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上海评弹团的原创中篇评弹《林徽因》在兰心大戏院首轮演出,5场演出不仅场场爆满,且一改“满座皆是白头翁”的常见现象,台下年轻观众的比例远远高出传统书场。在多元化时代,被认为是小众艺术的评弹为何忽然人气爆棚?盖因上海评弹团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呈现一种崭新姿态。《林徽因》的运作开创了评弹演出的多个“第一次”:第一次为一个剧目的每一回都专门设计了舞美布景;第一次为剧中人物专门设计服装;第一次举办评弹“剧本朗读会”;第一次设置两组演员在同一轮演出;第一次进行演员网络选角PK;第一次有了百万元以上的商业赞助;第一次在电视、移动媒体、车身、户外投放广告;第一次售出演出版权。这诸多“第一次”使得中篇评弹《林徽因》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文艺演出,而成为一个文化事件,成为一个文化现象。
日前,由上海市文广局、上海市文联指导,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文艺评论专项基金和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联合主办,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上海评弹团)承办的原创中篇评弹《林徽因》研讨会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相关领导与专家学者以及该剧主创人员出席会议,多方位多角度谈论《林徽因》及“《林徽因》现象”。
评弹《林徽因》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
“中篇《林徽因》这个题材很新,主要是表现林徽因这个民国才女的故事,细腻地描述她跟其中几位男性的感情,而且也讲到她的民族情、国家情。我觉得大家对于林徽因不见得很了解,故有新鲜感,且知识层次高的人喜欢听,所以能吸引新的观众。这次演出是非常成功的,有里程碑式意义。” 上海评弹国际票房会长蒋澄澜在研讨会上说道。
上海市文广局艺术处处长沈竹楠认为:“越是大家熟悉的题材,大家的要求会更高,关键是要把这个故事讲好,讲生动,讲得有品位,在艺术的呈现上有新的亮点,特别是要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就这一点《林徽因》做的是成功的。演员们把整个故事娓娓道来,生动形象,不仅叙述一个文人的故事,还涉及到爱国情怀,这些情怀又是在一个宏大的背景下抒发的,透露出中国知识分子的大我形象。这部作品之所以有价值,它的品质也在这里。”
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王汝刚也认为这个题材好,扎根历史,面对现实,用历史的人物吸引下一代。但与此同时,他又指出了不满足的地方:“林徽因身上有几件事,一个是漂亮,一个是设计国徽,一个是保护古建筑。如果全部都是写儿女情长,我觉得不适合。我认为要梳理事件,对真实的事件进行裁减,放大她的正能量,要把林徽因对国徽的设计突显出来。”此外,王汝刚认为作品形式也很好。“中篇评弹是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首创的表演形式,然而有不少曲艺工作者批评上海中篇评弹,认为这不是传承创新的好形式。我非常赞同中篇评弹这个形式,赞同让它面世,让它恢复,这是上海评弹与江苏评弹不同的地方,是我们上海的强项,是受到时代青睐的。”
除了作品形式新外,不少与会专家也指出了表演形式上的新。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孙光圻指出,《林徽因》的演出所展示出来的艺术因素是多元化的。“这次的演出有一个不同于以往长篇或者中篇评弹的特色,就是表演模式上从一人多角或者多角一人转变为基本上一人一角,这原来是很少见的,从而大大增加了演员和角色合二为一的表现可能和空间。除了表演以外,我们还看到了体验派以及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的写意派的一些元素。”
在传统书场中,评弹演员一般是用苏州地方方言来进行现场表演。而在《林徽因》中,评弹演员说起了英语,还跳出角色用普通话朗诵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这种新颖的表演方式也引发专家的讨论。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首席督导张民权支持用英文,他认为书中人物有留洋背景,所以让这些角色“不由自主”说些英语无可厚非。“我认为在这样的创新评弹《林徽因》中,放几句英语还是可以的。比我们更年轻的孩子们,特别是国外回来的孩子,在说上海话时会夹两句英文,这在现在的小青年中很流行的。”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剧作家罗怀臻则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为什么苏州人的腔调不能创造洋范儿?一到有点腔调的时候就要讲英文,骨子里好像对自己没有信心。迫不得已,确实在那个情景中需要,可以来那么一两句,但要马上收掉,绝对不用它来叙事。”
