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村官:一场进行着的乡村实验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40年前,毛泽东下达“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农村;
40年后,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连续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每年选聘2万名。这一决定将连续十几年试验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推向了新的建设阶段。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规模达到13万人以上。
大学生村官,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
更为庞大的是,他们只是维系农村发展的纽带,在他们的身后,是广阔的农村天地。
那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无数城市白领想要去释放压力的天堂:
那里世风淳朴。山民憨厚,是多少城市打工族魂牵梦绕的菁菁故园;
那里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是众多投资者渴望挺进的致富风水宝地。
以李昌平为首的乡镇干部不堪重负,曾经喊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口号。震动中南海。
如果没有去过农村,尤其是西部的农村,你就不会理解农民的苦处。
致富,是他们相祖辈辈的梦想,也是他们今天最为迫切的愿望。
在这里,哪怕是一场小小的感冒,都足以让一个风雨飘摇的家支离破碎一他们甚至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买药。
他们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沉寂得太久,他们渴望致富的心情丝毫不比城里人逊色,他们希望改变贫穷的现状却又力不从心。
他们空有一身力气,他们守着半死不活的庄稼地,他们焦灼地渴望着有人带他们走出困境——别说发家致富,哪怕只是帮助他们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也好。
“大学生村官”,无疑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一抹亮色。
大学生当村官,一场正在进行着的乡村实验。 “大学生村官”既不是民,又不是官,对村级管理没有监督权,也没有组织管理权。他们如何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大学里面没有开设如何做好农村工作这门课程,他们到了这片“大有作为”的农村天地,真能有所作为么?
村官的生活真的像某些媒体上宣传的那样风光十足么?
当梦想的激情撞上现实的土地。他们何去何从?
与4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相比,今天的大学生村官更具有自由性——大学生自己可以选择是否去当村官。
诚然,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条件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适合到农村去当村官,也不是所有的农村都对大学生的到来一开始就持欢迎态度。在那些频频被媒体曝光的“明星村官”背后,更多的是平凡的、彷徨的、挣扎前行的“大学生村官”们。
本期《城乡致富》杂志记者兵分五路。撷取了五个典型个案。记者希望把他们真实的生存现状奉献给读者朋友们。
改变观念至关重要
2007年10月9日,当文国云冒着差点被洪水卷走的生命危险,跋山涉水来到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铺子湾镇双岭村时,三十多个村民代表对他的到来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下好了。有了大学生,就能给我们带钱来了!听说他是镇上领导,跟上面的关系好着呢,只要他说一句话,咱不就有钱了吗?”
文国云苦笑着说道:“我不是镇上领导,我只是双岭村党支部副书记,是省委组织部选派的大学生村官;我刚毕业不久,也不能给大家带来资金,我是来跟大伙一块找寻致富之路的。”
第一次见面,文国云便深刻地意识到,从村里产业单一、村民收入普遍偏低的现状看来。改变他们的思想状况显得更为迫切。
文国云当初之所以选择回到农村,一是双岭村离他的家比较近,很有孝心的他希望能离父母近一点:二是他本人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民的苦处非常理解,希望自己能为农民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文国云到了双岭村之后,“我能给村民们带来什么”始终是他思考的问题。“要想当好村官,必须当好农民。”这是文国云的经验之谈。
“我父母都是农民,所以跟农民没有多少隔阂。他们挑水,我也挑水;他们收谷,我也去。”就这样,靠着自己一身的力气,他用这种最质朴的方式,融入了村民,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内江市一位组织干部这样评价他:“真正能帮农民干农活的村官,全市几乎找不出来第二个。”
但是,渐渐的,文国云发现。单凭自己一身的力气,是不能帮助农民改变贫穷的现状的。
“傻子村官"文国云
大学毕业留在城市工作的他,因为“自己就是一个农民”,在家人惊愕不解的目光中,回到村里当上了村官。经过一年时间的锤炼,他成为“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并受到习近平的接见。
搭建帮扶平台
双岭村一共有890家农户,总人口三千余人。全村90%以上的地区水资源匮乏,还有5%以上的地区只能“望天吃饭”。交通极为不便,全村五保、低保、残疾、空巢老人等困难人口达五百多人。
村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脱贫致富”。
与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种植与养殖是村民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
文国云找到特困户村民吴珍琴,建议道:“你还是种点什么或者养点什么吧?”吴珍琴说:“养猪吧。”“养猪成本太高,一头猪动辄好几百元,平日里喂养也比较辛苦。你觉得养兔怎么样?”吴珍琴说道:“养兔不好,我原来养过的,由于没技术,养的兔子大半都死掉了,亏本了。”听到这里,文国云马上拿出200元钱:“你先去把兔子和钢丝网买回来,技术的问题我帮你解决!”
就这样,吴珍琴高高兴兴地买了十多只兔子回来,信心十足地搞起了养殖。为了节约兔子配种成本,文国云还将自家的两只母兔抱到吴珍琴家。文国云还从书店买回不少养兔书籍,提高养兔技术,比如兔子便血、腹泻、脱毛癣等,文国云都会及时地结合所学知识。对症下药给予治疗,兔子很快茁壮成长。不久,经过配种后的母兔一共产下了8只小兔。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吴珍琴上山割草后,家里的8只小兔全部被别家的猫咬死完了。吴珍琴养兔的决心开始动摇:“看来这养兔的困难确实太大了。”文国云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她家,开始动手将养兔的架子升高了0.5米,并对兔架进行加固,这样一来,再也不怕猫的侵袭了。
现在,吴珍琴的养兔事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一年下来,她的纯收入都在1000元左右,这在以前,她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文国云深刻认识到要让全村的困难群众都脱贫,单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村里的困难户那么多。这可不是每个人都送钱就能让他们发家致富的,再说,他自己有多少钱能送呢?
“归根结底,还得解决‘输血,与 ‘造血’的问题。”文国云说,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农民贫穷的问题呢?
文国云想,单纯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能不能发动更多的人来为双岭村“输血”呢?能不能成立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来帮助这些村民们?
