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20年的山东卷在“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引领下,时代特色鲜明。在立足史学育人本色中突出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凸显“素养导向”的关键作用。本文以2020年山东卷的第18题为例,研究和把握高考试题的特点和方向,以期为新课程下的教学及备考探求有效路径。
关键词:2020山东卷;核心价值;思维能力;备教备考
新课程高考评价体系基于“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的核心立场,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政治性、突出方向性。2020年山东卷在新时代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引下,立意明确,特色鲜明,在立足史学育人的本色中,强调能力立意的知识基础,凸显对“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考查。精心选择反映时代主题,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题材,构建情境类试题,引导考生通过历史关注现实,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获得借鉴和启示。2020年山东卷第18题(以下简称第18题)有着许多可供研究之处,现作以下简要分析,以期为新课程教学和备考探求方向和思路。
一、试题之核心价值引领
从主题立意看,符合时代特色。该题展现了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风貌,通过设置相应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对史料的时代价值进行解读,呈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历史韵味。习总书记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開放史、社会发展史(四史)结合起来”。本题通过设置真实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历程的认识,符合我国当前改革创新的时代特色、民生为本的时代诉求。
从史料类型看,史料价值较高。苏寺村这样一个中国北方山区村落的社会变迁,是当时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是农村社会变迁的见证。本题材料来源于农村基层干部,他们是改革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创造者,他们在国家改革的大江大河中展现出了农村中基层干部和农民的勇气和智慧。试题节选该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情况,是研究农村改革的一手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从考试命题看,落实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要求。国家考试中心发布的《2020高考历史全国卷评析》中指出“2020的高考历史命题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了关键能力的考查,加强教考衔接,彰显教育考试公平,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本题在“改革开放”这一必备知识的基础上,考查知识的融会贯通,突出学生历史思维的训练,强调学以致用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该题还体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彰显教育考试的公平。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学生还是比较熟悉的,基本能从材料中概括出一两点史料价值,这就从心理上扫除了学生在高考考场上对于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迷茫和困惑。
二、试题之思维能力考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原则中强调应以考查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备程度为目的,着力选取对评价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着眼于评价学生历史学科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表现程度,尤其是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问题时所反映出的核心素养水平。第18题通过设置新情境考查学生多重历史思维能力,在求真求实的历史原则下,涵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一)历史时空思维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素养之一,包括了解与认知历史现象的时序观念和空间观念,这是认识和理解历史首要具备的素养。其中时序观念是进行历史逻辑推理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时序感——事件何时发生以及事件的时间顺序——学生即不可能考查事件之间的关系或解析历史的原因”[1]第18题以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为情境,要求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引导学生的思维定位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在历史的时空中思考历史发展的轨迹,整理时空中的历史现象,在时空的轨迹中运用历史思维解析史料的价值。
(二)史料实证思维
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质决定了史料是历史生命来源,求真求实的原则彰显史料实证意识的重要性。第18题透过试题向学生渗透史料实证的史学研究方法,涵养学生的实证素养,凸显了高考试题“寓教于考,引导教学”的功能。题目要求学生提取材料信息,说明材料对研究历史的价值。题目给出的材料信息是零散的,需要学生整合分类和归纳,结合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内容,可逐步归纳出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农村改革中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然后将该工作笔记中相关的内容分类到以上几个方面。在对工作笔记内容的整理和归纳中,学生的实证意识得到外显,学生通过试题形成“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的实践,具备了重视证据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进一步解决历史和现实问题。
(三)历史解释思维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卡尔对历史作了如此生动的阐述“历史就意味着解释,解释是历史是生命必须的血液”[2]。历史解释是认识历史发展演变的重要素养,在解释中才能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历史解释的表述是“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不仅要将其描绘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第18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提取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将信息分类综合并进一步阐述材料中的史料价值,通过严密有序的语言,将其生成逻辑性的叙述。“只有把社会生活中的孤立事件作为历史发展的环节并把他们归结为一个总体的情况下,对事实的认识才能成为现实的认识”[3]学生通过对孤立历史事件的整理和解释,从而形成对历史整体上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认识特定时空中的阶段特征。
(四)史料辨析思维
第18题最大的亮点就在于题目选取了一个在农村改革一线工作的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他是千千万万农村基层干部的代表,是改革的亲历者,创造者,其工作笔记是研究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一手史料,对研究农村变革和发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该题要求学生具备对史料类型的辨析能力,及认识不同史料具备的不同史料价值。 三、试题之备教备考导向
