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
2009年年初,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在全省各地启动实施“八百双倍增”工程,一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攻坚战在云南打响。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发挥优势,躬耕田野,服务“三农”,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延伸到了田间地头。
科技增收:带来农民欢笑
隆冬时节,温暖如春的盈江县旧城乡,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隋启君研究员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合作选育的冬季马铃薯专用品种“抗青9-1”已进入收获期。经盈江县农技中心田间测产,平均亩产1602.1千克。其中亩产商品薯1500.6千克,大薯率87.6%,按当地市场售价计算,平均亩产值达2044.5元,为当地种植户带来了可喜的收益。种植户板小红乐滋滋地告诉记者:“种植抗青9-1不仅上市早,卖价高,而且还可以再种一季西瓜,相对其它品种等于多拣了一季的收入。”
这,只是省农科院“八百双倍增”工程冬季农业开发和小春作物新品种新技术集中展示的一个缩影。
2009年,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推动省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间套种工作有效实施,支撑和引领云南现代农业发展,省农科院组织实施了旨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八百双倍增”工程。
围绕工程实施方案中的“八个一百”工作内容,省农科院充分结合学科优势和科研项目实际,通过派出科技核心成员、科技培训和支持企业发展,推进增产增收核心试点村、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百亩核心展示和推广应用等措施,有效地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充分发挥科技对增产、增收的示范带动作用。
如今,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已在云岭大地开花结果,造福一方百姓。
或许数字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省农科院在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提高服务“三农”能力上取得的成效和所作的努力:
2009年,省农科院全省累计示范推广优良品种191个,推广实用技术146项;建立各种作物新品种与实用技术百亩核心示范129个,增收490.9万元,示范推广112万亩,增收15856.6万元,带动辐射1003.8万亩,增收116644.3万元;完成增产、增收核心试点村101个,项目区人均纯收入平均增收447.1元;支持77家农业企业发展,企业实现增收695.1万元;培训地方科技人员和农民68885人次、州市学科带头人631人次。
科技兴,产业富,农民笑。
据不完全统计,依托“八百双倍增”工程,省农科院2009年在全省各地仅是水稻就示范了43.38万亩,其中百亩样板19个,面积1900亩,带动面积430万亩;玉米新品种云瑞、珍禾系列在全省推广330万亩,遍布各个州市,玉米系列品种全省样板平均单产比主推品种增产80公斤以上,增产粮食41.96万公斤,带动面积达25.68万亩;在成果转化中,该院自主选育的“云大麦2号”最高单产720千克,百亩连片平均亩产629千克,刷新两项全国纪录;水稻新品系“云粳30号”在陆良高产创建中平均亩产806.1千克,较当地品种增产150千克;花油系列油菜品种在保山万亩示范平均单产超过200千克。此外,甘蔗种苗温水脱毒、水稻湿润浅旋节本增效耕作等一批技术也开始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丰收带来了农民的欢笑。弥勒县章保村农民武永祥道出了广大农民的心声:“省农科院的专家来到田间地头指导我们种新品种,用新技术,我们才获得了丰收。科技是真佛,谁拜谁受益呀!”
