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世后照样玩朋友圈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o33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人都离不开手机,离世之后,还有办法和亲友通过手机传情达意吗?
  日本人发明了新办法。首先,在墓碑上装一个摄像头,连接上墓中的智能手机(当然,这需要电源,但公墓里都可以安装)。如果至亲或好友去扫墓,死者都会回复手机,道一声“谢谢”。如果是远亲或一般朋友路过,只需扫一下墓碑上的二维码,死者的手机也马上会知道你是谁,并会自动通知家族成员一起道谢。
  更神奇的是,它还会定期“摇一摇”,如有生前亲朋也“入住”同一公墓并且裝上了这个App(即手机应用软件),大家还能互相接收到,可以打招呼寒暄,并且会自动拉“朋友圈”,嘘寒问暖,聊股市风云,甚至可以一起打扑克麻将。
  看了这个,我的第一反应是,天哪,下次去扫墓必须带点好东西,因为摄像头有记录!
  开玩笑之外,在我看来,这一方面是个特别富有幽默感的设计,能有效消解死亡带来的巨大恐惧和悲痛;另一方面也堪称21世纪最感人的App之一———原来所谓的“永远在一起”,并不是不可能。
  从更现实的方面来说,这也是老龄化社会将带来巨大商机的例证。毫无疑问,养老院、老龄保健产业必将繁荣。但也许你没有意识到,殡葬业也同样蕴藏着诸多商机,具有拥抱“互联网+”的强大潜力。
  或许,中国读者会提出问题说,这种App在中国能被接受吗?中国文化中,对于至亲逝世的态度,向来是庄重的。其实日本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也是无限敬畏的,有一部口碑很好的电影《入殓师》就是最好的例证。
  现代日本人在尊重传统的时候,对于死亡,已经越来越达观和轻松。比如,在日本,60岁上下、退休后的好友们,会结成“墓友”一起去买墓地,计划着身后做邻居,时常相约去墓地上拔草种花,开心得像喝下午茶。当然,这以女性为主。
  日本的葬礼业也十分发达,程序相当严谨,以确保葬礼办得庄重而雅致。人们一般会在寺院或专用葬礼会场(比如各区镇街道的公用会馆)里的一个大榻榻米房间里,一起安静用餐,并为故人陪夜一晚送行。
  虽然葬礼和墓地的安排目前还没有在App上普及,但看起来,这会是将来发展的趋势。我觉得性格更加豁达的中国人,对于“身后事”也会越来越理性和放松。据说,这个扫墓App已经找到风险投资,准备大举进军中国市场。
其他文献
晋代有个叫殷红乔的人,在晋元帝身边做官。有一天,晋元帝添了皇子,一时高兴,大赏众臣。殷红乔领赏时拍皇帝马屁,他说:“皇上得子,普天同庆。只是为臣无半点功劳却得如此厚赏,深感有愧!”皇帝一听,感到奇怪,对他说:“我生儿子,你会有什么功劳呢?”皇帝的话让众臣窃笑,殷红乔尴尬至極,只恨无地洞钻进去。  明代正德年间,朱厚照在南京牛头山附近的湖上捕鱼,忙活半天,只捕到一只蛤蟆。一官员走过来拍马屁说:“万岁
期刊
在我们的野营旅行途中,妻子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美加边防检查站。出示护照后,我们被顺利放行。就在这时,一位美国海关官员注意到我们轿车后座上的金毛猎犬,他拦下我们,问:“这条狗打过预防针吗?”  “当然。”我答道。  “有打预防针证明吗?给我看看。”他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我说:“肯定有证明文件,只是找起来比较麻烦。你一定要看吗?”  海关官员不容置疑地答道:“我必须要看。”  我和妻子无奈地开始
期刊
那一天,我的朋友桑塔上了德里市的一辆公共汽车。车上简直拥挤不堪,桑塔的身上揣着一张有护照那么大的照片———那是他儿子的,大学新生入学时需要的照片。不料,行车途中,那张照片从他的口袋里掉了出来,落在公共汽车的地板上,刚好就在一位穿着纱丽服的女人脚边。  望着眼前这位身着纱丽的妇女,桑塔彬彬有礼地问:“能不能把你的纱丽提一下?我想取(去)照……”  接下来所发生的事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桑塔被痛打一顿
