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听见对焦的声音,学员们拍照时不得不把相机靠近耳边。
“就像这样……”学员之一杨青风双手将相机举至下巴的高度,耳朵轻轻地贴过去。这位失明的男孩接触摄影不到一星期,他喜欢跟着声音找感觉。
五月的最后一周,他和“1 1声音工作室”的7位视障同事一起参加了由英国照片之声、英华盲人教育基金会和北京一加一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视觉-Sights Unseen”盲人摄影培训项目,由两位专业摄影师和工作室有拍摄经验的两位视障同事担任培训师。
八个人中两个全盲,六个低视力。他们平时的工作是制作盲人广播节目。
项目提供的是普通家用相机。稍有不同的是,相机功能盘的自动挡贴了一个小小的凸起,便于盲人辨识;取景器也用纸板盖上,以避免视障学员习惯性地看屏幕。为了告诉学员镜头的取景范围,培训师需要双手将学员的双臂展开70度角。
一起参加活动的摄影记者周晓东,抱着完全好奇的心态和杨青风搭档实拍,对于能够拍到些什么根本毫无准备。刚刚开始学习拍摄的视障人必须和一个视力相对好些的协助者一起活动,协助者会简单提示视障人面前都有什么东西,需要拍摄的物体在什么位置,以避免没有拍到主体。盲人摄影最大的不同点是需要全面及时的沟通,视障人要告诉协助者他想拍什么内容以及对画面的理解,协助者则需要帮助他找到拍摄主体,并仔细讲解物体的位置形状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然后协助视障人用触摸的方式仔细了解被摄物体,视障人也可以在协助者背上画出自己想象的画面,然后利用协助者最大化地达到目的。
把这项活动带到中国的是英华盲人教育基金会的郝熙 (低视力,患有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他说,第一次接触时感觉这是件很不可思议的事,然而现在,他完全认同视障人通过学习摄影可以更直接地感受世界,通过画面语言可以搭建和健全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视障人的世界。
作为培训成果,杨青风和同事们的部分作品在三里屯展出。一滴水落下的形状、绊倒自己的警戒绳、盲道上的小坑……8位“盲人视角”的摄影作品引起了观展者们极大的兴趣。“1 1声音工作室”也希望这一培训项目能向盲校和社区推广,让更多的盲人享有用相机表达的机会。
“也许出了这个圈子就没人买账了,但拍照时真的有种释放的感觉。”杨青风笑着说。
“就像这样……”学员之一杨青风双手将相机举至下巴的高度,耳朵轻轻地贴过去。这位失明的男孩接触摄影不到一星期,他喜欢跟着声音找感觉。
五月的最后一周,他和“1 1声音工作室”的7位视障同事一起参加了由英国照片之声、英华盲人教育基金会和北京一加一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视觉-Sights Unseen”盲人摄影培训项目,由两位专业摄影师和工作室有拍摄经验的两位视障同事担任培训师。
八个人中两个全盲,六个低视力。他们平时的工作是制作盲人广播节目。
项目提供的是普通家用相机。稍有不同的是,相机功能盘的自动挡贴了一个小小的凸起,便于盲人辨识;取景器也用纸板盖上,以避免视障学员习惯性地看屏幕。为了告诉学员镜头的取景范围,培训师需要双手将学员的双臂展开70度角。
一起参加活动的摄影记者周晓东,抱着完全好奇的心态和杨青风搭档实拍,对于能够拍到些什么根本毫无准备。刚刚开始学习拍摄的视障人必须和一个视力相对好些的协助者一起活动,协助者会简单提示视障人面前都有什么东西,需要拍摄的物体在什么位置,以避免没有拍到主体。盲人摄影最大的不同点是需要全面及时的沟通,视障人要告诉协助者他想拍什么内容以及对画面的理解,协助者则需要帮助他找到拍摄主体,并仔细讲解物体的位置形状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然后协助视障人用触摸的方式仔细了解被摄物体,视障人也可以在协助者背上画出自己想象的画面,然后利用协助者最大化地达到目的。
把这项活动带到中国的是英华盲人教育基金会的郝熙 (低视力,患有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他说,第一次接触时感觉这是件很不可思议的事,然而现在,他完全认同视障人通过学习摄影可以更直接地感受世界,通过画面语言可以搭建和健全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视障人的世界。
作为培训成果,杨青风和同事们的部分作品在三里屯展出。一滴水落下的形状、绊倒自己的警戒绳、盲道上的小坑……8位“盲人视角”的摄影作品引起了观展者们极大的兴趣。“1 1声音工作室”也希望这一培训项目能向盲校和社区推广,让更多的盲人享有用相机表达的机会。
“也许出了这个圈子就没人买账了,但拍照时真的有种释放的感觉。”杨青风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