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居易的《琵琶行》堪称千古绝唱,而琵琶女的人生在今天则有了一番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琵琶演奏家的唐华而言,琵琶独奏是她的艺术生命,可生活本身才是首要旋律。艺术丰富了她的生活,也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别样的美丽。而妻子和母亲的身份,平凡女人的生活与爱好,更赋予了她对艺术饱满的表现力。
/人物名片/
唐华
旅日琵琶演奏家,个人演奏技巧娴熟,表现力丰富,在传统的民乐演奏基础上广泛吸收世界音乐元素,曾多次应邀参加国际性音乐节,并在世界各地举办个人音乐会。
衔琴弦出生的小女孩
唐华出生于音乐家庭,父亲是四川音乐学院的老师,母亲就职于文艺团体。如果说有钱人家的孩子是含着金汤匙长大,那么唐华可以称得上是衔着琴弦出生。还在娘肚子里的时候,她就被母亲的琵琶演奏熏陶着,耳濡目染,夸张一点地说,唐华还不会说话,就已经会哼曲子了。
在音乐学院长大的孩子们,大多是刚刚学识字就得学识谱了,在懵懂不懂事的年纪,父母就会给他们选定一门乐器来学。唐华学习的第一门乐器是小提琴,在她7岁的时候。然而仅学了两年,9岁的小唐华突然告诉父母,自己要转学琵琶。父母问她,为什么想学琵琶?小姑娘挺有主见地说,因为经常听妈妈和她的琴友们在家弹琵琶,那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越,对于自己的吸引力,远远大过了别的乐器。而且,琵琶的样子多别致啊,抱在怀里轻拢慢捻抹复挑,简直就是白居易诗句里写就的“未成曲调先有情”。听了小姑娘引经据典头头是道的分析,父母欣然支持,于是唐华在9岁那年开始跟着四川音乐学院的韩淑德先生学琵琶。
不要以为9岁孩子的选择就没有长性,唐华这一学可就与琵琶“定了终身”,从小学,到川音附中,再到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一学就是10多年。倒是教了唐华两年的小提琴老师,每每看到这个姑娘走过,都会惋惜地问起:“这小丫头怎么就不来继续学小提琴了?”
在唐华读大学4年级下半年的时候,中央歌舞团著名指挥朴东升先生率团,带领著名演员游本昌、歌唱家吴国松等人到成都演出,在跟随父亲接待一众音乐界前辈的饭局上,唐华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当即就表示要弹琴给前辈们听。前辈们笑着告诉她:“来日方长,小姑娘,中央歌舞团正要招人,既然你这么有自信,何不来北京面试的时候弹琴给我们听?”于是,1986年,唐华真的抱着琵琶去了北京,参加中央歌舞团的招考。
琵琶独奏者的成长路
在中央歌舞团,年轻的唐华开始崭露头角,被当成独奏演员来培养。
那5年里,唐华随中央歌舞团参加了很多大型音乐会和文艺晚会,也在人民大会堂表演过。回忆起那段岁月,唐华至今感叹:“待遇很好!”那时,一月的工资不到100元,可到地方巡回演一周的表演费则高达1000元。彼时年轻,时间和开销都很充裕,可真是一段无忧无虑的岁月,也就是在那时,年轻的唐华迎来了自己的爱情。
1990年,男朋友赴日本工作,一对恋人隔海相望一年,两地分居,男朋友对唐华表示,希望她也能够去日本,嫁给他。唐华在匆匆学了几个月日语之后,就奔着爱情去了,甚至来不及去仔细掂量,琵琶这种中国民乐在异国有没有用武之地。不过,尽管唐华初到日本是学教育学,但依然没有忘记在行装里放进心爱的琵琶。年轻人大抵如此,走一步看一步,相信自己的好运气。
说起来,唐华也还真是有好运气眷顾。到日本一个多月之后,表演的机会就来了。当时是举办一场国际交流学者的辩论会,日程安排上,在辩论完后需要有音乐表演来舒缓气氛,于是邀请了唐华去表演琵琶独奏。这一场表演下来,唐华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地媒体纷纷找上门,采访不断,这些报道出来后,又引来了更多艺术机构的表演邀请。