高考评价体系在顶层设计上承载着“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社会功能与价值,我们品读高考试题,在欣赏它的高远立意和育人思想之余,更要研究高考试题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反拨作用,发挥其对备教备考的积极导向,形成“以考促教”、“教考和谐”的局面。回望第18题及山东卷其他试题,我总结了一下幾点备教备考的启示:
(一)纵横构建,主题教学。
主题教学即基于大概念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根据大概念重新建构学习内容的框架,进而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以大观念、大任务、大问题来统领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告别分散的、碎片化的、表层的知识,迈向整体的、联系的深层的知识体系。同时将知识纵横梳理,在纵向中可以看到历史的发展和延续,在横向中可以看到历史的多角度、多方位,在纵横梳理中为学生在新情境下分析和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如本题的背景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华大地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学生要认识我国的改革由农村起步,然后发展到城市,由农民自发到中央肯定,进而领会我国农村改革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成就。在农村改革这一主题下,学生还需要认识农村改革在经济体制、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党建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
由此题反思我们的教学,关于农村改革中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我们涉及的很少,借此提醒我们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存在很多不足。从目标层面上,主题教学契合了高中历史学科对素养培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形成历史的时空意识,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观。从方向上,纵横构建的历史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发展和联系的历史思维,多角度认识历史发展的脉络。
(二)问题引领,情境教学。
情境是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在情境活动中学生才能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展现学科素养。在历史学科中情境尤为重要因为“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要了解和认识历史,需要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才能去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4]历史的学科特征决定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本题以20世纪80年代中国北方山区村落的一个村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为情境来源,展现农村改革风貌。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主要原则中指出“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历史学科考试命题所创设的“新情境”主要包括: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等。从命题导向出发,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多维度的创设历史情境,通过“移情”和“想象”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体验学习,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史论结合、实事求是地论述历史与现实社会问题,构建丰富的历史思维意识。在情境创设的同时,还要以问题为引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一步指出学生历史素养的发展不是依靠现成的历史结论,而是要在解决学习问题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因此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实施,都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分不开,在历史情境中以问题引领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展开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素养培育,分层教学
此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提出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的新理念。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定还是课程内容的实施、课程评价的标准等都始终贯穿着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核心任务。历史学科有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唯物史观是五大素养的灵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因此我们教学中常常以唯物史观为统领,展开素养教学。但并不意味着每一节课,每一次教学都要以五大素养为目标,或是生硬凑齐五个。五大素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是交互作用,相伴相长的。在教学中五大素养不是孤零零对标具体知识,而是强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更多的是指向对学生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的考查,对学生综合运用多重历史思维的检验。[5]
然而由于学生的学情不同,在实际的历史学习上不可能齐头并进,在素养上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水平层级进行了划分。每个核心素养具有四个水平,不同发展水平之间有明确的递进关系。在纵向上阐明了每一个核心素养自身具有的不同水平,在横向上界定了达成了不同学业质量水平在各个核心素养上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素养的四个水平作分析,将每部分知识对应于素养等级要求。然后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与应达到的学业质量水平之间的差距,搞清楚问题出现在核心素养的哪块“短板”,从而有针对性的分析原因,采取改进措施。例如本题所考查的史料实证素养,对应学业水平1-3,2-3和3-3,4-3的不同要求。在教学中笔者将本题给所教班级学生试水,有的学生对农村改革的时间模糊不清,有的学生对农村改革的内容概括不到位,有的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凌乱无序,有的学生对史料价值的认识不清。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学到了什么程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目的的加强相应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有所依,评有所据,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林慈淑:《历史,要教什么?——英、美历史教育的争议》,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2010.
