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教学所涉及谓语和非谓语动词的选择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pwode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文与英文在语言上的差异是阻碍我们学生使用标准英语的一大绊脚石,面对这个现状,多数学生往往会受母语迁移的影响而独自创造出很多chinglish的句子,其中最为严重的一项莫过于在谓语和非谓语动词的使用上。因为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每个句子中,谓语基本上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此,我们就中文英文谓语和非谓语使用的差异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文英文;谓语;非谓语
  中文与英文在语言上的差异是阻碍我们学生使用标准英语的一大绊脚石,面对这个现状,多数学生往往会受母语迁移的影响而独自创造出很多chinglish的句子,其中最为严重的一项莫过于在谓语和非谓语动词的使用上。因为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每个句子中,谓语基本上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中英文所涉及到的谓语构成之异同
  在运用中文日常交流或写作过程中,一个简单的句子有几个谓语呢?答案是一个,中英文在这一点上的运用其实是相同的。比如:“我喜欢读英语。”这个句子当中,“我”便是动作“喜欢”的发出者,为句子的主语,“喜欢”则是句子的谓语,“读英语”这一动宾短语是“喜欢”这个动作的承受者,为宾语。如果用英语说这一句话便是:“I like reading English.”在这个句子中,“I”即为主语,“Like”为谓语,“reading English”为宾语。通过两个语种的表达来看,中英文的差异似乎不大。但是如果在真正使用的时候,针对于第二个英文表达的句子,很多学生往往会因为不明白英语当中谓语和非谓语动词如何去选择,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极有可能说成“I Like read English.”从而造成了chinglish情况的出现。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使用上的错误呢?这便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让我们回顾刚才所举的例句:“我喜欢读英语。”这个句子的动词有两个,一个是“喜欢”,另一个是“读”,在形式上没有任何区别。然而我们再来看看英语对句子的表达方式:“I Like reading English”,第一个动词是Like,第二个却使用了其非谓语形式的reading,于是两个词用法上的差异便导致了错误的出现,其原因自然是不理解英语在表达形式中什么时候该用谓语,什么时候该用非谓语动词。
  二、关于英语谓语的选择
  中文的谓语如果按照意思来分,可以分为“显性谓语”和“隐性谓语”两类,而英语里面所有的句子都有一个“显性谓语”,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否有动作产生,任何一个句子当中必定会出现一个可以识别的谓语。
  由此问题便出现了,何为显性谓语呢?所谓显性谓语指的是可以明显看出其动作的谓语。比如“我爱我家。”“我是一个兵。”这两个句子中的“爱”和“是”便是很明显的谓语动作,若运用到英语中则可以写成“Like”和“am”。而“我很累。”这个句子在中文中似乎看不到动作,便称其为“隐性谓语”。而英语则不一样,英语对于这个表达必须要用一个动词表现出来,那该如何呢?这个时候我们在说英语的时候,直接使用be动词的正确形式即可。这就意味着,在英语当中找不到谓语动词的时候我们就选择be动词。选好动词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主语和动词之间的关系,以确定不同关系下我们对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选择。
  三、主语、谓语和非谓语动词的关系以及句子动词形式的选择
  在搞清楚这层关系之前,我觉得我们还有必要弄清楚主语的分类。主语分为有生命和无生命两类,根据有无生命这一特点,我们的句子又可以分为有灵主语格和无灵主语格。接下来我们便按照这两类主语来分别探讨一下谓语的选择。
  (一)有灵主语格
  如人物、动物等有生命的事物作为主语的句子,此诗与主语直接产生直接关系的那个动作用谓语动词,其余都是由那个动作引出来的,皆用非谓语动词。
  例一:“王华打算去国外去学习。”
  这个句子应该如何选择谓语和非谓语呢?可以明显看出,这个句子的动作总共有三个,一个是“打算”,另一个是“去”,还有一个是“去学习”。该句中“打算”是王华直接发出来的,而“去”以及“去学习”都是“打算”所印出来的一系列动作,并非由王华直接发出,换句话说,就是有了“打算”才有“去”和“去学习”这两个动作的出现,因此便可将后面两个动词当做引出动词来看待,应当选择非谓语形式。故而用英语便可表达为:“Wang Hua plans to go abroad to study.”
