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信是成功的起点,自信是前进的风帆,自信是开启心灵的金钥匙。我始终以“面向未来,创办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为教学宗旨,始终以“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自信地生活”为教育手段,始终以“撒下一片阳光,让学生自信地生活”为实验目标,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1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供学生自信生活的氛围
1.1 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世界——一个十分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内心世界。如果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关心和教育儿童就成了空谈。赞可夫指出:“当教师把每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
1.2 尊重学生。自尊心是一个人要求受到社会、集体尊重的感情,它是一个人积极向上的内驱力。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内含着对他们个体存在价值和上进愿望的肯定,这正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关键一环。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尊重是促使学生发挥积极性的酵母,也是促使学生良性转化的催化剂。
1.3 信任学生。信任,顾名思义,就是要“相信并任用”,让对方承担某种责任。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只有当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上时,他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如果对孩子缺乏信心,不信任他,则全部教育智谋,一切教学和教育上的方法和手段都会象纸牌搭的小房一样定然倒塌。”马卡连柯指出:“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如何信任他,信用他,赋予他更多的责任,往往正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最好手段。”委以重任,给他们压一定的担子,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这是因为他们往往把老师教给的任务当作自己的莫大荣誉而格外珍惜,并想方设法完成老师的嘱托,这样当然有利于推动他们不断进步。
1.4 宽容学生。俗语说的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中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生理上好动,心理上好奇,知识不够丰富,人格不够健全,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于提高,控制自我的意识有待于加强。学习态度存在问题,日常行为超出常规,班规校纪时常违犯,亦在情理之中,大可不必视若洪水猛兽,或者围追堵截,或者一棒大死。
2 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创造学生自信生活的机会
2.1 让每一个学生机会均等。苏霍姆斯基认为,教育可使每个儿童的才能和力量得到发展。马卡连柯的创新教育实践证明,正确合理的教育不仅可以把正常孩子教育好,更可以把由于各种原因使身心受到一定伤害的孩子再教育过来,使之成为新人。
2.2 鼓励学生充分把握机会。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会稍纵即失。为了鼓励学生充分把握机会,我们引入竞争机制,课堂上的学习,课下的活动,日常的生活,无不存在竞争,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在竞争中锻炼,在竞争中成长。
2.3 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培养合格加特长学生的”办学方略,在紧抓学习不松手的前提下,广泛发动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要求学生“人人学会一种技能,人人掌握一门艺术”。
3 改革评价激励机制,增加学生自信生活的动力
3.1 拿起表扬的武器,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心理科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因此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借以教育、鼓励、转化,是极为重要的。 “孩子们如雀跃奔腾的小溪,只能疏导,不可硬堵;孩子们心灵中美的火花,既可以燃烧,又可以泯灭,关键在于引导是否得当。”
3.2 废止终结式评价,改用动态式评估。为此,我们改用动态式评价,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册,包括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思想表现、学习情况、纪律表现、卫生状况、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生活习惯,其中的每一个项目又包含若干方面。要求教师、学习小组、家长每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学期一总评,既要有客观实际的评述,又要有发自真心的真诚的祝福。学期结束依据学生成长册的记录,对学生作出阶段性评价,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及时认真地总结过去,找出自己的长处,认清自己的不足,然后扬长补短,查漏补缺,真正达到了“人人进步、个个成功”的目的。
3.3 实行四级目标引导制,激励学生不断向前迈进。我们学校本着“低起点、小步子、密台阶,脚踏实际,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的原则,引导学生树立四级制目标——一级目标是当天目标,一日之计在于晨,要求学生早上就订出计划,今天要完成那些任务,晚上睡觉之前自己检查;二级目标是周目标,每周星期一订出计划,星期日自我检查;三级目标是月目标,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于月初订出,月底自己总结、小组评议、教师点评。四级目标是学期目标,每学期开始,学生根据上学期的情况,在家长老师的监督指导下订出,学期结束后,教师结合个人的总结、小组的评议,会同家长联合对学生这一个学期的情况——达标情况、进步情况、缺陷情况全面考评。