很快,在这样的想法下,双岭村“同心帮扶基金”在2008年3月4日成立了。这个基金的宗旨是:“同心同德,扶志帮困,送温暖、献爱心,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帮助老弱病残保障生活,帮助困难家庭发展生产。促使其自立自强、增收致富。”记者注意到,“同心帮扶基金”的目的是“促使村民自立自强”,文国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的“输血功能”,最终实现村民致富这一“造血功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奔走,镇上领导干部都认为有必要成立这样一个“帮扶基金”。很快,基金来源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文国云本人每年从工资中拿出1000元:铺子湾镇党委政府每年注入专项经费2000元:双岭村委每年注入资金400元……
这样一来,“帮扶基金”就有了四五千元的活动经费,对于村民来说,四五千元可以做不少事情了。深刻意识到“要想最终致富,只有村民们自身改变观念”的文国云,特别制定了基金的使用方式:购买种苗和家禽时,由基金工作人员随帮扶对象到市场购买,帮扶基金支付购买款的75%,帮扶对象支付剩余的25%:帮扶基金限定额度为500元。“必须让帮扶对象自己承担一部分资金,而且,他们还要承担一部分风险,比如购买回来的家禽因照顾不周而死亡等,帮扶对象自身也要承担一部分损失……”文国云说,“这样一来,既帮助村民解决了实际困难,又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双岭村10组困难村民汪志友成为帮扶基金的第一个受益者。“以前想搞养殖没有本钱,现在好了,我用500元钱买了3只小山羊,目前已经繁殖了6只,等卖了山羊。我就有更多的本钱了,”汪志友对记者说。
“傻子村官”的思考
在文国云的带领下,双岭村村民致富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一年的劳动,各项帮扶项目进展状况良好,已有20户困难家庭成为种养业帮扶对象,“我们将争取在三年内实现困难户减半的目标。”双岭村党支部书记夏忠远高兴地说。
文国云的“帮扶基金”得到威远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县推广,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资金65万余元,在60多个村建立了“困难党员群众帮扶资金”,由大学生村干部负责日常管理。2009年全县近800个贫困家庭有望脱贫。
2008年,由于工作出色,成效显著,文国云被评为“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2008年12月,他作为四川省惟一大学生村官代表,受邀前往中南海,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并作了交流发言,受到习近平的亲切接见。
采访结束的时候,文国云捞起裤腿,向记者展示膝盖上的一条长达4厘米左右的伤疤:
“这是到村民家去走访,天雨路滑,自行车摔下了悬崖。”他说自己是一个傻子,“很多时候吃了不少亏,但是问心无愧”。
或许,文国云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不了什么,一个同心帮扶基金也改变不了什么,但是他这样做了,而且实实在在地帮助村民解决了不少问题,在文国云看来,“这就是一种进步和成长。”
大学生村官之问答
★什么是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是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村党支部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职务的工作者。
★大学生村官和公务员有何区别?
大学生“村官”不是公务员,大学生“村官”是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大学生“村官”要进入公务员队伍,还必须经过公务员考试。
★大学生村官的报考条件是怎样的?
各地报考条件不尽统一,详情查阅当地人事局网站。
★大学生村官考什么内容?
大学生村官考试内容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大体为:新农村建设、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时事政治、申论。
“鸭司令”刘苏杭
阔别农村10年后,刘苏杭又回到了这片土地。这一次。他的内心是有些茫然的。他毕业于扬州大学,专业是土木工程,与新农村建设似乎搭不上边。
2007年7月,作为江苏省选聘的首批大学生村官,刘苏杭赴陡沟乡深沟村上任了。深沟村是经济薄弱村,在大学生村官到来之前,当地甚至没有专职的村干部,村里的工作都是农民忙里偷闲干的。
灌云县专门为大学生村官们开通了灌云村官网,担任村主任助理的刘苏杭要定期在上面发布工作申报。譬如:协助村民兵营长做好征兵宣传、报名、体检等。给贫困攻坚的贫困户项目拍照记录……
然而,刘苏杭还是很闲,跟着村干部后面跑了1个月,他的茫然感愈来愈深,除了处理一些村务,大部分时间只有发呆,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闲不住的刘苏杭想干点“私活儿”,同样是村官的汤锦新与他一拍即合。为了寻找致富项目,他们每天早晨5点半就起床,跑遍了全乡,一连十几天,与种养殖大户交流,初步摸清了全乡产业状况。刘苏杭发现,陡沟乡地处岭地,缺水是大难题,要想带动群众致富,只有在养殖上下功夫。在走访中,刘苏杭了解到。村民刘健想饲养鸭子。只是缺乏资金。他与汤锦新各自说服父母投资了3万元,再加上刘健出资4,5万元,三人去沭阳买来了8800多只鸭苗,建起了鸭舍,买来了鸭网,靠着陡沟乡崔许村附近的西护岭河,养鸭场成立了。
育雏期,两个村官生起火炉,不分昼夜轮流值班,还赶着鸭苗儿到河边去放养。为了预防疾病,刘苏杭从许相村图书室借来了养鸭方面的书籍,不懂就跑到养殖户家去问。由于饲养方法得当,鸭子死亡率非常低,普遍长到了1.5公斤左右。为了搭建销售渠道,刘苏杭和汤锦新分路走访了县内养鸭户、鸭苗孵化场、市区家禽批发市场,又到网上发布鸭子销售信息,终于联系上常州一位经销商收购鸭子。
第一次创业就尝到了甜头,刘苏杭心里却有遗憾。与他刚决定养鸭时相比。在销售时市场行情有所下滑,赚的钱缩水了不少。通过在网上查询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刘苏杭总结出,家禽养殖周期短、市场波动大,而肉牛等家畜养殖由于周期长,价格波动小,况且,岗岭地区还有玉米秸秆的优势,适宜养牛。于是,他与汤锦新商量着,利用销售鸭子回笼的资金养牛。
目前,跟刘苏杭一起养牛的村民有50多户,刘苏杭成了养牛户中的“领头大哥”。尽管自己常常要去处理村中的事务,不在养牛场,但他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村民们都帮他看着牛呢。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干私活儿的举动,带动了整个村的创业 热潮,也找到了自己深入农村的最佳捷径。
息员袁康宏
袁康宏是普通农家的孩子,从小就帮助父母干农活,对于这片土地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毕业后,他曾经当过两个月的某纸厂业务员,月薪1800元,后来为报名参军。他辞去了工作,结果兵没当上,却在茶坑村干部的介绍下,于2000年1月回到家乡当上村官。袁康宏身兼数职,既是出纳员,又是村支委。
一直以来,帮助家乡发展是袁康宏的愿望,也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
多年来韭黄生产是茶坑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信息闭塞,村里的种植业基本还是靠天吃饭。当作物出现病虫害了,村民通常只能是凭经验来处理,一旦出现较大面积的扩散就很无助,急急地到商店随便买点杀虫剂回去自己喷,幸运的,药喷对了,作物有救;不幸的,药喷错了,轻则失效减产,重则导致整块农田作物枯死。血本无归。而且由于产品销售渠道不畅,村民种植的产品经常销不出去,有的即使销售出去价格也很低廉。
2006年,新会科技局根据广东省科技厅的统一部署,开展“农村信息直通车”行动。袁康宏马上感到这是一个用信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好机会,就主动请缨当上了一名信息员。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收集邻近地区的韭黄价格,很快就发现当地的收购价比周边地区1斤就低了1元~2元。于是他把本村农户的韭黄产量、质量发布上网,很快就吸引了外地乃至港澳的客商前来购买。原本由少数几个商人垄断韭黄价格的局面被突破了,茶坑村的韭黄以其质量好价格合理在市场上站住了脚。这一年。茶坑村大凡种植韭黄的农户都增了收。
袁康宏从这一实践中受到很大启发和鼓舞。他建立了茶坑村韭黄生产信息网站。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施药、施什么药,各种种植信息都有。2008年年初,受雨雪天气影响,韭黄生产出现枯黄、溃烂的现象,几位农户先后到信息站咨询防治对策。袁康宏印发了700份防治措施的单张发送给农户,指导他们合理用药,使韭黄病害得到控制,为村民挽回了经济损失。
及时实用的农业科技信息,加上不断发布的各地韭黄价格等市场信息,逐渐催生了茶坑韭黄生产专业村,使韭黄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外地种植户看到韭黄产业在这里成了气候,主动前来商洽租地种植韭黄,全村耕地租金随即上涨,仅地租一项,村委会一年新增集体收入就是45万多元,有效地推动本村农业产业化发展。
