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上火,首先需要清胃火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ong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里风多雨少,气候干燥,而且天气变化反复无常,很多人特别容易“上火”。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的连智华大夫说,这个时候的上火以实火为多,表现为咽喉肿痛、口唇生疮、烦热口渴、干咳无痰、牙龈红肿、牙痛口臭、目赤肿痛、大便干燥等。轻微的上火可以通过多喝水、调整饮食起居来解决,比如嗓子干哑的人可以用淡盐水漱口或者喝罗汉果茶;咽喉肿痛的人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或者吃点西瓜霜润喉片;干咳无痰的人可以吃生梨或者喝蜂蜜水;目赤肿痛的人可以用枸杞子、菊花泡茶或者喝绿豆粥。
  有些人在春节期间吃了太多油腻的食物,或者冬季里吃了太多羊肉、牛肉等温补食物,使脾胃实火旺盛,出现了口唇生疮、牙龈肿痛、口臭、便秘等比较严重的脾胃实火症状,这时除了调理饮食,还需要吃清热泻火药来治疗。连智华副主任医师给大家推荐清脾胃实火的中成药有牛黄清胃丸、牛黄上清片、三黄片、新清宁片等,可以根据具体病症选择应用。
  ◎牛黄上清丸
  由人工牛黄、黄连、大黄、黄芩、连翘、栀子、生石膏、菊花、薄荷、荆芥穗、白芷、川芎、当归、地黄、桔梗等中药组成,原方出自明代《医学入门》, 1995年版《中国药典》开始收载。该药具有清热降火、解毒、除烦、疏风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因上焦火盛及心火上炎所导致的头痛、目眩、目赤耳鸣、口舌生疮、胸闷烦躁、口渴咽干、大便燥结等症。人工牛黄是方剂中的主药,具有解毒、清心、开窍、安神的功效,为治疗上焦火旺或心火炽盛所致的头痛、头晕、目眩、烦躁失眠的主药;黄连、黄芩是清中上焦火的主药;栀子能清心火、除烦躁,与大黄一起泻大肠实热以通便;连翘能清热解毒,生石膏能清肺热、除烦,菊花能清肝火、明目。
  作为非处方药,本品多用来治疗实热证。大蜜丸剂型,一次口服1丸,一天2次。大蜜丸吃起来味道发苦,口感不好,而且不易携带,改造成片剂就避免了上述缺点。
  ◎牛黄上清片
  由牛黄上清丸剂型改变而来的家喻户晓的清火药,药店里都能买到。组方与牛黄上清丸相同,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的功效,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片剂比丸剂携带方便,而且糖衣片掩盖了苦味,更适合口服。一次4片,每天2次。
  ◎牛黄清胃丸
  由人工牛黄、大黄、栀子、黄芩、黄柏、石膏、番泻叶、桔梗、玄参、甘草等17味中药组方,具有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的功效,用于心胃火盛、胃肠实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该药的主要成分都是清火药,其中以人工牛黄、黄芩、栀子、黄柏、大黄、枳实、牵牛子、番泻叶、生石膏攻泻邪热为主。以牛黄之苦清心肝二经的实热,黄芩之苦清肺胃之热,栀子之苦泻心肺之热,黄柏之苦泻肾火而滋阴、清膀胱而祛湿热,大黄之苦配伍以枳实能散结化积、荡涤郁热,泻肠胃实热,牵牛子之苦清气分湿热,又能疏三焦气机。番泻叶缓下,生石膏清气分胃肠实热。辅以冰片、菊花、薄荷、连翘、桔梗、甘草轻清宣散,开提升浮,以清上焦诸热,清头目止诸痛。佐以滋阴降火,缓泻生津之玄参、麦冬,既能使苦寒泻下之药缓解下行,又可顾护胃气。全方能泻三焦实火,但以清胃泻热为长。药理实验显示牛黄清胃丸能改善胃肠功能,促进实验动物全胃肠蠕动,降低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的活性,并有一定程度的通便和镇痛作用。一次口服 2丸,每天服2次。孕妇忌服。
  ◎三黄片
  由大黄、盐酸小檗碱、黄芩浸膏组方,来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泻心汤。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的功效,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出血、心烦口渴、尿黄便秘。
  口服一次4片,每日2次,小儿酌减。因为服药后多引起腹泻,上班族可以每天服一次,晚上7~8点左右服药,每次6~12片。首次服用6片,以第二天腹泻为宜。如果第二天没有腹泻或大便次数没有增加,则第二天晚上加量至8片,以第三天大便2~3次或出现腹泻为度。但腹泻的次数不应太多,超过3次就减量,有对本药敏感者只用1~2粒即腹泻。平时大便次数本来就比较多的人,可以以出现腹泻为用量标准。老年人由于肠蠕动减弱,多被便秘的问题所困扰,一般7~10天左右服用一次,每次连续服用2~3天。要避免连续较长时间大剂量服用,连续服药不宜超过一周。服用期间要注意适当补充水分。每天大便的次数不要超过3次,可通过药量的加减进行调节。
