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帅哥魔术师”、“魔术王子”……在央视2009年春晚亮出绝活后,台湾魔术师刘谦一时风光无限。很多人开始追捧这个眼睛亮亮、嘴角常挂几丝坏笑的年轻人,并对他的一切充满好奇。
从小学艺却没拜过高人
在上春晚之前,刘谦在国际魔术界已经名声响当当。1998年福尔摩莎魔术大会最佳创意奖、2000年大阪国际魔术公开赛冠军、2003年世界魔术研讨会年度最佳手法奖、2008年日本近距离魔术协会年度最佳魔术师……33岁的刘谦几乎已囊括国际各大魔术奖项,按他的话说,可能只有北极这种地方没有去表演过。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魔术界的佼佼者基本靠自学成才,引他入门的人,只是百货公司一位卖魔术道具的店员。
童年时的刘谦,常常幻想自己能够像电影里的超人一样,拥有不可思议的超能力,或者像机器猫,能掏出许许多多神奇的玩具。7岁那年,一家百货公司店员的一个硬币小魔术把他迷得不行。此后,他一放学就往那里跑,店员都被他弄烦了,问“你到底要干嘛”,他说“我想学”。于是店员开始教刘谦一些小魔术,最后干脆把他拉到柜台里作活广告:“看嘛,小孩子都会玩,你们也能学会啦。”
12岁时,刘谦报名参加了台湾少儿魔术比赛,当时他并没指望拿奖,因为其他上百位小选手都有很厉害的师傅,摆出华丽的道具,但他的表演只有几张纸片。比赛完后,刘谦收拾东西准备走人,没想到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用很不流利的中文喊出了他的名字——他获得了一等奖。
找不到工作而上街卖艺
在老一辈的观念里,玩魔术是旁门左道,不是一个正当的行业,因此刘谦对自己的期待是成为一个“帅气的上班族”,白天上班,回到家玩玩魔术就够了。但东吴大学日语系毕业后,刘谦却在找工作时处处碰壁。他最初想进知名日资企业,却在应试时被刷;退而求其次想当个翻译,又被拒。无奈之下,刘谦跟家里商量,自己去靠表演魔术挣钱。
在这半年里,刘谦参加了一些国际赛事,拿到一些奖项。半年后一档电视节目找上门来,这档魔术节目叫《魔星高照》,刘谦要做的就是走上街头给普通民众变魔术。这种魔术叫“近景魔术”或“近身魔术”,魔术师与观众之间面对面、肩并肩的表演,突破了舞台与观众的距离,也没有灯光、道具的掩饰,全靠魔术师手上真功夫。刘谦说,每一次上街头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状况,这种心理压力足以逼疯一个传统的舞台魔术师。
在这个节目播出的3年中,刘谦给各个阶层的人表演过魔术。有时会遭遇尴尬,有时又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一次他们给农民表演,结果被人家泼粪,因为他们打扰了农民耕作;有一次他们假装到一个水果摊买苹果,然后切开苹果从里面变出一张纸条,上书“恭喜你中大奖——索尼17英寸彩电,请向店家索取”,店家慌了,打电话问水果批发商是怎么回事;还有一次,他和广州一位魔术师一起跟一个店家开玩笑,说牙膏可以吃,其实他们是把牙膏管挤空,灌上巧克力酱,但表演时搭档拿错了道具,里面仍是牙膏,只好一口吞下去了。
在这三年里,刘谦学会了跟不同的人交流,锻炼了应对各种状况的临场反应能力,同时更知道如何在电视媒体上,将魔术编排得吸引人,更商业化、大众化。
变魔术的人并不快乐
不少人对魔术感兴趣,并觉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行业,但刘谦坦承,这个行业的人要快乐很难。比如说小时候,大家看到汽车跑,看到电视机有图像,就会觉得很新奇,但是慢慢长大了解一切后,这种乐趣就没有了。我们需要的魔术,其实是对奇迹的渴望。魔术师的工作就是把大家的心情带回从前,让观众对眼前发生的事充满新奇感,但最感受不到这种快乐的就是魔术师本人。
刘谦回忆说,有一次在国际魔术大赛上,一位魔术师的表演非常新奇,在座的魔术师都没看出所以然。正当这位魔术师要向大家解释原委时,其他的魔术师一齐说“不、不”,因为他们也渴望体会一般观众的惊喜。
刘谦在央视春晚表演的魔术如此成功,观众一般认为有两点。第一,就是不再靠兔子、扑克牌这些老把戏,而是用身边的小物件表演。刘谦说,靠华丽道具、昂贵布景的魔术时代已经慢慢过去。第二,以前大家认为魔术师就是要手快,其实除此之外还需要各方面的涵养,“你技术再好,如果大家一看到就讨厌,根本没有活下去的空间”。