袁康宏说:“其实我做的事情很简单,但对于村民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是有帮助的。我会坚持下去,用信息帮助我的村民增收致富。”在众多肯定面前,袁康宏未有停住脚步,在他下一步的工作计划里,我们看到他要做的是如何做好规模化的经营,如何把当地的韭黄种植培育成品牌,争取商标注册……
“和稀泥”的白一彤
19岁的白一彤坐在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不断掉墙皮的窑洞里,召集一群村委会成员“老头儿”开计生工作会议。而就在几个月前,她还是一个穿着吊带裙,跟同学去照搞怪的大头照、爱喝可乐、天天喊减肥、设法逃古筝课的安康学院中文系专科班大二学生。
自己投钱赞助
白一彤在村里住下了,她把电子琴、玩具、甚至网球拍都带进了窑洞。可她很快发现这些全用不上:房东很省电费。电子琴她一次没弹:找不到场地,网球没开封。她也少了城里的“讲究”:一个星期不洗澡、头发油得一缕一缕的;擦脸的霜用完了,拿减肥的纤体乳擦脸……
她在上任后的“第一把火”,是开村运动会,为此她忙了11天。她在电话里说服二伯,给运动会赞助了2000瓶饮料,那几天她一直在电信、联通转悠,只为能拉点赞助奖品,尽管一等奖只是一把铁锹;父亲提供服装。还请了秧歌队。为了主席台更好看、更接近“发扬延安精神”的口号,父亲从6家窑洞“灰头土脸”地搬出5台纺车、3台布机。大年初三。全村1000多人。绝大部分都参加了剥玉米棒、串红枣串、猪八戒背媳妇抢南瓜、剪纸等运动会项目,外乡也来了很多人,整个村学校操场足足“装”了5000多人。村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一天卖了一万元的“流水”。
大年初六,她又领着400多村民扛着铁锹上路了,她要在村庄修一条环山公路,她和村民一起劳动。第一次把手磨出了水泡。修路的大铲车,是她偷偷用15万元的压岁钱租来的。
“和稀泥”
可几把火之后,这个满腔热情的19岁女孩突然发现,村里的事务,远比她想象的要复杂,简直就是“一团乱头发”。
处理人事关系中,她发现村里分好几派,喜欢窝里斗。她不停地在这几派人中间“和稀泥”,跟人解释,“我是回来搞发展的,没有任何个人恩怨。不为任何个人谋取利益,大家心要往拢靠。”
村里环境差,她成立了村环卫大队。2月2日。白一彤在带领环保大队工作时,因为拆除了违章建筑,触及了某些人的利益,与镇政府一名雇工发生冲突,她还挨了一拳头,
而最让她头疼的是,村民们懒散惯了。缺乏组织性。有一次筹备活动,她7点就到了村委会,高音喇叭喊了无数遍,快11点了,人还没来齐。白一彤当时都快哭了,“村里人只听我一个人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我亲自上手才行。”
军事化管理
她突然想起大学军训,训练了学生的纪律性。她和村里的议事会商量,准备在村里实施军事化管理。全村按地域分片。分成3个营,9个连,每个连再分几个班。这样,层层负责。白一彤指挥营长,营长指挥连长,这样有什么事情很快就吩咐下去了。这不是要求全村村民真正军训,而只是一种“上传下达”的捷径。
平时走在村里,没人叫她“主任”,因为辈分低,连村里的小孩都叫她“乐乐(白一彤小名)”。她也常常忘了自己大小也是个“官儿”,看到窑洞门口晒太阳打盹的老头,她会悄悄走近,捏捏老人的“山羊胡”,再跑开。
几个月下来,没人搞得清这个19岁村官的管理模式:做计生工作时,她装大人样;化解邻里两家矛盾时,她又要“小女生样”,一口一个“老爷爷”喊得甜,还赖着要两家人当众“手拉手”。
如今,年仅19岁的白一彤在村上住了半年,看着这个沿着黄土高坡蜿蜒的公路雏形向村民的窑洞延伸,这只是她计划的开始。
打杂的陈尉
村里的妇女主任是个纯爷们。老家在浙江舟山的陈尉,2001年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以后。先在企业工作了几年。2007年10月到宁波市北仑区新碳街道沿海村当上了“村官”。陈尉目前在村里的头衔有主任助理、妇女主任、团支书、民兵连长等一大串职务。他自嘲说。有点像个村里的“大总管”了。
村官小陈职务不少,可忙的却 尽是些看不起眼的小事。在接受采访时,他坦言,在这里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每天还要到各家各户去查计划外的孕妇。据说这个村本地人只有1900人,而外地人口就有10000多,而超生的绝大多数都是这些外出务工人员。
当地村民对村官们“呼之即来”的要求,又让他对“村官”的含义有了全新的理解。
去年夏天,有一次傍晚下暴雨,大家都下班了,村民打电话过来说,下水道堵住了,当时只有他和村长在村委会,没办法,在村长的带领下,二话没说他们俩客串上了“下水道工人”,赶到那里在短时间内冒雨疏通了下水道。由于是公共区域,当时连撑伞的人都没有一个,行色匆匆的人们还以为雨中两个人是捅下水道的蹩脚师傅呢。
而村里的老王更是信任这个年轻的村官,居然把儿子考大学填志愿的“重任”全权委托给了陈尉。还好,小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老王他儿子的实际情况,帮忙推荐了几所大学,这个小孩也如愿以偿地去上大学了。
这样的事情,对于“村官生涯”不长的陈尉来说,实在太普通了。他说,在这个岗位就是要多给村民办实事。村委会的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尽可能地增加村民的福利,去年他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收入了500来万,最多的一户能分到了三四千元。小陈告诉记者,合作社里一般村民都有股份。因为关系到切身利益,老百姓对村务财务都很关心,所以,这里财务公开,民主管理等方面都做得蛮好的。
为了增加村级经济收入及更好地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服务和管理,沿海村2003年建起了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社区一银杏社区。于是协助做好出租房管理工作,也成了小陈工作的一部分。
大学生村官之动态
★近日,云南省决定今年选聘1万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基本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计划。
★2008年通过云南省大学生村官考试并获得聘任的赵慧,2009年1月赴南涧县南涧镇西山村委会任职书记助理。在2009年5月2日弥渡特大交通事故中罹难,年仅24岁。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5月初在河南舞阳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30名大学生“村官”代表参加了论坛。论坛为期两天,主题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成长、成才”等。
★由北京农学院组织编写的《大学生村官培训教程》2009年5月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国内首部大学生村官培训教材。
专业的岗前培训必不可少
据《春城晚报》报道,云南首批2000名大学生村官上任后的两个月内,大学生村官QQ群出现最频繁的一个词是“侦察员”——谐音“斟茶员”;除了岗前培训,到岗后基本“自生自灭”,他们自诩为“孤独的乡村守望者”。
工作就是斟茶递烟筒
首批村官上任后的一个多月,很多村官整天都在挂QQ。刚开始记者以为,村上条件普遍不错,至少村官们还可以有电脑、有网络上网聊天,不至于寂寞。但事实并非如此,从第二个月的中旬开始,QQ群里在线的村官越来越少。
“上个月我一直被借调在镇上,在办公室打打文字,跑跑传真之类的,无聊透顶!好歹咱大学四年寒窗苦读,究竟为谁辛苦为谁忙啊?”网友烂瓜说。
“不错了,你起码跟文字打交道,不像我,整整1个月就在乡上给领导们倒倒茶水,递递烟筒,美其名日‘斟茶员’,听不懂的还以为是‘侦察员’呢。”另一网友自我打趣。
实际上,村官们反映,即便目前都下到村上,上级政府借调村官们去打杂的事时有发生。对此,村官小徐认为,“村官属于最基层的工作岗位,以后工作办事还得跟上级部门打交道,利用借调的机会,混个脸熟,未必不是件好事,以后办事方便啊。”小徐的分析显得颇为老到。
上岗后无人指导工作
网友比比将下乡任村官比喻为“新学期的开始”。
“突然发现没有老师执教,只能靠自学,这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转换过程。”比比告诉记者,曾经以为,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是发现下到农村后,书本知识直接用不上。比比的大学专业是中文,对于基层经济建设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策略,有些摸不着头脑:而对于民事纠纷处理应遵循的原则,更是知之甚少。
实际上,2008年云南首批村官上任前,进行的岗前培训相当概括而且浅显,仅包括当地州县情况介绍,新农村建设专题讲座、突发事件处理概要等等,总的培训时间不超过1个星期。此后就再无集中性、针对性的培训辅导。
比比认为,大学生如果只是跟村里的长辈学习,未必能发挥出协助的作用。因此,有组织的、专业的针对性培训必不可少。而这也是提高大学生村官整体素质最快捷的方式。
备考公务员提前“撤退”
3月份的一个晚上,村官网友米奇在QQ上告诉记者,她已经无法再忍受两个多月来的无聊村官生活,正努力备考今年6月份的云南省公务员考试。
她是这样描述的:每天,睡到自然醒,惟一的声响就是屋后树林里麻雀的叽喳:没有人告诉我该去干什么,也没有人来问我今天干了什么:每天都是星期天,随时想回家就回家。无人过问;没想到我曾经鄙视的十字绣,成了我每天的“工作”:没想到我曾经鄙视的连续剧,成了我每晚惟一的消遣与寄托……