《林徽因》让评弹艺术不仅好听还好看
评弹作为一门说唱艺术,一般不说好看,而说好听,但很多观众看了评弹《林徽因》后都感叹,不单觉得好听还获得了视觉上美的享受。《林徽因》大大突破了原有的评弹艺术的创作模式,第一次有了专门的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知名服装设计师王秋萍为每个演员、每个角色度身定做服装,在旗袍和长衫基础上,结合剧中人物海外留学背景的特点,进行改良设计。舞美设计桑琦在保留评弹“一桌两椅”的传统形式下,加入了诸多与剧情相关的建筑元素,更好地衬托人物建筑专业的背景,颠覆了评弹舞台“大白光”“布景单一”的印象。
苏州吴中区文体局局长唐峥嵘表示,《林徽因》确实是在评弹的根和魂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我仔细听了一下,说学弹唱在作品中完全呈现,如果光听并没有体会到太多创新,但是观赏了以后,看服装、看灯光、看舞美,我就感觉到了评弹的创新。当然这些灯光、服装、舞美都是根据作品要表达的内容来设计的。这个作品中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有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合。个人感觉,目前情况下这种创新只有上海才可以做到,因为上海的文化是海纳百川的。”
研讨会上,罗怀臻表示,《林徽因》是转型之作、创新之作和诚意之作。“随着都市人的审美习惯的丰富和改变,评弹也适时地改变了自己,我个人觉得这部作品在空间上会影响到当代评弹艺术的发展,在时间上会给今后评弹表演艺术带来很多启示。我认为这是一个转型作品。”罗怀臻说道,“它也是一个创新之作。《林徽因》的创新没有离开自己的本体,它还是用传统评弹的创造方式表演,还是传统的书场环境的营造,但是它放大了,把它提纯了,更加艺术化、现代化了。”
传统艺术牵手现代金融
如今早已过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上海评弹团清醒认识这点,为推广作品主动牵手现代金融。研讨会上,《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徐锦江提到《林徽因》的营销非常成功,包括众筹的方式,包括在最后还专门抽奖。“评弹的这个场子爆满,一场是680个位子,共五场,有三千多人进场观看,而且结束的时候大家的情绪非常高涨,从这一点来说,营销首先就是非常成功的。”
的确《林徽因》的运营模式也让人耳目一新。在营销上率先做出诸多尝试:引进了百万元以上的商业赞助,在电视移动媒体户外投放戏的广告,出售版权以扩大剧目影响力……这些举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这部作品首次采取的众筹模式,引起业内外关注,被认为值得深入研究。
所谓众筹,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项目并募集资金。眼下,众筹模式在影视、游戏、出版等领域已习空见惯,但在评弹乃至戏曲曲艺界非常少见。上海评弹团敢于试水,在运作《林徽因》之初就抛出了“众筹”的概念。上海市文广局艺术总监吴孝明表示,众筹并不是因为缺少创作经费,而是希望引起更多社会人士的关注,为评弹乃至整个传统戏曲、曲艺表演领域探索一条创作运营的新路,寻找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事实上,“评弹众筹”这个事件的确制造了话题,扩大了评弹的影响力,吸引了更多圈外人,尤其是年轻人来关注、了解评弹。“我们要把培养新演员、争取新观众、开拓新市场,作为所有传统艺术和古典艺术的一项战略任务和战略目标。上海评弹团在征服年轻观众方面卖力得不得了,比如三天两头利用微信宣传《林徽因》的演出。一些新的媒体手段的利用,给我们年轻的演员和年轻的观众提供了新的途径。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提出,创作面对二十一世纪年轻观众的新评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指出。