[2]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13页。
[3]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51页。
[5]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67页。
关键词:2020山东卷;核心价值;思维能力;备教备考
新课程高考评价体系基于“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的核心立场,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政治性、突出方向性。2020年山东卷在新时代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引下,立意明确,特色鲜明,在立足史学育人的本色中,强调能力立意的知识基础,凸显对“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考查。精心选择反映时代主题,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题材,构建情境类试题,引导考生通过历史关注现实,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获得借鉴和启示。2020年山东卷第18题(以下简称第18题)有着许多可供研究之处,现作以下简要分析,以期为新课程教学和备考探求方向和思路。
一、试题之核心价值引领
从主题立意看,符合时代特色。该题展现了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风貌,通过设置相应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对史料的时代价值进行解读,呈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历史韵味。习总书记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開放史、社会发展史(四史)结合起来”。本题通过设置真实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历程的认识,符合我国当前改革创新的时代特色、民生为本的时代诉求。
从史料类型看,史料价值较高。苏寺村这样一个中国北方山区村落的社会变迁,是当时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是农村社会变迁的见证。本题材料来源于农村基层干部,他们是改革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创造者,他们在国家改革的大江大河中展现出了农村中基层干部和农民的勇气和智慧。试题节选该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情况,是研究农村改革的一手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从考试命题看,落实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要求。国家考试中心发布的《2020高考历史全国卷评析》中指出“2020的高考历史命题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了关键能力的考查,加强教考衔接,彰显教育考试公平,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本题在“改革开放”这一必备知识的基础上,考查知识的融会贯通,突出学生历史思维的训练,强调学以致用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该题还体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彰显教育考试的公平。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学生还是比较熟悉的,基本能从材料中概括出一两点史料价值,这就从心理上扫除了学生在高考考场上对于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迷茫和困惑。
二、试题之思维能力考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原则中强调应以考查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备程度为目的,着力选取对评价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着眼于评价学生历史学科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表现程度,尤其是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问题时所反映出的核心素养水平。第18题通过设置新情境考查学生多重历史思维能力,在求真求实的历史原则下,涵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一)历史时空思维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素养之一,包括了解与认知历史现象的时序观念和空间观念,这是认识和理解历史首要具备的素养。其中时序观念是进行历史逻辑推理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时序感——事件何时发生以及事件的时间顺序——学生即不可能考查事件之间的关系或解析历史的原因”[1]第18题以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为情境,要求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引导学生的思维定位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在历史的时空中思考历史发展的轨迹,整理时空中的历史现象,在时空的轨迹中运用历史思维解析史料的价值。
(二)史料实证思维
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质决定了史料是历史生命来源,求真求实的原则彰显史料实证意识的重要性。第18题透过试题向学生渗透史料实证的史学研究方法,涵养学生的实证素养,凸显了高考试题“寓教于考,引导教学”的功能。题目要求学生提取材料信息,说明材料对研究历史的价值。题目给出的材料信息是零散的,需要学生整合分类和归纳,结合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内容,可逐步归纳出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农村改革中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然后将该工作笔记中相关的内容分类到以上几个方面。在对工作笔记内容的整理和归纳中,学生的实证意识得到外显,学生通过试题形成“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的实践,具备了重视证据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进一步解决历史和现实问题。
(三)历史解释思维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卡尔对历史作了如此生动的阐述“历史就意味着解释,解释是历史是生命必须的血液”[2]。历史解释是认识历史发展演变的重要素养,在解释中才能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历史解释的表述是“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不仅要将其描绘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第18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提取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将信息分类综合并进一步阐述材料中的史料价值,通过严密有序的语言,将其生成逻辑性的叙述。“只有把社会生活中的孤立事件作为历史发展的环节并把他们归结为一个总体的情况下,对事实的认识才能成为现实的认识”[3]学生通过对孤立历史事件的整理和解释,从而形成对历史整体上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认识特定时空中的阶段特征。
(四)史料辨析思维
第18题最大的亮点就在于题目选取了一个在农村改革一线工作的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他是千千万万农村基层干部的代表,是改革的亲历者,创造者,其工作笔记是研究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一手史料,对研究农村变革和发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该题要求学生具备对史料类型的辨析能力,及认识不同史料具备的不同史料价值。 三、试题之备教备考导向
