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生课堂能力培养模型及实现方法设计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race_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借鉴哈佛大学教授大卫—麦克里兰博士的能力素质模型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本科生能力的构成要素,构建本科生课堂能力培养模型。该模型除重视传统的知识接受能力之外,还特别强调质疑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收集加工能力、陈述汇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能力要素。同时,以审计学课程为例设计出能力导向的主要教学方法。
  关键词:本科生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模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128-05
  本科生的培养最终必须落脚在社会所需能力的提高上,当前企业或社会发展的需要,迫使高校人才培养必须确立能力导向培养意识。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本科生课堂教学无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方面能力导向培养意识还不够清晰。其主要表现在实践中本科生课堂教学至今仍未形成清晰、完整的“能力培养模型”以及仍缺乏能力导向教学方法,大多数高校的课堂教学仍偏重于传统单一的学生知识接受能力、教师“满堂灌”、学生考前集中突击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模式[1];理论界专门对本科生课堂能力培养模型及能力导向教学方法的研究至今很少见到,相关研究的论著和论文也都很少。在中国知网上,以篇名“本科生能力培养模型”“本科生能力”检索到的论文分别为0篇和34篇(其中2010年以来的16篇);并且这些已有的论文在本科生能力培养方面只提出了一些简单的设想[2],尚未见到系统的模型、方法设计。无疑,本研究既是现实需要,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鉴于高校审计学知识本身枯燥乏味、抽象难理解、层次多、内容烦琐等原因所导致的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难教、学生大多数感到难学的局面,教师更应树立强烈的能力导向意识,高度重视相应教学方法的探究与应用,并在应用反馈中不断反思改进。
  一、高校本科生课堂能力培养模型构建
  国际上公认的能力素质模型的创始人,哈佛大学教授大卫·麦克里兰(David McClelland)博士把能力素质划分为五个层次:(1)知识(Knowledge);(2)技能(Skill);(3)自我概念(Self-Concept);(4)特质(Traits);(5)动机(Motives)。他把人的能力素质形象地比喻为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海面以上的浅层次部分属于知识和技能(显性能力素质),海平面以下的深层次的部分则属于自我概念、特质、动机(隐性能力素质)[3](如下页图1所示)。
  借鉴该模型,笔者认为,个体的这些显性的知识、技能,是表现在外的能力素质,容易考察和衡量,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实训来改变;而隐性能力素质不同于显性能力素质,其本质上经历着一个长期熏陶、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不是仅依靠哪一次培训就能轻易获得。
  因此,高校本科生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应该是图中的显性能力素质——知识、技能的培养,具体应主要包括知识接受、质疑、应用、信息收集与处理、陈述汇报、团队合作、创新等七大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所设计的高校本科生课堂能力培养模型(如下页图2所示)。
  (一) 知识接受能力
  知识接受能力是学生在教师的讲授和启发下,自身理解与掌握知识的能力。
  一个优秀的本科生必须拥有扎实的课堂文化知识,最终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本科生应该把课堂的理论知识学好,同时辅以课外参考或课外实践,丰富与加深自己的理论知识。课堂知识接受能力强弱,直接决定着本科生拥有课堂文化知识的深度和实度。
  (二)质疑能力
  质疑能力是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向教师提出问题的能力[4]。它是学生最珍贵的能力之一,是学生突破疑惑进而寻求创新的前提。正所谓:“问能解惑,问能知新、创新。”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倡导、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和学术探讨气氛,有意识地引导、鼓励、支持学生勇敢质疑,习惯质疑,善于质疑,使质疑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三)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是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目的贵在应用。只学不用,不积极利用、灵活运用,则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将大大减弱甚至荡然无存。灵活运用既具有综合性,又具有广泛性;既表现为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解决某一问题,又表现为运用某一原理解决某一问题或某些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置重要知识的应用环节,使学生在这些应用环节中,锻炼和提高自身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是学生根据具体实际的课程学习需要,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信息并加工整理成所需资料的能力。
  收集与处理信息的途径主要包括:搜集图书、报纸、杂志等文字资料;音像、电视、广播等影音资料;网络资料;实地观察、调查访问所得资料等。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发动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对所收集的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整合、建构处理。该过程可以促进学生各类知识的消化、吸收和迁移,培养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教师课堂教学应设置相应的环节或任务,使学生积极地搜集信息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产生新的、满足需要的有效信息或知识,以锻炼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五)陈述汇报能力
