把永远燃烧的火炬,发出火光。在火光和这些人之间有条小路,路边筑有一带矮墙。这个洞穴有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和洞穴一样宽的亮光从洞口照进来。
这时候,不断有人拿着各种器物从墙后面走过,他们弯着身,好将器物举过墙头,有的还举着用木料、石料制成的假人、假兽。这些路人有的在说话,有的没出声。
由于头颈和腿脚都被限制住了,这群洞穴人只能看见火光投射到洞壁上的阴影。他们相互交流,认为那些阴影就是真实的事物本身;如果过路人发出了声响,他们也会自然地断定这是洞壁上移动的阴影所发出的。
突然有一天,不知为何,其中一个洞穴人挣脱了枷锁。他站起身环视四周,四处走动。他走到洞穴外面抬头望向天空,这使他感到头晕目眩,非常痛苦。因为眼睛长期处在昏暗的环境中,再看到明亮的物体时,是无法适应的。他无法看清那些原来只看到其阴影的实物,而且,他认为过去看到的阴影比现在看見的实物更加真实。他想要逃回洞穴,只看他能看清的影像。
但强烈的好奇还是使他坚持了下来,他想看清洞穴外面的世界。在经历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后,他看到了物体本身,看见了夜晚的月光、星空,最后在白天时刻看清了比火炬还耀眼的太阳。
此时他想回到自己生活的洞穴,把自己看到的真实情况告诉身边的伙伴们。但是,和他第一次走出洞外一样,他同样没来得及适应黑暗,他的眼前一片模糊。周围的人便嘲笑他,认为他在外面弄坏了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因此,他们更加确信,任何想要去外面看看的念头,都是不值得的。
故事虽吸引人,但可能同学们听完以后依然会感到很困惑:我们问的是为什么学习,和这个故事有什么关系呢?
别着急,其实这就是苏格拉底传授知识的方式。既然是一个“隐喻”,自然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其中的道理需要我们开动脑筋,用心去体悟。
思维对对碰
在这个故事里,苏格拉底把人感觉到的世界比喻成洞穴,不学习、未受过教育的人好比洞穴人,他们局限在感觉的印象中,是非不辨,黑白不分。人们凭感觉得到的认识是有局限的。为了摆脱这种局限,人们需要学习,而且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
就以生活中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是我们用眼睛能轻易看到的现象。但是眼睛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在过去很多年里,人们都坚信,太阳在围绕地球运转。直到一部分人经过思考、研究,才突破了眼睛的局限,发现事实上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转。学习有多重要,现在你该有所体会了吧!
在故事结尾处,面对那些局限在感官印象中的人,面对他们不思进取的嘲笑,苏格拉底也点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学习是为了提升自我,是自身的事情,可不能被外界的眼光和看法所干扰。
写作演练台
隐喻(或暗喻),是比喻的一种,指把某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其实,在写作中我们常会不经意运用这种手法,如“春是刚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春是一曲赞美希望的颂歌,宛转悠扬”,你会运用隐喻描写眼前的春天吗?春天又隐喻着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