“我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堕落下去,所以我决定继续我的理想,考公务员。”米奇无奈地说。
带动村民致富的村官最受欢迎
郑风田 郎晓娟
农村经过这么多年人力资源的单向输出而不输入,农村人力贫困已是事实,但这并不说明派下去的大学生村官就一定能真正派上用场。叫大学生村官,但实际上又不是官,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位置。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呈现“三冷…‘三热”现象:上级热、下级冷;媒体热、家长冷;村民热、村干部冷的局面。
河南大学生村官的一项调查显示,有17%的村民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是走过场、形式主义,两成多的村民反映所在村的大学生村干部很一般,挂闲职。考察目前已有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很少真正让大学生担任村的领导事务,多数只是让他们以助理身份“协助两委工作”,不可避免地,在某些农村地区,大学生村官就此成为“摆设”,成为当地“政绩”工程的一部分,而不能真正为农业、农村、农民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何让大学生村官走出困境?以下三种办法可以尝试。
其一是对进村的大学生进行培训。在大学生上岗之前必须进行培训,告诉他们有关农业、农村及农民的知识,也告诉他们我国“三农”的各种相关政策,当然必要的领导学或者心理学也是要学的,如何与农民打交道,如何能够真正地帮助农民等知识都必须要教,还要手把手地教。
其二是为农村输入项目。目前, 农村地区居民最迫切的要求是经济发展和收入提高,“大学生村官”如果能在这方面给村民带来收益,是最受他们欢迎,也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大学生本身的信息和资源优势。也使得他们在这方面最容易发挥作用。已有的实例显示,在农村地区干得好、受欢迎的大学生,大多是能够为当地带来项目,引导当地村民致富的人才。
其三是给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
仿照“留学生创业基金”模式,为大学生村官提供项目基金和相应政策支持。如前所述,在农村地区受到较多欢迎的“大学生村官”,多半是能为当地带来项目,引导村民致富的“大学生村官”。然而。尽管大学生村官有着信息、资源方面的较多优势和母校所给予的一定支持,但作为刚刚踏出校门的学生,其所拥有的资源毕竟比较有限,母校所能提供的支持也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
大学生村官之政策
★云南省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按人均每年1.5万元的标准发放工作、生活补贴。以及参加养老社会保险,购买医疗、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此外,按每人2000元发放一次性安置费。
★江苏省溧阳市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有资金扶持保障,大学生村干部每个创业项目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金额原则上在5万元以内,最多不超过10万元,特殊情况可采取一事一议。贷款期限根据借款项目的生产周期及综合还贷能力确定,最长不超过3年。
★国家规定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补贴有:比照本地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水平确定,中央财政补贴按照西部地区人均每年1.5万元、中部地区人均每年1万元、东部地区人均每年0.5万元的标准拨付,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同时,中央财政给大学生“村官”按人均2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安置费。
大学生“村官”届满去向调查
大学生村官的出路在哪里?有多少人真正在村居住?村民满意度如何?请看以下调查数据——
1、出路
大学生“村官”任期为三年。调查结果显示。东、中、西部分别有47%、36%、42%的现任大学生“村官,心里主要的顾虑是期满后的出路问题。在回答“三年以后有何打算”问题时,平均有25%的人选择续签做“村官”与农村创业,42%的人选择考公务员。对照2005年以来同类问卷调查结果,选择扎根农村、继续创业的比重在降低,准备考公务员的比重在升高。按照东、中、西部各选项分析,各类意愿分布略有差别,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差异明显(见表1)。
2、居住
2009年初进行的调查表明,中部地区的大学生“村官”有45%居住在所任职的村里,东部为39%,西部为3l%。即大部分的大学生“村官”晚上不在任职村庄居住。
3、工作时间
在回答“每周在村里工作的时间”问题中,17%的人7天时间在村里工作,44%的人5~6天在村里,25%的人3~4天在村里,14%的人在村里的时间在2天以下。比较而言,东部地区每周在村里工作时间超过5天的占71%,中部地区为59%,西部地区为43%。
4、村民满意度
2008年的一项抽样调查中,在回答“您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是否满意”问题时,8%的回答“非常满意”,32%的回答“比较满意”,49%的回答“不太满意”、“很不满意”。分别东、中、西部统计,对有关政策落实的满意度为20%~29%,对总的生活状况的满意度为23%~40%,对总的工作状况的满意度为36%~47%。比较而言,中部地区满意程度高于东部与西部地区。
(数据提供:中国农业大学大学生“村官”研究课题组)
结束语
哪怕只是一粒草籽,只要有土壤,也能生根发芽,给贫瘠的大地带来一抹绿意。
这些散落在广大村庄的大学生村官,就像这些草籽一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青春的内涵。
不要对他们期望太高。他们还只是刚刚蹄出校门的学子。相信经过这段特殊经历的锤炼,会让他们有所成长和收获。
生命本就是一场体验。
体验的本身就是快乐,就是一种享受,那已足够补偿一切。
所以耕耘时用不着期待收获,只要你看到那些被你犁平了的土地,被你铲除了的乱石和莠草,你就会觉得汗并不是白流的。
只要能证明自己并不是没有用的人,无论流多少汗,都已值得。
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只有懂得这意义的人,才能真正享受生命,才能活得快乐。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40年前,毛泽东下达“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农村;
40年后,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连续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每年选聘2万名。这一决定将连续十几年试验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推向了新的建设阶段。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规模达到13万人以上。
大学生村官,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
更为庞大的是,他们只是维系农村发展的纽带,在他们的身后,是广阔的农村天地。
那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无数城市白领想要去释放压力的天堂:
那里世风淳朴。山民憨厚,是多少城市打工族魂牵梦绕的菁菁故园;
那里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是众多投资者渴望挺进的致富风水宝地。
以李昌平为首的乡镇干部不堪重负,曾经喊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口号。震动中南海。
如果没有去过农村,尤其是西部的农村,你就不会理解农民的苦处。
致富,是他们相祖辈辈的梦想,也是他们今天最为迫切的愿望。
在这里,哪怕是一场小小的感冒,都足以让一个风雨飘摇的家支离破碎一他们甚至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买药。
他们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沉寂得太久,他们渴望致富的心情丝毫不比城里人逊色,他们希望改变贫穷的现状却又力不从心。
他们空有一身力气,他们守着半死不活的庄稼地,他们焦灼地渴望着有人带他们走出困境——别说发家致富,哪怕只是帮助他们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也好。
“大学生村官”,无疑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一抹亮色。
大学生当村官,一场正在进行着的乡村实验。 “大学生村官”既不是民,又不是官,对村级管理没有监督权,也没有组织管理权。他们如何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大学里面没有开设如何做好农村工作这门课程,他们到了这片“大有作为”的农村天地,真能有所作为么?
