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日早晨,趁小苏姑娘拿心爱的蜡笔开心创作时,我们大人赶紧进行大扫除。
约摸有一个世纪那么安静,我们突然发觉大事不妙。不到三岁的小苏,拿着铅笔一路从楼下作画到楼上了。
其实小苏一向很乖,很少乱涂乱抹。对于这次“意外”,我们并不太生气,毕竟我们能理解她其实是想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是我们也想利用这次的机会,让她知道这样的行为并不好,并且趁机教会她该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弥补。
1. 严正的表达大人的立场
你为什么拿笔乱画家里?她的妈妈故作严肃地问。
小苏不讲话,她知道闯祸了。
这是什么时候画的?
小苏还是不愿意说话,嘴巴翘得高高的。接着她转身就想逃走,因为她的手上还握着“犯案”的工具铅笔和原子笔。
哪一只手画的?我来打一下。作势轻轻打一下。
这样乱画可以吗?
不……可……以……知道自己闯祸了的小苏,不情愿地吐出这几个字。
2. 立场一致不偏颇
作为父亲,我也加入战局:以前你都很乖,只会画在自己的纸上,这次为什么会画在墙上呢?你看,这样墙壁变得很丑耶!
我带她到她刚才乱画的地方,看着自己的杰作。小苏瘪着嘴,一脸委屈模样。
3. 教孩子面对自己的错误
现在应该要说什么?妈咪问。
对不起……小苏小声说着。
我也问:要跟谁“对不起”?
爸爸,对不起……
不对,应该跟墙壁说“对不起”,你看它变得好丑哦!
墙壁,对不起。小苏一边啜泣一边说着。
我再补上一枪:还有门也被画了,也要跟它说“对不起”。
小苏又走到门旁边,语带哽咽的说了声:门,对不起。眼眶边还挂着一滴泪。
4. 来一个爱的拥抱
妈妈对小苏温柔地说:对,这样才对,做错事要勇于认错,才是我们的乖女儿。来,给妈妈抱一下吧!
于是这对母女,在被画得乱七八糟的楼梯旁边相拥而泣,上演一出比宫廷大戏还更加狗血的亲情伦理大悲剧。
5. 为孩子做正确的示范
不过你要对自己的错误负责,拿橡皮擦把这些乱画的地方擦干净才行。妈妈坚持说。
于是妈妈拿着橡皮擦,在小苏面前示范一次该如何把墙上的笔迹擦掉。也拉着小苏的小手,亲自带着她擦过一遍。
6. 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弥补
未满三岁的小苏,拿着橡皮擦,开始擦她刚才乱画的地方。小手笨拙地握着橡皮擦奋力的擦拭,直到楼梯的左边墙壁被擦干净了为止。
哇,你好棒哦,擦得真干净。还有右边的墙壁也要擦干净哦!——做事就要把事情整套做完,这是我们夫妻俩对孩子很温柔的坚持。
小苏也很努力地擦拭着右边的墙壁,右边的墙壁被画的范围较大,但她不含糊,不断地起立、蹲下,由上而下很细心地擦拭着墙壁。没擦干净的地方,妈妈也牵着小苏的小手,一起再把细微处仔细处理完。
7. 真诚的赞美与鼓励
最后、最后,所有地方全都擦干净了,妈妈拥抱着小苏,亲吻着说:我的乖女儿,你把所有地方都擦干净了,你真得好棒,我好爱你哦!
小苏终于破涕为笑,在妈妈怀里露出一抹灿烂笑容。
眼前这一幕实在是太感人,呜呜呜,当爸的我在一旁看得都快要喷泪了……事情有了圆满的结果,真好!
处理善后,大人绝不代劳
这件事让我想起,前几天在云林老家也发生类似的事情。就读幼儿园中班的小侄子,为了要拿东西打翻了桌上的饮料,整个地上被泼洒得又湿又黏。
每位大人都忙着处理善后,桌上、身上、地上……擦个不停。但是,小侄子人呢?我起身去找他,发现他一个人躲在和室里,一脸做错事、都快哭了的表情。
我说:做错事后,怎么可以自己躲起来哭呢?大家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赶快把事情处理好,就不会有人再骂你了。快出来,一起把地上拖干净吧!
小侄子跟着我出来,我去找了一只拖把,帮他弄湿、拧干,接着交给他。小侄子从来没有拿过拖把拖地,不过他还是很认真的把地上都拖过一遍。
还有这里没有拖到……桌下呀……这张椅子呀,都要用拖把伸到底下仔细拖一遍……我一边教他,也一边示范给他看,而小侄子也很配合地照着做。
我称赞地说:很棒,你好认真,这样很好!你看这样把错误弥补好,才是好孩子!