  陈述汇报能力主要表现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等,这两种能力既是个体专业素养的体现,也是个体与他人进行沟通、传达个人意图和展现自我的工具。特别是后者,更是团队协作等能力的基础。书面表达能力也是各种高级专门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本科生书面表达能力欠佳,必然与高校课程培养模式的不尽完善有关。对于每个本科生来说,这两种能力都是不可缺少的,必须重点加强培养。
  (六)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是根据任务需要,确定任务目标,相互配合工作,并及时调整合作方式、不断改善合作关系,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任务目标、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团队协作要调动团队所有成员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实现“1+1>2”的目标。团队协作需要个人的能力,但更强调各个成员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置这种能力锻炼的环节,并高度重视对该能力的考核与评价。   (七)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学生利用已学知识、技能,提出新创见和取得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进步的灵魂,是竞争的核心;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因此,学生该能力的培养应该引起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视。
  二、能力导向的课堂教学方法设计
  为了培养本科生课堂教学中的以上各种能力[5],笔者以高校审计学课程为例对其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设计。
  (一)增强知识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
  学生课堂知识接受能力的强弱,一方面取决于学生自身的悟性、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另一方面还主要取决于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
  结合自身从事审计教学二十余年的切身体会,笔者认为,仅就教师而言,增强学生课堂知识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应主要包括:认识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携领知识教学法、引领思考—启发判断—自推结论教学法、反复梳理教学法等。
  1.认识教学法。首先,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原始凭证审核时,可先讲解最常见的原始凭证(发票)的审计实例,然后让学生对不常见的若干种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假发票审查的主要步骤和方法。其次,教师可拿出几节课带领学生参观会计事务所以及其他的审计主体,观察审计业务流程,请审计人员讲解岗位业务操作,增强学生对审计的认识。再次,为加深对课堂所讲授的审计程序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教师还可以在授课后把学生带到审计模拟实验室,让学生通过“审计工作全流程实验”来了解和操作审计工作的整个流程。
  2.案例教学法。将实际或经典审计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在讲解课程内容的重要知识点或重要方法时,均举出实际或经典案例。如在讲解分析程序和函证等方法和知识要点时,引入经典案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和方法。无疑,案例教学法会缩短学生课堂理论学习与实际审计工作的距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审计课程中重要的理论知识点。
  3.携领知识教学法。教师要深入研究审计学各章之间、每一章中各节之间知识的相互关系,把握具有统领作用的知识、公式、图表等,直接、明确地使学生理解这些起决定性作用的知识。如教师在讲授审计实务时,面对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存货与仓储、筹资与投资四大循环,以及货币资金与特殊项目的业务审计,由于其都存在着真实性审计、完整性审计、截止测试、分析程序等,因此在讲解第一个循环的业务审计时,就应拿出较多的时间将这些方法讲深讲透,并使同学们明确此后各循环业务审计也同样会用到这些审计程序或方法,审计实务部分无非就是这些程序和方法的应用,搞清楚一个循环的业务审计,其他循环的业务审计就会轻松理解。又如教师在讲解审计规范体系这一章时,由于我国三大类审计主体的审计规范都是由审计法、审计准则、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等组成,因此在讲解时,重点讲透注册会计师审计(或国家审计)规范体系即可,其他两种审计规范体系的讲解和学习就轻而易举。可见,携领知识教学法能使教师教和学生学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引领思考—启发判断—学生自推结论教学法。每一个重要的、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都要力求做到变灌输为引领思考、启发学生自己判断、自己得出结论。如教师在讲授注册会计师审计总目标时,要向学生指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合法性、公允性)的实现取决于审计具体目标的实现;当讲授到审计具体目标时,要告诉学生审计具体目标共分三类,即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与列报相关的,且每一类中都包含着若干个具体目标;在讲解完这么多具体的目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得出这些具体目标与审计总目标之间关系的结论。无疑,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听课,对枯燥抽象难以理解但很重要的知识,能真正理解、轻松记忆,且记忆深刻。
  5.反复梳理教学法。面对审计知识层次多、关系非常复杂烦琐的事实,教师讲授中应在适当的地方及时反复梳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层次关系,尽力使学生对纷乱复杂知识之间的层次关系随时保持清晰的认识去听课,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度。如对审计计划、重要性、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重要章节,在每次上下课前、每章开始结束时,以及其他必要的地方,都要反复梳理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二)激发学生质疑能力的教学方法
