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后反思,让反思成为提高堂课效率的第二推力。
关键词:教的反思 学的反思
关于反思很多教育工作者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都只提及了教师教的反思,而忽视了学生学的反思,学生才是学习的主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后反思,让反思成为提高堂课效率的第二推力。下面笔者从教的反思和学的反思,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浅显认识。
1. 教师教的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思考分析与总结,包括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课堂表现、教学的优缺点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笔者认为教学反思主要内容应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行为等方面的反思。现从以上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教学反思的一些看法。
①反思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受教学理念支配。通俗地说就是“态度决定一切”。因此,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②反思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所以,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新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细化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反思教学目标,就是看教学行为能否完成既定目标,以及教学目标是否符合课程标准,通过反思加以完善。
③反思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包括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和师生互动行为。反思教学行为就是看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课标理念、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师生互动是否科学有效。教师还必须反思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给每一个学生施展才能的时间和空间。
2. 学生学的反思
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不应包办学生的思维,不应包给学生得出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观察、分析、归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因此学生也要做好课后反思。学生的反思包括知识与技能的反思,情感反思等
①知识与技能反思。每上完一节课后,学生要静心沉思,抽些时间回顾所学的内容,要思考这节课的基础点、重点、难點,以及对“三点”掌握情况;要思考这节课哪些知识能与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要思考这节课的习题及解题方法是否掌握;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让学生感到自己通过不断地反思后,能够不断地成功。能够经常地、认真地反思,那么学生就会在反思中领悟学习的思想、方法,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②情感反思。学生在课后还要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上课时是否注意力集中;如何克服思想开小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活动等是否积极参与了;该怎样使自己的学习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总之,反思是高效课堂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是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有效措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教师与学生只有做到常思常想,常想常新,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关键词:教的反思 学的反思
关于反思很多教育工作者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都只提及了教师教的反思,而忽视了学生学的反思,学生才是学习的主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后反思,让反思成为提高堂课效率的第二推力。下面笔者从教的反思和学的反思,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浅显认识。
1. 教师教的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思考分析与总结,包括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课堂表现、教学的优缺点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笔者认为教学反思主要内容应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行为等方面的反思。现从以上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教学反思的一些看法。
①反思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受教学理念支配。通俗地说就是“态度决定一切”。因此,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②反思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所以,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新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细化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反思教学目标,就是看教学行为能否完成既定目标,以及教学目标是否符合课程标准,通过反思加以完善。
③反思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包括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和师生互动行为。反思教学行为就是看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课标理念、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师生互动是否科学有效。教师还必须反思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给每一个学生施展才能的时间和空间。
2. 学生学的反思
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不应包办学生的思维,不应包给学生得出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观察、分析、归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因此学生也要做好课后反思。学生的反思包括知识与技能的反思,情感反思等
①知识与技能反思。每上完一节课后,学生要静心沉思,抽些时间回顾所学的内容,要思考这节课的基础点、重点、难點,以及对“三点”掌握情况;要思考这节课哪些知识能与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要思考这节课的习题及解题方法是否掌握;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让学生感到自己通过不断地反思后,能够不断地成功。能够经常地、认真地反思,那么学生就会在反思中领悟学习的思想、方法,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②情感反思。学生在课后还要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上课时是否注意力集中;如何克服思想开小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活动等是否积极参与了;该怎样使自己的学习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总之,反思是高效课堂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是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有效措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教师与学生只有做到常思常想,常想常新,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