那是1991年,日本经济态势大好,艺术发展也乘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顺风车。岛国内艺术机构林立,大大小小的音乐会不断,唐华收到的邀请接二连三,几乎让她应接不暇,足迹遍布日本全境。一年之后,唐华索性就专门搞演出了,成为一个自由音乐人。“我喜欢做自由音乐人的生活,时间可以由自己支配,每个月精力足够的时候就多接几场演奏,精力不济时就推掉一些。”唐华说道,“至于练琴,当然可以在家里进行。”
为了让自己保持好的状态不松懈,除了应邀音乐会演奏和参加国际艺术节做表演嘉宾,唐华在日本时每两年还会开一次个人音乐会。日本人非常崇尚艺术,对艺术家也相当尊重,尤其是,如果你的音乐能够打动他们。唐华很快就在当地拥有了自己的粉丝团,这些来自日本社会各界的人士,每到唐华要开音乐会的时候就自发组织起来,卖票,宣传,现场服务,全部琐事都包揽了去,不需要唐华操一点点心。
在日本做妻子
很正常的是,普通女人出嫁之后,多有自己的母亲从旁提点,慢慢学会如何做一个妻子。但对于初到日本,与母亲远隔重洋的唐华来说,别说适应妻子的身份,就是要适应全然不同于国内的生活,都颇为踌躇。首先是语言,虽然出国前匆匆忙忙恶补了几个月日语,但等到真的到了日本才发现,当地人的发音跟自己在国内的所学完全不一样。好在音乐无国界,在音乐的领域里,打动一个人并不需要你舌灿莲花。唐华弹奏的艺术魅力不仅吸引了自己的粉丝团在事业上帮助她,也吸引了很多寻常日本人在生活中帮助她,包括她先生同事的太太们。
日本女人们婚后都是在家里相夫教子,对于如何料理生活很有一套,是这些善良好客的日本女人们,教会了唐华如何流利地使用日语,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太太。另外,对于年轻的新婚太太,日本有很多家政培训课堂,提供众多多课程供太太们选择,比如教你如何有效地做家务,教你园艺和插花,也有专门的料理教室:教做各种日式料理,教做面包,教烤蛋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唐华在国内家里的时候从来没有下过厨房,婚后却像模像样地学会了做饭,她的“大手笔”以中式简餐为主,偶尔做做日本料理。“日本人讲究食材的新鲜,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比较容易上手。”
唐华原本一直没想过要孩子,怕当了妈妈会影响自己的艺术生命,直到结婚7年之后,她才慢慢转变了想法。唐华知道先生很喜欢小孩子,但对于要不要孩子的问题,他是百分之百尊重她的选择。那一年,她34岁,回国看到同学、朋友和弟弟家的宝宝呀呀学语非常可爱,心里顿时母爱泛滥,特别想要孩子。在日本7年一心一意搞音乐,唐华第一次感觉到闲下来的寂寞,她想,也许孩子会是一个契机,带给她全然不同的充实生活。
大儿子的降生果然让唐华的生活大大变样,到日本7年,她第一次觉得生活沉淀了下来,有一种非常安适的沉静。作为一个新晋妈妈,唐华什么都得学,但她学得满心欢喜。同样,日本的育婴机构有很多针对新晋妈妈的免费课堂——教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母亲,这让唐华觉得带宝宝并不是一件苦差,而是一件非常轻松和好玩的事情。为了给宝宝腾出更多的活动空间,让宝宝可以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满地爬来爬去,唐华和先生拆掉了他们的双人床,改睡榻榻米,白天就把床具收起来放进柜子,然后她会跟日本女人一样跪在地上一寸一寸地擦地板,直至一尘不染。宝宝断奶的时候,唐华变着法子研究、烹制有营养易消化的离乳食。尽管唐华的母亲千里迢迢从成都飞过去照顾坐月子的女儿和新生的宝宝,但只要是涉及宝贝儿子的事情,唐华依然愿意亲力亲为。
生活赋予艺术更多层次
接到香港爱乐乐团的音乐会《琵琶会知音》邀请的时候,唐华还在孕期,但机会非常难得,而且演奏将是在宝宝出生3个月后才开始,唐华便接受了邀请。孩子刚刚满月,她就已经开始游泳锻炼和练琴,争取早日恢复身材和演出状态。对于自己的音乐事业,唐华一向严谨认真。
临去香港前,唐华对留在日本家里照顾宝宝的母亲千叮咛万嘱咐,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家。到了机场才发现,自己随身只带了一箱子衣物,而从来不会离身的琵琶居然忘在家里了!这个不小的疏忽让唐华惊觉自己的变化,在儿子出生前,琵琶就好比自己的孩子,从来不会有忘记的时候。而现在,琵琶在她心里的位置,终归是排在了襁褓里的宝宝之后。