推动创新,加速转化,农业科技正在云岭大地展现魅力。
攻坚克难:举全力推进
早在“八百双倍增”工程酝酿之初,省农科院党委书记何兴泽就多次强调,有为才有位,农业科研人员取得的创新成果,不能仅只停留在评职称评奖项层面上,更重要的是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让研究成果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生产力,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造福于民,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面向‘三农’书写新的篇章,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把成果留给广大农村和农民”,何兴泽向全院农科人员吹响了打一场科技成果攻坚战的号角。
“八百双倍增工程是省农科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等重大决策的重要举措,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服务‘三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省农科院院长黄兴奇对八百双倍增工程有着深入的思考。
在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基础上,省农科院党委、行政领导班子统一认识,理顺发展思路,下了大决心,将2009年定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年,结合省科技增粮和科技推广计划的部署,启动实施“八百双倍增”工程,全方位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力争在成果转化上取得重大突破。
从2009年起,省农科院每年派出100名高级研究人员为核心的科技服务队伍,示范和推广100个农作物优良品种和100项先进实用技术,部署100个百亩连片核心示范区,新技术、新品种应用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选定100个有代表性的自然村作为增产增收核心试点村,重点支持100个农业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培训100名州市级农业科技学术技术带头人。通过工程实施,使核心示范区、试点村粮食单产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倍以上,充分发挥科技增粮、增收的示范带动作用。
“八百双倍增”工程蕴含着丰富内容,也承载着省农科院大幅提高科技服务“三农”能力的迫切愿望和决心。
“攻坚克难”,省农科院副院长范源洪用简短的四个字来形容省农科院不负使命,促农增收的心态。
“八百双倍增工程点多面广,几乎涉及全省所有州市,涵盖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花卉、甘蔗、热果、蔬菜、间套作技术等多个农业研究领域,面临着工作经费缺乏,院内各所间工作推进不平衡,院内各所间、院内与地方之间协调、沟通和配合难度大等诸多困难”,范源洪表示:“不管困难有多大,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八百双倍增工程是农科院3项重点工作中的亮点工作,必须举全院之力全面推进。”
为此,省农科院成立“八百双倍增”工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下属各研究所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由所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负责人,确保专项工作的实施与管理;各学科带头人、项目负责人负责统筹本作物和相关作物的方案设计、技术保障措施、服务团队组织等工作。同时,该院还建立起科学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加强专项工作问责制和督办通报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创造经验 :走活成果转化一盘棋
“实施八百双倍增工程,经验之一在于全院品种、人才、技术资源实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整合,做到了统筹规划,科学实施,走活了全院科技成果转化一盘棋,”省农科院科技产业处副处长、“八百双倍增”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俊总结说。
省农科院下属15个研究所,有97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十五”以来承担完成国家和省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6项,其中二等奖以上奖项占全省农业高等级成果奖励的近40%。育成稻类、玉米、麦类、油料、豆类、薯类、甘蔗、蚕桑、花卉等各种作物新品种117个,研究领域几乎涵盖了所有农业领域。然而,尽管有这么好的资源,但以往的项目实施主要是依托各个研究课题进行,单打独斗,并没有形成合力。
“八百双倍增工程实现了全院资源的高度集成,做到了全院上下齐心,全体总动员,这在全院前所未有。”张俊说,八百双倍增工程的实施,打破了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局面,项目、经费和人才得到全面整合。就拿实施经费来说吧,除了积极争取省财政专项经费支持,与省粮食高产创建、粮食作物间套种、玉米地膜、优势特色作物和冬季农业开发等项目和经费对接外,还将各个研究所、各研究课题项目经费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做到重拳出击,重点突出。同时,通过对全院人员、品种实行科学规划,统一调度,集中力量,有力地推进了新品种、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经验之二,着眼三年计划,实现整体统筹,分级有序推进。“八百双倍增”工程实施期为3年,分院、所两级分级负责实施。院层面出台“八百双倍增”工程总体实施方案,明确工程总体任务目标、工作内容,重点做好全院性的重点新品种新技术集中展示和16个州(市)学科带头人的集中培养培训;各研究所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作物优势,结合科技研究项目,重点做好相应的新品种新技术的种植核心示范和推广应用。在各项目点,省农科院创新性地建立起领导联系和专家分片负责制度,实行核心示范点点长制、增产、增产核心村村长制,下设科技骨干,各负其责。在作物生长的关键季节,各科技核心专家、科技服务团队分乡镇、村和农户开展蹲点服务,把各项技术措施和责任落实到位。
“去年实践下来效果很好,全院上下真正形成了一盘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这为今后工作拓展了思路,积累了经验。”范源洪表示,2009年是八百双倍增工程实施的第一年,还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今后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长效机制,让农民从科技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躬耕田野 :为了大地丰收
