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纤维及其制成品质量检测对于保证纤维材料的质量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纤维及其质量检测存在很多问题,不管是外部环境的影响还是纤维及其制成品自身材料的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市场的发展,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加强质量监测员的个人能力的培养,提高选择质量监测员的门槛,要求其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更多的实践经验。本文就纤维及其制成品质量监测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介绍质量监督员对保证纤维及其制品检测结果的具体方法,提出质量监督员对保证纤维及其制品检测的注意事项,最后总结纤维及其制品检测结果。
[关键词]质量监督 纤维及其制成品 检测结果
中图分类号:TS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9-0101-01
一、质量监督的主要内容
(1)质量监督是保证纤维质量合格的重要标准。质量监督对于维持整个市场秩序,控制纤维质量上有重要作用。在检测过程中,纤维材料的性质需要用到专业仪器进行检查。需要检测人员提高个人素质,采用特殊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同时要控制检测环境,保证检测环境的稳定性。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同时,还要对他们检测步骤进行不定期,看其是否能将专业知识用到实践中,能够准确的分析检测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保持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2)质量监督方法还有测试方法。要想提高检测质量,就必须了解每种纤维的用途,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测试,由于纤维的种类比较多,检测起来也比较麻烦,逐一检测是不现实的,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用到的抽样检测的方法。以国家的统一标准进行检测。测试过程中,还需要检测客户签订合同的有效性,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具体的测试方法要根据纤维以及其制成品的性质进行检测,要客观的对待测试结果。
(3)质量监督方法还有设备设施检测法。主要是通过特定的设备进行检测。包括纤维及其制品检测设备是否在检定周期内,校准能否通过、运转是否正常,对没有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设备如何验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要对容易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保证其正常工作。还要对这些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保证设备的性能能够正常发挥。设备检测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参数进行准确的分析,记录,比如,纤维及其制品检测所需标样、耗材是否在有效期内,能否满足设备使用需求;在记录过程中,要保证记录的准确性。能够准确分析纤维及其制成品的实际质量。在检测过程中,还要注重外部环境的控制,环境对整个检测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检测过程中,监测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够对影响纤维及其制成品检测质量的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减少检测结果的偶然性。在检测之前,检测人员应该对监测环境进行了解,确定检测手段。还可以借助一些电子监控设备进行监控,了解实际的监测环境。
二、质量监督员对保证纤维及其制品检测结果的具体方法
(1)纤维及其制品质量监督主要采取定期监督和不定期监督的方式进行。第一种监督方法主要是根据纤维材料及其制成品的性质进行监测,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检测过程要符合国家的既定规范,确定监测周期,争取在周期内完成监测任务。详细规划监测内容。第二种检测方法就是不定期监测。不定期监测也要体现其全面性,要确定不定期监测的项目,对于
偏离的纤维及其制品检测项目实施全程监督,认真检查试验的每个环节,是否按照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和程序进行,并连贯持续,同时分析和判断影响检测结果的重点环节,并加强监督。接下来还要对纤维及其制品试验资源发生变化进行监督,同时,还要定期检测设备,设备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维修或更换。监测的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的监测情况进行调整。监测人员要熟练掌握监测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监测质量。另外,监测人员还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好防御措施,保证监测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2)对于新开展的监测项目,要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做好标记,为了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还要对监测结果进行验证,技术人员共同分析监测结果。同时,还要广泛整理客户的意见,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要改变传统的监测思路,保证监测设备性能的稳定,对于容易老化的设备要及时更换,要根据客户的反馈进行重复监测。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有效性。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监测质量。