期刊
前不久的一天早晨,年逾八旬的李老伯在公园里一个偏僻处独自晨练时,突然昏倒在地。因为这天是周末,再加上绿化带挡住了人们的视线,直到上午九点半,才有一位路人发现出了事。李老伯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但终究还是回天无力。  老人们积极参加晨练,强身健体,本是好事一桩。可不少老人年纪大、身体弱,各种突发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等,随时都有可能突然发难。如果突然发病,旁边又无人相助,极有可能危及生命。 
期刊
眼睛不舒服查内脏  我们身体内的各个器官靠相互合作维持着正常运作,这不仅限于内脏之间。中医学认为,人体内输送能量的通道———经络将五脏(心、肝、脾、肺、肾)与人体的眼耳口鼻等联系在一起。例如,耳朵对应肾脏,鼻子对应肺部,而眼睛则与肝脏有着深深的联系。  根据这一规律,若耳朵听不清了,则可以认为是肾脏疲劳了;眼睛若出现问题,就说明肝脏虚弱了。我们不光要治疗出现问题的眼睛和耳朵,还得治疗与其联系颇深的
期刊
生姜1000克、葱白500克、甜酒250毫升,生姜、葱白捣烂,和甜酒一起炒热,取出,用纱布包裹后热敷患处。该方主要原理在于生姜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气带走,同时,还能把体内的寒气一同带出。蔥白具有通阳宣窍的功效。两者与甜酒同用,有助于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热敷的具体时间和频率可视病情轻重和个人体质而定。
期刊
我丈夫从事金融行业,工作压力很大,經常失眠。就算是睡着了,他也很容易因做梦而惊醒,醒后更加难以入眠。失眠不仅导致他白天没有精神工作,也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每天都会为他煮一锅粟米大枣茯苓粥。  取大枣5枚,粟米50克,茯苓10克。先将所有材料稍稍冲洗,然后加适量清水煎煮茯苓,滤取汁液。再用茯苓汁与大枣、粟米同煮为粥,每日食用两次,早晚各一次。连续服用一个月后,他失眠多梦的情况大大
期刊
丁香又称公丁香,用药部位是花蕾,母丁香又称鸡舌香,用药部位是果实。两者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相似,只是母丁香药力较弱。唐代本草学家日华子所著的《日华子本草》中便有丁香“治口气”的记载。  丁香为什么能治口气呢?产生口气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口腔性和非口腔性两类,由于丁香含有挥发油,香气浓烈,可掩盖口氣或转化口气而不臭。另外,丁香挥发油中的丁子香酚具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龋齿、消除牙部炎症并止牙痛。可
期刊
取鸡蛋大小的毛芋头2~3个,清洗干净,不削皮,不切断。取猪排骨100~150克,清洗干净后,在锅里加少许盐炒至半熟,连同毛芋头一起放入锅中,再加入1000毫升水,燉至猪排骨熟透,然后放入大枣12~15枚煮熟。不吃毛芋头,只吃猪排骨,喝大枣汤,连用3~5天,瘙痒症状即可消失。
期刊
中国“青蒿素之母”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让“中医是否真的有用”这个话题,重回不少西方媒体的版面。  我的印象中,在中国之外最被广为接受的一项中医治疗,是针灸。在美国生活时,我的一名同事运动时不慎扭伤腰,美国医院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后来在中国同事的介绍下,他“冒险”尝试当地的一家中医诊所。从北京来的中医,只是用简单的一根银针,加上推拿手法,治疗不过几次,就让他轻松痊愈。  从此,这名美国同事成为中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