  激发质疑能力主要依靠两个方面:一是靠教师设疑,二是靠教师激发学生质疑。(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疑。笔者认为,教师设疑应主要包括:第一,在学生普遍感觉疑难时设疑。教师可在学生疑惑不解、各持己见、莫衷一是时设疑。为了准确设疑,教师应该结合自己历年教学中的体会、思考与提炼,在讲课前的备课过程中,就对每一章节所涉及的重要的疑难问题提前做好准备,讲授时遇到学生有上述反应时就及时设疑,让学生当堂回答或带着问题课后去解决。这样学生的疑惑就能得到及时的缓解,听课的情绪就会得到及时的调动,最终促使学生更好地解决和掌握课堂上的疑难问题。第二,在重点、难点处设疑。学生能否真正学深、学透一门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重点、难点把握的深透程度。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要、疑难的知识处准备设疑的问题;课堂上讲解这些重点和难点时向学生提出,由学生思考和回答,必要时教师给予及时提示和释疑,显然,这种做法无论对教还是对学,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在关键处设疑。关键处主要包括重点、难点处,内容与内容之间连接处,学生普感困惑、乏味处。教师课堂上及时地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很好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维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总之,教师设疑要求教师对课堂知识有很深透的把握,并且能用自己敏锐的目光及时捕捉学生的反馈;及时设疑,恰到好处的设疑,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2)鼓励学生在课堂讲授中质疑、利用课间质疑和课后质疑等,以进一步加深其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学习。   (三)培养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陈述汇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1.自主型教学法。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能力对审计学教学效果影响极大。自主型教学法就是培养学生自主主动学习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利用审计的某几堂课,教师让位于学生,由学生来讲授[6]。对学生分组,要求学生紧密围绕自己最感兴趣审计热点、实际案例等,自主选题、收集资料、整理加工、登上讲台演讲,其余学生及教师可以提问、点评,使演讲者不断地加以说明、解释,对所汇报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自主型教学”使讲授的学生成为教者,讲台上讲解的同学投入、充满激情,讲台下即将登台讲解的同学跃跃欲试,没有讲解的同学也会围绕演讲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一系列的思考。教师、同学相互启发与学习。教师做听者时要注意通过提问来启蒙、引导“学生”讲授,通过精彩点评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改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的教学取向。这种教学方法能促使学生自主探求,变被动为主动,大大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增添学生的自尊心及自信心;同时使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陈述汇报、知识应用、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都得到锻炼和提高。既能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也能实现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知识的共享。
  2.拓展型教学法。拓展型教学法中的拓展,应既包括教学内容的拓展,又包括教学方式的拓展[6]。对学生分组,学生通过挖掘 “非课本型”教学资源、开展“非教师讲授型”教学方式,拓展课堂审计教学内容及方式。教学内容的拓展涉及报纸杂志、网站的相关知识等;教学方式的拓展则涉及到“自主型教学”,视频的收集和收看,网络审计理论与案例的收集、阅读、全班交流与讨论,优秀的审计课件收集与展示等。通过拓展来增加审计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及教学效果,使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陈述汇报、知识应用、团队协作、创新等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
  3.科研转化教学法。教师可结合自己的审计科研成果和体会,面对学生举办审计教学或学术讲座。另外,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校级课题,教师对其进行科研全过程指导,使学生在选题、立项申请报告、调查提纲、写作提纲、结题报告等主要环节中,获得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陈述汇报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的锻炼与提高。
  4.模拟实验与实训。模拟实验与实训是教师让学生在实验室的课堂上进行的。实验和实训的主要项目可包括:审计软件操作学习、审计全流程工作底稿实训等。前者的主要目的是借助实验性环境的仿真性和实验资料的真实性,让学生利用所给的实验资料,借助电子计算机、审计软件,在计算机中使用审计软件完成从审计计划、审计测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到编制审计报告等全部审计电算化过程的工作程序,学生通过这种实验,能熟悉并掌握利用审计软件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后者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审计全流程工作底稿的处理。总之,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实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
  最后,还需指出的是,以上所述的都是能力导向的校内课堂审计教学方法。当然,能力导向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如陈述汇报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就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前回顾复述、每堂课总结、自主讲课中点评等方式。
  三、结语
  本文引入麦克利兰的能力素质模型,分析高校本科生课堂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构建其能力培养模型,并以审计学课程为例设计出能力导向的课堂教学方法。该模型和方法不仅能使本科生能力培养理论研究的思路更明晰,而且也会使教师在本科生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更具有明确的强化能力培养的意识。当然鉴于笔者教学、研究水平有限,所构建的能力培养模型及实现方法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将有待于理论研究者讨论,并进一步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 吴中春.能力导向的大学本科会计教育问题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10):100-103.
