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悬念”激发兴趣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2184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根据中学生的好奇、好胜、喜欢探究新异事物的特点,课堂教学艺术在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师是站在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设悬念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知识信息轻松、愉快而有效地输入学生的头脑中,可让语文魅力无限,切实地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悬念;激发;学习兴趣;余味无穷
  我们经常看到要播出一部新的电视剧或新的电视节目,总会有无限创意的节目预告,在解说的同时还配有精彩的节选片段,它往往只是给你展现几个精彩镜头或者扣人心弦的片段描写,可就那么一瞬间就把你的兴趣和注意力牢牢地抓住了,以致产生非看不可的愿望。
  教师是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设悬念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不都成了兴致浓厚的观众了吗?我在语文教学中也在不断地尝试着几种方法。
  一、在讲读课文前可以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
  与节目预告一样,先把文章的魅力、事情的高潮、结果之中某个突出的片段或者与文章有关的故事讲给同学听,让学生不由自主产生究根问底的愿望,自然地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学习大门。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前,我说:“同学们,上学期让你们写一篇有关景物的文章,你们都写了村头的大榕树,可不知道怎么写好。著名作家巴金有次跟朋友去游玩,也是观赏一棵巨大的榕树,他把这棵大榕树描写下来了。他是从哪方面去描写,又是怎样运用生动的语言呢?你们想不想把它跟自己以前写的作个对比?”这样巧设悬念扣人心弦,激起学生的兴趣,并产生急切想知道下文的愿望,由此顺势利导“写景既要有静态描写,还要有动态描写噢。看看作家在一棵榕树上是怎样进行动态描写的。”简单的几句话,使学生知道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会是围绕哪方面内容展开的,兴趣一下子高涨,同时也突出了中心。
  二、在讲读课文之中可采用“故作悬念”的方法
  1.巧破迷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文章的逻辑顺序,故设疑难,老师不把问题的经过、结果,以及问题的为什么告诉学生,耗电量是让他们在迷宫中不断启发自己的思维,带领学生走出迷宫。例如《草船借箭》一文中写道,周瑜说“对,先生和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老师抓住“一样”、“赶造”两词设下第一谜,“周瑜为什么明知故问?为什么又把决定胜败的十万支箭让诸葛亮来赶造?”当学生学到第三段周瑜活动时,不由恍然大悟,原来周瑜是有意陷害。接着又抓住“我得吩咐军将们,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设下第二谜,“那么诸葛亮在三天之内完成得了吗?”学生学到第四段,诸葛亮向鲁肃借船时,老师又设下第三个谜,“既然是造箭,借船又有何用?”学生饶有闪趣读下去,想探个究竟。当说到草船借箭时,学生才识得庐山真面目。最后老师再抓住“神机妙算”一词,设下最后一个谜“神在何处?妙在何方?”一节课里,学生在迷宫中饶有法趣地,边学边解谜,其乐无穷。
  2.打破常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意违背事理,在“逆反”情境下带学生品味课文,也会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太阳》这篇课文,如果他把最后一个太阳也射下来,那么会发生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去看课文,从中找答案,并且充分发挥想象力。
  3.故错迷惑,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错迷惑,这种错并非真错,而是在特定的场合下故意错的语言技巧,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知识性文章,“我把人类的好朋友——地球带来了,(指着被污染的地球)同学们都发现今天地球不高兴了,是的,他病了。大家想不想为他治病啊?”显然,“带到教室”、“治病”这一连串“错”言“误”语不仅给人以新鲜感,而且形象生动地强调地球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同样需要关心和保护,突出要加强环境保护这一中心。
  4.险象横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试用于情节比较紧张复杂的课文,例如《将相和》中完璧归赵的故事,可以抓住蔺相如与秦王一个个紧张的斗争设疑,让学生为蔺相如的危险处境提心吊胆,也为他的机智勇敢拍手叫绝。
  5.借词达意:有时文章的艺术吸引力不大,例如说明文、介绍语法知识,学习起来较枯燥。教此内容可以巧借他人之手,即利用将故事、说典故等方法,引起重视。例如讲标点符号的使用和重要性时,我举了《阿凡提智斗巴依》的故事,一天,地主巴依和老婆要与阿凡提打赌,要是阿凡提能猜对他们下棋的结果,巴依就认输。阿凡提灵机一动,立刻写下“你赢她输”四个大字。结果,三局分别是巴依赢一次,他的老婆赢一次,和棋一次。只见阿凡提拿起笔随意点了标点,不得不让地主巴依认输。原来,标点分别是“你赢,她输。”、“你赢她?输。”、“你赢?她输?”。顿时悬念起了效果,学生喜欢上标点,也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三、在讲读课文结束时,可采用“余味无穷”的方法
  课文学完,除文中情节令人回味之外,若设下悬念犹如钟声不绝于耳,不绝于脑的思考会给课文以生命的延续,也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思维。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最后,讨论“为什么小女孩会在新年到来的时候被冻死在街头?”学生归纳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造成的。老师趁热打铁,“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新中国,她又会是怎样呢?”课文虽然结束,但是这个悬念却久久不能让他们的思绪平静下来,学生自然地展开对比和联想,懂得两种社会制度的差别。又例如《狼和小羊》的课文没有写小羊最后的命运,但是老师可以问学生“小羊最后有没有被狼吃掉?”学生是根据自己的思维、性格,以及希望的不同体现纯洁的童心,会有很多答案。这样既突出了善和恶的爱憎教育,也发展了思维。