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作为舆论传播的重要符号,是公众见解实现一致性的唯一手段。而我们都知道,语言中包含着大量的情绪浮动,情绪是我们最容易被点燃、最容易被利用的感知。由于这一舆论形态在舆论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十分有必要提出“情绪形态舆论”这一更加学术化的表达,因此這将是本文的最大亮点之一。研究该舆论形态,让我们重新认识到“情绪型舆论”的重要性和在舆论尚处于发酵时期做出必要的引导,也是在当前新形势下对舆论新形态做出的适时调整。
关键词:情绪;网络;舆论;透析
一、网络舆论环境中的情绪型表达——肯定与否定的“彷徨”
互联网络特别是社交网络从一诞生开始就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利用这些平台发布自己的生活状态、发表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也赋予了人们更多自由表达和民主参与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就是依靠语言或文字,這又往往带有情绪性的意味,有时把握不好就会形成语言暴力。因而,对于网络舆论环境中的情绪型表达,人们向来众口不一。
(一)肯定——情绪型表达是正常的社会解压阀
有分析认为,网络上出现的情绪型表达只是现代人释放社会压力的一种表现,无需过多干涉;相反,如果给予网民以更多的理解,倒不失为一种社会的解压阀。
再者,有学者提出,尽管网络中鱼龙混杂,语言等各方面的表达也不规范,但是仍然不能为了打击个别不良现象而让大部分网民失去表达的权利;而且,情绪型表达也不一定都是“坏”的一方面,也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例如一些“爱党爱国”的言论。如果“一刀切”,难免会伤害一部分人的爱国热情。了解网络中的表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知该事件的舆情与民意,从而更恰当地应对此事。
(二)否定——无形的网络情绪就是键盘暴力
当前,人们渐渐把精力从舆论事件转移到对个人的关注,稍有不如意甚至对他人进行谩骂、诽谤,甚至干预其现实生活。在众多网络暴民事件中,最轰动的要属“铜须门事件”,同时也掀起了人们对网络暴力的研究。对于此事,《纽约时报》等欧美报纸相继做出了报道,抨击中国网民的键盘暴力。认为中国网民的做法是对个人权利(隐私权、情感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等)的严重侵犯,《国际先驱论坛报》以《以键盘为武器的中国暴民》为题,激烈抨击中国网民的“暴民现象”。
因此,对网络舆论环境中的情绪型表达持反对意见的主要基于以下三种理由:
其一,践踏法律尊严。网络中的情绪型表达往往是被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物所激发,这样就容易对当事人造成困扰。一些网民仍处于原始的人治思想,对舆论焦点进行低级的道德谴责和道德攻击。这也暴露了网民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的不成熟性,这种过于简单的道德审判和集体讨伐忽视了法律在舆论事件中的尊严。
其二,挑战群体底线。网络中的各种社区就是各种“群体”所在的聚居地,古斯塔夫·勒庞指出:群体是冲动、易变和急躁的;群体易受感染、毫无思考力;群体情绪夸张、单纯又统一;群体偏执、专横、保守;群体既可能表现出极低的道德水平,也可以表现出个体根本达不到的崇高。个别网民在网络公共空间中带有道德审判和集体绑架的话语,极易引起群体的反感。
其三,扰乱社会秩序。情绪型表达就像谣言一样,这种非理性的话语极具传染性。不仅直接表现在网络空间中,而且能很快作用到显示生活中,扰乱大家的生活秩序。例如,中国与日本在钓鱼岛争端问题上,网络中就有很多“仇日”的话语,从而给现实生活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事态一旦蔓延,就很难控制。
二、对舆论中情绪表达形态形成的思考
情绪形态舆论来自于社会、作用于社会。但是,对其的评价应该是二维而不是一元的,不应该一味地肯定或否定。
那么网络舆论环境中的情绪型表达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发生呢?这种表达就必然有利或有害吗?持有情绪型表达的人是一个怎样的群体?他们的社会现状又是怎样的?如果放任自流,这种情绪型表达会自然消退吗?如果不会,作为网民的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怎么做?相关部门又应怎么做?又该如何引导到一个理性的轨道上?网络情绪型舆论是不是一个在全世界普遍的问题?那么这种表达又与我们每个人、每一个群体所在的文化圈层又有什么联系?能否从根本上解决这类社会情绪的出现或是将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这都是我在本文中所要思考的问题。
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下,对公众的意识形态起着重要引导作用的就是大众传媒,大众传播媒介能过轻易地将公众的观念和思想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生活中有许多网络事件表达着强烈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像是病毒一样悄无声息不知不觉地侵袭着人们的身心。当然,我们自然不应该否定有良好积极的感情出现,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仍是在“喷射”着负面的、甚至诋毁性的言语。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舆论的引导往往显得十分迫切。准确地说,情绪型舆论是一种阶段性很强的舆论形态。因此,在进行引导时,抓住时机十分重要。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甘肃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B019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编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
[2]童大焕 《“迁怒”与网络暴民及其他》,载《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第14期。