张广强摘自《楚天都市报》
编辑/静眉
从小学艺却没拜过高人
在上春晚之前,刘谦在国际魔术界已经名声响当当。1998年福尔摩莎魔术大会最佳创意奖、2000年大阪国际魔术公开赛冠军、2003年世界魔术研讨会年度最佳手法奖、2008年日本近距离魔术协会年度最佳魔术师……33岁的刘谦几乎已囊括国际各大魔术奖项,按他的话说,可能只有北极这种地方没有去表演过。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魔术界的佼佼者基本靠自学成才,引他入门的人,只是百货公司一位卖魔术道具的店员。
童年时的刘谦,常常幻想自己能够像电影里的超人一样,拥有不可思议的超能力,或者像机器猫,能掏出许许多多神奇的玩具。7岁那年,一家百货公司店员的一个硬币小魔术把他迷得不行。此后,他一放学就往那里跑,店员都被他弄烦了,问“你到底要干嘛”,他说“我想学”。于是店员开始教刘谦一些小魔术,最后干脆把他拉到柜台里作活广告:“看嘛,小孩子都会玩,你们也能学会啦。”
12岁时,刘谦报名参加了台湾少儿魔术比赛,当时他并没指望拿奖,因为其他上百位小选手都有很厉害的师傅,摆出华丽的道具,但他的表演只有几张纸片。比赛完后,刘谦收拾东西准备走人,没想到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用很不流利的中文喊出了他的名字——他获得了一等奖。
找不到工作而上街卖艺
在老一辈的观念里,玩魔术是旁门左道,不是一个正当的行业,因此刘谦对自己的期待是成为一个“帅气的上班族”,白天上班,回到家玩玩魔术就够了。但东吴大学日语系毕业后,刘谦却在找工作时处处碰壁。他最初想进知名日资企业,却在应试时被刷;退而求其次想当个翻译,又被拒。无奈之下,刘谦跟家里商量,自己去靠表演魔术挣钱。
在这半年里,刘谦参加了一些国际赛事,拿到一些奖项。半年后一档电视节目找上门来,这档魔术节目叫《魔星高照》,刘谦要做的就是走上街头给普通民众变魔术。这种魔术叫“近景魔术”或“近身魔术”,魔术师与观众之间面对面、肩并肩的表演,突破了舞台与观众的距离,也没有灯光、道具的掩饰,全靠魔术师手上真功夫。刘谦说,每一次上街头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状况,这种心理压力足以逼疯一个传统的舞台魔术师。
在这个节目播出的3年中,刘谦给各个阶层的人表演过魔术。有时会遭遇尴尬,有时又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一次他们给农民表演,结果被人家泼粪,因为他们打扰了农民耕作;有一次他们假装到一个水果摊买苹果,然后切开苹果从里面变出一张纸条,上书“恭喜你中大奖——索尼17英寸彩电,请向店家索取”,店家慌了,打电话问水果批发商是怎么回事;还有一次,他和广州一位魔术师一起跟一个店家开玩笑,说牙膏可以吃,其实他们是把牙膏管挤空,灌上巧克力酱,但表演时搭档拿错了道具,里面仍是牙膏,只好一口吞下去了。
在这三年里,刘谦学会了跟不同的人交流,锻炼了应对各种状况的临场反应能力,同时更知道如何在电视媒体上,将魔术编排得吸引人,更商业化、大众化。
变魔术的人并不快乐
不少人对魔术感兴趣,并觉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行业,但刘谦坦承,这个行业的人要快乐很难。比如说小时候,大家看到汽车跑,看到电视机有图像,就会觉得很新奇,但是慢慢长大了解一切后,这种乐趣就没有了。我们需要的魔术,其实是对奇迹的渴望。魔术师的工作就是把大家的心情带回从前,让观众对眼前发生的事充满新奇感,但最感受不到这种快乐的就是魔术师本人。
刘谦回忆说,有一次在国际魔术大赛上,一位魔术师的表演非常新奇,在座的魔术师都没看出所以然。正当这位魔术师要向大家解释原委时,其他的魔术师一齐说“不、不”,因为他们也渴望体会一般观众的惊喜。
刘谦在央视春晚表演的魔术如此成功,观众一般认为有两点。第一,就是不再靠兔子、扑克牌这些老把戏,而是用身边的小物件表演。刘谦说,靠华丽道具、昂贵布景的魔术时代已经慢慢过去。第二,以前大家认为魔术师就是要手快,其实除此之外还需要各方面的涵养,“你技术再好,如果大家一看到就讨厌,根本没有活下去的空间”。
张广强摘自《楚天都市报》
编辑/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