村官的生活真的像某些媒体上宣传的那样风光十足么?
当梦想的激情撞上现实的土地。他们何去何从?
与4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相比,今天的大学生村官更具有自由性——大学生自己可以选择是否去当村官。
诚然,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条件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适合到农村去当村官,也不是所有的农村都对大学生的到来一开始就持欢迎态度。在那些频频被媒体曝光的“明星村官”背后,更多的是平凡的、彷徨的、挣扎前行的“大学生村官”们。
本期《城乡致富》杂志记者兵分五路。撷取了五个典型个案。记者希望把他们真实的生存现状奉献给读者朋友们。
改变观念至关重要
2007年10月9日,当文国云冒着差点被洪水卷走的生命危险,跋山涉水来到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铺子湾镇双岭村时,三十多个村民代表对他的到来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下好了。有了大学生,就能给我们带钱来了!听说他是镇上领导,跟上面的关系好着呢,只要他说一句话,咱不就有钱了吗?”
文国云苦笑着说道:“我不是镇上领导,我只是双岭村党支部副书记,是省委组织部选派的大学生村官;我刚毕业不久,也不能给大家带来资金,我是来跟大伙一块找寻致富之路的。”
第一次见面,文国云便深刻地意识到,从村里产业单一、村民收入普遍偏低的现状看来。改变他们的思想状况显得更为迫切。
文国云当初之所以选择回到农村,一是双岭村离他的家比较近,很有孝心的他希望能离父母近一点:二是他本人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民的苦处非常理解,希望自己能为农民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文国云到了双岭村之后,“我能给村民们带来什么”始终是他思考的问题。“要想当好村官,必须当好农民。”这是文国云的经验之谈。
“我父母都是农民,所以跟农民没有多少隔阂。他们挑水,我也挑水;他们收谷,我也去。”就这样,靠着自己一身的力气,他用这种最质朴的方式,融入了村民,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内江市一位组织干部这样评价他:“真正能帮农民干农活的村官,全市几乎找不出来第二个。”
但是,渐渐的,文国云发现。单凭自己一身的力气,是不能帮助农民改变贫穷的现状的。
“傻子村官"文国云
大学毕业留在城市工作的他,因为“自己就是一个农民”,在家人惊愕不解的目光中,回到村里当上了村官。经过一年时间的锤炼,他成为“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并受到习近平的接见。
搭建帮扶平台
双岭村一共有890家农户,总人口三千余人。全村90%以上的地区水资源匮乏,还有5%以上的地区只能“望天吃饭”。交通极为不便,全村五保、低保、残疾、空巢老人等困难人口达五百多人。
村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脱贫致富”。
与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种植与养殖是村民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
文国云找到特困户村民吴珍琴,建议道:“你还是种点什么或者养点什么吧?”吴珍琴说:“养猪吧。”“养猪成本太高,一头猪动辄好几百元,平日里喂养也比较辛苦。你觉得养兔怎么样?”吴珍琴说道:“养兔不好,我原来养过的,由于没技术,养的兔子大半都死掉了,亏本了。”听到这里,文国云马上拿出200元钱:“你先去把兔子和钢丝网买回来,技术的问题我帮你解决!”
就这样,吴珍琴高高兴兴地买了十多只兔子回来,信心十足地搞起了养殖。为了节约兔子配种成本,文国云还将自家的两只母兔抱到吴珍琴家。文国云还从书店买回不少养兔书籍,提高养兔技术,比如兔子便血、腹泻、脱毛癣等,文国云都会及时地结合所学知识。对症下药给予治疗,兔子很快茁壮成长。不久,经过配种后的母兔一共产下了8只小兔。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吴珍琴上山割草后,家里的8只小兔全部被别家的猫咬死完了。吴珍琴养兔的决心开始动摇:“看来这养兔的困难确实太大了。”文国云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她家,开始动手将养兔的架子升高了0.5米,并对兔架进行加固,这样一来,再也不怕猫的侵袭了。
现在,吴珍琴的养兔事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一年下来,她的纯收入都在1000元左右,这在以前,她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文国云深刻认识到要让全村的困难群众都脱贫,单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村里的困难户那么多。这可不是每个人都送钱就能让他们发家致富的,再说,他自己有多少钱能送呢?
“归根结底,还得解决‘输血,与 ‘造血’的问题。”文国云说,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农民贫穷的问题呢?
文国云想,单纯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能不能发动更多的人来为双岭村“输血”呢?能不能成立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来帮助这些村民们?
