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之「詞中老杜」與常州詞學

来源 :词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blue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龍榆生先生在《論常州詞派》一文道:「言清代詞學者,必以浙、常二派爲大宗.」[一]既然被稱爲詞派,必有明確的宗法師承作爲準則,該文中也特别强調浙西詞派「特舉姜夔,以爲詞家準則,此浙西詞派之建立」[二],並以此作爲論述常州詞派的基本預設,然而該文始終没有正面回答常州詞派的師承準則,只是説「張氏實爲常州詞派開山」[三].另外該文開篇引以杜甫爲詩法準則的江西詩派作爲理論鋪墊,這就意味着在龍榆生先生的意識中,作爲詩、詞派别是必需有明確地師承準則的,但其在實際論述中並没有將這個邏輯標準貫徹到底,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疑惑:常州詞派真能稱其爲派嗎?對此,民國時期陳洵已提出周濟宋四家觀點「師説雖具」、「統系未明」[四],今人陳文新也認爲:「常州詞派的詞統建構始終處於一種不能自圓其説的狀態」,其「可供選擇的事實上只有三大流别,即豪放派、婉約派和清逸派(醇雅派)」,然其「不承認任何一個流别足以成爲常州詞派的效法對象」[五],從而質疑常州詞派作爲文學派别的合法性存在.難道常州詞派真的没有詞家準則嗎?不是的,關於這個問題清代人已經零星地作了部分回答,如江順詒即曰常州詞派「近爲詞家正宗,然專尊美成」[六].的確,常州詞派不僅以美成作爲詞學典型,甚至還將其尊奉爲「詞中老杜」,這是否意味着我們完全可以依據江順詒的認定作爲解決常州詞派作爲嚴格派别的合法性?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积极推进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此同时,随中央反腐廉政建设的持续推进,反腐的新常态亦开始得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一、陈楚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所谓“陈楚文化”,概指产生于陈楚地区(以今河南周口为中心)并在后代得到继承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性文化,是有史以来生活在陈楚地区的人们所创造的一切
詞産生時便被文人視爲小道末技的詩餘,多爲文人游戲筆墨之作,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關於詞的評點是空白的.第一部有評點的詞集是南宋黄昇的《花庵詞選》,雖然其評語散漫隨意,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现如今的各工程项目规划及建设过程中,GPS测量技术已经成为了无法被取代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提升工程测量的准确性以及信息数据的全面性等方面均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