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验式报道主要是指出镜记者在现场利用自身的触觉、嗅觉、味觉将现场信息予以细化,将其他感官信息与新闻画面、有声语言三者相结合。面对现场、实物,出镜记者可以用摸、问、敲打、闻、尝等方法,来弥补声画手段在传播新闻信息上的先天不足,使观众通过出镜记者的感官体验,感受到新闻的现场感的逼真效果。
关键词:体验式报道;出镜记者现场报道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能呈现给观众的主要元素是二维的,即有声语言和新闻画面。但是,如果记者利用自身的感官机能体味新闻现场并向观众传递出来,那么输出给观众的新闻信息将从二维变成三维甚至四维。
但是在實践的过程中,通过对大量的体验式出镜报道作品的研究,我们发现大家对体验式报道的认识存在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体验式报道的体验行为大于一切,从而忽略了语言表达的重要性;二是加入感官体验的环节后,报道顺序和节奏显得凌乱;三是体验报道过程中不善于选取实物进行细节描述。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善策略:
一、感官体验为辅,语言报道为主:
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通过对现场实物的摸、问、敲打、闻、尝等方法,向观众传递与新闻事件相关的色、形、味等,可以使新闻内容引人入胜,增强观众和记者的参与感、“我在场”被强调,增加了报道的可视性,也丰富了报道的手段。但是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体验式手法,毕竟只是方式之一,无法取代语言报道的重要性。
央视资深记者张鹏军曾经出镜报道了横跨黄河的电力设施建设情况,这是我国西电东送的能源大通道,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电的距离最长、输电容量最大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就在横跨黄河的项目正在进行最后走线时,记者张鹏军在现场带来了最新报道。当室内主持人把画面给到记者张鹏军的时候,我们发现张鹏军正吊着安全绳索在攀爬塔台,他手脚并用,行动缓慢,气喘吁吁,甚至都来不及和主持人正式打个招呼,这一段攀爬体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电缆工人平时工作环境的不易,张鹏军向观众介绍道:“我只爬到距离地面50米的高度,已经花了20分钟,心中害怕,而电力工人真正的作业高度是在我的头顶上方垂直地面约300米的地方。”这时画面切到正在电缆线上行走的工人。当画面再次切回,张鹏军手拿电缆线解释,工人们就是在他手拿的这种电缆线上行走,直径5厘米,随后抛出问题并一一向观众说明工人们为什么要去这么危险的地方,他们要在那里做什么具体的工作,他们是怎么抵达那里的。 这一段报道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电力工人的日常工作内容和危险艰苦的环境,就连走电缆的感觉也通过5厘米实物让观众心中有数了,这就是体验式报道的附加价值所在,把不可感受的变成了可感受的,把不可传递的变成了可传递的。但是如果记者仅仅只有开场65秒的攀爬,没有后面关于工人、电缆、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的语言细节描述,那么记者高空攀爬这一段体验只能成为一套无信息意义的动作。
因此体验式报道的体验只是报道的引子,丰富报道形式的方式,体验过程并不能取代语言报道,相反只有通过生动的语言报道才能提升记者体验行为的价值。
二、体验式报道需要提前走位:
记者进行体验式报道大多时候采用动态的、走动的报道方式,出镜记者依据报道主题,合理利用新闻现场的空间条件,将报道内容与新闻现场紧密结合,力求每一关键信息点的报道都可以利用新闻现场的场景或实物进行报道、体验,利用现场报道的空间转移营造出三位效果的“立体信息空间”。
边走边说,边体验边报道,对于出镜记者来说,注意力的合理分配显得格外重要,肢体动作变化、物品演示体验,这些动作在体验过程中势必会干扰有声语言的,以致词不达意、逻辑混乱。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在实际拍摄之前要进行走位,包括路线设计、动作设计、语言组织等,如果涉及需要出镜记者具体体验某些实物,记者在事前必须亲手操作演示,切不可听专家的解说就自认为掌握了操作方法。在踩点走场过程中牢记每个点的关键信息和关联词,尽可能多预演几次,甚至可以多准备几个预案,以防特殊情况发生。