“八百双倍增”工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广大农科人员的辛勤付出。
卢义宣研究员是“八百双倍增”工程嵩明万亩水稻集中示范点的“点长”。这位在农科战线上勤奋耕耘多年的著名水稻专家最大的心愿就是竭尽所能,为农民多办点实事。“农村需要新的品种、新的技术,更需要科技人员下去。”为此,他几乎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实验室和大田里。2009年卢义宣负责的云光109、云光101百亩水稻核心示范区大丰收,实测验收平均亩产达849.56公斤,获得了冷凉高海拔地区粳稻的高产。“老百姓反映米好吃,价钱也卖得高,只要对老百姓有利,就是有再大的困难也要想方设法继续做下去”,卢义宣信心满怀。
在甘蔗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关键期,甘蔗所病虫害防治专家黄应昆研究员像往常一样,马不停蹄地奔赴德宏、红河等甘蔗主产区,围绕当前甘蔗田间管理,结合机械大培土、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在田间一线指导农民。“边疆农民有土地,有资源,但没有技术”,为甘蔗这一甜蜜事业传经送宝,让更多农民品尝科技甜头,黄应昆觉得,就是再苦再累也值得。
“春天,就来这里教农民播种,夏天来察看陆稻长势,对农民进行中耕管理和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到了秋天更忙,要和农民们一起收谷子、测产和留种,1年里究竟来了多少次,我也记不清了。”长年累月奔波在田里,文山州砚山县盘龙乡凹龙科村1150亩“陆稻玉米间种”标准化样板负责人,粮作所陆稻专家徐鹏副研究员被晒得面色黝黑,卷起裤管下田,谁也认不出他是个农科专家。“户口在昆明,工作在州市”,徐鹏的幽默,道出了农科专家的辛劳,也浓缩着省农科院专家以服务“三农”为己任,恪尽职守、躬耕田野的情怀。
专家身怀科技,农民苦盼技术。正是无数名像卢义宣、黄应昆、徐鹏等这样的科技人员奔波在田间地头,一传十,十传百,发挥科技“乘数”效应,播洒科技之光,加快成果应用,才为广大农民送来了开启增收增效之门的“金钥匙”。
据初步统计,从去年年初“八百双倍增”工程启动至今,省农科院累计派出核心人员856人次、科技人员1983人次,分赴生产一线开展高产创建及间套种工作,筛选好品种,进行田间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共培训地方科技人员和农民68885人次、州市学科带头人631人次。
“从过去只知低头种地到如今依靠科技增收,看到农民对科技越来越信服,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经作所油菜专家李根泽研究员深有感触地说:“这更让我们农科人员坚定了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信心。希望通过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让更多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让更多农民依靠科技增收得到更多实惠,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责任编辑:吴安臣
2009年年初,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在全省各地启动实施“八百双倍增”工程,一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攻坚战在云南打响。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发挥优势,躬耕田野,服务“三农”,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延伸到了田间地头。
科技增收:带来农民欢笑
隆冬时节,温暖如春的盈江县旧城乡,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隋启君研究员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合作选育的冬季马铃薯专用品种“抗青9-1”已进入收获期。经盈江县农技中心田间测产,平均亩产1602.1千克。其中亩产商品薯1500.6千克,大薯率87.6%,按当地市场售价计算,平均亩产值达2044.5元,为当地种植户带来了可喜的收益。种植户板小红乐滋滋地告诉记者:“种植抗青9-1不仅上市早,卖价高,而且还可以再种一季西瓜,相对其它品种等于多拣了一季的收入。”
这,只是省农科院“八百双倍增”工程冬季农业开发和小春作物新品种新技术集中展示的一个缩影。
2009年,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推动省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间套种工作有效实施,支撑和引领云南现代农业发展,省农科院组织实施了旨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八百双倍增”工程。
围绕工程实施方案中的“八个一百”工作内容,省农科院充分结合学科优势和科研项目实际,通过派出科技核心成员、科技培训和支持企业发展,推进增产增收核心试点村、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百亩核心展示和推广应用等措施,有效地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充分发挥科技对增产、增收的示范带动作用。
如今,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已在云岭大地开花结果,造福一方百姓。
或许数字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省农科院在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提高服务“三农”能力上取得的成效和所作的努力:
2009年,省农科院全省累计示范推广优良品种191个,推广实用技术146项;建立各种作物新品种与实用技术百亩核心示范129个,增收490.9万元,示范推广112万亩,增收15856.6万元,带动辐射1003.8万亩,增收116644.3万元;完成增产、增收核心试点村101个,项目区人均纯收入平均增收447.1元;支持77家农业企业发展,企业实现增收695.1万元;培训地方科技人员和农民68885人次、州市学科带头人631人次。
科技兴,产业富,农民笑。
据不完全统计,依托“八百双倍增”工程,省农科院2009年在全省各地仅是水稻就示范了43.38万亩,其中百亩样板19个,面积1900亩,带动面积430万亩;玉米新品种云瑞、珍禾系列在全省推广330万亩,遍布各个州市,玉米系列品种全省样板平均单产比主推品种增产80公斤以上,增产粮食41.96万公斤,带动面积达25.68万亩;在成果转化中,该院自主选育的“云大麦2号”最高单产720千克,百亩连片平均亩产629千克,刷新两项全国纪录;水稻新品系“云粳30号”在陆良高产创建中平均亩产806.1千克,较当地品种增产150千克;花油系列油菜品种在保山万亩示范平均单产超过200千克。此外,甘蔗种苗温水脱毒、水稻湿润浅旋节本增效耕作等一批技术也开始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丰收带来了农民的欢笑。弥勒县章保村农民武永祥道出了广大农民的心声:“省农科院的专家来到田间地头指导我们种新品种,用新技术,我们才获得了丰收。科技是真佛,谁拜谁受益呀!”