三、进行质量监督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1)首先,纤维及其制成品作为重点检测材料,在检测过程中,监测人员应该熟悉纤维材以及其制成品的监测内容,要对监测结果做准确的分析与评价。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由于检测内容比较多,监测过程也比较繁琐,将监测工作分为几个阶段进行。设计每个阶段的监测目标,内容以及形式。同时,要根据监测环境的变化调整检测内容,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一些不稳定的监测内容,要多次监测求平均值,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由于不同监测人员个人能力不同,在具体的监测过程中,要根据他们的强项制定监测任务。让他们充分运用监测经验分析实际问题。同时,也要避免感性思维,为了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用到设备分析的方法。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监测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监测情况,争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设备的选择上,还可以应用自动化程度高的监测仪器,抽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样品进行检测,合理控制外界环境的影响。
(2)其次,质量监督员在检测过程中,要完善监测方法,根据国家相应的监测标准分析监测结果,确保监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监督工作不能仅仅是形式的变化,要落实到监督员的个人责任上,要确定监测重心任务,分配责任,保证监测工作能够顺利落实。对于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交由技术人员解决。监测员要提高个人素质,自觉承担监测责任,保证验收质量合格。其次,要正视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规划规避风险的措施。降低危险的损坏性,
四、质量监督员对保证纤维及其制品检测结果的探讨
要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有效性,纤维及其制成品在监测过程中,都有相应的监测记录,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监测过程中,要重视确定监测对象,时间,内容,监测环境变化时,监测方法也要变化,提出整改措施或预防措施、整改措施或预防措施的落实验证、整改措施或预防措施不满足的再次提出及验证、因技术和能力等原因暂时无法满足的需提出检测项目改进建议或取消原因。监督员作为监督的负责人员,在监测过程中,应该
秉持公平的态度,要实事求是。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汇报,根据问题的严重性选择应对的方法,监督的材料要符合实际情况,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有效性。
五、结束语
纤维及其制品监督员作为资深检测人员负监测的主要责任,纤维及其制成品不合格要追求他们的责任,監测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足够的监测经验。熟练掌握各个监测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监测项目,能够及时处理监测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高个人素质,促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并持续高效运行,提升纤维及其制品实验室整体素质和质量管理水平,保证纤维及其制品检测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春松, 黄 翔, 吴志湘.影响纤维及其制品质量的因素 [ J] .陕西纺织, 2016, 71 (3):46-48 .
[2] 姚荣兴, 王连军, 王 瑛, 等.聚酯负离子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 J] .产业用纺织品, 2005 (4):23-25.
[3] 王万秀, 李娟娟.纤维及其制品的功能和应用 [ J] .现代纺织技术, 2016. 12 (3):46-48.
[4] 钟正刚, 王寅生, 于翠萍, 等.谈 “安泰 · 托玛”. 纤维织物 [ J] .针织工业, 2016, 8 (4):74-76 .
[关键词]质量监督 纤维及其制成品 检测结果
中图分类号:TS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9-0101-01
一、质量监督的主要内容
(1)质量监督是保证纤维质量合格的重要标准。质量监督对于维持整个市场秩序,控制纤维质量上有重要作用。在检测过程中,纤维材料的性质需要用到专业仪器进行检查。需要检测人员提高个人素质,采用特殊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同时要控制检测环境,保证检测环境的稳定性。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同时,还要对他们检测步骤进行不定期,看其是否能将专业知识用到实践中,能够准确的分析检测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保持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2)质量监督方法还有测试方法。要想提高检测质量,就必须了解每种纤维的用途,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测试,由于纤维的种类比较多,检测起来也比较麻烦,逐一检测是不现实的,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用到的抽样检测的方法。以国家的统一标准进行检测。测试过程中,还需要检测客户签订合同的有效性,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具体的测试方法要根据纤维以及其制成品的性质进行检测,要客观的对待测试结果。
(3)质量监督方法还有设备设施检测法。主要是通过特定的设备进行检测。包括纤维及其制品检测设备是否在检定周期内,校准能否通过、运转是否正常,对没有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设备如何验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要对容易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保证其正常工作。还要对这些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保证设备的性能能够正常发挥。设备检测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参数进行准确的分析,记录,比如,纤维及其制品检测所需标样、耗材是否在有效期内,能否满足设备使用需求;在记录过程中,要保证记录的准确性。能够准确分析纤维及其制成品的实际质量。在检测过程中,还要注重外部环境的控制,环境对整个检测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检测过程中,监测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够对影响纤维及其制成品检测质量的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减少检测结果的偶然性。在检测之前,检测人员应该对监测环境进行了解,确定检测手段。还可以借助一些电子监控设备进行监控,了解实际的监测环境。
