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菜种种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_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不像现在有大棚,冬日里基本就是白菜、萝卜、土豆。土豆其实是后来才多了起来,以前也少见,老百姓叫做地蛋。我还记得小时候有一回出去买菜回来,遇见一个同学正要去买菜,问我买到了什么,我就说买了点土豆,他听了一怔,执意要看看我买了多少,待其看过,一脸放心地说:“噢,就是地蛋啊。”我这才明白,他不知道土豆指的是什么,又不好意思问,这才要看看。
  土豆再早的时候一度叫做“马铃薯”,是苏联文学作品里常常提到的东西,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似乎都有提及为马铃薯削皮的细节。土豆见光就容易变绿、生芽,芽和绿色的部分有毒,这大约是植物为保护自己所进化出来的一种能力。在我们这儿,如果不是土豆已经绿了的话,一般不用削的办法,只采用刮皮处理,也用不着刀,最好用的是瓷片,小时候都是大院,居家过日子,总有谁家不小心摔了盘子、摔了碗的,找一块合手的碎片留着,刮土豆皮,比刀子好用得多。这在我们食物匮乏的年头里,很重要,一切食物都要物盡其用。至今我还保留着这个习惯,厨房里总有一两个瓷片,专用于刮土豆。小时候没了这东西,就总盼着最好是谁家吵架能摔个碗,回头想想小小的孩子实在是居心叵测,那会儿都穷,要不是上了大火,谁家舍得摔碗啊?真是不盼点好。
  要说白菜、萝卜,其实都是好东西,但是萝卜吃多了会有些问题,容易放屁,而且臭,一闻就知道是吃了萝卜了。白菜没这毛病,可是吃法也就那么几样,炒白菜条,溜白菜片,炖白菜帮,拌白菜叶,当然也可以腌制成辣白菜或者酸白菜,但当时一般不做成酸白菜和辣白菜,那玩意下饭、消食;吃得多,饿得还快;不划算。
  俗话说“百菜不如白菜”,说的也对,白菜很养人,不伤脾胃,中正平和,而且做得好有一种很鲜美的味道。但是天天吃、顿顿吃,终归还是单调了一点。
  冬笋、冬菇是南方的产物,我小时候的北方还是难得一见的稀罕物,一般家庭很少能吃到,就不说了。常年情况下,一般家庭就得凭购物本到菜店买上百斤的大白菜,也是按人口有计划供应的,也不是随便买。买大白菜是一年冬季的开始,是大事,这个理由足以在各单位请一天事假,各单位也都会依例允许,没大有不开眼的领导不许假的,此事不许假,请假者多半会闹将起来,一干人众也都会同情请假者,导致单位人心浮动,不好收拾。可知大白菜是一冬的主菜。
  有一年,冬天里终于有了好东西——干菜,而且一来就是两种,干扁豆和干黄花菜。


  那一年院子里的大人们基本都下放到农村的干校劳动去了,机关干部去干农活,虽说这些土八路好多人以前就是农民出身,但要论种地也并不在行,当然让他们去种地,主要还是以示惩戒,估计产量上倒也没什么要求,就是不能回家。后来就流行了一种风气,田边地头就种些不大用管理的扁豆、黄花菜,待到稍微老一些,摘了,上锅蒸,用铁丝穿起来晒干、晒透,可以久储不坏,黄花菜的处理好像要复杂一些,我弄不太清。
  五七干校也叫“毛泽东思想大学校”,冬天里农活没了,毛泽东思想大学校里的这些学员,每日里学学毛选,其实也没多少事干,都是有家有小的人,也都惦记着回家过年,其中重要的一宗就是这些干菜。
  干扁豆抓一把用水泡开了能出一小盆,再加上泡开的黄花菜,一炖,满院子香,扁豆长到老一点再摘,这会儿就看出好处来了,肉墩墩的,有嚼头。可惜终归数量有限,不能顿顿吃这个,眼看着干菜不多了,做的时候还要加上粉皮,充充数,干菜是提味用的。
  忘了是哪一年,弄干菜这些事被禁止了,来干校劳动是为了改造思想、和群众打成一片,都忙着给自家弄干菜成何体统?也是改造不彻底的表现,就不让弄了。院里面唯独程伯伯没受影响,他出身好,又没查出什么历史问题,就没罚他去干校,不知道怎么的安排他去莱钢当了仓库主任。莱钢仓库那是多大的地盘,他每年能带回来很多干菜。我们那个院是机关一宿舍,住着十几户人家,文革一起,基本都属于“老保”,相互都很关照。我那会儿还很小,但是有一件事我还记得,一位父辈的老同事,住四宿舍,文革前就调到了劳动局,文革闹得凶的时节,下属企业的造反派要揪斗当权派,到处找他,有一天晚上他慌慌张张地就跑到我们院来了,嘀嘀咕咕地说了情况,对门的姜伯伯主张,把他藏在我们两家的后夹道里(那个后夹道专出好蛐蛐,后来成了我的专属圣地)。关了门,用毛主席语录牌子遮了,大人们神情严肃,嘱咐我们这些孩子千万不能乱说话。造反派真带了好多人来,因为也不确定藏在我们院,那帮人转了一圈,四处看了看,也就走了。这事在我们孩子看来有点像躲猫猫,但其实还是挺危险的,窝藏揪斗对象是会引火烧身的,可见同院邻居的团结。那会儿谁家能弄到有点量的好东西也都会拿出来分享,挨家送一点。程伯伯和我父亲关系挺好,每年送我们家的好像要多一些,那些年可吃了程伯伯不少干扁豆、干黄花菜。干黄花菜尤其香,尤其是炖肉,汤汁黄黄的,比鲜黄花菜要香很多,可以说基本就不是一个味道。那个味道我至今记得,很香,很温馨。
其他文献
