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了贵州毕节2002—2008年退耕还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2014年退退耕还林相应政策措施作出探讨分析,以期促进2014年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退耕还林;问题;对策
退耕还林工程从2000年在毕节开始试点,至2002年全面铺开。截至2007年底,全区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9.6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7.2万公顷,荒山造林12.4万公顷。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帮助农民增收和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历史机遇,32.2万农户从中受益,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9.6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7.23万公顷,荒山造林11.17万公顷,封山育林1.2万公顷。全区退耕还林总投资高达15.37亿元。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加速了全市造林绿化的步伐。从2002年到2005年连续4年全市年均造林任务突破了4.33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占全市造林总面积的94.56%。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使毕节试验区的森林覆盖率大幅度上升,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28.42%提高到2007年35.92%,每年以1.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同时,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据贵州省对10个县的退耕还林效益定位监测,全省年均土壤侵蚀模数由退耕前的每平方公里3325吨,减少到每平方公里739吨,下降了78%。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全区8县(市)243个乡(镇、办事处)1983个村,31.19万农民从中受益。凡是有退耕还林任务的农民,不仅有了可靠的粮食供给,得到了现金补助,而且还能腾出富余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开辟新的增收渠道。据统计,退耕农户平均获得补助4425元。全市外出务工人数129余万人,务工收入25亿元,务工经济已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工程实施,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遏制生态灾难、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在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满足后,人民对美化生活环境有着强烈的愿望,参与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高涨,全市有意愿参与退耕还林的农户几乎达到100%。
近年来,毕节市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阶段必须进一步针对新的问题与情况,采取相应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以推进退耕还林的顺利开展。
1. 2002—2008退耕还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退耕还林目的认识不足,规划和计划不当
退耕还林主要是针对西部的生态改造,国家对退耕者实行粮食、现金、种苗费等方式的补助,通过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达到使其退耕还林的目的,既是“以粮食换生态”,也是对人民既得利益的补偿。但由于规划和计划不当,造成财政补助经费短缺,补偿不能够及时兑现。
1.2对退耕还林政策把握不准,造林质量不高
一是生态条件恶劣,种苗量不足或质量不优,加之“有人栽,无人管”,林粮间作,管护粗放,致使林木成活率不高;二是在部分退耕地區,农民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还林时经济林、生态林比例不合理,造成经济林比例偏高,难以实现生态目标。
1.3配套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损害了农民权益
基层管理不规范,补助兑现环节出现了违法违纪现象。一是补助粮以次充好,质量不合格;二是退耕还林资金管理不严,存在弄虚作假、虚报“造林实绩”冒领补助金现象,发生截留、挪用、挤占、套取和贪污行为,影响了工程建设,不利于退耕还林的顺利实施。
1.4不注意发展后续产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退耕还林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关系,不注重通过发展后续产业解决长远生计问题,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若不能统筹考虑和解决好农民的吃饭、烧柴、增收等实际问题,只重眼前的补助,要想“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则是一句空话。因此,要保障退耕还林成果,必须以人为本,将农民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结合,将生态目标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2.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
毕节市2014年省级退耕还林11万亩,其中赫章县5万亩、大方县3万亩、纳雍县2万亩、威宁县1万库存亩。工程重点围绕城市、景区周围、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重要河流两岸、重要水库周边等地25度以上非基本农田陡耕地进行布局和建设,打造经果林产业带、生态经济长廊。充分利用本次新一轮退耕还林摸底调查成果,严格限定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25度以上的非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耕地、坡改梯耕地。
3.对策
3.1 做好规划设计及建设模式场预测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调查研究、编制规划方案,做好作业设计。林种树种设计上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再限定生态林和经济林比例,品种由农户自己决定。但要坚持尊重规律,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理、气候和立地条件,适地适树适种源,积极培育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增加农户收入。采取退耕地经济林经营模式、林草结合模式、林茶结合模式、林菜结合模式、林药结合等模式,大力发展名特优等经济林木。
3.2 严把整地质量关
要根据不同的造林类型确定不同的整地方式和规格要求,整地不合格的不得实施造林,陡坡地造林要注重水土保持。
3.3 严把种苗质量关
要严格按照“定点采种(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的要求,严把种苗质量关,大力推行良种壮苗,真正做到品种清楚、种源清楚、去向清楚,防止以次充好、以劣充优、以假乱真等坑农现象发生,确保造林苗木合格率达到100%。
3.4严把栽植质量关
栽植要做好技术培训和指导,统一栽植技术,严格按照“先整地、后植苗”的程序进行,整地不合格不得植苗。
3.5 严把抚育管护关
切实运用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管护组织和制度,抽好建后管护,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3.6 严把检查验收关
营造林任务完成的,县区林业局要全面自查,市林业局将适时进行抽查,并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
3.7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退耕还林档案不仅是工程评价的基础,也是政策兑现的可靠依据。档案内容包括年度实施方案、作业设计说明书、竣工小丘一览表、退耕农户一览表、竣工验收书。农户档案包括申请书、合同书、检查验收卡、农户分户卡、林权证。
3.8 做好法律宣传工作。
知法、懂法是守法的前提,要宣传普及《退耕还林条例》《森林法》等法规,加强全社会的林业法制教育,让干部群众真正懂得退耕还林的最根本目的是要恢复生态的多样性和综合平衡,这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引导人民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和法制观念,为退耕还林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使其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以便更好地依法行政、执法守法护法。
4.结语
退耕还林是为了保护并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而把一些不合理的、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停耕,并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一项环保工程。我市如今仍有很多地方存在大量严重沙化的陡坡耕地,这不仅是我市生态环境的一大“污点”,更是一个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潜在自然灾害,因此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退耕还林;问题;对策