推动创新,加速转化,农业科技正在云岭大地展现魅力。
攻坚克难:举全力推进
早在“八百双倍增”工程酝酿之初,省农科院党委书记何兴泽就多次强调,有为才有位,农业科研人员取得的创新成果,不能仅只停留在评职称评奖项层面上,更重要的是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让研究成果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生产力,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造福于民,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面向‘三农’书写新的篇章,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把成果留给广大农村和农民”,何兴泽向全院农科人员吹响了打一场科技成果攻坚战的号角。
“八百双倍增工程是省农科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等重大决策的重要举措,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服务‘三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省农科院院长黄兴奇对八百双倍增工程有着深入的思考。
在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基础上,省农科院党委、行政领导班子统一认识,理顺发展思路,下了大决心,将2009年定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年,结合省科技增粮和科技推广计划的部署,启动实施“八百双倍增”工程,全方位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力争在成果转化上取得重大突破。
从2009年起,省农科院每年派出100名高级研究人员为核心的科技服务队伍,示范和推广100个农作物优良品种和100项先进实用技术,部署100个百亩连片核心示范区,新技术、新品种应用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选定100个有代表性的自然村作为增产增收核心试点村,重点支持100个农业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培训100名州市级农业科技学术技术带头人。通过工程实施,使核心示范区、试点村粮食单产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倍以上,充分发挥科技增粮、增收的示范带动作用。
“八百双倍增”工程蕴含着丰富内容,也承载着省农科院大幅提高科技服务“三农”能力的迫切愿望和决心。
“攻坚克难”,省农科院副院长范源洪用简短的四个字来形容省农科院不负使命,促农增收的心态。
“八百双倍增工程点多面广,几乎涉及全省所有州市,涵盖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花卉、甘蔗、热果、蔬菜、间套作技术等多个农业研究领域,面临着工作经费缺乏,院内各所间工作推进不平衡,院内各所间、院内与地方之间协调、沟通和配合难度大等诸多困难”,范源洪表示:“不管困难有多大,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八百双倍增工程是农科院3项重点工作中的亮点工作,必须举全院之力全面推进。”
为此,省农科院成立“八百双倍增”工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下属各研究所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由所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负责人,确保专项工作的实施与管理;各学科带头人、项目负责人负责统筹本作物和相关作物的方案设计、技术保障措施、服务团队组织等工作。同时,该院还建立起科学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加强专项工作问责制和督办通报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创造经验 :走活成果转化一盘棋
“实施八百双倍增工程,经验之一在于全院品种、人才、技术资源实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整合,做到了统筹规划,科学实施,走活了全院科技成果转化一盘棋,”省农科院科技产业处副处长、“八百双倍增”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俊总结说。
省农科院下属15个研究所,有97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十五”以来承担完成国家和省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6项,其中二等奖以上奖项占全省农业高等级成果奖励的近40%。育成稻类、玉米、麦类、油料、豆类、薯类、甘蔗、蚕桑、花卉等各种作物新品种117个,研究领域几乎涵盖了所有农业领域。然而,尽管有这么好的资源,但以往的项目实施主要是依托各个研究课题进行,单打独斗,并没有形成合力。