小侄子挤出一脸尴尬的笑容。我又说:不过地上现在很湿,所以我们还要用干拖把再把地上拖干才行。
我又去拿了干的拖把,交给小侄子。这时我家老妈走出厨房,问清楚发生什么事后,马上把小侄子数落一顿:你哦,每次拿东西都不小心一点……接着又说:唉哟,这拖把这么大他根本拿不动,我来拖啦!
老妈作势将拖把拿走,我阻止她说:不可以!不可以把孩子该做的事情全抢去做,要让他有学习处理犯错的机会。
所以全家人就这么看着身材矮小的小侄子,拿着比他还高的拖把,来来回回、一次又一次地把地上拖干了。
好棒,你真得好厉害!以后做错事情也要这样,不可以躲起来,而是要去面对它哦!
小侄子点点头,接着就开心地和全家人坐在沙发上,看着他心爱的卡通、吃着他最爱的零食了。
怒骂与体罚,加深逃避心态
每一次带班,遇上新一届的高年级孩子时,总会发现:大多数孩子在犯错的当下,常以避重就轻、说谎……来逃避自己犯的错误;而我得花上好大的力气,才能让他们愿意放下固执的自我,老老实实地面对错误、诚诚恳恳的负起该弥补的责任。
有家长时常向我求救:老师,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的孩子明明知道我已经清楚事情的经过了,但还是会当着我的面说谎,我真是灰心极了。
但我也知道,当这孩子犯错时,她的妈妈会恶狠狠的怒骂孩子,或拿起藤条毒打孩子;却始终没留机会,让孩子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进行补救。所以这孩子每回在学校发生事情,还是只会用歇斯底里的嚎啕大哭来逃避自己的责罚,心智年龄一点也不像五年级的学生;但是作弊、说谎、消灭证据……这些明知故犯的错事,仍然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
孩子面对错误的逃避心态,不是一天就会养成的;这是长久以来,因为大人所看不清楚的盲点所造成的。于是当我成为新手父母时,我们夫妻有着共同的默契:我们会更留意这些和孩子相处的细节;并且善用每一次事件的机缘,让它成为我们亲子之间最好的教材。
当孩子还小时,好习惯与态度容易养成;一旦孩子年纪愈长,而逃避犯错成为一种习性后,要改变就愈显困难。教养孩子有所谓“黄金教养期”,错过就十分可惜了。
当孩子犯错时,先别急着生气,这正代表孩子有不懂的地方需要我们教导;也别急着出手帮他们收拾善后。请先把自己的智慧呼唤回来,此时我们的心里,应该要有满满的“想要教懂孩子正确处理事情”的心意才是。
本文摘自《亲子天下》杂志
约摸有一个世纪那么安静,我们突然发觉大事不妙。不到三岁的小苏,拿着铅笔一路从楼下作画到楼上了。
其实小苏一向很乖,很少乱涂乱抹。对于这次“意外”,我们并不太生气,毕竟我们能理解她其实是想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是我们也想利用这次的机会,让她知道这样的行为并不好,并且趁机教会她该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弥补。
1. 严正的表达大人的立场
你为什么拿笔乱画家里?她的妈妈故作严肃地问。
小苏不讲话,她知道闯祸了。
这是什么时候画的?
小苏还是不愿意说话,嘴巴翘得高高的。接着她转身就想逃走,因为她的手上还握着“犯案”的工具铅笔和原子笔。
哪一只手画的?我来打一下。作势轻轻打一下。
这样乱画可以吗?
不……可……以……知道自己闯祸了的小苏,不情愿地吐出这几个字。
2. 立场一致不偏颇
作为父亲,我也加入战局:以前你都很乖,只会画在自己的纸上,这次为什么会画在墙上呢?你看,这样墙壁变得很丑耶!
我带她到她刚才乱画的地方,看着自己的杰作。小苏瘪着嘴,一脸委屈模样。
3. 教孩子面对自己的错误
现在应该要说什么?妈咪问。
对不起……小苏小声说着。
我也问:要跟谁“对不起”?
爸爸,对不起……
不对,应该跟墙壁说“对不起”,你看它变得好丑哦!
墙壁,对不起。小苏一边啜泣一边说着。
我再补上一枪:还有门也被画了,也要跟它说“对不起”。
小苏又走到门旁边,语带哽咽的说了声:门,对不起。眼眶边还挂着一滴泪。
4. 来一个爱的拥抱
妈妈对小苏温柔地说:对,这样才对,做错事要勇于认错,才是我们的乖女儿。来,给妈妈抱一下吧!
