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的起头情节是,上元节西市“开市”。一声鼓响,人潮涌动,争相购物。
看来,“剁手”是每个时代的风气。
相比老百姓爱逛的西市,长安还有东市,多为高端商铺,达官贵人出入,也是核心商业区。1000多年后,东市早已消失,只存在于戏里。取代它地位的,是不远处的东大街。很多人到了省城,第一件事就是到这里买买买。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条街是仿照日本风格建造的。
这事还得从民国说起。
总理工程
1912年10月,袁世凯任命了新的陕西都督——张凤翙。“翙”字念hui,意为鸟飞起来的声音。连起来是,凤凰展翅高飞。也难怪,张都督年仅31岁就当上了封疆大吏,把同龄人远远抛在后面。
乱世的政坛,风云变幻,张凤翙只在位子上坐了不到两年。但就是这短暂的任期内,他做的两件事,影响了西安未来上百年的时光。
一件是兴教育,创办了西北大学。他看到西北辽阔,却人才不济,感到“忧心如焚“,要“急起直追”。另一件事是,把钟楼到长乐门之间的一条大道,重新整修,并仿照他留学的日本,在街边建造了整齐划一的木制房屋。出于向革命导师孙中山致敬之意,他给街道取名“中山大街”。
因为屋新街宽,离火车站又近,逐渐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成了西安最繁华的商业街。40年后,民国变成共和国,张凤翙以民主人士身份做了陕西省副省长。街道的名字在1953年也改了,叫作“东大街”。
一条街的成名,不在于地理位置,而在于它的故事所塑造的历史。在西安东大街上,有着太多底蕴深厚的店铺,它们是街道的灵魂。当客人的印迹在这里沉淀时,时代的变幻也在这里体现。
拿西安饭庄来说,它建于1929年,最初是在西大街,也就是现在钟楼饭店的地方。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周恩来就是在这里设宴招待张学良和杨虎城,人称“和平宴”。
席间,喝的是陕西特产“黄稠酒”,几杯下来,关系拉近,谈笑风生间,解决了问题。郭沫若后来给这款酒点赞:不似酒,胜似酒。
1973年,周恩来再次来西安,建议扩大饭庄的规模。当年就开始动工,但直到1977年国庆节才开业,总理已经看不到了。这种“慢”的特色,也被后来的东大街改造所继承。
毕竟是“总理工程”,西安饭庄集中了很多的名师大厨。来这里吃的是味道,也是档次:“只要有朋自远方来,一定会带到西安饭庄吃陕西特色美食,贼有面子!”
吃了饭,想购物的话,可以去街上的“华侨商店”,这也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全面学习苏联,各方面的建设都按照老大哥的样子来。1954年,在苏联人的设计和援助下,东大街上新建了一座大型百货商店,中间高、两边低,左右对称,典型的苏式建筑。那时东大街还叫中山大街,多是平房,这座4层高的商店,显得宏伟壮观,大家便叫它“中山大楼”。开业时人山人海,有人趴在水磨石的地面上当镜子照,感叹这得花多少钱呀。
改革开放后,对外交流增多,中山大楼开始主营涉外商贸,做洋人生意。于是,1979年9月1日,改名为“华侨商店”。
除了这些反映时代变革的大店外,还有更多老字号店铺,一直在传承着自己的名和味儿。
比如老孙家泡馍,创办于清朝光绪年间,是货真价实的百年老店,经常有领导人过来吃。还有“白云章饺子馆”,是三个姓安的回族兄弟在1938年创办的。明明姓安,为什么叫白云章呢?原来他们的老家是河北保定,本地有家“白运章包子铺”,和天津的狗不理齐名。他们崇拜白运章,就变了个字,拿来用了。估计也是想蹭个热度。要是放到今天,这名字是注册不下来的。
随着东大街的改造,这些店逐渐失去了往日荣光。曾经,它们是西安的名片,现在成了记忆。
繁华后的落幕
东大街的真正繁华,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有了改革开放,做生意不再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市场随之活跃起来。这里变成整个大西北最热闹的地方。本市的人,首选到这里逛街。外地的人,出了火车站,沿解放路往南走两公里,也就到了。
很多人成长中的第一次,全都给了东大街:小时候,我妈经常派我去白云章饺子馆买饺子馅;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带着我们第一次到大差市看电车;上学的时候,我经常到新华书店买书……
