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地图上看,武关位于秦岭东段的少习山下;从行政区划上看,武关位于今天的陕南丹凤县武关镇境内。
自古以来,武关便以“扼秦楚之交,据山川之险”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占据了武关,往北可从长江流域的南阳、襄阳直捣关中,势不可挡。在古代,武关对于秦岭南北的政治局势往往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意义。
特殊的地理位置,让武关从建立之日起就与战争结缘,千百年来,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战役都在关城下打响,而一场战役的胜败,往往就能决定某个王朝的盛衰兴亡。
少习山下,4万平方米的关城
从武关镇镇政府再往前走不远,就是武关的西门。假如没人告诉你,可能谁也不会想到,路边矗立的一块夯土就是武关残存的城墙。“我小时候,东门和西门都还在,后来破坏得厉害,特别是‘文革’时期,几乎拆完了。”年已古稀的退休老教师田爵勋是土生土长的武关人,也是武关的研究专家。
在田老的记忆里,武关东、西门城楼以及城墙的消失,并不是很久远的事,只不过,武关地理重要性的没落却已经很久了。如今,在武关东门到西门的关城古街上,早已没有了金戈铁马的喧嚣激昂,街道两边尽是挂满玉米的古旧民居,街道上还有人们晾晒的衣物……漫漫雄关就这样隐没在市井炊烟里。
武关民风淳朴,走在古街上,居民们会很主动地做起导游——哪里是西门,哪里是东门,哪里是南门。由于街道尚存,东门和西门原址还不难找到,但是南门则不知道已经成为谁家的宅基地了。人口一天天增加,村镇也在一天天扩大,原来是城墙的地方,大部分已经变成了“院墙”,只有仅存的夯土墙基还默默地呆在那里,告诉着人们这里曾经的沧桑……在武关镇,不可触摸的历史早已悄悄流走,年纪大的居民也许还知道一些武关的旧事,但他们的后辈们大多数已经不能理解武关,更不知道作为他们出生地的武关,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四大要塞之一。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杨亚长考证,武关关城的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一路狂奔,从关城这头跑到那头其实也用不了5分钟时间。但就是这样一点地方,在历史上却常常重兵驻扎,成为南下巴楚的重要关口。武关地形险要,北依高峻的少习山,西、南、东紧临武关河深涧,“一夫守垒,万夫沉滞”之势不言而喻,古来便有“武关一掌闭秦中,湘郧江淮路不通”的诗句。
正是因为这里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古往今来大小战事数以千计,所谓“武关漫血、枯骨成冢”的说法毫不夸张。每一次武关地区的考古发掘,出土最多的就是各式兵器,它们不仅是埋在地下,甚至还深深地嵌入了夯土城墙中。公元1973年的一次考古发掘,专家在关城北面不足60平米的区域内,总共挖出古代兵器176件,其中青铜箭镞106支、弩机8具;剑、戟、戈、匕等共计62件。如此密集的战场兵器堆积,不仅考古学者们前所未见,同样也让世人感到震惊——那么,并不雄浑的武关关墙之下,究竟发生过怎样惨烈的战事?