高考评价体系在顶层设计上承载着“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社会功能与价值,我们品读高考试题,在欣赏它的高远立意和育人思想之余,更要研究高考试题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反拨作用,发挥其对备教备考的积极导向,形成“以考促教”、“教考和谐”的局面。回望第18题及山东卷其他试题,我总结了一下幾点备教备考的启示:
(一)纵横构建,主题教学。
主题教学即基于大概念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根据大概念重新建构学习内容的框架,进而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以大观念、大任务、大问题来统领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告别分散的、碎片化的、表层的知识,迈向整体的、联系的深层的知识体系。同时将知识纵横梳理,在纵向中可以看到历史的发展和延续,在横向中可以看到历史的多角度、多方位,在纵横梳理中为学生在新情境下分析和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如本题的背景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华大地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学生要认识我国的改革由农村起步,然后发展到城市,由农民自发到中央肯定,进而领会我国农村改革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成就。在农村改革这一主题下,学生还需要认识农村改革在经济体制、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党建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
由此题反思我们的教学,关于农村改革中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我们涉及的很少,借此提醒我们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存在很多不足。从目标层面上,主题教学契合了高中历史学科对素养培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形成历史的时空意识,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观。从方向上,纵横构建的历史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发展和联系的历史思维,多角度认识历史发展的脉络。
(二)问题引领,情境教学。
情境是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在情境活动中学生才能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展现学科素养。在历史学科中情境尤为重要因为“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要了解和认识历史,需要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才能去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4]历史的学科特征决定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本题以20世纪80年代中国北方山区村落的一个村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为情境来源,展现农村改革风貌。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主要原则中指出“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历史学科考试命题所创设的“新情境”主要包括: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等。从命题导向出发,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多维度的创设历史情境,通过“移情”和“想象”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体验学习,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史论结合、实事求是地论述历史与现实社会问题,构建丰富的历史思维意识。在情境创设的同时,还要以问题为引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一步指出学生历史素养的发展不是依靠现成的历史结论,而是要在解决学习问题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因此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实施,都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分不开,在历史情境中以问题引领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展开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素养培育,分层教学
此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提出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的新理念。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定还是课程内容的实施、课程评价的标准等都始终贯穿着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核心任务。历史学科有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唯物史观是五大素养的灵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因此我们教学中常常以唯物史观为统领,展开素养教学。但并不意味着每一节课,每一次教学都要以五大素养为目标,或是生硬凑齐五个。五大素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是交互作用,相伴相长的。在教学中五大素养不是孤零零对标具体知识,而是强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更多的是指向对学生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的考查,对学生综合运用多重历史思维的检验。[5]
然而由于学生的学情不同,在实际的历史学习上不可能齐头并进,在素养上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水平层级进行了划分。每个核心素养具有四个水平,不同发展水平之间有明确的递进关系。在纵向上阐明了每一个核心素养自身具有的不同水平,在横向上界定了达成了不同学业质量水平在各个核心素养上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素养的四个水平作分析,将每部分知识对应于素养等级要求。然后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与应达到的学业质量水平之间的差距,搞清楚问题出现在核心素养的哪块“短板”,从而有针对性的分析原因,采取改进措施。例如本题所考查的史料实证素养,对应学业水平1-3,2-3和3-3,4-3的不同要求。在教学中笔者将本题给所教班级学生试水,有的学生对农村改革的时间模糊不清,有的学生对农村改革的内容概括不到位,有的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凌乱无序,有的学生对史料价值的认识不清。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学到了什么程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目的的加强相应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有所依,评有所据,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林慈淑:《历史,要教什么?——英、美历史教育的争议》,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2010.
[2]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13页。
[3]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51页。
[5]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