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强调在数学活动中,要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其中“数感”被摆在了首位。可见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当前摆在我们数学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会“数学”地思考,这对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建立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呢?
一、在生活体验中,获取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并优于生活,小学生最初获取的数学知识跟他的生活经历是紧密相连的。对刚入学的儿童而言,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部分学生对数不能很好地在头脑中建立表象,要理解数的内涵和建立数感就更加困难了。教学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熟悉而又愉悦的具体生活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数学体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感受到数的存在,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加深对数的认识,从中建立和培养数感。例如: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一课认识“1”时,教材创设了“美丽的家园”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美丽的家园”中感受到“1”的存在,学生们通过寻找:1个人、1个太阳、1颗萝卜、1筐萝卜、1座山、1条河、1块石头……在“1颗萝卜”和“1筐萝卜”、 “1块石头”和“1座山”的对比中,让学生初步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1颗萝卜),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1筐萝卜);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1座山),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1块石头)。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了“1”的含义,感知“1”的内涵,从而在思维中初步地建立起“1”的数感。
二、在动手实践中,培养数感
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其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的重要手段,是形成数感的支撑。如学生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铺地砖》一课时,学生对40厘米×40厘米、50厘米×50厘米的地砖面积有多大,4米×5米的房间面积有多大,头脑中这种平面空间概念印象不深,不能很好地选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如果老师把学生带到实地,让学生实物观察不同规格地砖的大小,铺地房间的大小,并亲自动手用不同规格的地砖试铺,这样每位学生对40厘米×40厘米、50厘米×50厘米、4米×5米这些数字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印象一定很深刻,并为今后处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奠定基础。
三、在表达和交流中,形成数感
教学中我常为学生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问题。而且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在合作交流中,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真正体会到数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数感的形成。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新课改数学“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内容时,教师创设了“小小养殖场”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比较问题?”学生能提出“鸡比鹅多几只” “鹅比鸡少几只” 等问题。然后,教师接着问:“鸡比鹅多多少呢?哪个同学能用一个词语来描述一下?”很快有学生说出:“‘鸡比鹅多很多’,也就是‘鸡比鹅多得多’。”于是,教师马上追问:“为什么用‘多得多’这个词语,你是怎样想的?”“因为鸡85只、鹅34只,它们相差几十只,所以我用‘多得多’。”在这样的具体描述中,学生体会了数量间的大小关系,理解了“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逐步建立了数感。
四、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
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提高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应用。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购物策略》一课时,教师创设一购物情境:某牛奶大瓶装(1000mL)10元,小瓶装(200 mL)售价2元,三家超市为了促销牛奶,分别推出了优惠策略:甲超市买1大瓶送1小瓶,乙超市一律九折优惠,丙超市购牛奶30元以上八折优惠。现老师要买大、小牛奶各3瓶,请同学们算算到哪个超市购买最合算?这时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都想为老师选择一种最佳的购物方案,最后学生通过计算、比较、运用,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又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强化了数感。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深入钻研教材,创设数感培养情境,探索数感培养方法,把培养和建立小学生数感的任务落到实处。通过对数感的体验、实践、交流和运用,相信学生的数学素养一定会有所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市新丰中心小学)
一、在生活体验中,获取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并优于生活,小学生最初获取的数学知识跟他的生活经历是紧密相连的。对刚入学的儿童而言,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部分学生对数不能很好地在头脑中建立表象,要理解数的内涵和建立数感就更加困难了。教学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熟悉而又愉悦的具体生活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数学体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感受到数的存在,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加深对数的认识,从中建立和培养数感。例如: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一课认识“1”时,教材创设了“美丽的家园”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美丽的家园”中感受到“1”的存在,学生们通过寻找:1个人、1个太阳、1颗萝卜、1筐萝卜、1座山、1条河、1块石头……在“1颗萝卜”和“1筐萝卜”、 “1块石头”和“1座山”的对比中,让学生初步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1颗萝卜),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1筐萝卜);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1座山),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1块石头)。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了“1”的含义,感知“1”的内涵,从而在思维中初步地建立起“1”的数感。
二、在动手实践中,培养数感
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其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的重要手段,是形成数感的支撑。如学生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铺地砖》一课时,学生对40厘米×40厘米、50厘米×50厘米的地砖面积有多大,4米×5米的房间面积有多大,头脑中这种平面空间概念印象不深,不能很好地选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如果老师把学生带到实地,让学生实物观察不同规格地砖的大小,铺地房间的大小,并亲自动手用不同规格的地砖试铺,这样每位学生对40厘米×40厘米、50厘米×50厘米、4米×5米这些数字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印象一定很深刻,并为今后处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奠定基础。
三、在表达和交流中,形成数感
教学中我常为学生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问题。而且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在合作交流中,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真正体会到数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数感的形成。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新课改数学“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内容时,教师创设了“小小养殖场”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比较问题?”学生能提出“鸡比鹅多几只” “鹅比鸡少几只” 等问题。然后,教师接着问:“鸡比鹅多多少呢?哪个同学能用一个词语来描述一下?”很快有学生说出:“‘鸡比鹅多很多’,也就是‘鸡比鹅多得多’。”于是,教师马上追问:“为什么用‘多得多’这个词语,你是怎样想的?”“因为鸡85只、鹅34只,它们相差几十只,所以我用‘多得多’。”在这样的具体描述中,学生体会了数量间的大小关系,理解了“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逐步建立了数感。
四、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
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提高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应用。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购物策略》一课时,教师创设一购物情境:某牛奶大瓶装(1000mL)10元,小瓶装(200 mL)售价2元,三家超市为了促销牛奶,分别推出了优惠策略:甲超市买1大瓶送1小瓶,乙超市一律九折优惠,丙超市购牛奶30元以上八折优惠。现老师要买大、小牛奶各3瓶,请同学们算算到哪个超市购买最合算?这时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都想为老师选择一种最佳的购物方案,最后学生通过计算、比较、运用,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又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强化了数感。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深入钻研教材,创设数感培养情境,探索数感培养方法,把培养和建立小学生数感的任务落到实处。通过对数感的体验、实践、交流和运用,相信学生的数学素养一定会有所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市新丰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