当日,唐华在机场给朋友打了电话,请她帮忙去家里取琵琶,朋友一到唐华家里就傻眼了,一共3把琵琶,如何知道唐华是要带哪一把去?时间不等人,朋友索性把3把琵琶都装上了车,风驰电掣地赶到机场让唐华自己选,等正确的那一把琵琶拿到唐华手上,离登机只有两分钟了。
2004年,德国曼陀铃协会举办国际艺术节邀请唐华参加,她把时年6岁的大儿子带了去,因为无法忍受和孩子分开长达1个月的时间。那1个月,她在欧洲举办了3场音乐会。
唐华知道,那个全心全意扑在音乐上,只知道一个劲儿往前冲的自己,再也找不回来了。她甚至有了一个新的爱好,养花。尽管在日本,园艺类的工具和花种子都非常贵,但她依然亲手在房前屋后种了满园的鲜花,照顾宝宝也照顾花卉,一点一点看着新生命在身边渐渐成长起来,在自己的手里成形,唐华心里有一种恬然的满足,她明白这就是她想要的人生。
一待身体恢复好,唐华生了第二个儿子。
这个时期的唐华,为了两个儿子推了不少演出邀请,演奏变得少而精,听过她之前演奏的人都觉得,现在再听她的演奏,音乐里有更多的内容,更成熟,也更富于层次和变化,更有表现张力。做了妈妈的唐华,在生活和艺术上,都走向了自己的成熟期。
艺术赋予生活更多乐趣
2000年,唐华的先生开始把工作重心放在国内,回到成都来创办了公司,但仍然需要日本和成都两头飞。唐华一个人在日本,要照顾两个儿子,还要兼顾音乐,实在是忙不过来,因此让母亲把小儿子带回了成都照顾。接下来有两年,一家4口常常处于分离状态。最终,唐华决定再次追随先生的脚步,2004年,她带着大儿子回到了成都。
回到家乡的唐华,把更多把时间花在了家庭之中,除了每年赴国外演奏两三场,其余时间,她都是一个专职的好妻子和好妈妈。唐华表示,人生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重点,而在这一阶段,因为两个孩子都还小,10岁左右的年纪,要重新适应国内的生活,需要有妈妈从旁相助,所以她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唐华的两个儿子现在都在国际学校就读,是纯美式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为了读懂孩子学校发来的通知,也为了和孩子的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妈妈们更好沟通,唐华又开始学起了英语。唐华笑着说,幸好自己现在的身份是自由音乐人,不用打卡上班,想学一门外语就能有时间去学。为了让孩子们不丢掉日语,唐华夫妇每年还会带他们回日本2次。现在,两个孩子都学会了3门语言——中文、日语和英语。
唐华在成都的家比在日本那边的房子大,屋顶有一个花园,简直是给自己的养花爱好提供了绝佳的发挥空间。每一季,唐华都在屋顶花园种满了当季的花卉,花开的季节,唐华会邀请儿子的同学、朋友以及小朋友的妈妈们来开派对,妈妈们会各自带来本国的特色食物,讲各自国家的故事。唐华说自己现在会花很多时间广为搜集西式和日式的菜谱,翻译出来,教给孩子们的保姆,然后跟保姆一起研究烹饪,西餐、日餐、中餐换着做给孩子们吃。去国外演奏的时候,唐华还会悉心淘很多东西回来装饰家里。她说,是艺术让她懂得生活可以更丰富,把艺术融入生活,可以找到更多生活乐趣。
带着对目前生活的心满意足,唐华表示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演出尝试,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懂事,她希望自己能把音乐做到极致。
唐华小讲堂
要从小给孩子埋下艺术爱好的种子
唐华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学萨克斯风,小儿子在学单簧管。唐华说,应该让每个孩子从小培养起对艺术的爱好,这并不是说非要他们学得多么精通,也从来不强求他们要在音乐领域成名成家,而是给他们埋下艺术爱好的种子,顺便也可以让他们结交一些有趣的朋友。