翻阅史籍,留给我们的是这样一些记载: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楚怀王在武关被秦劫持,被囚于咸阳;秦末汉初,刘邦领兵西至丹水(在今河南淅川),破武关,战蓝田,兵至灞上;东晋永和十年(公元354)桓温伐前秦,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刘裕伐后秦,全都鏖战武关;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农民起义军红巾军由白不信、李喜、崔德等率领,大破武关攻入陕西……
“秦楚分界墙”见证的武关历史
武关修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乱世。
公元前490年,楚昭王为了抵御北方秦人的侵扰,下令首设武关,因选址在少习山下,武关起初的名字就叫“少习关”。依仗关隘天险,楚国在此与秦人反复拉锯,坚守了数十年。
然而,历史的天平最终向秦国倾斜——公元前422年,少习关失守,“关城附近500里”尽属秦国,为了向楚国炫耀武力,当时的秦灵公特地下令将少习关更名为“武关”。
秦人占据武关后,迅速在此与楚国划定边界,并征发陕南上万民夫沿少习山、武关河一线修筑“秦楚分界墙”。高高的界墙张扬了秦人的武力,也让耻辱在楚人心中积聚,他们无数次试图收复失地,然而跨界的代价却是征战、流血和死亡——公元前299年,楚怀王不顾群臣劝阻,入武关与秦昭襄王会面,结果却被秦国扣押,3年后客死异乡。狠辣的秦人一不做二不休,厉兵秣马,于公元前278年起兵南下攻破楚国国都,此后,楚国的大片疆土被秦国吞并,而武关东西那道长长的“秦楚分界墙”也逐渐失去了意义,从此湮没在山川河泽中。
今天,在武关东面曾家沟村四道岭(又称吊桥岭)上还保留着最后一段秦楚分界墙,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一直通到界墙之下。笔者在现场看到:墙体早已倾颓,很难再让人想象出它当初的模样,一块块的秦砖、瓦片散落四周,千年风雨的侵蚀让这些原本突兀、棱角十足的砖瓦变得古朴而柔和,甚至还折射着温润的光泽……阳光继续照耀着这片土地,这里不再是什么秦楚之界,所有的一切和周围的老树、山坡、小道融为一体,散发着悠然的历史气息。
秦人一统中国后,作为拱卫关中的要塞之一,武关的战略地位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日渐提升。据史料记载,秦代常驻武关的士兵最高时曾达3万余人,试想一下,要维持这3万人的日常所需,每日要有多少粮草进入武关,又有多少民夫商贩出入关城?随这座关隘兴起的必然是一座人烟辐辏的城镇。
这个猜想在2003年得到了印证,一个偶然的机会,考古人员在武关城内发现了4座秦代陶窑,并从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瓦当、筒瓦。以陶窑的规模和产量为依据,专家推断,当时的武关城工商业门类齐全,已然是一座中等大小的城市。拿今天的话来讲,称其为“陕南明珠”或许并不过分。
然而,武关的一切繁荣在公元前209年戛然而止——这年七月,刘邦率大军西进关中,攻克武关。有证据显示,刘邦大军在攻陷武关后是进行了屠城的,“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史记
自古以来,武关便以“扼秦楚之交,据山川之险”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占据了武关,往北可从长江流域的南阳、襄阳直捣关中,势不可挡。在古代,武关对于秦岭南北的政治局势往往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意义。
特殊的地理位置,让武关从建立之日起就与战争结缘,千百年来,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战役都在关城下打响,而一场战役的胜败,往往就能决定某个王朝的盛衰兴亡。
少习山下,4万平方米的关城
从武关镇镇政府再往前走不远,就是武关的西门。假如没人告诉你,可能谁也不会想到,路边矗立的一块夯土就是武关残存的城墙。“我小时候,东门和西门都还在,后来破坏得厉害,特别是‘文革’时期,几乎拆完了。”年已古稀的退休老教师田爵勋是土生土长的武关人,也是武关的研究专家。
在田老的记忆里,武关东、西门城楼以及城墙的消失,并不是很久远的事,只不过,武关地理重要性的没落却已经很久了。如今,在武关东门到西门的关城古街上,早已没有了金戈铁马的喧嚣激昂,街道两边尽是挂满玉米的古旧民居,街道上还有人们晾晒的衣物……漫漫雄关就这样隐没在市井炊烟里。
武关民风淳朴,走在古街上,居民们会很主动地做起导游——哪里是西门,哪里是东门,哪里是南门。由于街道尚存,东门和西门原址还不难找到,但是南门则不知道已经成为谁家的宅基地了。人口一天天增加,村镇也在一天天扩大,原来是城墙的地方,大部分已经变成了“院墙”,只有仅存的夯土墙基还默默地呆在那里,告诉着人们这里曾经的沧桑……在武关镇,不可触摸的历史早已悄悄流走,年纪大的居民也许还知道一些武关的旧事,但他们的后辈们大多数已经不能理解武关,更不知道作为他们出生地的武关,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四大要塞之一。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杨亚长考证,武关关城的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一路狂奔,从关城这头跑到那头其实也用不了5分钟时间。但就是这样一点地方,在历史上却常常重兵驻扎,成为南下巴楚的重要关口。武关地形险要,北依高峻的少习山,西、南、东紧临武关河深涧,“一夫守垒,万夫沉滞”之势不言而喻,古来便有“武关一掌闭秦中,湘郧江淮路不通”的诗句。
正是因为这里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古往今来大小战事数以千计,所谓“武关漫血、枯骨成冢”的说法毫不夸张。每一次武关地区的考古发掘,出土最多的就是各式兵器,它们不仅是埋在地下,甚至还深深地嵌入了夯土城墙中。公元1973年的一次考古发掘,专家在关城北面不足60平米的区域内,总共挖出古代兵器176件,其中青铜箭镞106支、弩机8具;剑、戟、戈、匕等共计62件。如此密集的战场兵器堆积,不仅考古学者们前所未见,同样也让世人感到震惊——那么,并不雄浑的武关关墙之下,究竟发生过怎样惨烈的战事?