于是这对母女,在被画得乱七八糟的楼梯旁边相拥而泣,上演一出比宫廷大戏还更加狗血的亲情伦理大悲剧。
5. 为孩子做正确的示范
不过你要对自己的错误负责,拿橡皮擦把这些乱画的地方擦干净才行。妈妈坚持说。
于是妈妈拿着橡皮擦,在小苏面前示范一次该如何把墙上的笔迹擦掉。也拉着小苏的小手,亲自带着她擦过一遍。
6. 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弥补
未满三岁的小苏,拿着橡皮擦,开始擦她刚才乱画的地方。小手笨拙地握着橡皮擦奋力的擦拭,直到楼梯的左边墙壁被擦干净了为止。
哇,你好棒哦,擦得真干净。还有右边的墙壁也要擦干净哦!——做事就要把事情整套做完,这是我们夫妻俩对孩子很温柔的坚持。
小苏也很努力地擦拭着右边的墙壁,右边的墙壁被画的范围较大,但她不含糊,不断地起立、蹲下,由上而下很细心地擦拭着墙壁。没擦干净的地方,妈妈也牵着小苏的小手,一起再把细微处仔细处理完。
7. 真诚的赞美与鼓励
最后、最后,所有地方全都擦干净了,妈妈拥抱着小苏,亲吻着说:我的乖女儿,你把所有地方都擦干净了,你真得好棒,我好爱你哦!
小苏终于破涕为笑,在妈妈怀里露出一抹灿烂笑容。
眼前这一幕实在是太感人,呜呜呜,当爸的我在一旁看得都快要喷泪了……事情有了圆满的结果,真好!
处理善后,大人绝不代劳
这件事让我想起,前几天在云林老家也发生类似的事情。就读幼儿园中班的小侄子,为了要拿东西打翻了桌上的饮料,整个地上被泼洒得又湿又黏。
每位大人都忙着处理善后,桌上、身上、地上……擦个不停。但是,小侄子人呢?我起身去找他,发现他一个人躲在和室里,一脸做错事、都快哭了的表情。
我说:做错事后,怎么可以自己躲起来哭呢?大家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赶快把事情处理好,就不会有人再骂你了。快出来,一起把地上拖干净吧!
小侄子跟着我出来,我去找了一只拖把,帮他弄湿、拧干,接着交给他。小侄子从来没有拿过拖把拖地,不过他还是很认真的把地上都拖过一遍。
还有这里没有拖到……桌下呀……这张椅子呀,都要用拖把伸到底下仔细拖一遍……我一边教他,也一边示范给他看,而小侄子也很配合地照着做。
我称赞地说:很棒,你好认真,这样很好!你看这样把错误弥补好,才是好孩子!
小侄子挤出一脸尴尬的笑容。我又说:不过地上现在很湿,所以我们还要用干拖把再把地上拖干才行。
我又去拿了干的拖把,交给小侄子。这时我家老妈走出厨房,问清楚发生什么事后,马上把小侄子数落一顿:你哦,每次拿东西都不小心一点……接着又说:唉哟,这拖把这么大他根本拿不动,我来拖啦!
老妈作势将拖把拿走,我阻止她说:不可以!不可以把孩子该做的事情全抢去做,要让他有学习处理犯错的机会。
所以全家人就这么看着身材矮小的小侄子,拿着比他还高的拖把,来来回回、一次又一次地把地上拖干了。
好棒,你真得好厉害!以后做错事情也要这样,不可以躲起来,而是要去面对它哦!
小侄子点点头,接着就开心地和全家人坐在沙发上,看着他心爱的卡通、吃着他最爱的零食了。
怒骂与体罚,加深逃避心态
每一次带班,遇上新一届的高年级孩子时,总会发现:大多数孩子在犯错的当下,常以避重就轻、说谎……来逃避自己犯的错误;而我得花上好大的力气,才能让他们愿意放下固执的自我,老老实实地面对错误、诚诚恳恳的负起该弥补的责任。
有家长时常向我求救:老师,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的孩子明明知道我已经清楚事情的经过了,但还是会当着我的面说谎,我真是灰心极了。
但我也知道,当这孩子犯错时,她的妈妈会恶狠狠的怒骂孩子,或拿起藤条毒打孩子;却始终没留机会,让孩子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进行补救。所以这孩子每回在学校发生事情,还是只会用歇斯底里的嚎啕大哭来逃避自己的责罚,心智年龄一点也不像五年级的学生;但是作弊、说谎、消灭证据……这些明知故犯的错事,仍然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
孩子面对错误的逃避心态,不是一天就会养成的;这是长久以来,因为大人所看不清楚的盲点所造成的。于是当我成为新手父母时,我们夫妻有着共同的默契:我们会更留意这些和孩子相处的细节;并且善用每一次事件的机缘,让它成为我们亲子之间最好的教材。
当孩子还小时,好习惯与态度容易养成;一旦孩子年纪愈长,而逃避犯错成为一种习性后,要改变就愈显困难。教养孩子有所谓“黄金教养期”,错过就十分可惜了。
当孩子犯错时,先别急着生气,这正代表孩子有不懂的地方需要我们教导;也别急着出手帮他们收拾善后。请先把自己的智慧呼唤回来,此时我们的心里,应该要有满满的“想要教懂孩子正确处理事情”的心意才是。
本文摘自《亲子天下》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