  [2] 巩建闽,萧蓓蕾.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框架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132-137.
  [3] 孙立莉.基于胜任力的企业个体绩效管理流程设计[J].企业经济,2008,(8):36-37.
  [4] 王玉侠.“引学—导学—督学”,淮北电大《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59-61.
  [5] 祝建军.能力导向的财务管理本科教材设计研究[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53-54
  [6] 王爱华,等.拓展型教学——高校审计教学的新思路[J].消费导刊,2009,(12):177.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生产生活需求日益旺盛,农村集市贸易也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规范化的今天,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下,农村集市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通过借助国外的SWOT模型和涧头集镇农村集市发展的现状,分析当前农村集市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继而提出农村集市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集市;SWOT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新乡市作为首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试验空间。通过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进行研究,发现新乡市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土地流转抵押体制不完善、农村现有金融信贷产品单一、农业保险经营机制不完善,以及涉农企业市场融资能力弱等问题。同时,从农地抵押融资制度、农村金融机构、农业保险体系等方面给出相关建议,以期能够对新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推进、农村金融市场的
期刊
摘 要:以同时发行A股和B股的公司的会计数据为基础,研究A股市场的会计数据和股票之间的价值相关性。使用价格水平模型和E-view,对44个AB股公司十年的会计数据(每股盈利和每股净利润)和相应时点的股票价格进行混合最小二乘法回归,研究当国内的会计准则更多地融合了国际会计准则后A股市场上价值相关性的变化情况。因自2007年起,国内的会计制度规定更多地融合国际会计准则,故将十年分为两个阶段(2002—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大型国企财务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会计凭证电子化工作势在必行,会计凭证规范化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分析企业实践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提出总结原始凭证填制经验,规范会计核实工作起点;增强会计审核规范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升财务人员知识水平,同时积极开展自查、抽查,巩固会计凭证规范管理工作成果等规范会计凭证管理的主要做法,以期为会计凭证电子化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会计凭证;信息化;规范
期刊
摘 要:根据ArcGIS10.2.2软件对地理空间因素的分析优势与软件特点,同时结合重庆市垫江县避暑地产的布局要求,选取海拔、坡度、地形起伏度和相对道路距离这四个地理影响因子作为GIS法的评价因子,初步筛选出备选区域。在初步备选区域中,综合考虑避暑地产建设限制因素,依次扣除与相关规划衔接的避让区域,得到避暑地产可供开发区域,并划分为三个组团。在GIS法的基础上,采用AHP法补充分析非地理空间因素,
期刊
摘 要:在探讨“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和夏季学期理论课程安排及医学方法学课程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医学方法学课程群构建。  关键词:“卓越医师”;创新创业;医学方法学;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126-02  医学是处理人体生理机体处于良好状态(健康定义)相关问题一种科学,
期刊
摘 要:对投掷项目的标枪项目进行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参加云南省第十四届省运会标枪项目的运动员进行访问与调查。结论显示,云南省标枪运动的氛围良好;云南省缺乏标枪专项教练员资源,教练员队伍的整体执教能力还不是很强;男女人数差异较为明显,后备人才结构不合理;云南省标枪比赛制度不够健全,运动员参加比赛次数较少等。  关键词:云南省;投掷项目;标枪;后备人才  中图
期刊
摘 要:2009年,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沿海三市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沿海前沿区域城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但是,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对这片发展区域中的土地问题进行系统调查与研究的并不多。现实来看,土地无论何地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沿海前沿区域也呈现出特有的土地问题。江苏省南通市江海交汇,汇总其沿镇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问题,分析存在的原因,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能够对沿海城
期刊
摘 要:随着C公司“走出去”步伐的加速,优秀人才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而人才培养方式是制约优秀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构建覆盖全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三维员工培养模型。  关键词:人才培养;问题;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138-02  一、C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C公司是一家有色金属冶炼国有控股上市企业,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
期刊
摘 要: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提升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需要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加强对学生专业课程实验、实践环节的设置。园林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如何加强培养园林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途径和措施,需要从加强建设校内综合性实习基地、改革园林及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实践课程与校园植物景观的设计以及校园绿地养护管理紧密结合等方面来探索。通过这些措施或思路,逐步提高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