唐华自己从乐器里受益多多,领悟到艺术的美,从而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她希望这样美好的经历,也能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
/人物名片/
唐华
旅日琵琶演奏家,个人演奏技巧娴熟,表现力丰富,在传统的民乐演奏基础上广泛吸收世界音乐元素,曾多次应邀参加国际性音乐节,并在世界各地举办个人音乐会。
衔琴弦出生的小女孩
唐华出生于音乐家庭,父亲是四川音乐学院的老师,母亲就职于文艺团体。如果说有钱人家的孩子是含着金汤匙长大,那么唐华可以称得上是衔着琴弦出生。还在娘肚子里的时候,她就被母亲的琵琶演奏熏陶着,耳濡目染,夸张一点地说,唐华还不会说话,就已经会哼曲子了。
在音乐学院长大的孩子们,大多是刚刚学识字就得学识谱了,在懵懂不懂事的年纪,父母就会给他们选定一门乐器来学。唐华学习的第一门乐器是小提琴,在她7岁的时候。然而仅学了两年,9岁的小唐华突然告诉父母,自己要转学琵琶。父母问她,为什么想学琵琶?小姑娘挺有主见地说,因为经常听妈妈和她的琴友们在家弹琵琶,那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越,对于自己的吸引力,远远大过了别的乐器。而且,琵琶的样子多别致啊,抱在怀里轻拢慢捻抹复挑,简直就是白居易诗句里写就的“未成曲调先有情”。听了小姑娘引经据典头头是道的分析,父母欣然支持,于是唐华在9岁那年开始跟着四川音乐学院的韩淑德先生学琵琶。
不要以为9岁孩子的选择就没有长性,唐华这一学可就与琵琶“定了终身”,从小学,到川音附中,再到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一学就是10多年。倒是教了唐华两年的小提琴老师,每每看到这个姑娘走过,都会惋惜地问起:“这小丫头怎么就不来继续学小提琴了?”
在唐华读大学4年级下半年的时候,中央歌舞团著名指挥朴东升先生率团,带领著名演员游本昌、歌唱家吴国松等人到成都演出,在跟随父亲接待一众音乐界前辈的饭局上,唐华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当即就表示要弹琴给前辈们听。前辈们笑着告诉她:“来日方长,小姑娘,中央歌舞团正要招人,既然你这么有自信,何不来北京面试的时候弹琴给我们听?”于是,1986年,唐华真的抱着琵琶去了北京,参加中央歌舞团的招考。
琵琶独奏者的成长路
在中央歌舞团,年轻的唐华开始崭露头角,被当成独奏演员来培养。
那5年里,唐华随中央歌舞团参加了很多大型音乐会和文艺晚会,也在人民大会堂表演过。回忆起那段岁月,唐华至今感叹:“待遇很好!”那时,一月的工资不到100元,可到地方巡回演一周的表演费则高达1000元。彼时年轻,时间和开销都很充裕,可真是一段无忧无虑的岁月,也就是在那时,年轻的唐华迎来了自己的爱情。
1990年,男朋友赴日本工作,一对恋人隔海相望一年,两地分居,男朋友对唐华表示,希望她也能够去日本,嫁给他。唐华在匆匆学了几个月日语之后,就奔着爱情去了,甚至来不及去仔细掂量,琵琶这种中国民乐在异国有没有用武之地。不过,尽管唐华初到日本是学教育学,但依然没有忘记在行装里放进心爱的琵琶。年轻人大抵如此,走一步看一步,相信自己的好运气。
说起来,唐华也还真是有好运气眷顾。到日本一个多月之后,表演的机会就来了。当时是举办一场国际交流学者的辩论会,日程安排上,在辩论完后需要有音乐表演来舒缓气氛,于是邀请了唐华去表演琵琶独奏。这一场表演下来,唐华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地媒体纷纷找上门,采访不断,这些报道出来后,又引来了更多艺术机构的表演邀请。
那是1991年,日本经济态势大好,艺术发展也乘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顺风车。岛国内艺术机构林立,大大小小的音乐会不断,唐华收到的邀请接二连三,几乎让她应接不暇,足迹遍布日本全境。一年之后,唐华索性就专门搞演出了,成为一个自由音乐人。“我喜欢做自由音乐人的生活,时间可以由自己支配,每个月精力足够的时候就多接几场演奏,精力不济时就推掉一些。”唐华说道,“至于练琴,当然可以在家里进行。”
