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牛顿因此而悟出了地球引力场。300多年后的今天,科学家正利用这一知识来开拓一项全新的技术。
目前大多探测手段,都是利用电磁波的效应,不过电磁波很难透视地下、水下,尤其是后一种情况,电磁波极易被水所吸收,表现得无能为力。
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它无法依靠日光、星光和来自卫星系统的定位信号。它只得利用陀螺仪和加速仪来测算自己的航向。但这有一个缺点,要利用这些仪器的数据,必须知道潜艇入潜时的最初位置;此外,确定一次方位就得计算一次,几次算下来的积累误差,将会影响它的定位精度。实际上,潜艇不得不时常浮出海面,以取得卫星系统的定位信号。
现在除了军用潜艇外,还有大量的、日益增多的民用水下船艇和单人潜艇,因而寻找一种较方便的导航手段,已成了当务之急。水下航行人员希望获得两个“东西”:一幅完整的水下世界三维地图;二要在此地图上,能精确指出潜艇的所在位置。这听起来令人望而生提,可是科学家却胸有成竹,他们说,大自然早就为我们作好了准备,只是等你去开发!
原来地球的引力场是一个完整的三维系统。引力场的强度取决于地(或水)下的岩石密度,而且这一处到那一处是连续变化的,这就是说,每个地方都不相同。由此看来,潜艇的最佳导航手段,是一幅地球引力场图和一种精确测最场强的仪器。
其实科学家远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研制出了测量引力场的仪器,称为扭秤,它所测量的是引力场的梯度(即引力场随距离的变化量)。例如以A点为中心,则可测量离该点10、20、30……公尺处的、不同引力场的值。这种仪器结构简单。它具有二检测块,悬挂在仪器内的不同高度上。由于引力场不论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都是不均匀的,故施加在这二个物块上的引力也略有不同,从而使得悬挂系统发生偏转。据此扭转的角度,即可确定引力场梯度。
这种引力梯度仪原则上可置放在运动的车船上使用,但此车船须是直线运动,若有旋转、加速等情况,仪器就会失灵。故应用上受到不小的限制;另一个不便之处,它在使用中必须经常校正,而校正一次往往需几个小时。
大家知道,各种不同的矿藏、石油、天然气等,都隐藏在大地之下,由于它们的质量、密度不同,故引力仪在它们面前,就如一只能透视的“引力眼”,看得一清二楚。本世纪30年代前后,这种仪器就曾广泛使用,尤其是1924年,美国石油公司利用这种仪器,在得克萨斯州探查到大油田,扭秤因而誉满天下。
说到这里,读者也许会问,既然半个世纪之前,引力仪已如此风行,为何潜艇的水下导航迄今尚未解决?回答是简单的,关键在于灵敏度。因为矿藏等必竟是大面积的,且无严格的边界要求,而潜艇则不然,它要求每个点上都有读数上的区分,其误差不会超过几毫米。
到了70年代,美、苏科学家都认识到,引力梯度的测量,有助于惯性导航系统的改进,而后者正是空间飞行中广泛使用的东西。这样,提高引力仪的灵敏度,就成了科技界的一个热点。
目前被科技界看好的,是在新西兰工作的凡立斯基的仪器。该仪器不用铁块,代之以超导垂直绳,其两端同定,并有电流通过。引力场中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会使得绳中的原子变形。这一效应能被仪器中的两套SQULD所测出。在实际应用中,它使用方便,能一次测出二个引力梯度:且体积较小,类似一根赛跑用的接力棒。凡氏说,它的最大优点,是不须经常校正。
研究者都在争取财力上的支持,财源主要来自石油和矿藏开发公司,他们为了寻找新的资源,每年耗资达50亿美元。一种(飞)机载引力仅可能将根本上改变勘探过程,由于它能精确地、快速地绘制出大范围内的引力梯度图,从而揭露一系列地质特征,诸如岩层的变化,断层以及其他具有石油、矿藏存在的地质特征:它还揭示出,所测深度(层)的物质密度,这直接与岩石的矿物组成有关,与地层的多孔性和含有液体有关。
在其他方面,这种仪器在大地测量和广义相对论的验证上,也很有用;它还能应用于探雷和对考古遗迹和火山活动的探查:得益最大者,也许是潜艇,当它在作近乎瞎眼的水下航行时,这种仪器为它提供了一个详细的参考系统。海洋中的每一点,都有自己的特征值(引力梯度),使得潜艇可借此仪器来辨认自己所在的位置,方便地找准航道,一如在海而之上。
凡氏相信,只要资金到位,他的机载引力梯度仪,能在二年内投入使用。其他研究者的情况也在改进之中。这一技术的最终成功,在我们脚下的岩石中的许多秘密,波浪下面的不可见世界,都将被最终揭开。
(责任编辑/杨剑鸣)
目前大多探测手段,都是利用电磁波的效应,不过电磁波很难透视地下、水下,尤其是后一种情况,电磁波极易被水所吸收,表现得无能为力。
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它无法依靠日光、星光和来自卫星系统的定位信号。它只得利用陀螺仪和加速仪来测算自己的航向。但这有一个缺点,要利用这些仪器的数据,必须知道潜艇入潜时的最初位置;此外,确定一次方位就得计算一次,几次算下来的积累误差,将会影响它的定位精度。实际上,潜艇不得不时常浮出海面,以取得卫星系统的定位信号。
现在除了军用潜艇外,还有大量的、日益增多的民用水下船艇和单人潜艇,因而寻找一种较方便的导航手段,已成了当务之急。水下航行人员希望获得两个“东西”:一幅完整的水下世界三维地图;二要在此地图上,能精确指出潜艇的所在位置。这听起来令人望而生提,可是科学家却胸有成竹,他们说,大自然早就为我们作好了准备,只是等你去开发!