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艺术是多方面的,教学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在语文课堂上巧用 “悬念”,抛砖引玉,余味无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发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可谓是一举数得。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建模的教学实践在我国己有十多年的探索了,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都将数学建模内容列入学生必修内容。在探究性学习的探索中,一些学校选择了数学建模做为突破口;在进行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数学建模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数学建模现在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并且应用在很多方面,带来了很多便利,也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难度。  [关键词] 数学建模;国家课程标准;教学实践  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
期刊
[摘要]本文叙述了初中化学教学情境设计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化学是中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科学素质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决不能把化学教学搞成仅为少数学生的升学服务,而大搞“题海战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使学生负担过重,妨碍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也并不是“齐步走”、“一刀切”或“扯平拉齐”,要承认学生的客观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作出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叙述的是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的研究。笔者希望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叙述,能对今后的初中数学教育有所启发。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直延续着一种呆板的教学方式,老师直白单调的讲解,使学习枯燥无味。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数学教学的重心转向以考试为主,将教育变成应适型,使其对数学的学习由“我要学习”变成“要我学习”,因此,致使初中数学教育行业一直止步不前。面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的研究。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对于一些信息阅读量极少的中学语文教学来说尤甚。语文教学改革推行以来,对中学作文教学来说面临的不是机遇而是挑战。一些中学的条件相对简陋,课外读物较少,受学习环境的影响,学生知识面窄,不善表达,作文时往往话说不清,句子不通顺,无法确切表达自己的意思,要想找到一两篇句通意顺、情感丰富、表达生动的文章,那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样一种现状,本文旨在通过一定的活动
期刊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 多思维构思的提出成为了中考作文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当前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很多,作文教学普遍低效,学生作文水平普遍偏低。如何让学生爱写作文、会写作文、写好作文,这是每位语文教师当前非常关切,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作文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教师主要面对的问题
期刊
[摘要]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以读为本”是改革小学语文教学落后现状的突破口。  [关
期刊
初中英语听力课,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逐步丰实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调动学生热情,把听力技能的训练与说读写等各项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学生的听力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下面就如何能够在一堂听力课里,达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培养他们听的兴趣和信心等教学目的谈谈我的看法。  一、展示听力目标,进行有效的听前预测  听前活动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听力状态,为更好地听做各方面的准
期刊
[摘要]近年来由于教材的改革,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的重心,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重要的任务了。身处高等教育阶段的老师和学生们是新时代的教育的引导者和人才市场的
期刊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实验能力是物理学科重要能力之一。由于实验的重要性,学生用在此方面上的时间与精力很多。实验的目的是创造一个理解知识的良好情境,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实验的应用对学生学习物理至关重要。中学物理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等等内容一遍遍重复,学生死记硬背,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在教学中若采取以下方法也许有好的效果。  一、实验离不开观察,首先,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小学生计算能力弱化的现象却愈加突出,成了困扰一线教师的大问题。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小升初及各种考试中,每次都会涉及到计算题目,而每次计算题目的得分率却低得惊人。这种现象不但存在于小学考试,初中和高中考试都存在这种现象。  如何夯实学生的计算基础,解决好占整个教材60%以上的和计算有关的内容的教
期刊