刚刚过去的一年,网友们靠强大的脑洞,发明出各种duang duang的网络流行语,小编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1.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出处:一份印有“河南实验中学信笺”抬头的辞职申请被发到网上,上面只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网友称其“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申请”。  反响:引发各大品牌借势营销,一时造成全国人民都表示要去看世界!纷纷扬言要辞职!  结局:辞职者本人都没走成!广大
期刊
天下所有的感情都是不能强求的。  你急于想和儿媳建立亲密的关系;儿媳却想和你保持距离……把一切交给时间吧。  Q  儿子儿媳都很优秀,他们现在生活在美国。我很在意整个家庭的亲密度,希望和睦融洽、亲亲热热,平时各自生活,保持一定的电话联系,有时间一起旅游,每每看到有这样的家庭,我都非常羡慕。  但我现在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和这个媳妇相处,去年我们到美国探亲,她表现出很担心我们会常住的样子,而且对我们的付
期刊
10年前,他们曾是社会学家所批判的“垮掉的一代”,被认为离经叛道、缺乏时代责任感。但是互联网给了他们丰沃滋养。  10年后的今天,他们不但没有垮掉,还成了社会的接班力量,并且终会成为中坚力量。  看看他们的生活,竟如此与众不同。  一直在质疑声中成长 不会太主动给领导端茶倒水 不转载QQ空间或微信圈热门文章  不容易被情怀和理想主义煽动 至少有一种恋物癖 有钱的学霸去美国 去电影院看电影 热衷美剧
期刊
来,刷新一下你的记忆库,还记得2015年都发生了什么吗?  羊肉卷糖醋里脊大龙虾?乳液面霜精华液洗面奶?纸尿裤安全座椅奶嘴刷?……别拦我,给我块豆腐撞撞清醒清醒先……  呐,就是这货,笑cry(笑哭了),被牛津词典选为2015年度热词,全球最热哟。这种哭笑不得的表情最适合用来代表2015年的民众情绪了。那么,除此以外,还有哪些表情值得一提呢?一起来看下吧。  对于“笑cry”被选为年度热词一事,“
期刊
我们也许不会主动去伤害一个弱者,但向强者示好,却是本能。  鄙视和轻慢都是暴戾之气,是对主流的取悦。  有不少作家在作品中描写来自人群的恶意。比如严歌苓有一个短篇叫《耗子》,写到在一群漂亮、活泼的文工团女兵里面,有个女兵叫黄小玫,有不少小毛病,邋遢又虚荣,还爱撒谎,种种原因使黄小玫成为女兵集体轻侮的对象。甚至连黄小玫自己,也成为她们的帮凶,每次面对其他女兵的捉弄,她便又赖皮又轻贱地笑个不停。她急于
期刊
瘾是追求,但上瘾在逃避追求  从英文字面意义看,上瘾(Addictive)与追求有关。人的生命一旦有了自我意识就开始了不懈的追求,而在一个充满发展进取的年代里,生命存在的意义让每个人都充满焦虑。最近20年,中国处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普遍追求金钱、权力、成就、名誉,努力去满足各种欲望,精英文化、舒适生活成为大家的共识。而对某事某物上瘾,能够帮我们暂时摆脱这种生命意義上的焦虑感。  瘾意味着执著的追
期刊
痛苦的中国式和谐家庭关系  有一对夫妻找我做心理咨询,双方都受过很好的教育,郎才女貌。老公抱怨妻子不接纳自己,对自己挑剔;妻子总抱怨孤独寂寞,缺少陪伴。老公一听寂寞这个词就火:“我在家工作,一周7天差不多天天都和你在一起,你却总是不满足,你这是心理有问题!”妻子非常委屈,却说不清楚到底痛苦在哪里。  细细了解这个男人的成长史,男人从小跟父母一起生活,没分离过,父母也几乎不吵架,更是从来不打骂说教孩
期刊
上期答案  第一题:  济阳 卢杨  在这场面试中,那6个人才是真正的应聘者,而郑皓是董事长。郑皓亲自设计了一个推理谜题作为面试题,让这6个人根据事先安排好的人的口供和动作举止,推断出真正的“凶手”,这是在考察应聘者的观察力和判断力。郑皓亲自客串了其中的嫌疑人,同时也作为真正的主考官与6位应聘者见见面。  第二题:  莱西 董硕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个故事中有两起绑架案,但交易地点却在
期刊
属于节俭年代的手艺,已经随风远去了。  1990年前,上海瓷器店尚有一种“琢字”项目,李家买了碗盏,请店伙计在每个碗内“叮叮叮”琢出一个“李”字,表明城市人的公用厨房,邻里相对开放的种种状态,餐具刻了字,避免相互之间混淆。如今这一类“字碗”,即使是在老辈人的饭桌上,也见不到了,只有小古董店瓷器架里,那些早期民窑器中,偶尔会看见匠人的手刻字,即便多笔画字“潘”、“臧”、“樊”,也铁画银钩,柳风颜骨,
期刊
琴姑娘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后头还跟着一个只小她1岁多的弟弟。那个年代,这样的兄妹组合往往意味着,生下琴姑娘只是迫不得已,原本想要的是一个儿子。  后来许多年,琴姑娘的回忆里想必都会反复播放这样的场景:她出生的那个冬天,母亲还未出月子,靠在床畔,头上包着毛巾,整日忧伤地看着她没心没肺地吃了睡睡了吃。直到有一天,院子里来了个陌生女人,胖胖的,站在母亲床头,用指头刮她的小脸,那个亲昵劲仿佛一辈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