原来地球的引力场是一个完整的三维系统。引力场的强度取决于地(或水)下的岩石密度,而且这一处到那一处是连续变化的,这就是说,每个地方都不相同。由此看来,潜艇的最佳导航手段,是一幅地球引力场图和一种精确测最场强的仪器。
其实科学家远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研制出了测量引力场的仪器,称为扭秤,它所测量的是引力场的梯度(即引力场随距离的变化量)。例如以A点为中心,则可测量离该点10、20、30……公尺处的、不同引力场的值。这种仪器结构简单。它具有二检测块,悬挂在仪器内的不同高度上。由于引力场不论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都是不均匀的,故施加在这二个物块上的引力也略有不同,从而使得悬挂系统发生偏转。据此扭转的角度,即可确定引力场梯度。
这种引力梯度仪原则上可置放在运动的车船上使用,但此车船须是直线运动,若有旋转、加速等情况,仪器就会失灵。故应用上受到不小的限制;另一个不便之处,它在使用中必须经常校正,而校正一次往往需几个小时。
大家知道,各种不同的矿藏、石油、天然气等,都隐藏在大地之下,由于它们的质量、密度不同,故引力仪在它们面前,就如一只能透视的“引力眼”,看得一清二楚。本世纪30年代前后,这种仪器就曾广泛使用,尤其是1924年,美国石油公司利用这种仪器,在得克萨斯州探查到大油田,扭秤因而誉满天下。
说到这里,读者也许会问,既然半个世纪之前,引力仪已如此风行,为何潜艇的水下导航迄今尚未解决?回答是简单的,关键在于灵敏度。因为矿藏等必竟是大面积的,且无严格的边界要求,而潜艇则不然,它要求每个点上都有读数上的区分,其误差不会超过几毫米。
到了70年代,美、苏科学家都认识到,引力梯度的测量,有助于惯性导航系统的改进,而后者正是空间飞行中广泛使用的东西。这样,提高引力仪的灵敏度,就成了科技界的一个热点。
目前被科技界看好的,是在新西兰工作的凡立斯基的仪器。该仪器不用铁块,代之以超导垂直绳,其两端同定,并有电流通过。引力场中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会使得绳中的原子变形。这一效应能被仪器中的两套SQULD所测出。在实际应用中,它使用方便,能一次测出二个引力梯度:且体积较小,类似一根赛跑用的接力棒。凡氏说,它的最大优点,是不须经常校正。
研究者都在争取财力上的支持,财源主要来自石油和矿藏开发公司,他们为了寻找新的资源,每年耗资达50亿美元。一种(飞)机载引力仅可能将根本上改变勘探过程,由于它能精确地、快速地绘制出大范围内的引力梯度图,从而揭露一系列地质特征,诸如岩层的变化,断层以及其他具有石油、矿藏存在的地质特征:它还揭示出,所测深度(层)的物质密度,这直接与岩石的矿物组成有关,与地层的多孔性和含有液体有关。
在其他方面,这种仪器在大地测量和广义相对论的验证上,也很有用;它还能应用于探雷和对考古遗迹和火山活动的探查:得益最大者,也许是潜艇,当它在作近乎瞎眼的水下航行时,这种仪器为它提供了一个详细的参考系统。海洋中的每一点,都有自己的特征值(引力梯度),使得潜艇可借此仪器来辨认自己所在的位置,方便地找准航道,一如在海而之上。
凡氏相信,只要资金到位,他的机载引力梯度仪,能在二年内投入使用。其他研究者的情况也在改进之中。这一技术的最终成功,在我们脚下的岩石中的许多秘密,波浪下面的不可见世界,都将被最终揭开。
(责任编辑/杨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