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中日关系改善能走多远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nt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十月,日本首相安倍正式访华。这标志着在中日两国政府及各界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正重回正轨,再现积极向好势头。

螺旋式沉降:历史怪圈?


  与此同时,中日关系能否持续改善、行稳致远,也引起了不少猜测和担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冷战结束以来中日关系起伏曲折导致了人们的悲观情绪和预期。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关系屡屡陷入“冻冰—融冰—再冻冰—再融冰”的非良性循环,反复呈现螺旋演化中徘徊蹇滞甚至沉降的状态,特别是2012年底安倍第二次执政后更强化了上述局面。2010年的“撞船事件”、2012年的“购岛事件”以及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等,使中日关系被认为一度陷入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谷。
  因此,面对又一次的中日关系改善轮回,人们不禁会问,这一次改善能走多远?换言之,这一次中日关系的改善是否能够打破螺旋式沉降的恶性循环,进而实现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发展模式呢?
2018年10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到访北京大学,与师生进行交流。

  要解答这一“历史怪圈”问题,或许还要再一次回头看一下过去20多年中日关系航程多舛的症结。归结起来,大约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相互认知偏差造成的互信与共识不足,二是发展差速过大造成的传统合作空间不足与受限,三是新老问题交织造成的安全管控力度减弱乃至放任。
  而这三个方面又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互信与共识不足抑制了双方探索合作新空间的动力,催化了安全管控中的易燃星火;日益受限的合作空間放大了双方的互疑,进一步刺激了安全关系上的对峙心理;安全管控上的机制缺失固化了互信的匮乏,进一步降低了双边寻求合作新空间的利益驱动力。
  简而言之,战略共识广度、务实合作深度、安全管控力度是关涉中日关系改善是否具有持续性的“任督二脉”,打通此,“三尺冰冻”或可迎刃而解。
  由此观之,这一次事情正在起变化,且是好的变化。无论从双方的战略共识广度,还是务实合作深度,抑或是安全管控力度上来看,中日关系的前景都让我们有了更多乐观的正向期待。

从量变到质变:战略共识的积累


  客观地说,特朗普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的冲击效应的确是中日关系加快改善的重要外部因素,但它仅仅是一种外在条件,而中日不断积累的战略共识才是两国关系改善的内在根据。从2014年中日双方达成四点原则共识,到此次安倍正式访华的四年时间里,习近平主席与安倍首相共会面五次,通电话一次,中日共举行五次高级别政治对话,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自2015年重启后共举行四次会议。这一期间中国其他领导人多次会见日本客人,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还应邀对日本进行了国事访问。这一并不短暂的关系转圜期是双方不断纠正相互认知偏差、逐渐增信释疑,进而日益拓展战略共识广度的过程。可以看出,此次安倍访华是水到渠成,双方的战略共识是双方不断摸索、点滴积累起来的,两国关系的改善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这一量变的更深层次的历史和理性认知基础恰恰是在过去20多年双边关系的不断摸索和螺旋演化中形成的。
  10月26日习主席会见安倍首相时对中日关系的前景提出了“五更一要”的良好期待,即双方要开展“更加深入的战略沟通、更高层次的务实合作、更加广泛的人文交流、更加积极的安全互动、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要重信守诺,建设性地处理矛盾分歧”;安倍则希望通过此访,双方能够开启化竞争为协调的中日关系新时代。可以说,双方领导人的表态是对过去四年中日关系转圜期的一次阶段性总结,更为两国关系的下一步发展确立了政治基调。这表明,中日之间已经达成较全面的战略共识,双方在更为积极、主动地促进新形势下的合作,更加理性、稳妥地处理新老问题与矛盾分歧,特别是安倍的对华政策基调发生了较明显的转换,双方再次回到最低谷状态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两国关系或已处在从维稳到向好发展的临界点上。

积跬步至千里:合作新空间的开拓


  战略共识广度的拓展无疑为中日双方增强了探索合作新空间的主观意愿,提供了创新合作新形式的新动能,而这种主观意愿是建立在新形势下中日相互依存加深的基础上的。从经济结构来看,内需日益疲软的日本更加依赖出口,而在美国开始挥舞关税大棒后,中国市场对日本的重要性正越来越不可或缺;从产业结构来看,随着日本产业结构转型战略的推进,两国产业链条分工和布局具有明显差异性,正形成中日产品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货币结构来看,中国需要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坚定支持;从多边贸易体制和潜在市场来看,中日良性合作的收益要远远大于恶性竞争。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中日两国在双边领域相互依存日趋加深,在多边层面也拥有更加广泛多元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关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下,中日合作的列车已然开动。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日期间,两国已就共同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达成共识,业已开创了不少成功合作的范例。安倍访华期间,第一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在北京同步举行,两国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签署了50余项合作协议,金额超过180亿美元。中日之间还建立了创新对话机制。特别引人注目的是,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签署了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且协议规模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版协议扩大十倍,这不仅有利于两国双边贸易的便利性,而且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快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有着实质性意义。
  可见,当前两国的经贸合作是点线面的精准结合,是双多边的配套组合,更是官产民的协同配合,不是临时抱佛脚,不是打游击,更不是装样子,中日正在形成新的、互补的、可持续的双多边经济合作模式,这将为两国关系的持续改善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还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两国的经贸合作新范式将产生广泛的集聚外溢效应,这是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最好示范,是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最有力回击。