  例二:“这条狗想去爬树。”
  在英语运用法则中,“想”是这句话中的主语直接发出来的动作,“去爬”便是“想”所引出来的,所以“想”用谓语形式,而“去爬”则用非谓语形式,这样我们便可写成:“The dog wangs to climb the tree.”
  (二)无灵主语格
  当一些没有生命或拟人化的事物做主语的时候,比如微笑、天气、打篮球等等。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根据主语是否包含动作来进行分类理解。
  1.不包含动作的主语
  这种句子一般较为简单,直接便可找到谓语,与前面所谓的有灵主语格大致相同。
  例一:“网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显而易见,这个句子中的谓语动作一看便是“扮演”二字,如果用英语表达便可直接写成这个句子:“Interne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
  例二:“这个任务被指派给张英去完成。”
  这个句子本身所具备的动作有两个,一个是“被指派”,另一个是“去完成”,然而,直接和主语发生的动作应该是“被指派”,而“完成”则是由“被指派”所引出来的动作。也就是说,这个任务一旦没有“被指派”,也就没有“去完成”这一动作的出现,那么,“去完成”也就成了“被指派”的引出动词,所以,“去完成”应该用非谓语形式,而“被指派”则当用谓语形式。因此,这个句子用英文便可写成:“This mission is assigned to Zhang Ying to finish.”
  2.包含动作的主语
  这个时候往往第一个动词为非谓语形式,第二个动词用谓语形式,后面的都得用非谓语形式。
  例一:“打篮球是我的最爱。”
  这样的句子中明显可以看出是包含了动作的主语,此处的“打”是第一个动词,“是”为第二个动词。那么“打”应当用非谓语形式,“是”则用谓语形式。如果用英语表达则可写成:“Playing basketball is my favorite.”
  例二:“学英语帮助我建立了自信。”
  这个句子中的“学”便是第一个包含动作的主语,其后的“帮助”则为第二个动作,“建立”为第三个动作。那么“学”和“建立”应当用非谓语形式,而“帮助”则用谓语形式。用英文可写成:“Studying English helps me(to) build my confidence.”
  通过这样条理性的解析,学生便可轻松地区分中英文简单句在谓语使用上的差异了吧。其实我们平时在英语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多对比英文和中文的差异,也算是一种乐趣,当然,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不能忘了母语,有了扎实的母语基本功,学习别的语言便显得尤为轻松。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阶段英语翻译教学中,虽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提升了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促进了英语的听说读写译整体能力的提升,但是从教师和学生身上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英语翻译教学所要达到的理想效果。英语翻译教学对于提高英语翻译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满足教育部门对英语翻译教学的要求,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英语翻译技能的掌握水平。本文分析了英语翻译教学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
摘 要:把物理学中的“二力合成”原理,运用到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中,通过有效调动学生的潜在动能,广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引导学生掌握学好英语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有助于职业技术院校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二力合成;英语教学;教学效果  一、引言  社会学研究认为,课堂是一个微观社会,课堂教学过程是课堂中各种角色之间相互作用并发挥其特有功能的过程。课堂
文章借助Novy(2006)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2000~2008年中国与OECD国家的双边服务贸易成本。从测算的结果来看,中国与OECD国家的双边服务贸易成本在总体上经历了平缓下降的过程。
摘 要:商务英语课程的出现是英语语言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近20多年来,商务英语在我国高校已经从一两门单独的课程发展成为了一个自成体系的学科。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使我国更好的融入世界,更好的应对各方面挑战,必须加强对商务英语课程的体系构建。  关键词: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学科建设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以及交流
摘 要:法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法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经历了英语强势的冲击,依然保持者自身的语言魅力,在多年的文明洗礼进程中保持着独立而充满活力的状态。对法语历史演变和现状的分析,有利于更好掌握和认识法语的发展过程,了解法语在演变中的特点,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学习法语,丰富我们的语言文化素养。  关键词:法语;历史演变;现状  法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对于世
摘 要: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是停留于表层的作秀,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衔接,而是在整体深刻理解文本和学生实际后焕发的自然而然的创设和生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评价;策略  “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在《蜀相》中用敏锐的眼光欣赏台阶上毫不起眼的小草,从中发现了每一个生命独特的
一、认真领悟编写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编写的。每一课都由“教学提示”和“情境图”组成。“教学提示”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顺序提出了大体的要求:“情境图”则为本课的“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一个或多个生活化的“口语交际小环境”。教学前,我们应该对照《语文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材,仔细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