“八百双倍增工程实现了全院资源的高度集成,做到了全院上下齐心,全体总动员,这在全院前所未有。”张俊说,八百双倍增工程的实施,打破了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局面,项目、经费和人才得到全面整合。就拿实施经费来说吧,除了积极争取省财政专项经费支持,与省粮食高产创建、粮食作物间套种、玉米地膜、优势特色作物和冬季农业开发等项目和经费对接外,还将各个研究所、各研究课题项目经费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做到重拳出击,重点突出。同时,通过对全院人员、品种实行科学规划,统一调度,集中力量,有力地推进了新品种、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经验之二,着眼三年计划,实现整体统筹,分级有序推进。“八百双倍增”工程实施期为3年,分院、所两级分级负责实施。院层面出台“八百双倍增”工程总体实施方案,明确工程总体任务目标、工作内容,重点做好全院性的重点新品种新技术集中展示和16个州(市)学科带头人的集中培养培训;各研究所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作物优势,结合科技研究项目,重点做好相应的新品种新技术的种植核心示范和推广应用。在各项目点,省农科院创新性地建立起领导联系和专家分片负责制度,实行核心示范点点长制、增产、增产核心村村长制,下设科技骨干,各负其责。在作物生长的关键季节,各科技核心专家、科技服务团队分乡镇、村和农户开展蹲点服务,把各项技术措施和责任落实到位。
“去年实践下来效果很好,全院上下真正形成了一盘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这为今后工作拓展了思路,积累了经验。”范源洪表示,2009年是八百双倍增工程实施的第一年,还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今后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长效机制,让农民从科技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躬耕田野 :为了大地丰收
“八百双倍增”工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广大农科人员的辛勤付出。
卢义宣研究员是“八百双倍增”工程嵩明万亩水稻集中示范点的“点长”。这位在农科战线上勤奋耕耘多年的著名水稻专家最大的心愿就是竭尽所能,为农民多办点实事。“农村需要新的品种、新的技术,更需要科技人员下去。”为此,他几乎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实验室和大田里。2009年卢义宣负责的云光109、云光101百亩水稻核心示范区大丰收,实测验收平均亩产达849.56公斤,获得了冷凉高海拔地区粳稻的高产。“老百姓反映米好吃,价钱也卖得高,只要对老百姓有利,就是有再大的困难也要想方设法继续做下去”,卢义宣信心满怀。
在甘蔗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关键期,甘蔗所病虫害防治专家黄应昆研究员像往常一样,马不停蹄地奔赴德宏、红河等甘蔗主产区,围绕当前甘蔗田间管理,结合机械大培土、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在田间一线指导农民。“边疆农民有土地,有资源,但没有技术”,为甘蔗这一甜蜜事业传经送宝,让更多农民品尝科技甜头,黄应昆觉得,就是再苦再累也值得。
“春天,就来这里教农民播种,夏天来察看陆稻长势,对农民进行中耕管理和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到了秋天更忙,要和农民们一起收谷子、测产和留种,1年里究竟来了多少次,我也记不清了。”长年累月奔波在田里,文山州砚山县盘龙乡凹龙科村1150亩“陆稻玉米间种”标准化样板负责人,粮作所陆稻专家徐鹏副研究员被晒得面色黝黑,卷起裤管下田,谁也认不出他是个农科专家。“户口在昆明,工作在州市”,徐鹏的幽默,道出了农科专家的辛劳,也浓缩着省农科院专家以服务“三农”为己任,恪尽职守、躬耕田野的情怀。
专家身怀科技,农民苦盼技术。正是无数名像卢义宣、黄应昆、徐鹏等这样的科技人员奔波在田间地头,一传十,十传百,发挥科技“乘数”效应,播洒科技之光,加快成果应用,才为广大农民送来了开启增收增效之门的“金钥匙”。
据初步统计,从去年年初“八百双倍增”工程启动至今,省农科院累计派出核心人员856人次、科技人员1983人次,分赴生产一线开展高产创建及间套种工作,筛选好品种,进行田间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共培训地方科技人员和农民68885人次、州市学科带头人631人次。
“从过去只知低头种地到如今依靠科技增收,看到农民对科技越来越信服,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经作所油菜专家李根泽研究员深有感触地说:“这更让我们农科人员坚定了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信心。希望通过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让更多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让更多农民依靠科技增收得到更多实惠,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责任编辑:吴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