退耕还林工程从2000年在毕节开始试点,至2002年全面铺开。截至2007年底,全区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9.6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7.2万公顷,荒山造林12.4万公顷。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帮助农民增收和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历史机遇,32.2万农户从中受益,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9.6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7.23万公顷,荒山造林11.17万公顷,封山育林1.2万公顷。全区退耕还林总投资高达15.37亿元。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加速了全市造林绿化的步伐。从2002年到2005年连续4年全市年均造林任务突破了4.33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占全市造林总面积的94.56%。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使毕节试验区的森林覆盖率大幅度上升,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28.42%提高到2007年35.92%,每年以1.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同时,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据贵州省对10个县的退耕还林效益定位监测,全省年均土壤侵蚀模数由退耕前的每平方公里3325吨,减少到每平方公里739吨,下降了78%。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全区8县(市)243个乡(镇、办事处)1983个村,31.19万农民从中受益。凡是有退耕还林任务的农民,不仅有了可靠的粮食供给,得到了现金补助,而且还能腾出富余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开辟新的增收渠道。据统计,退耕农户平均获得补助4425元。全市外出务工人数129余万人,务工收入25亿元,务工经济已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工程实施,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遏制生态灾难、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在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满足后,人民对美化生活环境有着强烈的愿望,参与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高涨,全市有意愿参与退耕还林的农户几乎达到100%。
近年来,毕节市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阶段必须进一步针对新的问题与情况,采取相应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以推进退耕还林的顺利开展。
1. 2002—2008退耕还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退耕还林目的认识不足,规划和计划不当
退耕还林主要是针对西部的生态改造,国家对退耕者实行粮食、现金、种苗费等方式的补助,通过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达到使其退耕还林的目的,既是“以粮食换生态”,也是对人民既得利益的补偿。但由于规划和计划不当,造成财政补助经费短缺,补偿不能够及时兑现。
1.2对退耕还林政策把握不准,造林质量不高
一是生态条件恶劣,种苗量不足或质量不优,加之“有人栽,无人管”,林粮间作,管护粗放,致使林木成活率不高;二是在部分退耕地區,农民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还林时经济林、生态林比例不合理,造成经济林比例偏高,难以实现生态目标。
1.3配套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损害了农民权益
基层管理不规范,补助兑现环节出现了违法违纪现象。一是补助粮以次充好,质量不合格;二是退耕还林资金管理不严,存在弄虚作假、虚报“造林实绩”冒领补助金现象,发生截留、挪用、挤占、套取和贪污行为,影响了工程建设,不利于退耕还林的顺利实施。
1.4不注意发展后续产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退耕还林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关系,不注重通过发展后续产业解决长远生计问题,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若不能统筹考虑和解决好农民的吃饭、烧柴、增收等实际问题,只重眼前的补助,要想“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则是一句空话。因此,要保障退耕还林成果,必须以人为本,将农民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结合,将生态目标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2.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
毕节市2014年省级退耕还林11万亩,其中赫章县5万亩、大方县3万亩、纳雍县2万亩、威宁县1万库存亩。工程重点围绕城市、景区周围、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重要河流两岸、重要水库周边等地25度以上非基本农田陡耕地进行布局和建设,打造经果林产业带、生态经济长廊。充分利用本次新一轮退耕还林摸底调查成果,严格限定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25度以上的非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耕地、坡改梯耕地。
3.对策
3.1 做好规划设计及建设模式场预测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调查研究、编制规划方案,做好作业设计。林种树种设计上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再限定生态林和经济林比例,品种由农户自己决定。但要坚持尊重规律,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理、气候和立地条件,适地适树适种源,积极培育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增加农户收入。采取退耕地经济林经营模式、林草结合模式、林茶结合模式、林菜结合模式、林药结合等模式,大力发展名特优等经济林木。
3.2 严把整地质量关
要根据不同的造林类型确定不同的整地方式和规格要求,整地不合格的不得实施造林,陡坡地造林要注重水土保持。
3.3 严把种苗质量关
要严格按照“定点采种(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的要求,严把种苗质量关,大力推行良种壮苗,真正做到品种清楚、种源清楚、去向清楚,防止以次充好、以劣充优、以假乱真等坑农现象发生,确保造林苗木合格率达到100%。
3.4严把栽植质量关
栽植要做好技术培训和指导,统一栽植技术,严格按照“先整地、后植苗”的程序进行,整地不合格不得植苗。
3.5 严把抚育管护关
切实运用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管护组织和制度,抽好建后管护,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3.6 严把检查验收关
营造林任务完成的,县区林业局要全面自查,市林业局将适时进行抽查,并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
3.7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退耕还林档案不仅是工程评价的基础,也是政策兑现的可靠依据。档案内容包括年度实施方案、作业设计说明书、竣工小丘一览表、退耕农户一览表、竣工验收书。农户档案包括申请书、合同书、检查验收卡、农户分户卡、林权证。
3.8 做好法律宣传工作。
知法、懂法是守法的前提,要宣传普及《退耕还林条例》《森林法》等法规,加强全社会的林业法制教育,让干部群众真正懂得退耕还林的最根本目的是要恢复生态的多样性和综合平衡,这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引导人民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和法制观念,为退耕还林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使其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以便更好地依法行政、执法守法护法。
4.结语
退耕还林是为了保护并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而把一些不合理的、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停耕,并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一项环保工程。我市如今仍有很多地方存在大量严重沙化的陡坡耕地,这不仅是我市生态环境的一大“污点”,更是一个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潜在自然灾害,因此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