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监控量测与稳定性评价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j978879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明了公路隧道监控量测的基本内容、方法及其重要性,应用数值模拟结合监控量测数据的方法判断围岩的最终位移量及稳定性,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评价和动态智能化施工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公路隧道 监控量测 稳定性
  
  
  1前言
   我国公路隧道工程方兴未艾,尤其在西部和南部地区,在建和拟建隧道工程项目众多。公路隧道为细长型结构物,洞身所经岩体往往变化很大,通过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及时确定和修正支护设计方案,是新奥法动态施工的基本要求,也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节约成本的手段。
  2隧道监控量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我国目前公路隧道多采用新奥法进行设计与施工,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由隧道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理所决定的。新奥法摒弃传统矿山法中“强抗法”的设计思想,而取而代之以“先让再抗”的思想,即将岩体视为连续介质,在粘、弹、塑性理论指导下,根据在岩体中开挖隧道后从变形产生到岩体破坏有一个时间效应的性质,通过合适的隧道断面形式和开挖方法,尽可能保持原有岩体强度,通过监控量测的方法确定最佳支护方法和支护时间,适时地构筑与围岩紧贴的柔性支护结构来控制围岩的变形,最大限度地发挥围岩的自身承载力,使得隧道围岩起到隧道支护的主要作用。[1]在实际施工中,一般采用锚杆和喷混凝土作为隧道初期性支护,通过围岩监控量测结果来指导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监控量测、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成为新奥法施工的三大支柱。
   隧道监控量测的主要作用有:
   (1)通过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结果,掌握施工中围岩和支护的力学动态信息及稳定程度并及时反馈,以指导施工作业,保证施工安全。
   (2)通过围岩和支护的位移、应力量测,及时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3)通过洞周位移量测数据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
  3公路隧道监控量测的主要内容
  3.1监控量测主要内容[2]
   根据现行公路隧道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目前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包括:洞内外观测、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等,选测项目为:地表下沉量量测、围岩内部变形量测、锚杆轴力量测、围岩压力量测,支护及衬砌应力量测、钢架内力及所承受的荷载量测、围岩弹性波速度测试等。隧道周边位移量测是隧道现场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和重要内容,下面重点介绍一下隧道周边位移量测有关内容。
  3.2公路隧道位移监测
   隧道位移量测一般分周边位移和场位移两类。周边位移为隧道洞周表面的位移,场位移为隧道围岩的内部各点发生的位移。隧道周边位移量测简便易行,且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工程需要,因而在工程中普遍采用。场位移的量测一般只有在科学研究及大型重点项目中采用。
   目前周边位移一般采用量测精度在0.01mm以上的收敛计进行量测。隧道工程量测的洞周收敛通常为两测点的相对位移值,拱顶下沉值可根据三角形测线布置形式通过几何关系计算出,也可用水准测量的方式直接测得拱顶下沉的绝对位移值。
   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周边位移监测根据隧道断面形式、开挖方式等的不同,断面测线布设略有不同。
   一般而言,隧道洞周收敛位移值随着时间和掌子面的推进而逐渐增大。根据隧道的开挖形式不同,隧道洞周收敛位移的变化规律略有不同。采用全断面开挖时,一般开挖后监测初期几天位移变化率较大,以后逐渐减小。采用台阶法开挖时,则每个台阶开挖后量测断面的位移变化率都有一个增长过程,然后逐渐变小,最终趋于稳定。在硬岩地层中开挖隧道时,位移变化速率一般会很快趋于零;而在软岩中时,位移往往要持续很长时间才能趋于稳定,通常认为收敛速度小于0.1~0.2mm/d时围岩已基本稳定。因而,根据监测数据的规律,可以初步判断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与洞周围岩位移的变化规律,为隧道工程的下一步施工提供依据[3][4]。
  4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
   根据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可绘制时态曲线和空间关系曲线,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判断围岩稳定性,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通过数值模拟可更好的了解隧道开挖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将采用国际上较为常用的美国Itasca顾问有限公司开发的FLAC3D程序对庙垭隧道开挖工程进行数值模拟,为隧道的安全监测及稳定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4.1庙垭隧道工程简介[5]