上海评弹团团长、《林徽因》艺术总监秦建国表示:“上海评弹团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探索传统艺术的市场,尝试多元化的呈现方式,让古老的评弹艺术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目前,戏曲、曲艺艺术都经受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多元文化消费方式的挤压,上海评弹团新推出的《林徽因》在题材、表演、舞美以及运营模式等多方面的创新探索也为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打开了新思路。
日前,由上海市文广局、上海市文联指导,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文艺评论专项基金和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联合主办,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上海评弹团)承办的原创中篇评弹《林徽因》研讨会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相关领导与专家学者以及该剧主创人员出席会议,多方位多角度谈论《林徽因》及“《林徽因》现象”。
评弹《林徽因》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
“中篇《林徽因》这个题材很新,主要是表现林徽因这个民国才女的故事,细腻地描述她跟其中几位男性的感情,而且也讲到她的民族情、国家情。我觉得大家对于林徽因不见得很了解,故有新鲜感,且知识层次高的人喜欢听,所以能吸引新的观众。这次演出是非常成功的,有里程碑式意义。” 上海评弹国际票房会长蒋澄澜在研讨会上说道。
上海市文广局艺术处处长沈竹楠认为:“越是大家熟悉的题材,大家的要求会更高,关键是要把这个故事讲好,讲生动,讲得有品位,在艺术的呈现上有新的亮点,特别是要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就这一点《林徽因》做的是成功的。演员们把整个故事娓娓道来,生动形象,不仅叙述一个文人的故事,还涉及到爱国情怀,这些情怀又是在一个宏大的背景下抒发的,透露出中国知识分子的大我形象。这部作品之所以有价值,它的品质也在这里。”
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王汝刚也认为这个题材好,扎根历史,面对现实,用历史的人物吸引下一代。但与此同时,他又指出了不满足的地方:“林徽因身上有几件事,一个是漂亮,一个是设计国徽,一个是保护古建筑。如果全部都是写儿女情长,我觉得不适合。我认为要梳理事件,对真实的事件进行裁减,放大她的正能量,要把林徽因对国徽的设计突显出来。”此外,王汝刚认为作品形式也很好。“中篇评弹是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首创的表演形式,然而有不少曲艺工作者批评上海中篇评弹,认为这不是传承创新的好形式。我非常赞同中篇评弹这个形式,赞同让它面世,让它恢复,这是上海评弹与江苏评弹不同的地方,是我们上海的强项,是受到时代青睐的。”
除了作品形式新外,不少与会专家也指出了表演形式上的新。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孙光圻指出,《林徽因》的演出所展示出来的艺术因素是多元化的。“这次的演出有一个不同于以往长篇或者中篇评弹的特色,就是表演模式上从一人多角或者多角一人转变为基本上一人一角,这原来是很少见的,从而大大增加了演员和角色合二为一的表现可能和空间。除了表演以外,我们还看到了体验派以及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的写意派的一些元素。”
在传统书场中,评弹演员一般是用苏州地方方言来进行现场表演。而在《林徽因》中,评弹演员说起了英语,还跳出角色用普通话朗诵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这种新颖的表演方式也引发专家的讨论。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首席督导张民权支持用英文,他认为书中人物有留洋背景,所以让这些角色“不由自主”说些英语无可厚非。“我认为在这样的创新评弹《林徽因》中,放几句英语还是可以的。比我们更年轻的孩子们,特别是国外回来的孩子,在说上海话时会夹两句英文,这在现在的小青年中很流行的。”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剧作家罗怀臻则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为什么苏州人的腔调不能创造洋范儿?一到有点腔调的时候就要讲英文,骨子里好像对自己没有信心。迫不得已,确实在那个情景中需要,可以来那么一两句,但要马上收掉,绝对不用它来叙事。”
《林徽因》让评弹艺术不仅好听还好看