很快,在这样的想法下,双岭村“同心帮扶基金”在2008年3月4日成立了。这个基金的宗旨是:“同心同德,扶志帮困,送温暖、献爱心,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帮助老弱病残保障生活,帮助困难家庭发展生产。促使其自立自强、增收致富。”记者注意到,“同心帮扶基金”的目的是“促使村民自立自强”,文国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的“输血功能”,最终实现村民致富这一“造血功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奔走,镇上领导干部都认为有必要成立这样一个“帮扶基金”。很快,基金来源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文国云本人每年从工资中拿出1000元:铺子湾镇党委政府每年注入专项经费2000元:双岭村委每年注入资金400元……
这样一来,“帮扶基金”就有了四五千元的活动经费,对于村民来说,四五千元可以做不少事情了。深刻意识到“要想最终致富,只有村民们自身改变观念”的文国云,特别制定了基金的使用方式:购买种苗和家禽时,由基金工作人员随帮扶对象到市场购买,帮扶基金支付购买款的75%,帮扶对象支付剩余的25%:帮扶基金限定额度为500元。“必须让帮扶对象自己承担一部分资金,而且,他们还要承担一部分风险,比如购买回来的家禽因照顾不周而死亡等,帮扶对象自身也要承担一部分损失……”文国云说,“这样一来,既帮助村民解决了实际困难,又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双岭村10组困难村民汪志友成为帮扶基金的第一个受益者。“以前想搞养殖没有本钱,现在好了,我用500元钱买了3只小山羊,目前已经繁殖了6只,等卖了山羊。我就有更多的本钱了,”汪志友对记者说。
“傻子村官”的思考
在文国云的带领下,双岭村村民致富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一年的劳动,各项帮扶项目进展状况良好,已有20户困难家庭成为种养业帮扶对象,“我们将争取在三年内实现困难户减半的目标。”双岭村党支部书记夏忠远高兴地说。
文国云的“帮扶基金”得到威远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县推广,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资金65万余元,在60多个村建立了“困难党员群众帮扶资金”,由大学生村干部负责日常管理。2009年全县近800个贫困家庭有望脱贫。
2008年,由于工作出色,成效显著,文国云被评为“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2008年12月,他作为四川省惟一大学生村官代表,受邀前往中南海,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并作了交流发言,受到习近平的亲切接见。
采访结束的时候,文国云捞起裤腿,向记者展示膝盖上的一条长达4厘米左右的伤疤:
“这是到村民家去走访,天雨路滑,自行车摔下了悬崖。”他说自己是一个傻子,“很多时候吃了不少亏,但是问心无愧”。
或许,文国云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不了什么,一个同心帮扶基金也改变不了什么,但是他这样做了,而且实实在在地帮助村民解决了不少问题,在文国云看来,“这就是一种进步和成长。”
大学生村官之问答
★什么是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是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村党支部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职务的工作者。
★大学生村官和公务员有何区别?
大学生“村官”不是公务员,大学生“村官”是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大学生“村官”要进入公务员队伍,还必须经过公务员考试。
★大学生村官的报考条件是怎样的?
各地报考条件不尽统一,详情查阅当地人事局网站。
★大学生村官考什么内容?
大学生村官考试内容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大体为:新农村建设、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时事政治、申论。
“鸭司令”刘苏杭
阔别农村10年后,刘苏杭又回到了这片土地。这一次。他的内心是有些茫然的。他毕业于扬州大学,专业是土木工程,与新农村建设似乎搭不上边。
2007年7月,作为江苏省选聘的首批大学生村官,刘苏杭赴陡沟乡深沟村上任了。深沟村是经济薄弱村,在大学生村官到来之前,当地甚至没有专职的村干部,村里的工作都是农民忙里偷闲干的。
灌云县专门为大学生村官们开通了灌云村官网,担任村主任助理的刘苏杭要定期在上面发布工作申报。譬如:协助村民兵营长做好征兵宣传、报名、体检等。给贫困攻坚的贫困户项目拍照记录……
然而,刘苏杭还是很闲,跟着村干部后面跑了1个月,他的茫然感愈来愈深,除了处理一些村务,大部分时间只有发呆,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闲不住的刘苏杭想干点“私活儿”,同样是村官的汤锦新与他一拍即合。为了寻找致富项目,他们每天早晨5点半就起床,跑遍了全乡,一连十几天,与种养殖大户交流,初步摸清了全乡产业状况。刘苏杭发现,陡沟乡地处岭地,缺水是大难题,要想带动群众致富,只有在养殖上下功夫。在走访中,刘苏杭了解到。村民刘健想饲养鸭子。只是缺乏资金。他与汤锦新各自说服父母投资了3万元,再加上刘健出资4,5万元,三人去沭阳买来了8800多只鸭苗,建起了鸭舍,买来了鸭网,靠着陡沟乡崔许村附近的西护岭河,养鸭场成立了。
育雏期,两个村官生起火炉,不分昼夜轮流值班,还赶着鸭苗儿到河边去放养。为了预防疾病,刘苏杭从许相村图书室借来了养鸭方面的书籍,不懂就跑到养殖户家去问。由于饲养方法得当,鸭子死亡率非常低,普遍长到了1.5公斤左右。为了搭建销售渠道,刘苏杭和汤锦新分路走访了县内养鸭户、鸭苗孵化场、市区家禽批发市场,又到网上发布鸭子销售信息,终于联系上常州一位经销商收购鸭子。
第一次创业就尝到了甜头,刘苏杭心里却有遗憾。与他刚决定养鸭时相比。在销售时市场行情有所下滑,赚的钱缩水了不少。通过在网上查询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刘苏杭总结出,家禽养殖周期短、市场波动大,而肉牛等家畜养殖由于周期长,价格波动小,况且,岗岭地区还有玉米秸秆的优势,适宜养牛。于是,他与汤锦新商量着,利用销售鸭子回笼的资金养牛。
目前,跟刘苏杭一起养牛的村民有50多户,刘苏杭成了养牛户中的“领头大哥”。尽管自己常常要去处理村中的事务,不在养牛场,但他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村民们都帮他看着牛呢。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干私活儿的举动,带动了整个村的创业 热潮,也找到了自己深入农村的最佳捷径。
息员袁康宏
袁康宏是普通农家的孩子,从小就帮助父母干农活,对于这片土地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毕业后,他曾经当过两个月的某纸厂业务员,月薪1800元,后来为报名参军。他辞去了工作,结果兵没当上,却在茶坑村干部的介绍下,于2000年1月回到家乡当上村官。袁康宏身兼数职,既是出纳员,又是村支委。
一直以来,帮助家乡发展是袁康宏的愿望,也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
多年来韭黄生产是茶坑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信息闭塞,村里的种植业基本还是靠天吃饭。当作物出现病虫害了,村民通常只能是凭经验来处理,一旦出现较大面积的扩散就很无助,急急地到商店随便买点杀虫剂回去自己喷,幸运的,药喷对了,作物有救;不幸的,药喷错了,轻则失效减产,重则导致整块农田作物枯死。血本无归。而且由于产品销售渠道不畅,村民种植的产品经常销不出去,有的即使销售出去价格也很低廉。
2006年,新会科技局根据广东省科技厅的统一部署,开展“农村信息直通车”行动。袁康宏马上感到这是一个用信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好机会,就主动请缨当上了一名信息员。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收集邻近地区的韭黄价格,很快就发现当地的收购价比周边地区1斤就低了1元~2元。于是他把本村农户的韭黄产量、质量发布上网,很快就吸引了外地乃至港澳的客商前来购买。原本由少数几个商人垄断韭黄价格的局面被突破了,茶坑村的韭黄以其质量好价格合理在市场上站住了脚。这一年。茶坑村大凡种植韭黄的农户都增了收。