要是买百货,还得去华侨商店这样的大地方。有人是这样描述从20世纪80年代买东西的场景的:顾客购物后不用自己把钱交到收款台,而是直接交给柜台营业员。营业员开好票据,用夹子夹上钱、手一抬,沿着空中的铁丝轨道轻轻一推,“嗖”一声像离弦的箭一样,票据和钱就飞到收款台了。收款员找好零钱后再夹上票据,“嗖”一声推回来。这样一来一去,生意就做成了。
在没有银行卡和支付宝的时代,这种交易方式,就像科幻片中的场景。
1984年,东大街上建了一座新的商业大厦——唐城百货大楼。一句广告语“唐城百货,在您心中,伴您生活”,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店里最受欢迎的商品是羊毛衫和音响。羊毛衫多来自上海,质量好、花式新,名牌也多,比如“恒源祥”“春竹”等。穿上一件羊毛衫,意味著你脱离了体力劳动阶层——织毛衣。
1988年,唐城百货成为陕西第一家销售额超过一亿元的商场,那是东大街闪光的日子。
如果是约女孩吃饭,自然也是去东大街。吃完后,再逛到钟楼去买一个小奶糕。一边舔着,一边往回走,去西北影城看部电影。
这事基本就成了。就像《西安爱情故事》的歌里唱的:
北大街是我们相遇的地方
西大街是我们分手的地方
东大街是我们逛过的地方
坐在南门下回忆以前的时光
2010年,东大街被评为中国著名商业街。也就在同一年,它开始了改造工程。
一条街道达到极致的时候,也就是要走下坡路的时候。经历了几十年的繁华,基础设施已经老化,商业布局也不够合理,很难再持续热度。
一句话,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在这期间,中国的商业模式和人们的购物习惯,已完全变了模样。网上购物对实体店造成了巨大冲击。西安这座城也在发生变化,规模不断扩大,以前围绕钟楼的单核商业圈,逐渐变成了多点开花。小寨、曲江、纺织城……在城市的每一个方向,都有了自己的“东大街”。
关于东大街,不再是哪家店又有了新款衣服,不再是饿了想去那里吃碗泡馍,不再是约会的见面地点……而是各大标志性商店陆续关闭的消息。那些熟悉的布局,那些温暖的历史记忆,再也回不来了。每一条街道,都是在变化中存在或消失,如今的西安,也不是当年古城长安的样子。
变,并不是一件坏事。身处城市之中的人,只能怀着希望祝愿它变好。就像《长安十二时辰》里说的:你们说这长安城呀,怪不怪?你每天睁开眼,你就想骂它,可真要让你走啊,你还真就舍不得。
看来,“剁手”是每个时代的风气。
相比老百姓爱逛的西市,长安还有东市,多为高端商铺,达官贵人出入,也是核心商业区。1000多年后,东市早已消失,只存在于戏里。取代它地位的,是不远处的东大街。很多人到了省城,第一件事就是到这里买买买。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条街是仿照日本风格建造的。
这事还得从民国说起。
总理工程
1912年10月,袁世凯任命了新的陕西都督——张凤翙。“翙”字念hui,意为鸟飞起来的声音。连起来是,凤凰展翅高飞。也难怪,张都督年仅31岁就当上了封疆大吏,把同龄人远远抛在后面。
乱世的政坛,风云变幻,张凤翙只在位子上坐了不到两年。但就是这短暂的任期内,他做的两件事,影响了西安未来上百年的时光。
一件是兴教育,创办了西北大学。他看到西北辽阔,却人才不济,感到“忧心如焚“,要“急起直追”。另一件事是,把钟楼到长乐门之间的一条大道,重新整修,并仿照他留学的日本,在街边建造了整齐划一的木制房屋。出于向革命导师孙中山致敬之意,他给街道取名“中山大街”。
因为屋新街宽,离火车站又近,逐渐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成了西安最繁华的商业街。40年后,民国变成共和国,张凤翙以民主人士身份做了陕西省副省长。街道的名字在1953年也改了,叫作“东大街”。
一条街的成名,不在于地理位置,而在于它的故事所塑造的历史。在西安东大街上,有着太多底蕴深厚的店铺,它们是街道的灵魂。当客人的印迹在这里沉淀时,时代的变幻也在这里体现。
拿西安饭庄来说,它建于1929年,最初是在西大街,也就是现在钟楼饭店的地方。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周恩来就是在这里设宴招待张学良和杨虎城,人称“和平宴”。
席间,喝的是陕西特产“黄稠酒”,几杯下来,关系拉近,谈笑风生间,解决了问题。郭沫若后来给这款酒点赞:不似酒,胜似酒。
1973年,周恩来再次来西安,建议扩大饭庄的规模。当年就开始动工,但直到1977年国庆节才开业,总理已经看不到了。这种“慢”的特色,也被后来的东大街改造所继承。
毕竟是“总理工程”,西安饭庄集中了很多的名师大厨。来这里吃的是味道,也是档次:“只要有朋自远方来,一定会带到西安饭庄吃陕西特色美食,贼有面子!”
