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序曲
2007年9月,我大学毕业来到广州,初为人师就当上了初一(2)班的班主任。工作第一年,我面临的是新城市、新班主任、新老师的多重身份压力,只能边学边做。我的学生是号称“非主流”的90后,他们大多家境良好、个性十足、桀骜不驯,仿佛一块块棱角分明的顽石。而我,身为80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同样个性鲜明,真担心我会和学生水火不容。
然而在3年的不断摸索、不断失败、不断反思中,我渐渐在失败中成长起来了,开始领悟:水,可以汹涌澎湃,也可以轻歌曼舞,水与石一次次地碰撞,并不意味着要磨平顽石的棱角,相反水可以唤起坚硬礁石内心的柔软,让水与石共谱一曲和谐之歌。
第一乐章:冲突与化解——班主任犯错,与学生“同罪”
王晓春老师说过:“班主任工作林林总总、纷繁复杂,然而细想起来,一共不过三大块:班风建设、班级日常管理、问题学生诊疗。”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班规对整个班级的稳定,良好班风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班规的制定,需要班主任有预见性,需要集思广益,但是更需要的是实施。
初一刚开学,我就制定了详细的班规,洋洋洒洒一大篇,在班会课上大声朗读了一番。学生听得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当时还是新老师兼新班主任的我,自以为教育效果良好而自鸣得意,可不到半个月,学生之间熟悉了之后,整个班的问题开始层出不穷。上课讲话、午休迟到、作业欠交、自习课乱走……我像一个救火队员,刚扑灭了东边的火,西边又是火光冲天。我每天疲于奔命。
直至有一天,我辗转从一位老师那里听来了学生对我的评价——“唐老师记性不好,老说罚我们,自己又会忘掉”。我忽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没有爱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可是没有惩罚的教育也不是完整的教育。老师在观察学生,学生也在观察老师,班规既然制定了,就要在修改之前坚定地执行下去。
“铁血政策”执行了,学生最初很不适应,怨声四起。比如早上迟到,班规里是要罚下午扫地的,有些同学很不理解,特别是一个老爱迟到的男生小赖,在第5次被记名之后,竟然当着我的面扔了扫把,咆哮着吼:“我不扫了!”我压抑住内心的怒气,以不变应万变。
可巧,过了几天学校组织学生去健康中心体检,我要求学生比规定提早10分钟到。第二天,对广州的路不熟悉的我,竟然搞错了地铁站名,待我气喘吁吁地赶到健康中心时,整个班的学生已经排好了队在等我。一见到我,全班的学生开始吵吵嚷嚷,小赖的大嗓门尤其刺耳:“老师就可以迟到,就故意罚我们!”我愣住了,想了想,本来到嘴边的理由换成了3个字——“我错了”,接下来,我表示老师也是班上的一份子,迟到了也要受罚,而且要重罚,你们罚一天,那老师要罚一周。
第二天一大早,我拿起扫把就开始打扫,学生似乎遗忘了昨天的事,反应平淡。我为了避免被说成作秀,并不主动提起。过一天,我又拿起扫把扫地时,有同学开始问起来:“老师,你为什么要扫地啊?”我并不作答。结果他们自己互相回忆、补充,想起了罚扫事件,一时,整个班开始窃窃私语:“老师真的扫哦。”到了第三天,我再拿起扫把的时候,已经有学生主动跑来跟我说:“老师,您别扫了,意思意思就行了,让我来扫吧。”我没有同意。后来几天,越来越多的学生来帮我扫地,我都谢绝了。最后一天,我站在讲台上说:“这个星期,我为自己的错负了责。错了就要认,还要罚。老师不是要故意为难大家,只是班规一旦制定就必须实施。如果你觉得不合理,可以在班会课上提出修改意见,这个班是我们大家的。我们应该要共同制定班规,共同执行。”我的余光扫到了小赖那低垂的头,自此,再有迟到的学生都乖乖地去扫地。
当然,态度强硬的做法是班级混乱时的非常之举,是要展现给学生看的,体现班主任整顿班风的决心,可要想班级长治久安,还是要以德服人。所以经过一段时间“严打”之后,我们的班规适当做出了一些人性化的调整。很多时候,理论和实践,情感和法理都是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学生也能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进而配合老师,共同为班级出谋划策。
第二乐章:发掘与提升——做一个“懒惰”的班主任
升入初二的第一次学年考试,我们班集体失利,学生的积极性霎时跌到谷底,大家都像霜打的茄子,一副蔫头蔫脑的样子。我心急如焚,又不知从何抓起。开班会、召集班干动员、调侃气氛,成效都不大,甚至有学生抱怨自己的班级本来就是最差的。
不多久,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开始了,这可是学校的盛事。可是我在班里动员的时候,除了几个文艺积极分子,大家普遍兴致不高,还有人放言,又是垫底啦,我们班就是这水平。的确,初一的时候,我们班的节目华尔兹舞只在年级拿了个安慰奖,更不要说参加全校比赛了。
我组织文艺骨干认真反思失败,恰逢那年是奥运年,我们就敲定了爱国和奥运的主题。再根据我们班的优势,节目由一男一女的诗歌朗诵串起3个小节目,分别是舞蹈《春天的故事》、小合唱《七子之歌》和扇舞《北京欢迎你》,这样算下来,我们班的同学要上三分之二。
接下来就是选人、定舞蹈动作、剪辑音乐、安排排练,学生忽而跑来说谁谁不肯上,或者说舞蹈不会跳,又说没地方排练……我忙得像个陀螺,天天脚不沾地的。比赛的日子近了,我想看看排练的效果,负责的小谊给我个晴天霹雳:“除了第一段舞蹈,其余的都没排。”我忍不住生气:“两个星期前,不是已经在排第一段了吗?”
