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25日晚,被投毒入院的游族网络公司董事长林奇因救治无效去世,一个年轻的生命带着诸多未竟的梦想和亲友粉丝的祝福去了天堂,而投毒者许垚的行为,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困惑与思索。为什么不能同行,就要毁灭对方?智商那么高、能力那么强,到哪里不是一样,为什么非得要在一个关系里纠缠?一个法律专家,在产生过节纠纷之后,为什么不谈判,不诉讼,却要采取这么狠毒的方式来杀害对方,也毁了自己?
同样的年龄,同样的梦想,同样的结局
莫言说: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寻找那个和自己灵魂相近的人。鲁迅也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确实,不论是爱情还是事业,我们都会寻找那个生命中的知己。我相信,林奇与许垚相识时,一定也会有这样的好感。
2014年,33岁的林奇不满足于做一个游族企业首领,一心想要成为《三体》全球IP的操盘者。但折腾了几年,也没什么成效。直到2018年,据说是因为许垚的加入,经过半年多的谈判,收购《三体》全部版权的工作才正式完成。也正是因为劳苦功高,许垚也成为新成立的“三体宇宙”公司的CEO。这一对同龄人走到一起之前,都有过辉煌的经历,二人联手,本来确实可以有一番作为,谁都不会否定这样的机会与可能。
可惜好景不长,两人之间就有了矛盾冲突。具体情况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一是林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详细讲述了获得《三体》版权的过程,并提及了大量参与这个过程的人物,但传闻中的关键角色许垚,却在林奇的采访中销声匿迹,只字未提;二是有报道称,在游族官网发布的通稿海报中,三体宇宙出品的《三体》英文系列剧集首批核心主创名单中,无论是核心主创还是监制方,许垚的名字均不在列。
2020年1月初的年会上,林奇宣布了人事调整,并表示 “希望每位员工拥抱变化”。所以有人说,嫌疑人许某动了邪念,是因职位调整对林奇产生了不满,林奇顾及同事旧情并未立即裁员,而是先减薪让其另谋出路,并在公开讲话中让员工“拥抱变化”。
这样的人事纠纷与变动在职场上很常见,但为什么会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呢?
你不让我活,我也不让你活
对于一般人来说,工作变动是正常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但对于许垚来说,他可不是一般人,这个工作对他来说也是不一般的。
从网上披露的信息来看,许垚有着非常光鲜的背景、不凡的经历,在入职三体宇宙之前,他的年薪是2000万元。可以想象,这样一个被高光环绕的人物,他的优越感与成就感是很明显的。既然能够放弃2000万元年薪投入到三体宇宙的事业中来,他的人生目标绝对不仅仅是高于2000万的年薪,而是有着更高追求的考量,他是想通过三体宇宙的平台,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抱负。但有可能的是,他实现理想的途径与方法和林奇的不一致甚至是冲突的,那么在谁主谁次的关键节点上,他又没能演好角色站好位置,所以才让林奇下定决心将他排除在自己的事业之外了。这对于许垚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对于许垚来说,林奇的一系列决绝行为,是对他整个人的否定,他过去岁月里累积起来的优越感与自豪感崩塌了,而他寄托在林奇这里的对未来的梦想无疑也破灭了。一个处于高光之下的社会精英,来到另外一个更加高光的人物身边,1年后就被强行驱除出界,不论是社会形象,还是个人感觉,无疑宣判了职业生涯的终结,这种精神上的打击,比对方直接杀死自己还要可怕。对于一个不甘心认输的人来说,在默默地转身离开与“报仇雪恨”之间,选择后者,常常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也就是,你不让我活,我也不让你活。
当然,这种选择,是有着病态的心理基础的,只是当事人自己看不清而已。
正常的人往前走,病态的人停下来
病态的心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知偏差:
首先是没能摆好自己的位置。虽然许垚的加入给林奇的事业带来了进展,也不论未来许垚能创造多少佳绩,但他充其量也只是一个高级打工仔而已。而许垚在入职1年后就被赶出公司,绝对不是因为做错了事情带来了损失,而是因为他具备了居功自傲、不听指挥、自以为是、阳奉阴违等让老板们忌讳的个性特征。
其次是进行错误的归因。在出现矛盾与冲突之后,当事人可能不会反省自己的过错,而是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对方头上。这样一来,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对方必须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
二是情绪化:
心理学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活下去的信念,就是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并且通过他人的关注与认可,来确认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与一个人建立关系,说明我是有价值的,是被对方看好的,也是能得到对方的支持的;而一个关系的中止,特别是一方强行中止,则说明另一方是没有价值的,是不被看好的,是不值得被支持的,实际上,也就是这个人被否定了。被否定的人,会产生强烈的羞耻感、无助感、无价值感,还有无边的愤怒。这些感觉如果一直挥之不去,就会让一个人失去理智,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行为。
但在职场上,人的情绪难以摆上桌面,况且对方似乎也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那么,如果公开实施报复,既不能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也不能消解内心的仇恨,所以就选择暗杀,而且是慢慢地杀害的方式。到这里为止,许垚的病态复仇模式就完全形成了。
消灭对方,意味着主动、彻底地终结关系
人生无常,这是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事实,成功的人生,就是在絕对的不确定性中寻求相对的确定性,来获得自己的安全感。但对于控制狂来说,这是不能容忍的,他们必须要追求绝对的控制感,当然这是几乎实现不了的任务。
在一个关系中,处于弱势的那一方,经常会有失控的无助感。关系越不好,这种失控的感觉就越强烈。如果他对这个关系非常看重并依赖,同时又是一个控制欲强烈的人,那么他会想方设法控制局面,结果反而会导致关系的恶化直至破裂。关系破裂是人生最大的失败,是最大的失控,而挽回掌控感的最好方式,就是亲手将对方毁灭或是将自己毁灭,就好比一切还在按照自己所期望的那样在进行。
对于许垚来说,他选择的是前者,而且是用慢性投毒的方式。好比是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林奇:哪怕是结束关系,也要由自己来结束,而且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结束。
停留在过去纠缠不休,
永远也得不到未来的幸福
中国人强调买卖不成仁义在,就是这次的事情没办好关系还可以保留,这次不能合作,下次还可以合作。所以,能合作的时候就携手并肩,不能合作的时候就华丽转身,各自安好。即使是闹得不愉快而分手,争吵过后,掉头而去,一别两宽,各走各的道,也是可以的。
但心理变态的人,一般不会选择潇洒离开,他们会留下来继续纠缠,强迫对方“承认并改正错误”才会心满意足。这种病态的刻舟求剑的行为模式,是因为内心永远停留在过去的创伤中纠缠不休。有人总结说,所有后天的努力都是在做两件事:重复童年的美好,纠正童年的错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像许垚这样的人,童年时期一定有过被剥夺机会的创伤。而林奇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上遇到了许垚,并且触发了他的痛点,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关系的破裂,会带来伤害,但医治创伤的最好方式是一边养好伤口,一边找到关系破裂的原因,然后再去发展新的关系。在一个新的关系中,发展出既能满足对方又能满足自己的相处模式,这样我们就能获得幸福。这是心理健康的人遇到伤害时会选择的做法。
如果非得要寻求内心的平衡,我觉得分手后让自己过得更好,才是最好的报复。
人世间所有的悲剧,
都是因为缺少爱而造成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的人间悲剧:因对人生绝望而自杀,因彼此看不惯而投毒,因缘分到头而反目,因关系破裂而解体……为什么就不能善始善终,各自安好?
从社会层面,我们容易将所有的悲剧归结为是当事人的人品不好、人格有问题。其实这种情况是极少的。大多数的犯罪,是因为在生命早期缺少爱,成年后又错误地追求爱而造成的。人生是一条路,在路上难免摔跤,心理健康的人摔跤后,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继续往前走;但心理不健康的人,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賴着不起来。
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在生命早期,能有一双性情温和、人格稳定的父母。好的父母,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能够给予充足的情感滋养。情感滋养好了,孩子的大脑就发育充分,智慧就高度发达,学习也毫无困难,人生的道路就会通达无阻。即使有阻碍,孩子也能克服困难,带着满满的爱意,充满自信地走出困境。
但如何给孩子以关爱,为孩子的一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对于中国父母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