吃了饭,想购物的话,可以去街上的“华侨商店”,这也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全面学习苏联,各方面的建设都按照老大哥的样子来。1954年,在苏联人的设计和援助下,东大街上新建了一座大型百货商店,中间高、两边低,左右对称,典型的苏式建筑。那时东大街还叫中山大街,多是平房,这座4层高的商店,显得宏伟壮观,大家便叫它“中山大楼”。开业时人山人海,有人趴在水磨石的地面上当镜子照,感叹这得花多少钱呀。
改革开放后,对外交流增多,中山大楼开始主营涉外商贸,做洋人生意。于是,1979年9月1日,改名为“华侨商店”。
除了这些反映时代变革的大店外,还有更多老字号店铺,一直在传承着自己的名和味儿。
比如老孙家泡馍,创办于清朝光绪年间,是货真价实的百年老店,经常有领导人过来吃。还有“白云章饺子馆”,是三个姓安的回族兄弟在1938年创办的。明明姓安,为什么叫白云章呢?原来他们的老家是河北保定,本地有家“白运章包子铺”,和天津的狗不理齐名。他们崇拜白运章,就变了个字,拿来用了。估计也是想蹭个热度。要是放到今天,这名字是注册不下来的。
随着东大街的改造,这些店逐渐失去了往日荣光。曾经,它们是西安的名片,现在成了记忆。
繁华后的落幕
东大街的真正繁华,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有了改革开放,做生意不再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市场随之活跃起来。这里变成整个大西北最热闹的地方。本市的人,首选到这里逛街。外地的人,出了火车站,沿解放路往南走两公里,也就到了。
很多人成长中的第一次,全都给了东大街:小时候,我妈经常派我去白云章饺子馆买饺子馅;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带着我们第一次到大差市看电车;上学的时候,我经常到新华书店买书……
要是买百货,还得去华侨商店这样的大地方。有人是这样描述从20世纪80年代买东西的场景的:顾客购物后不用自己把钱交到收款台,而是直接交给柜台营业员。营业员开好票据,用夹子夹上钱、手一抬,沿着空中的铁丝轨道轻轻一推,“嗖”一声像离弦的箭一样,票据和钱就飞到收款台了。收款员找好零钱后再夹上票据,“嗖”一声推回来。这样一来一去,生意就做成了。
在没有银行卡和支付宝的时代,这种交易方式,就像科幻片中的场景。
1984年,东大街上建了一座新的商业大厦——唐城百货大楼。一句广告语“唐城百货,在您心中,伴您生活”,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店里最受欢迎的商品是羊毛衫和音响。羊毛衫多来自上海,质量好、花式新,名牌也多,比如“恒源祥”“春竹”等。穿上一件羊毛衫,意味著你脱离了体力劳动阶层——织毛衣。
1988年,唐城百货成为陕西第一家销售额超过一亿元的商场,那是东大街闪光的日子。
如果是约女孩吃饭,自然也是去东大街。吃完后,再逛到钟楼去买一个小奶糕。一边舔着,一边往回走,去西北影城看部电影。
这事基本就成了。就像《西安爱情故事》的歌里唱的:
北大街是我们相遇的地方
西大街是我们分手的地方
东大街是我们逛过的地方
坐在南门下回忆以前的时光
2010年,东大街被评为中国著名商业街。也就在同一年,它开始了改造工程。
一条街道达到极致的时候,也就是要走下坡路的时候。经历了几十年的繁华,基础设施已经老化,商业布局也不够合理,很难再持续热度。
一句话,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在这期间,中国的商业模式和人们的购物习惯,已完全变了模样。网上购物对实体店造成了巨大冲击。西安这座城也在发生变化,规模不断扩大,以前围绕钟楼的单核商业圈,逐渐变成了多点开花。小寨、曲江、纺织城……在城市的每一个方向,都有了自己的“东大街”。
关于东大街,不再是哪家店又有了新款衣服,不再是饿了想去那里吃碗泡馍,不再是约会的见面地点……而是各大标志性商店陆续关闭的消息。那些熟悉的布局,那些温暖的历史记忆,再也回不来了。每一条街道,都是在变化中存在或消失,如今的西安,也不是当年古城长安的样子。
变,并不是一件坏事。身处城市之中的人,只能怀着希望祝愿它变好。就像《长安十二时辰》里说的:你们说这长安城呀,怪不怪?你每天睁开眼,你就想骂它,可真要让你走啊,你还真就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