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外用皮质类固醇(CS)是治疗儿童异位性皮炎(AD)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其主要副作用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受抑制。作者用小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500ng/1.73m2体表面积)试验,对14例使用CS治疗的AD患儿进行了检查,以了解肾上腺功能,并与身材矮小的正常儿童进行对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用皮质类固醇(CS)是治疗儿童异位性皮炎(AD)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其主要副作用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受抑制。作者用小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500ng/1.73m2体表面积)试验,对14例使用CS治疗的AD患儿进行了检查,以了解肾上腺功能,并与身材矮小的正常儿童进行对照。
其他文献
利用免疫沉淀、免疫印迹及cDNA克隆与分子测序等技术已测定出寻常型天疱疮抗原、落叶性天疱疮抗原分别为桥粒芯蛋白。已用基因工程技术合成了天疱疮抗原的细菌融合蛋白与具备天然立体构象的由真核细胞产生的抗原重组蛋白,由此对抗原表位及天然立体构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各型天疱疮抗原的研究结果及目前有争议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银屑病为一种过度增生和炎症性皮肤病。炎症产生和维持过程中涉及各种细胞因子,TNFα在炎症和免疫学反应中是一重要介质。另外从银屑病鳞屑中分离列大量IL-8,而在正常细胞中这二种细胞因子的量很低。对银屑病的通常疗法是外用类固醇激素治疗,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是与高亲和力的特异性细胞浆受体结合,并因此改变受体的性质,使受体与一群靶基因上游的特异信号序列(激素效应元件,HRE)相互作用,不同程度地调节促炎症基
痤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雄激素在痤疮的发生、发展和持续状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痤疮的发病年龄、血清雄激素水平、雄激素受体、雄激素对皮脂腺的调控几个方面综述了痤疮与雄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10年前作者观察到1例原因不明的口炎的家族病例。该病的特点是儿童期尤其是婴儿期发病,其后家族中1至多人发病,舌部出现蕈状乳头。
特发性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EMC)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之间的关系已有报道。皮肤表现是EMC患者就诊时的经典主诉。作者根据抗-HCV抗体存在与否,比较了EMC患者皮肤受累的概率和性质。
在白癜风的发病机理中,自身免疫占有重要地位。患者血清中存在抗黑素细胞抗体,它可以通过两种途径破坏正常黑素细胞和黑素瘤细胞。另外白癜风与恶性黑素瘤存在着明显的临床相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两者在发病机理、预后改善方面存在密切的关系。
颅内硬膜外脓肿并不常见,但死亡率高。可引起颅骨骨髓炎和颅内感染,免疫正常的患者常见致病菌为细菌,易感因素是面额窦感染及外伤和手术等。
甲氨喋呤(MTX)已被用于治疗几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除类风湿性关节炎外,也对少数血管炎、葡萄膜炎和炎症性肠病进行过评价,该研究目的在于评估MTX对中度SLE的作用。
急性点滴型银屑病:初起为针尖大的红斑丘疹,几天内迅速扩大,以后中央有鳞屑。典型者为许多损害同时在躯干出现,但头皮和间擦部少见。红斑通常为深红色,有时痒。皮损很少融合。主要发生在10~20多岁。常在咽部链球菌感染后发生。
传染性软疣是一种由痘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传染性皮肤病。由于近几年在患性传播疾病人群中感染率较高,特别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患传染性软疣后治疗困难,故进一步引起皮肤科医师的关注。该文就近几年国外对传染性软疣的病原体、流行病学、血清学、软疣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临床特征与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的情况及进展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