[3]【美】James W Kalat,Michelle N Shiota 著 周仁来等译《情绪》[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年。
作者简介
马雄,男,就职于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关键词:情绪;网络;舆论;透析
一、网络舆论环境中的情绪型表达——肯定与否定的“彷徨”
互联网络特别是社交网络从一诞生开始就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利用这些平台发布自己的生活状态、发表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也赋予了人们更多自由表达和民主参与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就是依靠语言或文字,這又往往带有情绪性的意味,有时把握不好就会形成语言暴力。因而,对于网络舆论环境中的情绪型表达,人们向来众口不一。
(一)肯定——情绪型表达是正常的社会解压阀
有分析认为,网络上出现的情绪型表达只是现代人释放社会压力的一种表现,无需过多干涉;相反,如果给予网民以更多的理解,倒不失为一种社会的解压阀。
再者,有学者提出,尽管网络中鱼龙混杂,语言等各方面的表达也不规范,但是仍然不能为了打击个别不良现象而让大部分网民失去表达的权利;而且,情绪型表达也不一定都是“坏”的一方面,也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例如一些“爱党爱国”的言论。如果“一刀切”,难免会伤害一部分人的爱国热情。了解网络中的表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知该事件的舆情与民意,从而更恰当地应对此事。
(二)否定——无形的网络情绪就是键盘暴力
当前,人们渐渐把精力从舆论事件转移到对个人的关注,稍有不如意甚至对他人进行谩骂、诽谤,甚至干预其现实生活。在众多网络暴民事件中,最轰动的要属“铜须门事件”,同时也掀起了人们对网络暴力的研究。对于此事,《纽约时报》等欧美报纸相继做出了报道,抨击中国网民的键盘暴力。认为中国网民的做法是对个人权利(隐私权、情感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等)的严重侵犯,《国际先驱论坛报》以《以键盘为武器的中国暴民》为题,激烈抨击中国网民的“暴民现象”。
因此,对网络舆论环境中的情绪型表达持反对意见的主要基于以下三种理由:
其一,践踏法律尊严。网络中的情绪型表达往往是被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物所激发,这样就容易对当事人造成困扰。一些网民仍处于原始的人治思想,对舆论焦点进行低级的道德谴责和道德攻击。这也暴露了网民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的不成熟性,这种过于简单的道德审判和集体讨伐忽视了法律在舆论事件中的尊严。
其二,挑战群体底线。网络中的各种社区就是各种“群体”所在的聚居地,古斯塔夫·勒庞指出:群体是冲动、易变和急躁的;群体易受感染、毫无思考力;群体情绪夸张、单纯又统一;群体偏执、专横、保守;群体既可能表现出极低的道德水平,也可以表现出个体根本达不到的崇高。个别网民在网络公共空间中带有道德审判和集体绑架的话语,极易引起群体的反感。
其三,扰乱社会秩序。情绪型表达就像谣言一样,这种非理性的话语极具传染性。不仅直接表现在网络空间中,而且能很快作用到显示生活中,扰乱大家的生活秩序。例如,中国与日本在钓鱼岛争端问题上,网络中就有很多“仇日”的话语,从而给现实生活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事态一旦蔓延,就很难控制。
二、对舆论中情绪表达形态形成的思考
情绪形态舆论来自于社会、作用于社会。但是,对其的评价应该是二维而不是一元的,不应该一味地肯定或否定。
那么网络舆论环境中的情绪型表达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发生呢?这种表达就必然有利或有害吗?持有情绪型表达的人是一个怎样的群体?他们的社会现状又是怎样的?如果放任自流,这种情绪型表达会自然消退吗?如果不会,作为网民的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怎么做?相关部门又应怎么做?又该如何引导到一个理性的轨道上?网络情绪型舆论是不是一个在全世界普遍的问题?那么这种表达又与我们每个人、每一个群体所在的文化圈层又有什么联系?能否从根本上解决这类社会情绪的出现或是将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这都是我在本文中所要思考的问题。
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下,对公众的意识形态起着重要引导作用的就是大众传媒,大众传播媒介能过轻易地将公众的观念和思想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生活中有许多网络事件表达着强烈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像是病毒一样悄无声息不知不觉地侵袭着人们的身心。当然,我们自然不应该否定有良好积极的感情出现,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仍是在“喷射”着负面的、甚至诋毁性的言语。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舆论的引导往往显得十分迫切。准确地说,情绪型舆论是一种阶段性很强的舆论形态。因此,在进行引导时,抓住时机十分重要。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甘肃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B019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编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
[2]童大焕 《“迁怒”与网络暴民及其他》,载《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第14期。
[3]【美】James W Kalat,Michelle N Shiota 著 周仁来等译《情绪》[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年。
作者简介
马雄,男,就职于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