翻阅史籍,留给我们的是这样一些记载: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楚怀王在武关被秦劫持,被囚于咸阳;秦末汉初,刘邦领兵西至丹水(在今河南淅川),破武关,战蓝田,兵至灞上;东晋永和十年(公元354)桓温伐前秦,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刘裕伐后秦,全都鏖战武关;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农民起义军红巾军由白不信、李喜、崔德等率领,大破武关攻入陕西……
“秦楚分界墙”见证的武关历史
武关修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乱世。
公元前490年,楚昭王为了抵御北方秦人的侵扰,下令首设武关,因选址在少习山下,武关起初的名字就叫“少习关”。依仗关隘天险,楚国在此与秦人反复拉锯,坚守了数十年。
然而,历史的天平最终向秦国倾斜——公元前422年,少习关失守,“关城附近500里”尽属秦国,为了向楚国炫耀武力,当时的秦灵公特地下令将少习关更名为“武关”。
秦人占据武关后,迅速在此与楚国划定边界,并征发陕南上万民夫沿少习山、武关河一线修筑“秦楚分界墙”。高高的界墙张扬了秦人的武力,也让耻辱在楚人心中积聚,他们无数次试图收复失地,然而跨界的代价却是征战、流血和死亡——公元前299年,楚怀王不顾群臣劝阻,入武关与秦昭襄王会面,结果却被秦国扣押,3年后客死异乡。狠辣的秦人一不做二不休,厉兵秣马,于公元前278年起兵南下攻破楚国国都,此后,楚国的大片疆土被秦国吞并,而武关东西那道长长的“秦楚分界墙”也逐渐失去了意义,从此湮没在山川河泽中。
今天,在武关东面曾家沟村四道岭(又称吊桥岭)上还保留着最后一段秦楚分界墙,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一直通到界墙之下。笔者在现场看到:墙体早已倾颓,很难再让人想象出它当初的模样,一块块的秦砖、瓦片散落四周,千年风雨的侵蚀让这些原本突兀、棱角十足的砖瓦变得古朴而柔和,甚至还折射着温润的光泽……阳光继续照耀着这片土地,这里不再是什么秦楚之界,所有的一切和周围的老树、山坡、小道融为一体,散发着悠然的历史气息。
秦人一统中国后,作为拱卫关中的要塞之一,武关的战略地位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日渐提升。据史料记载,秦代常驻武关的士兵最高时曾达3万余人,试想一下,要维持这3万人的日常所需,每日要有多少粮草进入武关,又有多少民夫商贩出入关城?随这座关隘兴起的必然是一座人烟辐辏的城镇。
这个猜想在2003年得到了印证,一个偶然的机会,考古人员在武关城内发现了4座秦代陶窑,并从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瓦当、筒瓦。以陶窑的规模和产量为依据,专家推断,当时的武关城工商业门类齐全,已然是一座中等大小的城市。拿今天的话来讲,称其为“陕南明珠”或许并不过分。
然而,武关的一切繁荣在公元前209年戛然而止——这年七月,刘邦率大军西进关中,攻克武关。有证据显示,刘邦大军在攻陷武关后是进行了屠城的,“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