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记忆。本文就记忆与遗忘的特征、记忆方法及地理教学过程中可采取的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的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基础知识 记忆 遗忘 检测
一、记忆与遗忘
记忆是过往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所谓过去的经验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时间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这些经验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像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1]。
记忆按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方式不同,以及信息存储的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知识时,知识可以转入短时记忆。而短时记忆的知识经过复述,只要定时复习,就可以转入长时记忆系统。
在教学中,教师遵循记忆和遗忘的规律,科学引导学生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减少遗忘。
二、记忆方法
记忆要有明确的目的、浓厚的兴趣及高度的注意力,要遵循规律,及时复习,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更有科学的方法。所谓“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恰当的记忆方法可以让地理基础知识的记忆事半功倍。
1.理解和记忆相统一。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正确、深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会更快捷、更准确、更深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熟练的记忆可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对于暂时未能理解的知识,可以先要求学生记忆,然后在不断重复记忆的过程中逐步加深理解。
2.知识树记忆法。
及时整理所学知识,将知识归类存储,形成知识树,记忆更准确,便于知识的提取应用。如每个单元结束后,教师可以以提纲形式印发复习资料,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树。学生再根据框架把所学知识填充进去。
3.特征联想记忆法。
许多学生都觉得地图难以记忆,比如中国的行政区划图。其实仔细观察中国政区图不难发现各省市政区的轮廓,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很相似。如:黑龙江省像天鹅,云南省像开屏的孔雀,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飞翔的老鹰,辽宁省像个大逗号,山东省像攥起右手伸开拇指的拳头,山西省江西省像平行四边形,海南省像菠萝,广东省像大象鼻子,青海省像兔子,甘肃像狗骨头,陕西省像跪佣,湖南像男人头,江西像高髻的女人头……
4.对比记忆法。
由于知识点很多,许多知识点还十分类似,很容易记混,这时就可以用对比记忆法。例如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同是以畜牧业为主,同样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很多特征也具有相似性,将二者列表进行对比记忆,一定会事半功倍。
5.及时复习,经常回忆。
及时复习,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的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记忆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根据遗忘规律,一般记住后,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4]。
三、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地理是一门非常贴近生活的学科。通过一些常见或不常见的自然现象、经常或不经常发生的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引入新知识,绝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好办法。而一些较抽象的地理知识,如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不妨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的眼球。
例如讲解板块构造,如果以某次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地震引入(如日本3.11地震),则一定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如在讲解地震的基础上引入板块构造,自然过渡,然后引导学生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在消亡边界附近去寻找印度尼西亚、青藏高原、亚洲东部岛弧链、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阿特拉斯山脉等地,讨论印尼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这些高原、岛弧、山脉的成因。也可以给出红海、大西洋扩张数据和地中海、太平洋的缩小现象,让学生据六大板块示意图分析其成因。教师在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答案的基础上加以规范,这样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得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原理,记忆就会更深刻。
2.及时复习,加深记忆。
复习的及时性是加深记忆的必要条件。所谓及时复习,是在学习结束时就开始复习,并在每次遗忘之前及时地重复背诵记忆。而很多学生对学习时间的安排很随意,没有科学性可言,复习往往是放在考试前夕,到复习的时候知识已经遗忘很多。这就需要教师正确指导,科学地布置背诵内容并及时地检查背诵情况。
每堂新课结束,教师应该及时地小结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并明确指出需要背诵记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在下一堂课开始之前,可以通过齐读、提问、画图,或者在学案中以复习题的形式等对上堂课内容进行复习检查。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必要的,通过习题或者是课后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记忆新学知识,不过作业宜精不宜多,并且每次作业涉及的知识点应有一定的重复率,引导学生及时地复习之前的知识。每个单元结束时印发复习资料,罗列出必须背诵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并通过默写等方法检测学生背诵情况。
3.及时检测,减少遗忘。
在学习过程中,对一种材料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地背诵后仍然继续学习,叫做过度学习。过度学习可以使学习的知识记忆更深刻。而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控力较弱,及时检测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过渡学习,促进对知识的记忆。可以通过随堂检测、周测、单元检测等形式及时检测学生的记忆情况,题目可以形式多样,但题量不宜过大,重在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以加深记忆。
参考文献:
[1][2]记忆.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13-4-10].
[3]高考地理知识点口诀记忆大全(一).学科网[引用日期:2013-4-10].