在一期学生作品中,学生报道的内容是五一期间黄山景区的游客量,本来的想法是出镜记者站在景区检票口先介绍整个五一期间预计接待的客流量,然后拾阶而上和游客一起行走体验沿途风景,并介绍今年五一期间黄山景区是如何应对客流高峰的。可是由于没有提前走位,出现了以下意外情况:站在检票口报道的时候,由于游人是逆向记者的方向,所以镜头不断被过路的游人打断。拾阶而上的时候,介绍景区如何实行限量分流,可是记者所站位置身后的画面并没有能很好地说明游客分流了。因此提前走位预演、准备预案是保证动态式体验报道传播效果的首要因素。
央视记者蝴蝶曾经去福建某纺织工厂报道该厂的消防演习情况,她和工人们一起呆在车间,以工人们作业的画面为背景,介绍车间里有哪些易燃易爆物品,警铃响起,她和工人们一起有序逃离,边逃离边介绍注意事项,出了车间,在操坪上再介绍人员集合后该做什么。车间,逃离线路,操坪,这个体验过程行云流水,观众一目了然,场景多信息多但报道不乱,这与她事先反复走位踩点是分不开的。
但是,提前走位踩点的目的是减少播出时的意外与混乱,而不是把出镜报道变成生硬的演戏。端午节期间,上海台某女记者在公园报道各种端午习俗,每个摊位都设置了一样民俗小件,记者提前走位的安排是边走边说开场,然后走到每个摊位逐个体验与介绍,但是由于直播时,记者没有开场说话,而是直接走到了第一个摊位,与之前的踩点演练有异,记者竟然叫停,让主持人重新连线。把提前走位变成不能变通的表演,令场内场外都尴尬不已,新闻现场的真实性也大打折扣。
三、体验式报道应强调感官描述
体验式报道的体验人是记者,最能利用的是语言和画面,同时出镜记者可以在现场利用自身的触觉、嗅觉、味觉将现场信息予以细化,将其他感官信息与新闻画面、有声语言三者相结合。摸、问、敲、打、闻、尝等方法均可以用上,并把对实物的感官体验加以描述,使观众身临其境。
参考文献:
[1]宋晓阳.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1
[2]张树锋. 非语言符号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应用[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30(05):98-101
本文获“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教师科研能力促进计划项目”(编号201850014)资助
关键词:体验式报道;出镜记者现场报道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能呈现给观众的主要元素是二维的,即有声语言和新闻画面。但是,如果记者利用自身的感官机能体味新闻现场并向观众传递出来,那么输出给观众的新闻信息将从二维变成三维甚至四维。
但是在實践的过程中,通过对大量的体验式出镜报道作品的研究,我们发现大家对体验式报道的认识存在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体验式报道的体验行为大于一切,从而忽略了语言表达的重要性;二是加入感官体验的环节后,报道顺序和节奏显得凌乱;三是体验报道过程中不善于选取实物进行细节描述。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善策略:
一、感官体验为辅,语言报道为主:
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通过对现场实物的摸、问、敲打、闻、尝等方法,向观众传递与新闻事件相关的色、形、味等,可以使新闻内容引人入胜,增强观众和记者的参与感、“我在场”被强调,增加了报道的可视性,也丰富了报道的手段。但是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体验式手法,毕竟只是方式之一,无法取代语言报道的重要性。
央视资深记者张鹏军曾经出镜报道了横跨黄河的电力设施建设情况,这是我国西电东送的能源大通道,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电的距离最长、输电容量最大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就在横跨黄河的项目正在进行最后走线时,记者张鹏军在现场带来了最新报道。当室内主持人把画面给到记者张鹏军的时候,我们发现张鹏军正吊着安全绳索在攀爬塔台,他手脚并用,行动缓慢,气喘吁吁,甚至都来不及和主持人正式打个招呼,这一段攀爬体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电缆工人平时工作环境的不易,张鹏军向观众介绍道:“我只爬到距离地面50米的高度,已经花了20分钟,心中害怕,而电力工人真正的作业高度是在我的头顶上方垂直地面约300米的地方。”