1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供学生自信生活的氛围
1.1 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世界——一个十分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内心世界。如果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关心和教育儿童就成了空谈。赞可夫指出:“当教师把每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
1.2 尊重学生。自尊心是一个人要求受到社会、集体尊重的感情,它是一个人积极向上的内驱力。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内含着对他们个体存在价值和上进愿望的肯定,这正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关键一环。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尊重是促使学生发挥积极性的酵母,也是促使学生良性转化的催化剂。
1.3 信任学生。信任,顾名思义,就是要“相信并任用”,让对方承担某种责任。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只有当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上时,他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如果对孩子缺乏信心,不信任他,则全部教育智谋,一切教学和教育上的方法和手段都会象纸牌搭的小房一样定然倒塌。”马卡连柯指出:“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如何信任他,信用他,赋予他更多的责任,往往正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最好手段。”委以重任,给他们压一定的担子,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这是因为他们往往把老师教给的任务当作自己的莫大荣誉而格外珍惜,并想方设法完成老师的嘱托,这样当然有利于推动他们不断进步。
1.4 宽容学生。俗语说的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中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生理上好动,心理上好奇,知识不够丰富,人格不够健全,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于提高,控制自我的意识有待于加强。学习态度存在问题,日常行为超出常规,班规校纪时常违犯,亦在情理之中,大可不必视若洪水猛兽,或者围追堵截,或者一棒大死。
2 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创造学生自信生活的机会
2.1 让每一个学生机会均等。苏霍姆斯基认为,教育可使每个儿童的才能和力量得到发展。马卡连柯的创新教育实践证明,正确合理的教育不仅可以把正常孩子教育好,更可以把由于各种原因使身心受到一定伤害的孩子再教育过来,使之成为新人。
2.2 鼓励学生充分把握机会。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会稍纵即失。为了鼓励学生充分把握机会,我们引入竞争机制,课堂上的学习,课下的活动,日常的生活,无不存在竞争,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在竞争中锻炼,在竞争中成长。
2.3 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培养合格加特长学生的”办学方略,在紧抓学习不松手的前提下,广泛发动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要求学生“人人学会一种技能,人人掌握一门艺术”。
3 改革评价激励机制,增加学生自信生活的动力
3.1 拿起表扬的武器,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心理科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因此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借以教育、鼓励、转化,是极为重要的。 “孩子们如雀跃奔腾的小溪,只能疏导,不可硬堵;孩子们心灵中美的火花,既可以燃烧,又可以泯灭,关键在于引导是否得当。”
3.2 废止终结式评价,改用动态式评估。为此,我们改用动态式评价,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册,包括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思想表现、学习情况、纪律表现、卫生状况、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生活习惯,其中的每一个项目又包含若干方面。要求教师、学习小组、家长每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学期一总评,既要有客观实际的评述,又要有发自真心的真诚的祝福。学期结束依据学生成长册的记录,对学生作出阶段性评价,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及时认真地总结过去,找出自己的长处,认清自己的不足,然后扬长补短,查漏补缺,真正达到了“人人进步、个个成功”的目的。
3.3 实行四级目标引导制,激励学生不断向前迈进。我们学校本着“低起点、小步子、密台阶,脚踏实际,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的原则,引导学生树立四级制目标——一级目标是当天目标,一日之计在于晨,要求学生早上就订出计划,今天要完成那些任务,晚上睡觉之前自己检查;二级目标是周目标,每周星期一订出计划,星期日自我检查;三级目标是月目标,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于月初订出,月底自己总结、小组评议、教师点评。四级目标是学期目标,每学期开始,学生根据上学期的情况,在家长老师的监督指导下订出,学期结束后,教师结合个人的总结、小组的评议,会同家长联合对学生这一个学期的情况——达标情况、进步情况、缺陷情况全面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