   庙垭隧道位于巴东县境内,进口端為分岔隧道,出口端为上下行分离式隧道,左线隧道长2529m,右线隧道长2510m,两线间距控制在40m左右。
   隧道区大地构造部位处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扬子准地台恩施台褶束单元,主要构造行迹有支井河背斜、中坝倒转向斜和F16、F17、F18断层。隧道围岩大部分为灰岩,岩石坚硬、强度高,水文地质条件中等;除断层破碎带和岩溶发育带围岩稳定性较差外,大部分地段为Ⅳ类围岩,围岩稳定,适宜成洞。
  4.2典型断面的选取与数值模型的建立
   由于隧道70%以上都为Ⅳ类围岩,取右洞处于Ⅳ类围岩中的YK123+009典型断面量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YK123+009断面围岩岩性为微风化灰岩,断面埋深约130m,采用全断面开挖方式。
   沿隧道设计中线向左右各延伸40米,竖直方向上下各延伸40米建立计算模型。模型左右侧水平方向和底部固定,上部根据埋深不同施加相应的面力代替顶部的围岩压力。计算模型网格共划分1420个单元。计算过程采用Mohr—Coulomb弹塑性材料模型。
  4.3位移场特征
   根据计算结果,隧道开挖后,由于开挖卸荷作用洞周围岩总体上表现为向洞内收敛,最大位移值出现在底板中处为3.28mm,拱顶下沉量和最大水平收敛值稍小,分别为3.12mm和3.14mm。根据现场位移量测情况,本断面在监测时间内,量测最终水平收敛值为3.15mm,拱顶下沉值为3.12mm;监测后期围岩水平收敛值和拱顶下沉量变化速度小于0.1mm/d,认为围岩变形已基本稳定。数值模拟计算值与实际量测值相当,都说明该断面围岩变形已基本结束,围岩处于稳定状态。
  4.4应力场特征
   隧道开挖后,在位移场变化的同时,洞周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形成了二次应力场。
   根据计算结果,洞周围岩主应力方向发生明显偏转,总体表现为最大主应力方向与洞周临空面平行,最小主应力方向与洞周临空面垂直。洞周基本无拉应力区出现,对围岩稳定性较好。
   洞周围岩最大主应力变化范围为-1.4KPa~-4.1MPa(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在隧道两底脚处出现最大值为-4.1MPa。最小主应力变化范围为-0.98MPa~-10MPa,最小主应力值在隧道两底脚处出现,为10.7MPa。
  4.5塑性区特征
   隧道洞周塑性区主要集中在边墙和底板位置,拱顶出现少量塑性区,塑性区深度一般在1m以内。
  4.6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结果
   隧道开挖后,在两底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塑性区主要集中在边墙和底板处且影响深度较小在1m以内;总体来说,围岩性能较好,在无支护条件下能够达到自稳。
  5隧道最终位移量预测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若发现量测的累积位移量超过了某一临界值,或者根据已测位移量预测最终位移量将超过这一临界值,而位移速率无明显下降时,说明围岩不稳定,应加强支护,由此可见确定隧道洞周最终位移量对判断隧道围岩的稳定性的重要性。由于洞周围岩的最终位移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该临界值的确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国家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给定了洞周位移的大致范围如下表1[2]。
   表1 隧道周边允许相对位移值(%)
  
  
  
   鉴于隧道最终位移量的重要性,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作者以庙垭隧道为例,用数值分析的对隧道最终位移量的确定进行分析。隧道开挖数值模拟同样采用FLAC3D程序。
  5.1结果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拱顶下沉量、水平收敛值和底面隆起值都随埋深增大而增大;埋深小于200m时,水平收敛值、拱顶下沉量和底板隆起量大小相当,随着埋深底增加,出现水平收敛值大于拱顶下沉值、拱顶下沉值大于底板隆起值底趋势。在埋深100m到475m的范围内,拱顶下沉量与垮径(11.6m)比值的变化范围为0.20%~14.53%;水平收敛值与垮径比值的变化范围为0.21%~1.74%;仰拱隆起与垮径比值的变化范围为0.22%~1.26%。
  5.2应用
   监测断面YK122+952截至某日量测为各自位移总量为2.86mm和3.43mm,根据其埋深174m带入公式(1.1)和(1.2)计算其最终水平收敛值和拱顶下沉值为4.41mm和4.36mm,说明此时隧道围岩位移值在正常范围内且围岩变形还没有结束,结合量测记录该断面量测数据已趋于稳定,说明该断面围岩较为稳定,无需更改支护设计,可适时进行二次衬砌施工。
  6结论
   现场监控量测是公路隧道施工初期支护稳定性评判及初期支护设计修改与否的重要依据,也是二次衬砌施作时间确定的主要依据,通过监控量测数据和数值计算分析相互对照分析,及时判断公路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和围岩的变形状态,预测隧道最终位移量,对实现隧道动态施工管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可行性,对隧道现场智能信息化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栋梁对公路隧道施工监测的几点探讨 现代隧道技术[M]. 2007,2
   [2]中华人名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2009.