多防微勤杜渐:安全机制的完善


  安全关系向来是中日双边关系的短板,更屡屡成为两国关系反复变坏的导火索。双边安全关系处理不好,危机管控机制建设乏力,会逐步侵蚀相互之间花大力气建立的战略共识,破坏双方经贸合作的良好气氛,最终干扰双边关系的大局,这是我们从过去20多年中日关系发展历史中所吸取的最深刻教训。
  如何使双边安全关系成为推动中日增加共识、加强合作的正面积极因素,是摆在两国面前的一个历史难题。我们可以看到双方为解决上述难题作出了积极努力,开始在双边安全机制的细化、落实和完善上相向而行、有序推进。今年6月8日开始启用的中日海空联络机制,是两国在推动安全互动上从消极转向积极的明显信号。此次安倍访华期间,两国签署《海上搜寻救助合作协定》(SAR),这表明双方在安全交流上开始出现合作的趋势,且取得了早期成果。中日未来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空间值得期待,这将是促进中日安全关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双边安全机制的细化、落实和完善将成为中日关系行稳致远的安全阀。

仍然存在制约因素


  当然,在对中日关系持续改善些许期待的同时,我们也要多一份冷静,要看到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制约两国关系发展的客观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日本如何应对美国的战略压力,以及管理其自身的战略惯性和思维。受制于政治安全层面上的日美同盟关系,日本短期内难以摆脱和回避美方压力,其当前推行的国际协调主义策略既要避免与美国形成直接对冲,又要寻求拓展“去美国化”的实际战略空间,这使得日本的外交活动既跃跃欲试又战战兢兢。与此相关联的是日本战后自身始终无法独立的战略特点,长期以来形成了缺宏观、重微观,被动性强、主动性差,规划力弱、执行力强等特点,这便使其对外战略具有明显的脆弱性、缺少抗压性、极易转向性等特点。因此,观察日本在这两个方面突破自我的程度将是判断中日关系改善持续性的一个重要尺度。
  (作者分别为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其他文献
2016年年末,去了趟以色列,是为参加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和闪亮文化传播公司(Shinework Media)共同发起的《犹太人在近代中国》大型历史图片展开幕礼。这个展览是我和国内著名学者、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教授近30年交情的写照。30年来,我们的友谊始终凝聚在一件事上:向全世界介绍中国人民向犹太民族伸手相助的动人事迹,用民间和人文交流的办法促进中国和以色列的友好合作关系
3月24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已决定对违反禁令向伊朗、朝鲜和叙利亚出售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设备与技术的11个单位和个人实施制裁,其中包括六家中國公司和三名中国公民。这是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对中国公司和个人的第二轮制裁。  声明称,美国有“确切的证据”认为这些公司和个人向伊朗、朝鲜或叙利亚提供或从这些国家获取多边出口控制名单及美国本国控制名单中的物资、服务、技术等其他可能帮助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
11月11日,由本刊主办的“世界知识论坛2018”在北京举行。近20位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就2018年的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进行了深度讨论,精彩内容形成了本期“封面话题”。  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苏文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章少红出席论坛并做了总结发言。2018年11月30日,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图为阿根廷总统马克里正在迎接与会的各国领导人。性创造
7月31日,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表示将推进修宪计划,允许无偿征地。早在今年2月底,南非议会就通过议案,将修改宪法以赋予总统行使土地改革的权力,允许南非政府无偿征用土地。由于历史等原因,南非白人占有国内大量土地。因此,拉马福萨的表态在南非国内外引发巨大争议。  去年4月,笔者曾在《世界知识》发表《南非如何应对土地政治的暗礁与险滩》一文,现从八个维度进一步探讨南非土地改革问题。第一,温和土改无力继续南非未
策 划 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  世界知识杂志社  嘉 宾 / 李永全 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孙壮志 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理事、中国社科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  陈玉荣 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理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  薛福岐 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办公室主任  主持人
7月30日,國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英国外交大臣亨特举行第九次中英战略对话。王毅表示,近年来,中英关系始终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双方应落实两国领导人就中英关系“黄金时代”达成的重要共识,不断巩固和提升战略互信,增进战略共识,加强战略合作,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打造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近日就李明博和朴槿惠执政时期秘密制订“文化界黑名单”一事向国民致歉,承诺防范类似事件重演。这是文在寅政府首次就黑名单丑闻正式道歉。  一个由韩国政府和民间人士组成的真相调查委员会经过为期十个月的调查后,在前段时间就文化界黑名单事件发布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08年至2016年,韩国数千名文化界人士和数百个文艺团体被列入黑名单,在资金补贴等方面遭到时任政府排挤。从类别来看,黑名
应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邀请,国务委员杨洁篪2016年12月19~21日访问英国并同英国外交大臣约翰逊共同主持第八次中英战略对话。    12月20日,英国首相梅在伦敦会见杨洁篪。杨洁篪说,习近平主席同首相女士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期间举行会晤,再次确认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大方向,为推进两国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合作注入新动力。中方愿同英方一道,密切双方高层交往,办好双边机制性对话,
美国财政部12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继续减持美国国债,日本成为美国最大债权国。  數据显示,2016年10月中国减持了413亿美元美国国债,持有规模降至1.1157万亿美元,为2010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中国已连续五个月减持美国国债。日本10月减持了45亿美元美国国债,持有规模为1.1319万亿美元。截至2016年10月底,外国主要债权人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约6.0389万亿美元。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在全球引发强烈冲击波,对于深陷“后阿拉伯之春”困境中的阿拉伯国家的学者们来说,其失落、彷徨之感尤甚。近期他们纷纷撰文,从不同角度阐释特朗普当选对阿美关系的影响。  普遍深感疑虑与不安  《中东网》专栏作家奥斯曼·米尔加尼发表《我们如何理解特朗普的理性》一文,认为特朗普将阿拉伯世界当成问题成堆的包袱和恐怖活动泛滥的焦土之地,并将阿拉伯人当作只有石油和金钱的蠢材。未来,除了反恐和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