[4]遗忘.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13-4-10].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基础知识 记忆 遗忘 检测
一、记忆与遗忘
记忆是过往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所谓过去的经验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时间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这些经验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像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1]。
记忆按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方式不同,以及信息存储的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知识时,知识可以转入短时记忆。而短时记忆的知识经过复述,只要定时复习,就可以转入长时记忆系统。
在教学中,教师遵循记忆和遗忘的规律,科学引导学生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减少遗忘。
二、记忆方法
记忆要有明确的目的、浓厚的兴趣及高度的注意力,要遵循规律,及时复习,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更有科学的方法。所谓“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恰当的记忆方法可以让地理基础知识的记忆事半功倍。
1.理解和记忆相统一。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正确、深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会更快捷、更准确、更深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熟练的记忆可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对于暂时未能理解的知识,可以先要求学生记忆,然后在不断重复记忆的过程中逐步加深理解。
2.知识树记忆法。
及时整理所学知识,将知识归类存储,形成知识树,记忆更准确,便于知识的提取应用。如每个单元结束后,教师可以以提纲形式印发复习资料,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树。学生再根据框架把所学知识填充进去。
3.特征联想记忆法。
许多学生都觉得地图难以记忆,比如中国的行政区划图。其实仔细观察中国政区图不难发现各省市政区的轮廓,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很相似。如:黑龙江省像天鹅,云南省像开屏的孔雀,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飞翔的老鹰,辽宁省像个大逗号,山东省像攥起右手伸开拇指的拳头,山西省江西省像平行四边形,海南省像菠萝,广东省像大象鼻子,青海省像兔子,甘肃像狗骨头,陕西省像跪佣,湖南像男人头,江西像高髻的女人头……
4.对比记忆法。
由于知识点很多,许多知识点还十分类似,很容易记混,这时就可以用对比记忆法。例如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同是以畜牧业为主,同样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很多特征也具有相似性,将二者列表进行对比记忆,一定会事半功倍。
5.及时复习,经常回忆。
及时复习,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的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记忆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根据遗忘规律,一般记住后,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4]。
三、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地理是一门非常贴近生活的学科。通过一些常见或不常见的自然现象、经常或不经常发生的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引入新知识,绝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好办法。而一些较抽象的地理知识,如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不妨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的眼球。
例如讲解板块构造,如果以某次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地震引入(如日本3.11地震),则一定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如在讲解地震的基础上引入板块构造,自然过渡,然后引导学生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在消亡边界附近去寻找印度尼西亚、青藏高原、亚洲东部岛弧链、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阿特拉斯山脉等地,讨论印尼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这些高原、岛弧、山脉的成因。也可以给出红海、大西洋扩张数据和地中海、太平洋的缩小现象,让学生据六大板块示意图分析其成因。教师在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答案的基础上加以规范,这样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得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原理,记忆就会更深刻。
2.及时复习,加深记忆。
复习的及时性是加深记忆的必要条件。所谓及时复习,是在学习结束时就开始复习,并在每次遗忘之前及时地重复背诵记忆。而很多学生对学习时间的安排很随意,没有科学性可言,复习往往是放在考试前夕,到复习的时候知识已经遗忘很多。这就需要教师正确指导,科学地布置背诵内容并及时地检查背诵情况。
每堂新课结束,教师应该及时地小结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并明确指出需要背诵记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在下一堂课开始之前,可以通过齐读、提问、画图,或者在学案中以复习题的形式等对上堂课内容进行复习检查。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必要的,通过习题或者是课后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记忆新学知识,不过作业宜精不宜多,并且每次作业涉及的知识点应有一定的重复率,引导学生及时地复习之前的知识。每个单元结束时印发复习资料,罗列出必须背诵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并通过默写等方法检测学生背诵情况。
3.及时检测,减少遗忘。
在学习过程中,对一种材料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地背诵后仍然继续学习,叫做过度学习。过度学习可以使学习的知识记忆更深刻。而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控力较弱,及时检测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过渡学习,促进对知识的记忆。可以通过随堂检测、周测、单元检测等形式及时检测学生的记忆情况,题目可以形式多样,但题量不宜过大,重在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以加深记忆。
参考文献:
[1][2]记忆.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13-4-10].
[3]高考地理知识点口诀记忆大全(一).学科网[引用日期:2013-4-10].
[4]遗忘.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1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