为了让自己保持好的状态不松懈,除了应邀音乐会演奏和参加国际艺术节做表演嘉宾,唐华在日本时每两年还会开一次个人音乐会。日本人非常崇尚艺术,对艺术家也相当尊重,尤其是,如果你的音乐能够打动他们。唐华很快就在当地拥有了自己的粉丝团,这些来自日本社会各界的人士,每到唐华要开音乐会的时候就自发组织起来,卖票,宣传,现场服务,全部琐事都包揽了去,不需要唐华操一点点心。
在日本做妻子
很正常的是,普通女人出嫁之后,多有自己的母亲从旁提点,慢慢学会如何做一个妻子。但对于初到日本,与母亲远隔重洋的唐华来说,别说适应妻子的身份,就是要适应全然不同于国内的生活,都颇为踌躇。首先是语言,虽然出国前匆匆忙忙恶补了几个月日语,但等到真的到了日本才发现,当地人的发音跟自己在国内的所学完全不一样。好在音乐无国界,在音乐的领域里,打动一个人并不需要你舌灿莲花。唐华弹奏的艺术魅力不仅吸引了自己的粉丝团在事业上帮助她,也吸引了很多寻常日本人在生活中帮助她,包括她先生同事的太太们。
日本女人们婚后都是在家里相夫教子,对于如何料理生活很有一套,是这些善良好客的日本女人们,教会了唐华如何流利地使用日语,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太太。另外,对于年轻的新婚太太,日本有很多家政培训课堂,提供众多多课程供太太们选择,比如教你如何有效地做家务,教你园艺和插花,也有专门的料理教室:教做各种日式料理,教做面包,教烤蛋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唐华在国内家里的时候从来没有下过厨房,婚后却像模像样地学会了做饭,她的“大手笔”以中式简餐为主,偶尔做做日本料理。“日本人讲究食材的新鲜,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比较容易上手。”
唐华原本一直没想过要孩子,怕当了妈妈会影响自己的艺术生命,直到结婚7年之后,她才慢慢转变了想法。唐华知道先生很喜欢小孩子,但对于要不要孩子的问题,他是百分之百尊重她的选择。那一年,她34岁,回国看到同学、朋友和弟弟家的宝宝呀呀学语非常可爱,心里顿时母爱泛滥,特别想要孩子。在日本7年一心一意搞音乐,唐华第一次感觉到闲下来的寂寞,她想,也许孩子会是一个契机,带给她全然不同的充实生活。
大儿子的降生果然让唐华的生活大大变样,到日本7年,她第一次觉得生活沉淀了下来,有一种非常安适的沉静。作为一个新晋妈妈,唐华什么都得学,但她学得满心欢喜。同样,日本的育婴机构有很多针对新晋妈妈的免费课堂——教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母亲,这让唐华觉得带宝宝并不是一件苦差,而是一件非常轻松和好玩的事情。为了给宝宝腾出更多的活动空间,让宝宝可以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满地爬来爬去,唐华和先生拆掉了他们的双人床,改睡榻榻米,白天就把床具收起来放进柜子,然后她会跟日本女人一样跪在地上一寸一寸地擦地板,直至一尘不染。宝宝断奶的时候,唐华变着法子研究、烹制有营养易消化的离乳食。尽管唐华的母亲千里迢迢从成都飞过去照顾坐月子的女儿和新生的宝宝,但只要是涉及宝贝儿子的事情,唐华依然愿意亲力亲为。
生活赋予艺术更多层次
接到香港爱乐乐团的音乐会《琵琶会知音》邀请的时候,唐华还在孕期,但机会非常难得,而且演奏将是在宝宝出生3个月后才开始,唐华便接受了邀请。孩子刚刚满月,她就已经开始游泳锻炼和练琴,争取早日恢复身材和演出状态。对于自己的音乐事业,唐华一向严谨认真。
临去香港前,唐华对留在日本家里照顾宝宝的母亲千叮咛万嘱咐,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家。到了机场才发现,自己随身只带了一箱子衣物,而从来不会离身的琵琶居然忘在家里了!这个不小的疏忽让唐华惊觉自己的变化,在儿子出生前,琵琶就好比自己的孩子,从来不会有忘记的时候。而现在,琵琶在她心里的位置,终归是排在了襁褓里的宝宝之后。
