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高尚灵魂赴人生之途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l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横渠先生有言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言善哉!横渠先生身为大儒,心系苍生,志存高远,此言便是他毕生的追求。儒者为民也,以燃烧自身,成就清明盛世,如此高尚灵魂,直叫人欣然向往。
  高尚的灵魂是人的立身之本,它不在觥筹交错的虚浮里苟延残喘,亦不于拜金浪潮中苟得偷生。高尚的灵魂要去明净之心中寻找。明净之心,如水亦如山,如水之清澈灵动,包容万物;如山之稳固巍峨,立身天地。因而有明凈之心的人必定柔软又坚硬,既有怜爱众生的慈悲,又有顶天立地的风骨,于是方能成就高尚的灵魂。他们用心感知万物,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他们于吟诵之间,吐纳珠玉之声,在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
  然而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抛离了生命的本真,以功名利禄为盛;摒弃了天性自在,以珠光宝气为美。拘泥于尺寸锱铢,局限于一事一物,受限于外力桎梏。心智被压缩,本真被剥离,天性被制约,灵魂被削减,不知高尚为何物,干瘦的灵魂被抽离精血,高尚被驱逐,生命不复恢宏气象。如韩熙载少有凌云壮志,久怀兼济之心,意气风发,却自愿困于俗世这座囚牢,声色犬马,纸醉金迷,耽误了大好流年。

  高尚的灵魂使人适志恬愉,栖心玄默;高尚的灵魂使人拨开世间凡尘,忘却冰炎火兢;高尚的灵魂使人年年岁岁,寂寂寥寥,青灯古卷,也未绝望。红尘清浅,所有走过的都是岁月沉淀的印记,灵魂若是高尚,那么一草一木都将化作永恒的喜悦。恰如曼德拉为了推翻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统治,他铁窗面壁27年,进行了长达50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他说起获释出狱当天的心情:“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正是怀着这样高尚的灵魂,他终于使平等的光照耀在南非的土地上,驱散了种族歧视的阴霾。
  携高尚灵魂,赴人生之途。无论风传花信,雨濯春尘,都愿以吞风吻雨之心迎接,不至失望,不至彷徨。
  (指导老师:蔡 霞)
其他文献
a不同时代具有进入历史的不同方式,相较其他文体,诗歌是最为敏锐集中地反映时代与文化的文学样式。近来,写诗、读诗再度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诗歌创作的繁荣发展也好,诗歌变成文化领域的装饰品或媒体炒作的焦点也好,都需要我们自觉审视其在发展中被大众热潮遮蔽或潜隐的盲区和问题:自古以来,诗歌承担着多种文化功能、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泱泱诗歌大国以几千年的诗道精神为荣。置身全球化、当代汉语语境之中,诗歌
期刊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是两个知音间的心灵相通。“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是两个知己间的珍惜和友爱。在我和她相遇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叫做珍惜。  我刚上二年级,从山西的小学转到了西安的小学,在那里,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单与寂寞,班里的人大多成群结队地聊天玩耍,谁也不愿意多看我一眼。  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从前从未有过的孤独。  天空是一片深远而沉静的蓝,远处又点缀着几朵
期刊
百道网1月好书  单瑛琪 著,定价26.00元  《学校里有棵树》,以初中女孩汪奕蒙的视角,细密而诙谐地描摹出初中生的群像,铺排出当代中国都市少男少女的成长篇章。无论汪奕蒙身处逆境或顺境、应对挑战或困惑,她所有的“告白”与“独白”都如花腔女高音般乐观、潇洒、憨然,甚至带着一丝不屑与嘲弄,恰是网络时代都市少年的语言风貌和思维特征,还原出了少年成长的丰沛和健旺,以及他们所蕴蓄着的源源不断的诗和远方。 
期刊
当它已不在时,我知道,我的童年也随之埋葬,葬于那漫漫红尘中。  ——题记  不知何时,心中突然一空,自那以后,似乎忘却了什么。在题海中挣扎时,突然走神,想起了,又再次被淹没于题中,我似一个溺水的人,沉浮着,想抓住什么,却又沉入水底。  那是什么?这个念头一直抓着我不放,我似乎感受得到,它在故乡呼唤我,却不是此地。  该去一次乡下,去探望爷爷奶奶,与我的童年。或许在那里,我可以找到答案。我如是想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