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坚定地表示,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总书记为什么如此有信心、我们党为什么有能力办好思政课?信心和能力来自我们党的正确领导,来自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来自我们选择的正確道路,来自我们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来自我们对人才培养和思政课教学规律的科学把握。
上世纪80年代,我上大学思政课时,同学们常常问老师类似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建立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物质生活和现代化水平却还远不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吃穿不愁、生活宽裕?老师从发展的基础不同、国情不同等方面来解释,同学们有所领悟但却并没有完全解开心里的疙瘩。当我成为一名思政课老师后,为了不被学生的这类问题难倒,我重点准备了解答这些问题的许多材料。在近30年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向学生解释上述类似问题时,底气在不断增强。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迈入新时代以来,随着我国实现总体小康并加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思政课上同学们所提的问题,涉及物质生活方面的已越来越少,关注更多的则是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如何实现社会公正和法治、如何加快提升公民素质、如何保护生态等。大学生思政课上问题关注点的变化,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已经告别了贫困落后、缺衣少食的历史性难题,国家和社会发展已到人民向往更美好生活并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努力奋斗的新时代。从思政课上同学们的提问与互动中也能深刻感受到,新时代的大学生视野越来越广阔,关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对国家发展的未来充满信心,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在不断增强。这些变化为习近平总书记得出“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的结论,做了很好的注解。
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否科学?实行的制度是否合理?选择的道路和坚信的文化价值观是否正确?最终体现在实践成果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最生动的体现,这正是我们办好思政课的底气所在,是不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底气所在。
广大思政课教师队伍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任和嘱托、将人民对更好的教育的殷殷期盼,铭记于心,切实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任务,努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上世纪80年代,我上大学思政课时,同学们常常问老师类似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建立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物质生活和现代化水平却还远不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吃穿不愁、生活宽裕?老师从发展的基础不同、国情不同等方面来解释,同学们有所领悟但却并没有完全解开心里的疙瘩。当我成为一名思政课老师后,为了不被学生的这类问题难倒,我重点准备了解答这些问题的许多材料。在近30年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向学生解释上述类似问题时,底气在不断增强。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迈入新时代以来,随着我国实现总体小康并加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思政课上同学们所提的问题,涉及物质生活方面的已越来越少,关注更多的则是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如何实现社会公正和法治、如何加快提升公民素质、如何保护生态等。大学生思政课上问题关注点的变化,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已经告别了贫困落后、缺衣少食的历史性难题,国家和社会发展已到人民向往更美好生活并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努力奋斗的新时代。从思政课上同学们的提问与互动中也能深刻感受到,新时代的大学生视野越来越广阔,关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对国家发展的未来充满信心,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在不断增强。这些变化为习近平总书记得出“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的结论,做了很好的注解。
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否科学?实行的制度是否合理?选择的道路和坚信的文化价值观是否正确?最终体现在实践成果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最生动的体现,这正是我们办好思政课的底气所在,是不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底气所在。
广大思政课教师队伍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任和嘱托、将人民对更好的教育的殷殷期盼,铭记于心,切实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任务,努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