“对啊,后面的,老师您还没说……”我顿时感觉百味杂陈,失望、沮丧、无奈……离比赛不到两周了,怎么办?学生站在一旁,一副听从安排的模样。忽然,我的眼睛落到了书架上,霎时间,我做了一个看似疯狂的决定:“老师帮你们排好了第一段,剩下的就看你们了,这是你们的艺术节。”学生的眼睛睁得老大,我点点头就走开了。
说到做到,我不再追问艺术节的事,学生看我撒手不管,急了,只能自己商量,毕竟上台的是他们。后来的排练,只有他们邀请,我才去看。
比赛那一天,抑扬顿挫的诗歌朗诵响起,伴着《春天的故事》的音乐,6个女孩行云流水般的舞蹈,白裙飘飘,宛若仙子;然后灯光渐暗,十几个学生手持蜡烛,深情演绎《七子之歌》;最后节奏一变,8个女孩穿着班服表演扇舞,她们竟然还自己加上了手语动作。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我欣慰地笑了,原来我的学生那么有艺术天赋,而我一直没有发现。宣布成绩的时候,我们果不其然地得了一等奖,我们兴奋地拥抱、大喊大叫,那一刻,我们的心贴得很近。比赛过后,很多同学的QQ签名都改成了与艺术节有关的,大家都从心底热爱起这个集体来,而学生的成绩也一路高歌,到期末有了很大的提升。
我的改变,源自书架上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有两类班主任,一类是整天守着学生,事必躬亲,另一类并不时刻守着学生,而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第一类班主任培养的是永远离不开人的学生,第二类班主任培养的能力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我们都知道有时候教学生做事,不如自己做的快速,但是一刻不停地陪学生、或者说监督学生,老师的精力、体力消耗不说,学生的能力也根本得不到提升。做一个“懒惰”的班主任,学会去发掘学生的优点,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做,从旁适当地指导。学生乐在其中,能力得到提升,教师也能从繁杂琐事中解放,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乐章:奋斗与收获——携手并进,祝福在心
经过两年的磨合,我和学生由最初的战争不断已发展到初三的默契十足。六月中考,当送他们入考场的时候,场外站满了焦急等待的家长,而我的牵挂也一点不少。我才发现这3年,这些孩子已经深深走入了我的心里,和他们3年的相处,最后是毕业收获的欣喜,尽化成一句“前程似锦”的祝福。
中考过后第一个教师节,学生早早就开始筹划,我却在当天必须赶往别处参加一个活动。很多学生给我打电话,说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回来了,希望能见到我。我抱歉地说要弄到很晚,请他们先回家。不久,一条短信响起“老师,你慢慢来,今天是你的节日,我们等你”。我的心泛起一丝感动。晚上8点钟,我赶到饭店的时候,留下的17个孩子把店里的桌拼成一张长桌,齐齐在等我,竟然连菜都没有上。那一刻,我确实红了眼眶。
原来这就是所谓老师的幸福,不是金钱物质的奢华,不是中考成绩的骄傲,而是学生能念着你的这份情。
尾曲
水和石,一刚一柔,一动一静。一块块粗糙坚硬的顽石经过水的滋润、抚摸,也会变得润泽而富有灵性。一带徐徐流淌的水有了石的点缀、拦阻,就多了几分生命的和谐韵律。泉水拍击山石,发出泠泠的清响;山石回应泉水,和出动听的旋律。教育也是如此,用心的教育定能唤起学生内心的温情,谁说只有我教育了他们,在这过程中我也倍受启发。而这往后的漫漫教育长路,我还将继续传唱这水与石的和谐之音。
(本文获一等奖)
2007年9月,我大学毕业来到广州,初为人师就当上了初一(2)班的班主任。工作第一年,我面临的是新城市、新班主任、新老师的多重身份压力,只能边学边做。我的学生是号称“非主流”的90后,他们大多家境良好、个性十足、桀骜不驯,仿佛一块块棱角分明的顽石。而我,身为80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同样个性鲜明,真担心我会和学生水火不容。
然而在3年的不断摸索、不断失败、不断反思中,我渐渐在失败中成长起来了,开始领悟:水,可以汹涌澎湃,也可以轻歌曼舞,水与石一次次地碰撞,并不意味着要磨平顽石的棱角,相反水可以唤起坚硬礁石内心的柔软,让水与石共谱一曲和谐之歌。
第一乐章:冲突与化解——班主任犯错,与学生“同罪”