  ◎新清宁片
  单味药熟大黄组方,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的作用,治疗内结实热引起的牙痛、喉肿、眼睛痛、便秘等。大黄具有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活血化淤及止血等药效,经炮制后的熟大黄可缓和峻泻之性,并且没有生大黄苦寒败胃的副作用,保持与增强了大黄的综合药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有缓泻作用,其机制是使水分滞留在肠腔而促进排便,故大黄泻下的同时不妨碍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本品适用于胃火亢盛所致的牙痛,临床表现为牙龈肿痛、身热面赤、口干口渴、尿赤便结、舌红苔黄、脉数;还适用于饮食积滞、大肠积热所致的便秘,表现为大便秘结、脘腹胀痛、饱胀烦热、小便热赤、舌红苔黄厚或黄腻、脉沉实或滑数有力。口服,一次3~5片,每天3次;学龄前儿童酌减或遵医嘱;用于便秘,临睡前服5片。
  ★小贴士
  这些清热泻火药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至7天,出现腹泻时即可停药。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食物,忌烟酒;
  2.孕妇慎用;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类的中药;
  4.有心律失常、心脏病、肝病、肾病等严重的慢性病或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小儿、年老体弱者、大便稀薄者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6.服药3天后症状不见好转的,不能擅自加大药量,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7.对该类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8.人工牛黄在清热解毒的同时,也有泻下攻积的作用,大量服用会伤脾胃,因此不能长期吃,平时胃肠功能较差的人应慎服;
  9.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10.需辨证为实火才可以用,并严格遵照用法、用量;
  11.正在使用其他药品的人,选用该类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2.腹泻后宜吃清淡、稀软的饮食,最好喝小米粥养护脾胃。
其他文献
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病之一,指经期或经期前后发生阵发性下腹疼痛,重则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情况。想要摆脱痛经的烦恼,做好日常的调理很重要。如果您在西医的治疗下效果不是很明显,不妨试试中医治疗痛经的食疗方法。  中医认为,月经病与人体的肾、脾、肝、气血相关。痛经主要由于情志不舒、经期感寒、素体虚弱或产妊过多等导致冲任不调、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痛经可以按痛感分为寒、热、虚、实不同证型。喝热饮痛感减弱属寒,痛感
期刊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养生也是如此,从春天开始就应该通过饮食对身体进行合理调养。春天万物生发,也是各种病菌活跃的季节,因此就会导致诸多身体不适。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曾指出,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补脾之星——山药  中医认为,春季和肝脏对应,春季阳气上升导致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影响,有碍对水谷精微的正常消化吸收。而甘入脾,酸入肝,其性收敛,多食不利于春天阳气生发和肝气
期刊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具有明显组织学恶性特征和相对良性临床病程的独特类型的星型细胞瘤.笔者收集了7例经病理证实的PXA,
常言道“良药苦口”,多数口服药都很难吃,有些人忍受不了药的苦味而用果汁、可乐、咖啡等饮料吃药,还有一些人一时找不到白开水,就临时用牛奶、豆浆等饮品把药送下去。这些做法看似简单却害处很大,因为饮品或饮料不仅影响药效,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甚至会影响健康,乃至有生命危险。用饮料服药的例子还不少,大连某医院就遇到这样一位。三十多岁的刘女士得了感冒,因工作忙就买来止痛药芬必得缓解头痛,用1杯咖啡把药送下以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