这时画面切到正在电缆线上行走的工人。当画面再次切回,张鹏军手拿电缆线解释,工人们就是在他手拿的这种电缆线上行走,直径5厘米,随后抛出问题并一一向观众说明工人们为什么要去这么危险的地方,他们要在那里做什么具体的工作,他们是怎么抵达那里的。 这一段报道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电力工人的日常工作内容和危险艰苦的环境,就连走电缆的感觉也通过5厘米实物让观众心中有数了,这就是体验式报道的附加价值所在,把不可感受的变成了可感受的,把不可传递的变成了可传递的。但是如果记者仅仅只有开场65秒的攀爬,没有后面关于工人、电缆、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的语言细节描述,那么记者高空攀爬这一段体验只能成为一套无信息意义的动作。
因此体验式报道的体验只是报道的引子,丰富报道形式的方式,体验过程并不能取代语言报道,相反只有通过生动的语言报道才能提升记者体验行为的价值。
二、体验式报道需要提前走位:
记者进行体验式报道大多时候采用动态的、走动的报道方式,出镜记者依据报道主题,合理利用新闻现场的空间条件,将报道内容与新闻现场紧密结合,力求每一关键信息点的报道都可以利用新闻现场的场景或实物进行报道、体验,利用现场报道的空间转移营造出三位效果的“立体信息空间”。
边走边说,边体验边报道,对于出镜记者来说,注意力的合理分配显得格外重要,肢体动作变化、物品演示体验,这些动作在体验过程中势必会干扰有声语言的,以致词不达意、逻辑混乱。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在实际拍摄之前要进行走位,包括路线设计、动作设计、语言组织等,如果涉及需要出镜记者具体体验某些实物,记者在事前必须亲手操作演示,切不可听专家的解说就自认为掌握了操作方法。在踩点走场过程中牢记每个点的关键信息和关联词,尽可能多预演几次,甚至可以多准备几个预案,以防特殊情况发生。
在一期学生作品中,学生报道的内容是五一期间黄山景区的游客量,本来的想法是出镜记者站在景区检票口先介绍整个五一期间预计接待的客流量,然后拾阶而上和游客一起行走体验沿途风景,并介绍今年五一期间黄山景区是如何应对客流高峰的。可是由于没有提前走位,出现了以下意外情况:站在检票口报道的时候,由于游人是逆向记者的方向,所以镜头不断被过路的游人打断。拾阶而上的时候,介绍景区如何实行限量分流,可是记者所站位置身后的画面并没有能很好地说明游客分流了。因此提前走位预演、准备预案是保证动态式体验报道传播效果的首要因素。
央视记者蝴蝶曾经去福建某纺织工厂报道该厂的消防演习情况,她和工人们一起呆在车间,以工人们作业的画面为背景,介绍车间里有哪些易燃易爆物品,警铃响起,她和工人们一起有序逃离,边逃离边介绍注意事项,出了车间,在操坪上再介绍人员集合后该做什么。车间,逃离线路,操坪,这个体验过程行云流水,观众一目了然,场景多信息多但报道不乱,这与她事先反复走位踩点是分不开的。
但是,提前走位踩点的目的是减少播出时的意外与混乱,而不是把出镜报道变成生硬的演戏。端午节期间,上海台某女记者在公园报道各种端午习俗,每个摊位都设置了一样民俗小件,记者提前走位的安排是边走边说开场,然后走到每个摊位逐个体验与介绍,但是由于直播时,记者没有开场说话,而是直接走到了第一个摊位,与之前的踩点演练有异,记者竟然叫停,让主持人重新连线。把提前走位变成不能变通的表演,令场内场外都尴尬不已,新闻现场的真实性也大打折扣。
三、体验式报道应强调感官描述
体验式报道的体验人是记者,最能利用的是语言和画面,同时出镜记者可以在现场利用自身的触觉、嗅觉、味觉将现场信息予以细化,将其他感官信息与新闻画面、有声语言三者相结合。摸、问、敲、打、闻、尝等方法均可以用上,并把对实物的感官体验加以描述,使观众身临其境。
参考文献:
[1]宋晓阳.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1
[2]张树锋. 非语言符号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应用[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30(05):98-101
本文获“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教师科研能力促进计划项目”(编号201850014)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