二、质量监督员对保证纤维及其制品检测结果的具体方法
(1)纤维及其制品质量监督主要采取定期监督和不定期监督的方式进行。第一种监督方法主要是根据纤维材料及其制成品的性质进行监测,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检测过程要符合国家的既定规范,确定监测周期,争取在周期内完成监测任务。详细规划监测内容。第二种检测方法就是不定期监测。不定期监测也要体现其全面性,要确定不定期监测的项目,对于
偏离的纤维及其制品检测项目实施全程监督,认真检查试验的每个环节,是否按照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和程序进行,并连贯持续,同时分析和判断影响检测结果的重点环节,并加强监督。接下来还要对纤维及其制品试验资源发生变化进行监督,同时,还要定期检测设备,设备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维修或更换。监测的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的监测情况进行调整。监测人员要熟练掌握监测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监测质量。另外,监测人员还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好防御措施,保证监测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2)对于新开展的监测项目,要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做好标记,为了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还要对监测结果进行验证,技术人员共同分析监测结果。同时,还要广泛整理客户的意见,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要改变传统的监测思路,保证监测设备性能的稳定,对于容易老化的设备要及时更换,要根据客户的反馈进行重复监测。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有效性。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监测质量。
三、进行质量监督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1)首先,纤维及其制成品作为重点检测材料,在检测过程中,监测人员应该熟悉纤维材以及其制成品的监测内容,要对监测结果做准确的分析与评价。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由于检测内容比较多,监测过程也比较繁琐,将监测工作分为几个阶段进行。设计每个阶段的监测目标,内容以及形式。同时,要根据监测环境的变化调整检测内容,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一些不稳定的监测内容,要多次监测求平均值,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由于不同监测人员个人能力不同,在具体的监测过程中,要根据他们的强项制定监测任务。让他们充分运用监测经验分析实际问题。同时,也要避免感性思维,为了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用到设备分析的方法。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监测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监测情况,争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设备的选择上,还可以应用自动化程度高的监测仪器,抽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样品进行检测,合理控制外界环境的影响。
(2)其次,质量监督员在检测过程中,要完善监测方法,根据国家相应的监测标准分析监测结果,确保监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监督工作不能仅仅是形式的变化,要落实到监督员的个人责任上,要确定监测重心任务,分配责任,保证监测工作能够顺利落实。对于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交由技术人员解决。监测员要提高个人素质,自觉承担监测责任,保证验收质量合格。其次,要正视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规划规避风险的措施。降低危险的损坏性,
四、质量监督员对保证纤维及其制品检测结果的探讨
要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有效性,纤维及其制成品在监测过程中,都有相应的监测记录,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监测过程中,要重视确定监测对象,时间,内容,监测环境变化时,监测方法也要变化,提出整改措施或预防措施、整改措施或预防措施的落实验证、整改措施或预防措施不满足的再次提出及验证、因技术和能力等原因暂时无法满足的需提出检测项目改进建议或取消原因。监督员作为监督的负责人员,在监测过程中,应该
秉持公平的态度,要实事求是。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汇报,根据问题的严重性选择应对的方法,监督的材料要符合实际情况,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有效性。
五、结束语
纤维及其制品监督员作为资深检测人员负监测的主要责任,纤维及其制成品不合格要追求他们的责任,監测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足够的监测经验。熟练掌握各个监测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监测项目,能够及时处理监测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高个人素质,促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并持续高效运行,提升纤维及其制品实验室整体素质和质量管理水平,保证纤维及其制品检测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春松, 黄 翔, 吴志湘.影响纤维及其制品质量的因素 [ J] .陕西纺织, 2016, 71 (3):46-48 .
[2] 姚荣兴, 王连军, 王 瑛, 等.聚酯负离子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 J] .产业用纺织品, 2005 (4):23-25.
[3] 王万秀, 李娟娟.纤维及其制品的功能和应用 [ J] .现代纺织技术, 2016. 12 (3):46-48.
[4] 钟正刚, 王寅生, 于翠萍, 等.谈 “安泰 · 托玛”. 纤维织物 [ J] .针织工业, 2016, 8 (4):7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