王晓春老师说过:“班主任工作林林总总、纷繁复杂,然而细想起来,一共不过三大块:班风建设、班级日常管理、问题学生诊疗。”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班规对整个班级的稳定,良好班风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班规的制定,需要班主任有预见性,需要集思广益,但是更需要的是实施。
初一刚开学,我就制定了详细的班规,洋洋洒洒一大篇,在班会课上大声朗读了一番。学生听得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当时还是新老师兼新班主任的我,自以为教育效果良好而自鸣得意,可不到半个月,学生之间熟悉了之后,整个班的问题开始层出不穷。上课讲话、午休迟到、作业欠交、自习课乱走……我像一个救火队员,刚扑灭了东边的火,西边又是火光冲天。我每天疲于奔命。
直至有一天,我辗转从一位老师那里听来了学生对我的评价——“唐老师记性不好,老说罚我们,自己又会忘掉”。我忽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没有爱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可是没有惩罚的教育也不是完整的教育。老师在观察学生,学生也在观察老师,班规既然制定了,就要在修改之前坚定地执行下去。
“铁血政策”执行了,学生最初很不适应,怨声四起。比如早上迟到,班规里是要罚下午扫地的,有些同学很不理解,特别是一个老爱迟到的男生小赖,在第5次被记名之后,竟然当着我的面扔了扫把,咆哮着吼:“我不扫了!”我压抑住内心的怒气,以不变应万变。
可巧,过了几天学校组织学生去健康中心体检,我要求学生比规定提早10分钟到。第二天,对广州的路不熟悉的我,竟然搞错了地铁站名,待我气喘吁吁地赶到健康中心时,整个班的学生已经排好了队在等我。一见到我,全班的学生开始吵吵嚷嚷,小赖的大嗓门尤其刺耳:“老师就可以迟到,就故意罚我们!”我愣住了,想了想,本来到嘴边的理由换成了3个字——“我错了”,接下来,我表示老师也是班上的一份子,迟到了也要受罚,而且要重罚,你们罚一天,那老师要罚一周。
第二天一大早,我拿起扫把就开始打扫,学生似乎遗忘了昨天的事,反应平淡。我为了避免被说成作秀,并不主动提起。过一天,我又拿起扫把扫地时,有同学开始问起来:“老师,你为什么要扫地啊?”我并不作答。结果他们自己互相回忆、补充,想起了罚扫事件,一时,整个班开始窃窃私语:“老师真的扫哦。”到了第三天,我再拿起扫把的时候,已经有学生主动跑来跟我说:“老师,您别扫了,意思意思就行了,让我来扫吧。”我没有同意。后来几天,越来越多的学生来帮我扫地,我都谢绝了。最后一天,我站在讲台上说:“这个星期,我为自己的错负了责。错了就要认,还要罚。老师不是要故意为难大家,只是班规一旦制定就必须实施。如果你觉得不合理,可以在班会课上提出修改意见,这个班是我们大家的。我们应该要共同制定班规,共同执行。”我的余光扫到了小赖那低垂的头,自此,再有迟到的学生都乖乖地去扫地。
当然,态度强硬的做法是班级混乱时的非常之举,是要展现给学生看的,体现班主任整顿班风的决心,可要想班级长治久安,还是要以德服人。所以经过一段时间“严打”之后,我们的班规适当做出了一些人性化的调整。很多时候,理论和实践,情感和法理都是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学生也能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进而配合老师,共同为班级出谋划策。
第二乐章:发掘与提升——做一个“懒惰”的班主任
升入初二的第一次学年考试,我们班集体失利,学生的积极性霎时跌到谷底,大家都像霜打的茄子,一副蔫头蔫脑的样子。我心急如焚,又不知从何抓起。开班会、召集班干动员、调侃气氛,成效都不大,甚至有学生抱怨自己的班级本来就是最差的。
不多久,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开始了,这可是学校的盛事。可是我在班里动员的时候,除了几个文艺积极分子,大家普遍兴致不高,还有人放言,又是垫底啦,我们班就是这水平。的确,初一的时候,我们班的节目华尔兹舞只在年级拿了个安慰奖,更不要说参加全校比赛了。
我组织文艺骨干认真反思失败,恰逢那年是奥运年,我们就敲定了爱国和奥运的主题。再根据我们班的优势,节目由一男一女的诗歌朗诵串起3个小节目,分别是舞蹈《春天的故事》、小合唱《七子之歌》和扇舞《北京欢迎你》,这样算下来,我们班的同学要上三分之二。
接下来就是选人、定舞蹈动作、剪辑音乐、安排排练,学生忽而跑来说谁谁不肯上,或者说舞蹈不会跳,又说没地方排练……我忙得像个陀螺,天天脚不沾地的。比赛的日子近了,我想看看排练的效果,负责的小谊给我个晴天霹雳:“除了第一段舞蹈,其余的都没排。”我忍不住生气:“两个星期前,不是已经在排第一段了吗?”