袁康宏从这一实践中受到很大启发和鼓舞。他建立了茶坑村韭黄生产信息网站。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施药、施什么药,各种种植信息都有。2008年年初,受雨雪天气影响,韭黄生产出现枯黄、溃烂的现象,几位农户先后到信息站咨询防治对策。袁康宏印发了700份防治措施的单张发送给农户,指导他们合理用药,使韭黄病害得到控制,为村民挽回了经济损失。
及时实用的农业科技信息,加上不断发布的各地韭黄价格等市场信息,逐渐催生了茶坑韭黄生产专业村,使韭黄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外地种植户看到韭黄产业在这里成了气候,主动前来商洽租地种植韭黄,全村耕地租金随即上涨,仅地租一项,村委会一年新增集体收入就是45万多元,有效地推动本村农业产业化发展。
袁康宏说:“其实我做的事情很简单,但对于村民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是有帮助的。我会坚持下去,用信息帮助我的村民增收致富。”在众多肯定面前,袁康宏未有停住脚步,在他下一步的工作计划里,我们看到他要做的是如何做好规模化的经营,如何把当地的韭黄种植培育成品牌,争取商标注册……
“和稀泥”的白一彤
19岁的白一彤坐在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不断掉墙皮的窑洞里,召集一群村委会成员“老头儿”开计生工作会议。而就在几个月前,她还是一个穿着吊带裙,跟同学去照搞怪的大头照、爱喝可乐、天天喊减肥、设法逃古筝课的安康学院中文系专科班大二学生。
自己投钱赞助
白一彤在村里住下了,她把电子琴、玩具、甚至网球拍都带进了窑洞。可她很快发现这些全用不上:房东很省电费。电子琴她一次没弹:找不到场地,网球没开封。她也少了城里的“讲究”:一个星期不洗澡、头发油得一缕一缕的;擦脸的霜用完了,拿减肥的纤体乳擦脸……
她在上任后的“第一把火”,是开村运动会,为此她忙了11天。她在电话里说服二伯,给运动会赞助了2000瓶饮料,那几天她一直在电信、联通转悠,只为能拉点赞助奖品,尽管一等奖只是一把铁锹;父亲提供服装。还请了秧歌队。为了主席台更好看、更接近“发扬延安精神”的口号,父亲从6家窑洞“灰头土脸”地搬出5台纺车、3台布机。大年初三。全村1000多人。绝大部分都参加了剥玉米棒、串红枣串、猪八戒背媳妇抢南瓜、剪纸等运动会项目,外乡也来了很多人,整个村学校操场足足“装”了5000多人。村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一天卖了一万元的“流水”。
大年初六,她又领着400多村民扛着铁锹上路了,她要在村庄修一条环山公路,她和村民一起劳动。第一次把手磨出了水泡。修路的大铲车,是她偷偷用15万元的压岁钱租来的。
“和稀泥”
可几把火之后,这个满腔热情的19岁女孩突然发现,村里的事务,远比她想象的要复杂,简直就是“一团乱头发”。
处理人事关系中,她发现村里分好几派,喜欢窝里斗。她不停地在这几派人中间“和稀泥”,跟人解释,“我是回来搞发展的,没有任何个人恩怨。不为任何个人谋取利益,大家心要往拢靠。”
村里环境差,她成立了村环卫大队。2月2日。白一彤在带领环保大队工作时,因为拆除了违章建筑,触及了某些人的利益,与镇政府一名雇工发生冲突,她还挨了一拳头,
而最让她头疼的是,村民们懒散惯了。缺乏组织性。有一次筹备活动,她7点就到了村委会,高音喇叭喊了无数遍,快11点了,人还没来齐。白一彤当时都快哭了,“村里人只听我一个人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我亲自上手才行。”
军事化管理
她突然想起大学军训,训练了学生的纪律性。她和村里的议事会商量,准备在村里实施军事化管理。全村按地域分片。分成3个营,9个连,每个连再分几个班。这样,层层负责。白一彤指挥营长,营长指挥连长,这样有什么事情很快就吩咐下去了。这不是要求全村村民真正军训,而只是一种“上传下达”的捷径。
平时走在村里,没人叫她“主任”,因为辈分低,连村里的小孩都叫她“乐乐(白一彤小名)”。她也常常忘了自己大小也是个“官儿”,看到窑洞门口晒太阳打盹的老头,她会悄悄走近,捏捏老人的“山羊胡”,再跑开。
几个月下来,没人搞得清这个19岁村官的管理模式:做计生工作时,她装大人样;化解邻里两家矛盾时,她又要“小女生样”,一口一个“老爷爷”喊得甜,还赖着要两家人当众“手拉手”。
如今,年仅19岁的白一彤在村上住了半年,看着这个沿着黄土高坡蜿蜒的公路雏形向村民的窑洞延伸,这只是她计划的开始。
打杂的陈尉
村里的妇女主任是个纯爷们。老家在浙江舟山的陈尉,2001年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以后。先在企业工作了几年。2007年10月到宁波市北仑区新碳街道沿海村当上了“村官”。陈尉目前在村里的头衔有主任助理、妇女主任、团支书、民兵连长等一大串职务。他自嘲说。有点像个村里的“大总管”了。
村官小陈职务不少,可忙的却 尽是些看不起眼的小事。在接受采访时,他坦言,在这里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每天还要到各家各户去查计划外的孕妇。据说这个村本地人只有1900人,而外地人口就有10000多,而超生的绝大多数都是这些外出务工人员。
当地村民对村官们“呼之即来”的要求,又让他对“村官”的含义有了全新的理解。
去年夏天,有一次傍晚下暴雨,大家都下班了,村民打电话过来说,下水道堵住了,当时只有他和村长在村委会,没办法,在村长的带领下,二话没说他们俩客串上了“下水道工人”,赶到那里在短时间内冒雨疏通了下水道。由于是公共区域,当时连撑伞的人都没有一个,行色匆匆的人们还以为雨中两个人是捅下水道的蹩脚师傅呢。
而村里的老王更是信任这个年轻的村官,居然把儿子考大学填志愿的“重任”全权委托给了陈尉。还好,小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老王他儿子的实际情况,帮忙推荐了几所大学,这个小孩也如愿以偿地去上大学了。
这样的事情,对于“村官生涯”不长的陈尉来说,实在太普通了。他说,在这个岗位就是要多给村民办实事。村委会的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尽可能地增加村民的福利,去年他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收入了500来万,最多的一户能分到了三四千元。小陈告诉记者,合作社里一般村民都有股份。因为关系到切身利益,老百姓对村务财务都很关心,所以,这里财务公开,民主管理等方面都做得蛮好的。
为了增加村级经济收入及更好地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服务和管理,沿海村2003年建起了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社区一银杏社区。于是协助做好出租房管理工作,也成了小陈工作的一部分。
大学生村官之动态
★近日,云南省决定今年选聘1万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基本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计划。
★2008年通过云南省大学生村官考试并获得聘任的赵慧,2009年1月赴南涧县南涧镇西山村委会任职书记助理。在2009年5月2日弥渡特大交通事故中罹难,年仅24岁。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5月初在河南舞阳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30名大学生“村官”代表参加了论坛。论坛为期两天,主题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成长、成才”等。
★由北京农学院组织编写的《大学生村官培训教程》2009年5月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国内首部大学生村官培训教材。
专业的岗前培训必不可少
据《春城晚报》报道,云南首批2000名大学生村官上任后的两个月内,大学生村官QQ群出现最频繁的一个词是“侦察员”——谐音“斟茶员”;除了岗前培训,到岗后基本“自生自灭”,他们自诩为“孤独的乡村守望者”。
工作就是斟茶递烟筒
首批村官上任后的一个多月,很多村官整天都在挂QQ。刚开始记者以为,村上条件普遍不错,至少村官们还可以有电脑、有网络上网聊天,不至于寂寞。但事实并非如此,从第二个月的中旬开始,QQ群里在线的村官越来越少。
“上个月我一直被借调在镇上,在办公室打打文字,跑跑传真之类的,无聊透顶!好歹咱大学四年寒窗苦读,究竟为谁辛苦为谁忙啊?”网友烂瓜说。