当日,唐华在机场给朋友打了电话,请她帮忙去家里取琵琶,朋友一到唐华家里就傻眼了,一共3把琵琶,如何知道唐华是要带哪一把去?时间不等人,朋友索性把3把琵琶都装上了车,风驰电掣地赶到机场让唐华自己选,等正确的那一把琵琶拿到唐华手上,离登机只有两分钟了。
2004年,德国曼陀铃协会举办国际艺术节邀请唐华参加,她把时年6岁的大儿子带了去,因为无法忍受和孩子分开长达1个月的时间。那1个月,她在欧洲举办了3场音乐会。
唐华知道,那个全心全意扑在音乐上,只知道一个劲儿往前冲的自己,再也找不回来了。她甚至有了一个新的爱好,养花。尽管在日本,园艺类的工具和花种子都非常贵,但她依然亲手在房前屋后种了满园的鲜花,照顾宝宝也照顾花卉,一点一点看着新生命在身边渐渐成长起来,在自己的手里成形,唐华心里有一种恬然的满足,她明白这就是她想要的人生。
一待身体恢复好,唐华生了第二个儿子。
这个时期的唐华,为了两个儿子推了不少演出邀请,演奏变得少而精,听过她之前演奏的人都觉得,现在再听她的演奏,音乐里有更多的内容,更成熟,也更富于层次和变化,更有表现张力。做了妈妈的唐华,在生活和艺术上,都走向了自己的成熟期。
艺术赋予生活更多乐趣
2000年,唐华的先生开始把工作重心放在国内,回到成都来创办了公司,但仍然需要日本和成都两头飞。唐华一个人在日本,要照顾两个儿子,还要兼顾音乐,实在是忙不过来,因此让母亲把小儿子带回了成都照顾。接下来有两年,一家4口常常处于分离状态。最终,唐华决定再次追随先生的脚步,2004年,她带着大儿子回到了成都。
回到家乡的唐华,把更多把时间花在了家庭之中,除了每年赴国外演奏两三场,其余时间,她都是一个专职的好妻子和好妈妈。唐华表示,人生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重点,而在这一阶段,因为两个孩子都还小,10岁左右的年纪,要重新适应国内的生活,需要有妈妈从旁相助,所以她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唐华的两个儿子现在都在国际学校就读,是纯美式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为了读懂孩子学校发来的通知,也为了和孩子的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妈妈们更好沟通,唐华又开始学起了英语。唐华笑着说,幸好自己现在的身份是自由音乐人,不用打卡上班,想学一门外语就能有时间去学。为了让孩子们不丢掉日语,唐华夫妇每年还会带他们回日本2次。现在,两个孩子都学会了3门语言——中文、日语和英语。
唐华在成都的家比在日本那边的房子大,屋顶有一个花园,简直是给自己的养花爱好提供了绝佳的发挥空间。每一季,唐华都在屋顶花园种满了当季的花卉,花开的季节,唐华会邀请儿子的同学、朋友以及小朋友的妈妈们来开派对,妈妈们会各自带来本国的特色食物,讲各自国家的故事。唐华说自己现在会花很多时间广为搜集西式和日式的菜谱,翻译出来,教给孩子们的保姆,然后跟保姆一起研究烹饪,西餐、日餐、中餐换着做给孩子们吃。去国外演奏的时候,唐华还会悉心淘很多东西回来装饰家里。她说,是艺术让她懂得生活可以更丰富,把艺术融入生活,可以找到更多生活乐趣。
带着对目前生活的心满意足,唐华表示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演出尝试,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懂事,她希望自己能把音乐做到极致。
唐华小讲堂
要从小给孩子埋下艺术爱好的种子
唐华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学萨克斯风,小儿子在学单簧管。唐华说,应该让每个孩子从小培养起对艺术的爱好,这并不是说非要他们学得多么精通,也从来不强求他们要在音乐领域成名成家,而是给他们埋下艺术爱好的种子,顺便也可以让他们结交一些有趣的朋友。
唐华自己从乐器里受益多多,领悟到艺术的美,从而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她希望这样美好的经历,也能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