“对啊,后面的,老师您还没说……”我顿时感觉百味杂陈,失望、沮丧、无奈……离比赛不到两周了,怎么办?学生站在一旁,一副听从安排的模样。忽然,我的眼睛落到了书架上,霎时间,我做了一个看似疯狂的决定:“老师帮你们排好了第一段,剩下的就看你们了,这是你们的艺术节。”学生的眼睛睁得老大,我点点头就走开了。
说到做到,我不再追问艺术节的事,学生看我撒手不管,急了,只能自己商量,毕竟上台的是他们。后来的排练,只有他们邀请,我才去看。
比赛那一天,抑扬顿挫的诗歌朗诵响起,伴着《春天的故事》的音乐,6个女孩行云流水般的舞蹈,白裙飘飘,宛若仙子;然后灯光渐暗,十几个学生手持蜡烛,深情演绎《七子之歌》;最后节奏一变,8个女孩穿着班服表演扇舞,她们竟然还自己加上了手语动作。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我欣慰地笑了,原来我的学生那么有艺术天赋,而我一直没有发现。宣布成绩的时候,我们果不其然地得了一等奖,我们兴奋地拥抱、大喊大叫,那一刻,我们的心贴得很近。比赛过后,很多同学的QQ签名都改成了与艺术节有关的,大家都从心底热爱起这个集体来,而学生的成绩也一路高歌,到期末有了很大的提升。
我的改变,源自书架上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有两类班主任,一类是整天守着学生,事必躬亲,另一类并不时刻守着学生,而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第一类班主任培养的是永远离不开人的学生,第二类班主任培养的能力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我们都知道有时候教学生做事,不如自己做的快速,但是一刻不停地陪学生、或者说监督学生,老师的精力、体力消耗不说,学生的能力也根本得不到提升。做一个“懒惰”的班主任,学会去发掘学生的优点,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做,从旁适当地指导。学生乐在其中,能力得到提升,教师也能从繁杂琐事中解放,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乐章:奋斗与收获——携手并进,祝福在心
经过两年的磨合,我和学生由最初的战争不断已发展到初三的默契十足。六月中考,当送他们入考场的时候,场外站满了焦急等待的家长,而我的牵挂也一点不少。我才发现这3年,这些孩子已经深深走入了我的心里,和他们3年的相处,最后是毕业收获的欣喜,尽化成一句“前程似锦”的祝福。
中考过后第一个教师节,学生早早就开始筹划,我却在当天必须赶往别处参加一个活动。很多学生给我打电话,说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回来了,希望能见到我。我抱歉地说要弄到很晚,请他们先回家。不久,一条短信响起“老师,你慢慢来,今天是你的节日,我们等你”。我的心泛起一丝感动。晚上8点钟,我赶到饭店的时候,留下的17个孩子把店里的桌拼成一张长桌,齐齐在等我,竟然连菜都没有上。那一刻,我确实红了眼眶。
原来这就是所谓老师的幸福,不是金钱物质的奢华,不是中考成绩的骄傲,而是学生能念着你的这份情。
尾曲
水和石,一刚一柔,一动一静。一块块粗糙坚硬的顽石经过水的滋润、抚摸,也会变得润泽而富有灵性。一带徐徐流淌的水有了石的点缀、拦阻,就多了几分生命的和谐韵律。泉水拍击山石,发出泠泠的清响;山石回应泉水,和出动听的旋律。教育也是如此,用心的教育定能唤起学生内心的温情,谁说只有我教育了他们,在这过程中我也倍受启发。而这往后的漫漫教育长路,我还将继续传唱这水与石的和谐之音。
(本文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