“不错了,你起码跟文字打交道,不像我,整整1个月就在乡上给领导们倒倒茶水,递递烟筒,美其名日‘斟茶员’,听不懂的还以为是‘侦察员’呢。”另一网友自我打趣。
实际上,村官们反映,即便目前都下到村上,上级政府借调村官们去打杂的事时有发生。对此,村官小徐认为,“村官属于最基层的工作岗位,以后工作办事还得跟上级部门打交道,利用借调的机会,混个脸熟,未必不是件好事,以后办事方便啊。”小徐的分析显得颇为老到。
上岗后无人指导工作
网友比比将下乡任村官比喻为“新学期的开始”。
“突然发现没有老师执教,只能靠自学,这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转换过程。”比比告诉记者,曾经以为,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是发现下到农村后,书本知识直接用不上。比比的大学专业是中文,对于基层经济建设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策略,有些摸不着头脑:而对于民事纠纷处理应遵循的原则,更是知之甚少。
实际上,2008年云南首批村官上任前,进行的岗前培训相当概括而且浅显,仅包括当地州县情况介绍,新农村建设专题讲座、突发事件处理概要等等,总的培训时间不超过1个星期。此后就再无集中性、针对性的培训辅导。
比比认为,大学生如果只是跟村里的长辈学习,未必能发挥出协助的作用。因此,有组织的、专业的针对性培训必不可少。而这也是提高大学生村官整体素质最快捷的方式。
备考公务员提前“撤退”
3月份的一个晚上,村官网友米奇在QQ上告诉记者,她已经无法再忍受两个多月来的无聊村官生活,正努力备考今年6月份的云南省公务员考试。
她是这样描述的:每天,睡到自然醒,惟一的声响就是屋后树林里麻雀的叽喳:没有人告诉我该去干什么,也没有人来问我今天干了什么:每天都是星期天,随时想回家就回家。无人过问;没想到我曾经鄙视的十字绣,成了我每天的“工作”:没想到我曾经鄙视的连续剧,成了我每晚惟一的消遣与寄托……
“我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堕落下去,所以我决定继续我的理想,考公务员。”米奇无奈地说。
带动村民致富的村官最受欢迎
郑风田 郎晓娟
农村经过这么多年人力资源的单向输出而不输入,农村人力贫困已是事实,但这并不说明派下去的大学生村官就一定能真正派上用场。叫大学生村官,但实际上又不是官,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位置。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呈现“三冷…‘三热”现象:上级热、下级冷;媒体热、家长冷;村民热、村干部冷的局面。
河南大学生村官的一项调查显示,有17%的村民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是走过场、形式主义,两成多的村民反映所在村的大学生村干部很一般,挂闲职。考察目前已有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很少真正让大学生担任村的领导事务,多数只是让他们以助理身份“协助两委工作”,不可避免地,在某些农村地区,大学生村官就此成为“摆设”,成为当地“政绩”工程的一部分,而不能真正为农业、农村、农民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何让大学生村官走出困境?以下三种办法可以尝试。
其一是对进村的大学生进行培训。在大学生上岗之前必须进行培训,告诉他们有关农业、农村及农民的知识,也告诉他们我国“三农”的各种相关政策,当然必要的领导学或者心理学也是要学的,如何与农民打交道,如何能够真正地帮助农民等知识都必须要教,还要手把手地教。
其二是为农村输入项目。目前, 农村地区居民最迫切的要求是经济发展和收入提高,“大学生村官”如果能在这方面给村民带来收益,是最受他们欢迎,也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大学生本身的信息和资源优势。也使得他们在这方面最容易发挥作用。已有的实例显示,在农村地区干得好、受欢迎的大学生,大多是能够为当地带来项目,引导当地村民致富的人才。
其三是给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
仿照“留学生创业基金”模式,为大学生村官提供项目基金和相应政策支持。如前所述,在农村地区受到较多欢迎的“大学生村官”,多半是能为当地带来项目,引导村民致富的“大学生村官”。然而。尽管大学生村官有着信息、资源方面的较多优势和母校所给予的一定支持,但作为刚刚踏出校门的学生,其所拥有的资源毕竟比较有限,母校所能提供的支持也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
大学生村官之政策
★云南省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按人均每年1.5万元的标准发放工作、生活补贴。以及参加养老社会保险,购买医疗、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此外,按每人2000元发放一次性安置费。
★江苏省溧阳市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有资金扶持保障,大学生村干部每个创业项目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金额原则上在5万元以内,最多不超过10万元,特殊情况可采取一事一议。贷款期限根据借款项目的生产周期及综合还贷能力确定,最长不超过3年。
★国家规定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补贴有:比照本地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水平确定,中央财政补贴按照西部地区人均每年1.5万元、中部地区人均每年1万元、东部地区人均每年0.5万元的标准拨付,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同时,中央财政给大学生“村官”按人均2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安置费。
大学生“村官”届满去向调查
大学生村官的出路在哪里?有多少人真正在村居住?村民满意度如何?请看以下调查数据——
1、出路
大学生“村官”任期为三年。调查结果显示。东、中、西部分别有47%、36%、42%的现任大学生“村官,心里主要的顾虑是期满后的出路问题。在回答“三年以后有何打算”问题时,平均有25%的人选择续签做“村官”与农村创业,42%的人选择考公务员。对照2005年以来同类问卷调查结果,选择扎根农村、继续创业的比重在降低,准备考公务员的比重在升高。按照东、中、西部各选项分析,各类意愿分布略有差别,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差异明显(见表1)。
2、居住
2009年初进行的调查表明,中部地区的大学生“村官”有45%居住在所任职的村里,东部为39%,西部为3l%。即大部分的大学生“村官”晚上不在任职村庄居住。
3、工作时间
在回答“每周在村里工作的时间”问题中,17%的人7天时间在村里工作,44%的人5~6天在村里,25%的人3~4天在村里,14%的人在村里的时间在2天以下。比较而言,东部地区每周在村里工作时间超过5天的占71%,中部地区为59%,西部地区为43%。
4、村民满意度
2008年的一项抽样调查中,在回答“您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是否满意”问题时,8%的回答“非常满意”,32%的回答“比较满意”,49%的回答“不太满意”、“很不满意”。分别东、中、西部统计,对有关政策落实的满意度为20%~29%,对总的生活状况的满意度为23%~40%,对总的工作状况的满意度为36%~47%。比较而言,中部地区满意程度高于东部与西部地区。
(数据提供:中国农业大学大学生“村官”研究课题组)
结束语
哪怕只是一粒草籽,只要有土壤,也能生根发芽,给贫瘠的大地带来一抹绿意。
这些散落在广大村庄的大学生村官,就像这些草籽一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青春的内涵。
不要对他们期望太高。他们还只是刚刚蹄出校门的学子。相信经过这段特殊经历的锤炼,会让他们有所成长和收获。
生命本就是一场体验。
体验的本身就是快乐,就是一种享受,那已足够补偿一切。
所以耕耘时用不着期待收获,只要你看到那些被你犁平了的土地,被你铲除了的乱石和莠草,你就会觉得汗并不是白流的。
只要能证明自己并不是没有用的人,无论流多少汗,都已值得。
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只有懂得这意义的人,才能真正享受生命,才能活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