评弹作为一门说唱艺术,一般不说好看,而说好听,但很多观众看了评弹《林徽因》后都感叹,不单觉得好听还获得了视觉上美的享受。《林徽因》大大突破了原有的评弹艺术的创作模式,第一次有了专门的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知名服装设计师王秋萍为每个演员、每个角色度身定做服装,在旗袍和长衫基础上,结合剧中人物海外留学背景的特点,进行改良设计。舞美设计桑琦在保留评弹“一桌两椅”的传统形式下,加入了诸多与剧情相关的建筑元素,更好地衬托人物建筑专业的背景,颠覆了评弹舞台“大白光”“布景单一”的印象。
苏州吴中区文体局局长唐峥嵘表示,《林徽因》确实是在评弹的根和魂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我仔细听了一下,说学弹唱在作品中完全呈现,如果光听并没有体会到太多创新,但是观赏了以后,看服装、看灯光、看舞美,我就感觉到了评弹的创新。当然这些灯光、服装、舞美都是根据作品要表达的内容来设计的。这个作品中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有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合。个人感觉,目前情况下这种创新只有上海才可以做到,因为上海的文化是海纳百川的。”
研讨会上,罗怀臻表示,《林徽因》是转型之作、创新之作和诚意之作。“随着都市人的审美习惯的丰富和改变,评弹也适时地改变了自己,我个人觉得这部作品在空间上会影响到当代评弹艺术的发展,在时间上会给今后评弹表演艺术带来很多启示。我认为这是一个转型作品。”罗怀臻说道,“它也是一个创新之作。《林徽因》的创新没有离开自己的本体,它还是用传统评弹的创造方式表演,还是传统的书场环境的营造,但是它放大了,把它提纯了,更加艺术化、现代化了。”
传统艺术牵手现代金融
如今早已过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上海评弹团清醒认识这点,为推广作品主动牵手现代金融。研讨会上,《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徐锦江提到《林徽因》的营销非常成功,包括众筹的方式,包括在最后还专门抽奖。“评弹的这个场子爆满,一场是680个位子,共五场,有三千多人进场观看,而且结束的时候大家的情绪非常高涨,从这一点来说,营销首先就是非常成功的。”
的确《林徽因》的运营模式也让人耳目一新。在营销上率先做出诸多尝试:引进了百万元以上的商业赞助,在电视移动媒体户外投放戏的广告,出售版权以扩大剧目影响力……这些举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这部作品首次采取的众筹模式,引起业内外关注,被认为值得深入研究。
所谓众筹,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项目并募集资金。眼下,众筹模式在影视、游戏、出版等领域已习空见惯,但在评弹乃至戏曲曲艺界非常少见。上海评弹团敢于试水,在运作《林徽因》之初就抛出了“众筹”的概念。上海市文广局艺术总监吴孝明表示,众筹并不是因为缺少创作经费,而是希望引起更多社会人士的关注,为评弹乃至整个传统戏曲、曲艺表演领域探索一条创作运营的新路,寻找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事实上,“评弹众筹”这个事件的确制造了话题,扩大了评弹的影响力,吸引了更多圈外人,尤其是年轻人来关注、了解评弹。“我们要把培养新演员、争取新观众、开拓新市场,作为所有传统艺术和古典艺术的一项战略任务和战略目标。上海评弹团在征服年轻观众方面卖力得不得了,比如三天两头利用微信宣传《林徽因》的演出。一些新的媒体手段的利用,给我们年轻的演员和年轻的观众提供了新的途径。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提出,创作面对二十一世纪年轻观众的新评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指出。
上海评弹团团长、《林徽因》艺术总监秦建国表示:“上海评弹团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探索传统艺术的市场,尝试多元化的呈现方式,让古老的评弹艺术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目前,戏曲、曲艺艺术都经受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多元文化消费方式的挤压,上海评弹团新推出的《林徽因》在题材、表演、舞美以及运营模式等多方面的创新探索也为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打开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