   [3]杨林德等 岩土工程问题的反演理论与工程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
   [4]李晓红.隧道新奥法及其量测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王向刚,公路隧道位移反演及其稳定性分析[硕士论文D].济南:山东大学,200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着重从学籍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档案管理及保管利用几个方面管理中要做好的重要性,精心准备努力实现顺利通过合格本科评估。   关键词:学籍档案收集归档学籍档案管理利用  学籍档案是指学生自入学之日起,受教育教学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字资料, 学籍档案记载了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客观地反映了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状况,是学生在校期间各学期考核成
期刊
摘要:介绍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以及PLC在应用过程中,要保证正常运行应该注意的一系列常见问题,并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PLC工业控制抗干扰布线接地建议一、简述多年来,可编程控制器(以下简称PLC)从其产生到现在,实现了接线逻辑到存储逻辑的飞跃;其功能从弱到强,实现了逻辑控制到数字控制的进步;其应用领域从小到大,实现了单体设备简单控制到胜任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及集散控制等
期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了保障各项社会保障基金费的全额足额征缴,逐渐的把各项基金费的征收职能赋予地税部门,借助地税部门现有的征管手段、征管条件来征集各项基金费。因此,基金费的征管日益成为地税部门的中心工作。而基金费的征收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工作难度大,这进一步增加了地税部门做好这项工作的难度。  一、基金费征管工作中的难题  (一)票据问题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房地产业地不断发展,竞争愈来愈激烈,对于开发企业来说如何做好房地产项目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下文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相关见解。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控制措施;投资决策;项目规划     1.项目质量管理规划与控制措施   1.1项目质量管理规划   (1)质量方针。质量方针就是项目实施组织领导层就质量问题明
期刊
摘要:自2007年《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全国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陆续开始转型。在这一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边缘地区往往成为被忽视的区域。本文以江西省萍乡市区南部安源组团为例,通过剖析安源组团发展条件和存在问题,解读国家产业政策、上位规划以及萍乡市总体发展要求,提出“扩容提质、培育增核、渐次推进”的产业转型思路,指明产业转型方向,构建“231”主导产业集群,并策划
期刊
摘要:本文以西安世园会绿色建设为基础,并且结合世园会对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突出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并分别从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入手,探索如何发展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站在城市總体规划的角度谋划“后世园”时代。    关键字:西安世园会 可持续发展 和谐 绿色 城市建设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很快,城市人口迅猛增加,城市作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在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的
期刊
【摘要】目前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产业在我国处于发展的最初阶段,它在未来是否能够发展到一定的市场规模,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的重要手段,将不再取決于其自身经济技术的可行性,而且还与政府的产业政策密切相关。本文结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目前水资源的状况,污水处理现状,再生利用,水资源缺乏等问题  引言:学过地理的我们都不陌生,地球上总的水体积约为14亿km3,而其中有2.5%是淡水,剩
期刊
摘要:建筑耗能(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 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并且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呈急剧上扬趋势。目前,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稳步实施,建筑使用中的能耗倍受关注,主要涉及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建筑供热制冷系统和建筑设备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技术等。本文着重探讨了建筑外墙保温和实际运行能耗两个方面在建筑节能中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外墙 保
期刊
[择要] 电厂供电系统中,由于电压互感器(PT)的非线性电感与线路对地电容的匹配而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直接威胁电厂系统的运行,严重时会引起PT的爆炸,造成事故。本文将简单阐述谐振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 谐振过电压;微机消谐;消谐电阻   电厂的6kV~35kV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往往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铁芯饱和而引起工频位移过电压和铁磁谐振过电压,造成PT高压熔丝熔断,甚至
期刊
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投产至今已7年。循环水系统分为四套独立敞开式冷却水系统,其中三循系统最大,换热介质最复杂,三循循环量20000m3/h,系统保有水量5700m3。为了节约用水,循环水系统从2005年11月开始回用全厂二次水(受系统影响,二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氨和NHD)同时杀菌措施没有及时跟上,造成系统腐蚀增大,监测换热器和水池挂片均反映出系统腐蚀严重,因此2009年开始换用增强了缓蚀性能的较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