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度“女孩失踪”四个字,下拉菜单里会自动弹出“重庆女孩失踪”“北京女孩失踪”“江苏女孩失踪”“苏州女孩失踪”“成都女孩失踪”“四川女孩失踪”“吴川女孩失踪”……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女孩失踪,每天看新闻看得人心惶惶,恨不得赶紧把女儿塞回娘肚子里。我的看法,听上去可能有点不近人情,但还是要指出:这都是媒体在作怪。女孩失踪不是这个夏天特别多,而是这个夏天报道得特别多。这是大众传播的一个特点,扎堆报道,就好像前几个月,出了一单老师强奸小学生的新闻,那一阵子媒体疯了似的,天天找一个类似新闻放首页放头条。等热乎劲儿消下去,新的热点又来了,如此循环,抓人眼球。当然,作为热点,报道出来是个好事,一,它促使让警方重视它让人关注这个现象;二,它让大家反思为什么会这样。
第二个问题:失踪女孩都是啥情况?看看几个案例,总结起来,无非两个原因,一是女孩因为自身原因离家出走“主动失踪”;二是女孩遇人不淑,被人拐骗。
“主动失踪”,有的是觉得前途迷茫,有的是和父母关系不和,有的则非常荒唐。举个例子,今年中秋之夜,深圳光明新区公明街道两名少女中秋夜失踪,四天之后的前天下午,警方通过监控摄像头,找到了两人。问及为什么失踪?原因居然是:两人因四名男伴为她们与人打架,害怕父母责怪,便与四男伴一起躲同学家中四天。
自身原因,千差万别,不好一一分析。倒是第二个原因“遇人不淑,被人拐骗”,非常值得一说。
这些始失踪的女孩不少是中学生,也有不少是大学生。重庆女孩因为坐错车被骗被害,北京女孩因为找工作被骗被害……抛开具体个案不说,这个群体自身是否有问题?她们对社会是否有基本的认识?她们有没有一个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这让我想起10多年前看的一则新闻。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给研究生开了一门“生存技能”课。老師让一位研究生去购买一些实验器材,列好清单后,就交给这位研究生。学生拿到后第一个反应就是问老师:这些东西到哪儿去买?老师说:医疗商店有。学生问,那医疗商店在哪里?老师又说,可能在新街口方向。然后,学生就骑着自行车走了,约一个半小时,他回来了。老师问他买到没有,他说,这家医疗商店我找到了,可是没有!老师反问,难道你不能找第二家吗?学生很自然地说:那第二家在哪里呀?
这则新闻把很多人震撼掉了。他是研究生啊,好歹也20出头了,怎么连起码的应变能力都没有?
可这事一点也不奇怪,这样的大学生一点也不少。大学生都如此,何况中学生!
这里要追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父母,天天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让孩子成了学习机器,除此之外,啥也不是。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傻很天真,对好人坏人缺乏基本的判断,对自己是否身处危险毫无知觉,更别说如何自救了。
我毫无半点幸灾乐祸的心理,也绝非冷血一个。我们是真的得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会生存能力。看看,别的国家怎么做的?在美国,小孩从上初中就开始试探着走进社会,一般的美国家长也都十分鼓励孩子早些走出家门,在他们看来,孩子不需要挣钱,但需要学怎样才能独立生存!每年的4月22日,美国叫“带孩子上班日”,也就是父母在这一天带年满6岁到16岁的孩子上班,让孩子们知道和学习其父母的生存之道。 有的学校还会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目的是什么?就是让孩子认识社会的丰富和复杂,把自己变成“老江湖”。
江湖之大,你不老练你不老辣,怎——么——混?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女孩失踪,每天看新闻看得人心惶惶,恨不得赶紧把女儿塞回娘肚子里。我的看法,听上去可能有点不近人情,但还是要指出:这都是媒体在作怪。女孩失踪不是这个夏天特别多,而是这个夏天报道得特别多。这是大众传播的一个特点,扎堆报道,就好像前几个月,出了一单老师强奸小学生的新闻,那一阵子媒体疯了似的,天天找一个类似新闻放首页放头条。等热乎劲儿消下去,新的热点又来了,如此循环,抓人眼球。当然,作为热点,报道出来是个好事,一,它促使让警方重视它让人关注这个现象;二,它让大家反思为什么会这样。
第二个问题:失踪女孩都是啥情况?看看几个案例,总结起来,无非两个原因,一是女孩因为自身原因离家出走“主动失踪”;二是女孩遇人不淑,被人拐骗。
“主动失踪”,有的是觉得前途迷茫,有的是和父母关系不和,有的则非常荒唐。举个例子,今年中秋之夜,深圳光明新区公明街道两名少女中秋夜失踪,四天之后的前天下午,警方通过监控摄像头,找到了两人。问及为什么失踪?原因居然是:两人因四名男伴为她们与人打架,害怕父母责怪,便与四男伴一起躲同学家中四天。
自身原因,千差万别,不好一一分析。倒是第二个原因“遇人不淑,被人拐骗”,非常值得一说。
这些始失踪的女孩不少是中学生,也有不少是大学生。重庆女孩因为坐错车被骗被害,北京女孩因为找工作被骗被害……抛开具体个案不说,这个群体自身是否有问题?她们对社会是否有基本的认识?她们有没有一个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这让我想起10多年前看的一则新闻。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给研究生开了一门“生存技能”课。老師让一位研究生去购买一些实验器材,列好清单后,就交给这位研究生。学生拿到后第一个反应就是问老师:这些东西到哪儿去买?老师说:医疗商店有。学生问,那医疗商店在哪里?老师又说,可能在新街口方向。然后,学生就骑着自行车走了,约一个半小时,他回来了。老师问他买到没有,他说,这家医疗商店我找到了,可是没有!老师反问,难道你不能找第二家吗?学生很自然地说:那第二家在哪里呀?
这则新闻把很多人震撼掉了。他是研究生啊,好歹也20出头了,怎么连起码的应变能力都没有?
可这事一点也不奇怪,这样的大学生一点也不少。大学生都如此,何况中学生!
这里要追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父母,天天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让孩子成了学习机器,除此之外,啥也不是。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傻很天真,对好人坏人缺乏基本的判断,对自己是否身处危险毫无知觉,更别说如何自救了。
我毫无半点幸灾乐祸的心理,也绝非冷血一个。我们是真的得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会生存能力。看看,别的国家怎么做的?在美国,小孩从上初中就开始试探着走进社会,一般的美国家长也都十分鼓励孩子早些走出家门,在他们看来,孩子不需要挣钱,但需要学怎样才能独立生存!每年的4月22日,美国叫“带孩子上班日”,也就是父母在这一天带年满6岁到16岁的孩子上班,让孩子们知道和学习其父母的生存之道。 有的学校还会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目的是什么?就是让孩子认识社会的丰富和复杂,把自己变成“老江湖”。
江湖之大,你不老练你不老辣,怎——么——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